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教案1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重要性)P;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3.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85;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有什么作用?P87-88;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重要性)P84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 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P85
3.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P85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有什么作用? P87-88
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5.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P87
6.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P88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法不可违
7.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不违法。P89
8.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9.违法行为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P92-93
(1)依据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依据违反情节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也
10.什么是刑法?刑法有什么作用?P93
(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利武器。
11.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P93
(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 然后果。
12.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种类?P94
(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我国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A: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B: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三.防患于未然
13.如何认清犯罪的危害?P95
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14.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P98
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或长
一.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未成年人的定义是什么?P100
凡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保护?怎样才能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1)原因: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②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③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④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社会的公平正义等。
(2)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①要加强未成年人内在的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②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外在的特殊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有 利的环境。只有把内在的自我保护与外在的特殊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2.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P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哪四道防线?P100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家庭保护有何作用?P101
①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具体要求见【P101相关链接】
②家庭保护的作用: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 和睦的家庭环境。
(2)学校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学校保护涉及哪些内容?
①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 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具体要求见【P102相关链接】
②学校保护的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3)社会保护的要求是什么?社会保护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P103
①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保护的内容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劳动保护以及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等方面。
(4)司法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司法保护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P103
①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②司法保护涉及的内容包括: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 刑满释放未成年人 的安置工作等。
【注意:司法保护的对象是 违法犯罪 的未成年人】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5.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法律 .P105
6.我们可以向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和有关主管机关、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居民委员会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求助有路】。
7.我们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两种有效手段维护权益? P107-108
诉讼就是打官司。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8.诉讼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P108
(1)刑事诉讼; (2)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
9.我们对违法犯罪行为应采取什么态度? P109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我们应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10.面对犯罪分子,我们该怎么办?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能与其硬拼,而要讲究 智斗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自尊自信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要初步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且懂得自尊自信与人的成功息息相关。
3.觉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是确立个人自尊心和自信以后基础。并且自觉运用一些方法,通过有效途径,锻炼提高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同时,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争取成为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点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2)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的途径。
教学难点
(1)自尊、自信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自尊自信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尊自信的心理品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青少年应该自觉地进行自尊自信的培养。哪么,培养自尊自信首先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板书)
师:同学们看讲台上,我放了一个小球和一只木棍,你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个小球撬起来呢?找几个同学上来分别演示,并说出你的办法。
生演示后教师归纳:刚才一位同学说,运用杠杆原理,找一个支点,把木棍放在这个支点上,就能撬起这个小球了。他讲得非常好。假如,我们把人的自尊自信看成是这个小球,那么提升作为社会中个体的人的自尊自信就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是什么呢?这个“支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哪么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
(一)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自己。
师:那么,我们下面制作一个寻人启事。每位同学拿一张纸来,用文字的形式从外表、性格、情绪、特长等方面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不用写名字。老师收上来后,找几位同学随便抽一张字条念一下,让同学们猜猜这一张寻人启事上的同学是我们班的哪一位?
生演示后教师归纳:刚才几位同学的寻人启事,我们为什么猜不出来呢?因为写的太笼统了。我们应该找出自己与别的同学的不同之处,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
师:我们要用发展地观点看待自己.要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既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要看到自己不足,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
议一议:从刘邦和项羽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故事,你来谈谈应该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
师: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耕耘的土壤.只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都有可能改变不理想的现实,并且取得成功,从而拥有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二,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的途径.
{一}创造成功的记录.
师:自尊自信是成功的产儿,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失败,如何能自尊自信起来呢?因此,我们要创造成功的记录!那么,要创造成功的记录,首先应该做什么呢?我们看一个材料:
(小故事):贝尔纳是法国的作家,一生创造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一次有奖智力竞赛.题名是:如果法国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出哪一幅呢?结果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纳以答案获得了该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师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谈谈要创造成功的记录,首先应该做什么呢?
生答: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目标.
师:对!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分析一下这位同学的情况.有位同学期中考试,英语只考了45分,你会给他定一个什么目标,帮助他增强自尊自信心呢?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各派一人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你给他定的目标是46分,经过努力得了47分.他积小胜为大胜,有了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横向比较的时候,发现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有差距时,有不足时,还要善于纵向比较,今天的“我”要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三年级几十次的考试中,一分一分的增加,自己的英语水平会一步一步的提高,体会成功的喜乐.
(二)扬民族精神。
师: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材料):研究生第一学期第一次西方文化与口语课,老师是美国人.他说这节课首先是大家彼此相互认识,然后每人选择一些日后讨论的话题,最后出个小小的测试题.
这时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小测试很简单,题目就是:”假如你去耶鲁大学留学,你需要带些什么?”
