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透过《短歌行》的引用及比喻之妙看曹操

时间:2023-08-27 19:42:42 文/李盛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透过《短歌行》的引用及比喻之妙看曹操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短歌行》来剖析曹操

  【关键词】《短歌行》曹操

  正在进行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曹操《短歌行》教学,记得去年讲到此诗,学生用疑惑的口吻说道:怎么老是照抄《诗经》的句子啊?

  仔细想想,也是,其中有不少都是《诗经》原句。但是,至少可以说明:

  1.《诗经》手法对后世诗作的影响深远,魏晋诗歌对《诗经》依然有传承。

  2.曹操熟读《诗经》,也证明了《诗经》的地位很是重要。

  除此而外,还有什么?我也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也不仅仅局限在此诗对于《诗经》的引用上。

  今年再次执教本文,忽然从诗行间看到了那个备受争议的曹操,由隐约而清晰,便觉得此诗魅力无穷。

  曹操这首《短歌行》起于“忧”,落于“志”。这种“忧虑”是雄心勃勃者的忧虑,胸襟宽广者的忧虑,目光长远者的忧虑,也是余年不多,时日有限者的忧虑。在天命不能违的规律前,年过半百的曹操依然能够葆有年轻人的宏远志向,并为之奋斗,且以睿智的头脑看到了贤才对他的重要性,多么可贵。

  在宏远志向与天不假年的矛盾中,曹操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到各种人才是他成就大业的凭借。他对人才的渴慕通过形象的诗句让人们觉得曹操不再是戏剧舞台上、文学作品中的那个狡诈的奸臣,而是一个睿智可爱的老者、慈爱家。

  如果说有人喜爱收藏珍宝的话,那么曹操是喜爱“收藏”人才的。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不仅仅在于认识“收藏”和欣赏,更在于人尽其才,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不以一眚掩大德”。

  曹操爱才,名闻天下,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旁证。他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在这些求贤令中,要求“有司”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不论德行,唯才是举、野无遗贤。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求贤若渴。《三国演义》中对关羽送新袍、赠良驹,对许攸曹操是忘履相迎,对徐庶则是不择手段。且不论他的不择手段导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否埋没了一位人才,但就其爱才一点来说,应该是至极了。

  那么这首诗是如何间接地表达出作者的心情的呢?诗人大量地引用诗句和典故。

  好的引用不仅仅是词句的照搬,而应与自己的作品内容、情感的契合,为己所用,大象无形,自然天成,天衣无缝为最佳。否则只会增添辞藻的华美,不会对内容和主题提供帮助,甚至以文害义,弄巧成拙。

  而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艺术手法则是高质量的,有对《诗经》的引用,也有对《管子》的引用;有眼前的实景描写,也有见景生情的慨叹。如此多的引用、典故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博学多识,更重要的是这样方可最恰当地表达出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试举几例:

  一、巧用引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原是一首情诗,应该是一个女子的口吻,她在思念自己的心上人,沉于深情的爱恋之中,有思念之苦,有娇羞之态,亦有埋怨之意。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但是曹操信手拈来,模拟女子口吻,用情人的关系来抒写自己对人才渴求。作者只引用前两句,后两句只字未提,却引人联想。他想说的是:你们可让我想苦了。我如此地爱你们,无时无刻不思念你们,你们怎么不跟我联系,到我这来呀?这是一种平等的甚至是恳求的语气,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试想,假若曹操不用沉于爱情中的女子口吻,而是模拟天子口吻来表达,那么会有居高临下的气势,恐怕就只有命令的意思,再无巧妙有趣之感。想见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老者,模拟怀春少女的语气,你不觉得很可爱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小雅・鹿鸣》(首章),原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送)。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指大路)。”

  鹿发现野苹时欢快地鸣叫,既是自己有美食的享受,又是呼朋引伴地分享。此句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诗句,用在此处恰和曹操眼前之境。曹操从建安十三年“挟天子以令诸侯”起,一路走来,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的豪强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想来此时的曹操,定是雄心满满,志在必得。

  平定孙刘,应该比官渡之战时强多了。不说刘备此时还不成气候,自己已经今非昔比了。眼下,大战在即,即是一统天下在即,功业即建,怎能不“横槊赋诗”?

