学文网

拿来主义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2023-08-15 23:56:57 文/刘莉莉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拿来主义》教案

第一课时

总:通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比较熟悉,并初步思考文章思想内容。初步分析因果论证的方法。

方式:提出思考练习题,学生自己阅读、预习、解答问题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2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七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八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九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种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

让学生阅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提问分析全文结构。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答案。

问题:什么是“送去主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提问解答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5、6、7自然段。

问题:“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分析“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总结分析三种主义,讲解先破后立的因果论证方法。(重点)

小结第一课时内容,提出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思考第三题。

2)预习后面的课文,思考比喻论证的运用。

板书设计:

破棗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棗拿来:主动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因果论证)

第二课时

总:复习巩固上一课时学习的因果论证方法,继续学习比喻论证的运用。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学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的妙处。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分析课文字词运用的精彩之处,总结全文。

方式: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生动地说明比喻的用法,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1、总结上一课时内容。

2、听第8自然段课文朗读录音并看动画。(演示课件1)

3、提问并分析比喻的用法。(演示课件2)

4、分析比喻论证。

5、分析第9自然段,进一步深入分析比喻论证。

6、分析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

7、解决课后习题。

8、结束课文学习。

《拿来主义》——“编写词典、句典、文典”课例

【课案创意】涵咏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挟带形象论辩的文本特性,在编“典”中学习一种典范的文体语言。

【个性课案】

一、社会实践,文前亮剑:假如我们走进一家农庄,面对菜圃园地的瓜果可能会产生哪几种不同的采摘态度?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案示例:1、怕脏了手,袖手冷观,等被人来送;

2、患有激素、农药,连根拔起,尽数毁之;

3、不怕消化不良,贪吃不要命,一股脑受用;

4、有选择采摘:放过青涩的不摘,摘成熟新鲜的一两个品尝,还可以带一些回去,熟烂的采之抛之。(正确的做法)——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立论)

二、阅读课文,文本比照:

1、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针砭什么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找出相关句子读读。

2、现在我们来读课文相关段落,归纳在对待“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上,产生了哪几种态度?——消极逃避,完全否定,全盘接受,挑选拿来。

三、积累名词妙语,编写词典、句典。

1、收集整理相关的词汇,或注音,或注释:

①作者为对我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三种错误态度画像之典型人物的名词汇编:

孱头(càn)(懦弱无能的人)——徘徊——逃避主义者;

昏蛋(hūn)(头脑迷糊、神志不清的人)——勃然——虚无主义者;

《拿来主义》教学片段实录

【导言】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应该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论证思路,二是形象化说理。就前者而言,实际上又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怎样‘拿来’”两个部分。片段所展示的课文1——7段的思路分析,就笔者所知的范围,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实录】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所以D

师: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请大家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生:闭关主义。

生:送去主义。

生:听凭送来。

生:自己来拿。

师:不错,一共是四个“选项”。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师:“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生: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师:这是例证法。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生: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师:看看“送来”的是些什么东西?

生: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师: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生: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师: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

生: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

所以,要“自己来拿”

师: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生: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后记】

善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排除法,实际上是形式逻辑中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运用,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换了个学生熟悉的说法,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容易。顺便说一句,在组织“怎样‘拿来’”(8——9段)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可以融“论证思路”和“形象化说理”两个重点于一炉,在引导学生在逐一弄清楚一系列比喻内涵基础上,让学生模仿1——7段的分析方法,归纳其论证思路。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文体活动总结范文10篇2023-08-25 15:37:32

最新中式婚礼主持词文集五篇2023-08-15 23:50:14

骨干教师培训反思心得体会通用20242023-08-26 16:17:53

元宵节初三话题作文700字五篇2023-08-23 16:59:44

寡人之于国也高二下册语文教案2023-08-13 23:53:51

故都的秋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册教案2023-08-22 08:06:36

故都的秋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8-18 12:24:14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