五人一个小组,大家热烈地讨论着,等我们把各自想要带的东西`列出一个清单的时候后.老师已经在黑板上写出了七八个“必需品”,如中国药品,电话本、家庭照片、国旗。。。。。。而同学们列出的各种各样,最多的列了45种,最少的也有16种。
老师看完大家开的“处方”后,似乎并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从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满。随后他指着黑板上他所列的必需品问了10个同学,手机、手提电脑及金钱等频频入选,惟独国旗“落选”,他震惊地站在讲台上耸耸肩说:“NobodychoosetheChina-flag!(没有一个人选择国旗)”。
师:通过这个材料,同学们议一议:“维护国家尊严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这种想法对吗?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各派一人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加密切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损害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只有发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不迷信.
(材料):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放在同一个鱼缸里,但是却用一块薄玻璃把它们隔开,大鱼三番五次想去吃小鱼,却碰壁了。后来心理学家把玻璃块拿走了。大鱼、小鱼之间没有阻隔了。小鱼即使在大鱼周围游荡,大鱼也不吃它了,最后活活饿死了。
师:通过这个材料,同学们谈谈你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们面对任何问题要敢于尝试,不要迷信-,更不能把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寄托与神仙和上帝。
课后练习
(1)怎样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
(2)怎样才能创造成功的记录?
(3)试举几例体现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通过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创造个人成功的记录等方式来确立自尊自信。知道一些体现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能够初步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尊自信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个人较恰当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意识地引导自己,保持个人自尊自信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自尊自信方面知识的目的,在于引导其行动。因而本框教学内容是全课的重点。课文提出了培养自尊自信的三点途径,前两点是实际性的指导,第三点是方向性的指导。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实际,将这些方法落实于行动。
教法建议
在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以后,重要的是“怎样做”。也就是如何将心理品质教育最终落到实处。自尊自信的培养可以说有多种途径,但最根本的则是如何认识自己突出的优势和长处。因此,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找自己的“长”。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差生”,教师应把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发动同学帮助其发现也许连自己也没有认识到的优势和长处,培养其自尊自信良好品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教师持一带支架的相框进入教室,把它放在讲台桌上,老师引导说明相框能站立在桌上是因为后边有支架。而每个人要想以自尊自信的良好形象自立于社会,也需要这样一个“支点”,即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
学生活动:找优点
①以小组为单位
②每组指定一名同学作为找优点的对象
③自我找优点与小组其他成员给其找优点同时进行
④教师提示:“优点”不光是指学习好,体育好、唱歌好、人缘好、模仿能力强、做饭好等都是优点。
⑤时间五分钟
⑥先由自己陈述所找优点,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陈述。
⑦当学生说出自己的优点后,教师示意学生掌声鼓励。
(目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问:在赢得掌声的时候,你能说说是用哪些具体的方法找到自己优点的吗?
生答:要和别人相比较。当然,要选择好比较的对象,比如,踢足球的水平,我就得和同学比,不能和-比;全面挖掘自己优势,当然,也要认识不足,才能扬长避短。
师:此外,还要逐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抓住今天,追求明天。
学生归纳:在成功的行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自信心不断增强。要想成功,目标就要适当,行动也要勇敢。
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说明要自信,就要独立,不能有依赖性。
议一议:“维护国家尊严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答:不对。人既要有人格,又要有国格。中学生也是国家公民,有维护国家尊严的义务。
问:维护祖国的尊严我们应怎样做?
生答:继承民族传统、对外交往不卑不亢、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尊重国旗、国徽、国歌……
学生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我的自信心在哪里
活动(一)学生填写调查表知道自己具有那些能力:
自我能力调查表
在符合你的题目的括号内划"√",在不符合你的题目的括号内划"×"。如果你还具备其他能力请填写在第9题中
1.我对自己的理解能力充满信心()
2.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充满信心()
3.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
4.我对自己的表演能力充满信心()
5.我对自己的体育能力充满信心()
6.我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充满信心()
7.我对自己的绘画能力充满信心()
8.我对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充满信心()
9.我还对自己的以下能力充满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回顾成功经历及内心体验,说明我们的能力还必须得到他人的肯定,自信心才可能确立。
"我得到了别人的大拇哥"
幼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自由演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经历,分析自尊自信是如何确立的,如何能培养自尊自信,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教案4
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懂得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努力过独立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了解中学生自立的含义,认识自立这种优秀品质,体会自立对生活的意义。
通过阅读短文《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更深刻地领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如何培养自立精神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关于自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本环节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立,并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自立。):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师:同学们,从上面这段话,那你想到了什么?