  此刻,他正在大宴群臣,而且眼前这些文臣武将将是他平定江南的依仗,各个都是贤才。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但是,渴慕贤才的曹操更希望他们能够呼朋引伴,为自己招揽更多的人才。

  此处引用不仅主题相合,而且与眼前情景相合,诗人的与思想感情相合。肯定在坐的各位都是人才,希望欢宴能够引来更多的“嘉宾”――人才。

  二、巧用比喻

  此诗中比喻很多,但是我个人觉得最有韵味的是“明明如月”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应是实写眼前之景。曹操宴请文臣武将,欢宴正欢,忽闻鸦声向南飞鸣而去。见眼前之景,想现今之境,诗人生发联想,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那些清高的、犹豫的人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这是当晚宴会时景象,曹操兴之所至,举头望月,此时恰是皓月当头,明亮皎洁,有感而发。可是诗人用一个“如”字,分明不是写月亮了。那么谁似明月高悬于太空?是那些有着美好才华的贤能,他们有耀眼的才能,但却让人可望而不可即,那么冷峻的远离“明主”。明月有许多别称,以“玉盘”之“玉”喻才华,以“寒宫”之“寒”喻清高,以“高悬于上”之“高”喻不肯屈就,不能相亲,曹操心里是多么焦急挠心,所以发出“何时可掇”的疑问。因此此句比喻人才难得,求贤不得,正把诗人渴慕、急迫的心态表现出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乌鹊喻贤士,似乎不太雅观,但恰是证明着诗人即景抒情的高超技艺。他用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凤翱翔于天际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这是写诸葛亮的诗句。孔明恰是与曹操同期的高士,他的想法就是当时许多士人的共同心声。凤凰是要选择梧桐树才肯栖息的,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这些贤士或是无处投奔,或是不肯投奔,或是正在犹豫之中。战乱频仍,有些人才不知该投奔何方;在三国鼎立尚未形成的局面下,局势并不明朗,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在这里可见诗人时刻关注着犹豫不决的贤才们,自然界的风吹草动都是他求贤心情的直接写照。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此句既是引用,亦是比喻。语出《管子・形势解》,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此句字面意思是大山不满足于现有的高度,大海不满足于现有的深度,实际是比喻我也不满足于现有的人才。在曹操看来这些贤士不要再犹豫了,赶快到我这里来吧。诗人在这里用此表达自己渴望贤士人才,有些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贪婪。表达明主不厌人才,广求贤才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承接上句疑问“何枝可依”,曹操给出有力的肯定的回答:都到我这里来。言外之意是:我就是明主,我有山海一样的胸怀和气度,可以宽宏大量广纳人才。你看,曹操对人才是渴求是多么迫不及待。

  此句同样是肯定眼前的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才,不能一味表白自己渴慕人才,指别人都是人才,言外之意是身边的都不是,那样,曹操就太傻了。大战前夕的兵将一心,文武同力是很重要的。

  三、巧用典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吾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洗发)三捉发(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往)鲁,慎无以国骄人。”

  此句意为洗一次头发,吃一顿饭,只要有贤士来投奔周公,周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前去迎接,从不怠慢。曹操表白自己不仅有山海的胸襟和气度,而且还有周公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作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曹操自比周公,也许是自负,但是我想说自负也好,自信也罢,对于那些时刻想着建功立业,展示才华的人才们来说,有这样的领导实在是一件幸事。否则,就不会有时隔千年的那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隔空呐喊了。

  结尾,诗人还是把自己至于高处了,不再是那个梦想情郎的怀春少女了,但是在我心中,曹操似乎也不再是奸诈的白脸了,他好像是个可爱的狡黠的老头,贪婪地找寻着一切为我所用的人才,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在他晚年助他成就梦想。

  纵观《短歌行》,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应该早已磨去意志,达观地看待一切了,想着安度晚年,想着含饴弄孙。然而,作为曹操,却想着搜罗人才,的确如他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既令人佩服,又令人伤感,确有慷慨悲凉萦绕心头,时不时地用他的事迹自勉一下。

  附:

  建安15年《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建安19年《举士令》或《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建安22年《求逸才令》或《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推荐文章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2024-06-09 08:27:13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23:58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2024-06-09 08:21:04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9 08:18:02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14:59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9 08:11:44

短歌行原文赏析2023-08-28 03:19:12

短歌行原文翻译赏析三篇2023-08-28 04:44:26

短歌行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08-16 04:34:19

读短歌行分析刘馥之死2023-08-26 03:49:03

短歌行原文赏析2023-08-28 03:19:12

短歌行原文翻译赏析三篇2023-08-28 04:44:26

短歌行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08-16 04:34:19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