(在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房间要自己整理,学习要靠自己,作业要自己做,有难题要自己思考,自己的抽屉要自己整理……其实,这些答案,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自立”问题。)
教师归纳: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羽翼保护,独立生活;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请同学们阅读“探究园”的来自校园的报道,再次领会自立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表现;初步理解自立的含义。(学生交流讨论:
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说说你对中学生“自立‘的理解。
二、故事新编(本环节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口述一段故事,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故事加上结尾。)
故事情节:有位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傍晚,他要去洗澡了……
师:同学们想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找个好朋友一起编下去。
(学生兴致勃勃,男生编了男同学进浴室,洗洁精当沐浴露,还忘记带内裤等,女生可有意思啦,还编了干净衣服掉水里了,只能穿脏衣服出浴室,答案五花八门,其实好多都是他们在寄宿生活中的遭遇。)
师(继续引导):所以,如果一个人不自立的话,会有什么坏处?
(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但总结起来就是:“不自立,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师总结:雏鹰只有独自在风雨中搏击,才能拥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走向自强,走向成功。
三、角色扮演(本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会应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自立):
故事背景:三国时期,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就因其事事依赖孔明;而孔明也仅仅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使得刘禅更加依赖孔明来处理国家事物。孔明死后,刘禅“乐不思蜀”,蜀国从此没落。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辅佐刘禅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分析恰到好处,认为刘禅太依赖孔明,所以要先让刘禅不依赖孔明,比如让刘禅自己到狩猎园打猎,生存,身边不得带一兵一卒;之后,多给刘禅一些管理国家的机会,培养刘禅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等)
四、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自立在生活中重要吗?
(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师:那你们自立了吗?先从你们的生活小事坐起吧。现在请你们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衣服,
要懂得,自立精神和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识逐步培养。
1、 克服依赖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从生活小事坐起,学会自立!
五、板书设计:
一、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立的含义
2、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的人
二、学会自立
1、克服依赖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六、作业:
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教案5
共奏和谐乐章
第1课时单音与和声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也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坚持集体主义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的大局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下列情景)
情景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样式、颜色我实在不喜欢。
情景二:我想带手机上学,可学校不允许。
情景三:学校田径队吸纳我为新队员,可是田径队员每天都要早起训练,太累了,我不想去。
想一想: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冲突吗?你是怎样做的?
提示: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我们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可是,正如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一样,有些时候我们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有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通过“单音与和声”这节课的学习来找出解决办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一致与分歧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活动一:材料分析
周日,七年级(1)班同学组织游山,同学们都很开心,都按规定的时间早早地集合在学校门口,到了景点,老师说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必须准时在规定地点集合,有一小部分同学想再多逛逛,可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最后决定坚持原计划,一个小时后集合。可是小玲、小丽、小文都想多逛逛,小玲说:“我们就多逛一会儿吧,反正同学们不会丢下我们自己走的。”于是三人没有准时归队。一个小时过后其他同学都到了约定的地点,只差小玲、小丽、小文三个人,同学们等不到她们,怕发生什么意外,就焦急地分头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了她们,同学们都怪她们没有集体意识,可她们也很委屈: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不过是想多逛一会儿……
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提示:个人意愿与集体意愿出现了分歧,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
(2)你怎样看待小玲等人的做法?
提示:一方面,小玲等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集体有集体的规则,应遵守集体规则。
(3)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提示:小玲等人应认识到这是集体活动,该有集体意识;集体尽量协调同学们的意愿。
教师讲述:在这个案例中,小玲等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了分歧,其实我们在学校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分歧,例如课本63页探究与分享中所举的小例子。
(二)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活动二:课本63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
(1)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集体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无法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局面混乱,集体无法正常运转。
(2)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个人的学习环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学的个人意愿无法实现。
(3)个人意愿一定要服从集体规则吗?
提示:换位思考,个人应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也应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
活动三:辩论赛
正方:死守规则最重要,无视规则是胡闹。
反方:修改规则最重要,大家满意才是好。
(1)学生举手分正反方。
(2)辩论时间5分钟。
教师讲述:俗话说:众口难调。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导致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出现了分歧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遵守集体规则就显得尤为可贵。但个人意愿并非总是要屈从于集体规则,当集体规则不合理时,理应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找到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组合。
目标导学二:让和声更美
(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活动四:案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我们学校每月都有班集体评选活动,而这个月的评选结果下来,七年级某班争当班集体的美好愿望又一次落空了,很多同学很失望,这时有人说:“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班级里的事咱们瞎操什么心呀,有班主任和班干部呢!”
问题: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不同意。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应关心集体利益。
活动五:材料分析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图片及问题)
河南淅川移民丰碑共有56座,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万移民的名字。一行行,一列列,不是简简单单的名字而已,背后是16.5万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为了南水北调,从2009年到2011年,他们拜别祖先,带上一缸家乡水、一捧家乡土,挥别丹江奔赴省内的一个个新地方开始生活。
(1)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淅川人民把集体利益放在了个人利益之上。
(2)个人利益总是要屈服于集体利益吗?
提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二)集体主义
活动六:合作探究
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结合课本65页“相关链接”材料,合作探究你眼中的集体主义。
教师讲述: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分歧,当二者一致时,我们要积极遵守与维护。但二者又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时就需要个人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去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化解冲突。与此同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会存在冲突与分歧,究其根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常常是一致的,当出现冲突的时候,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这不仅对于一个班集体有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也有重大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更注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个人与集体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但又很难做到。案例分析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入手,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定义: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辩论赛的设置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抽象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化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这几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不能急于求成,应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逐步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体系中。
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活动内容)
列出你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数数有多少种。
提示:社会、家庭、学校、班级……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列举,我们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每种节奏在不同的音乐中都有应用,只有在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协调时,声音才能悦耳。同理,我们身处不同的集体中,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怎样让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节奏和成优美悦耳的旋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节奏与旋律”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活动一:情景探究
(多媒体链接展示材料)
情景一:小倩两周前给校长写了封信,在信中,她结合自己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她的做法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却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讥讽,有人甚至认为她“出卖”了班集体。
想一想:
(1)小倩这是“出卖”班集体吗?你怎么看待小倩的做法?
提示:不是,她这样做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会带动班级的发展,所以不是出卖班集体。
情景二:小鑫随手乱扔垃圾,被学校值日生“逮”个正着,她“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没有扣她们班的积分,有同学说:“小鑫真棒!维护了我们班的荣誉!”
(2)小鑫的做法是维护班级荣誉吗?你怎样看待小鑫的做法?
提示:不是,班级荣誉应该通过正当方式赢得,小鑫的将自己的过错推给了别的班,是道德错误,虽然没有扣自己班级的积分,却不利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
特别强调:集体不止包括班集体,还有学校、社会等集体,我们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责任。
活动二:我来帮帮他
(阅读课本68页探究与分享)
想一想:
(1)材料中“我”都在哪些集体中?扮演什么角色?
提示:集体:足球队、班级。角色:足球队员、学生。
(2)面对这样的冲突,“我”该怎么做?
提示:尽量兼顾,实在难以兼顾的情况下,有所取舍,衡量紧迫程度与重要性,从大局着眼。
教师讲述:如何认识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之间的冲突?
个人节奏有时会与集体节奏有冲突,这时应树立大局意识,从大局着眼,在解决不同角色的集体冲突中学会怎样过集体生活,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
目标导学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活动三:探究分享
在集体中,尤其是班集体中,常常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会形成一个小群体。
(1)你身边有这样的小群体吗?(有)
(2)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群体现象?
提示: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在一起玩得开心。
活动四:情景剧
(1)分组讨论两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出你身边的小群体平时的生活片段。(两分钟)
教师预想:积极向上的小群体;沾染歪风邪气的小群体。
(3)请你任选一组展示的小群体生活片段给出评价。
(4)你怎样看待集体中的小群体现象?
提示:小群体的出现是正常现象,积极向上的小群体能够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个人成长,也能融入班集体节奏中,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但有些小群体沾染上江湖义气,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形成极端个人主义与小团体主义,对自身成长和班级建设都有很大危害。
活动五:阅读课本70页探究与分享
(1)如果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提示:明辨是非,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正确的做法,反对小团体主义。
活动六:(多媒体出示以下图片)
思考: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阅读课本71页“相关链接”材料)
教师总结:面对小团体与集体的冲突,我们心中应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即使是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在面对不同集体的多重责任时,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我们应有大局观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时也认识到集体中存在的小群体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会发展成极端利己的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心中应时刻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从宏观上来讲,这种个人与集体达成的“和谐”,对于弘扬*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对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也有着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贴近生活,但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且对于集体的认知不够全面,对于说教形式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其自己分析出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并探究怎样处理其中的角色冲突,以及群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冲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情景剧、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用多种形式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2023-08-26 10:13:17
八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计划五篇2023-08-11 21:08:52
七年级上册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五篇2023-08-23 20:24:30
湘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范文2023-08-19 07:55:52
湘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范文2023-08-19 07:55:52
苏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最新模板2023-08-27 11:27:23
教科版七年级政治教案范文2023-08-15 12:39:14
高中科学的政治学习方法解读2023-08-28 01:24:44
简单基础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2023-08-22 10:45:02
高中基础政治学习方法技巧2023-08-13 0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