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模板1
教学目标
1、经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相应数量的计量。
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试验、分析与尝试,掌握体积和容积概念,会确定体积和容积相应并能正确地把握体积的大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盛水的量杯一个土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分组实验
方法:将土豆放入一个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记录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通过对上面实验的观察,有什么发现?看到——土豆放入时,水位上升了;取出时,水位又基本复原。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间,入水时,水会被挤开,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时,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复原。
2、体积的意义:
师引导学生读书57页中间文字并结合实验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体积的概念。
3、想一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体的体积吗?
三、感受物体的容积
1、①1箱牛奶的体积与6盒牛奶的体积比?(1箱牛奶体积大于6盒牛奶的体积。)②1盒牛奶的体积与1杯牛奶的体积比?(1盒牛奶的体积大于1杯牛奶的体积。)
从上面的结论中你想到了什么?(整个容器体积大于内中装的体积)
2、归纳容积的意义(板书)
3、同桌互相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与容器,及其大小比较。
四、体积单位
1、长度、面积和体积基本单位的确定: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
感觉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学们在正方体模型中蹲着,会蹲下几个?
(2)如果把书包放在这个正方体模型中垒起来,大约可以垒多少个?
2、容积单位的确定:
师指出:我把能容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体的容积的大小分别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计量液体的体积常以毫升和升为单位。(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59—60页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3、课堂活动:60页1、2题。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强体积和容积单位大小的实感。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课本62-63页练习十二第1、2、5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模板2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做什么图形?
(2)选什么工具?
(3)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五、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教学后记:第一节课,笑话百出,就到对称图形,王玲灵说有衣服、裤子;罗润城说我的屁股也是,全班哄堂大笑……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剪了图形来画、对折。有些学生的空间感十分强,一看图形就能说出哪些地方是不能完全重合的`(陈慧婷等),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死心(覃旭、罗润城等),我为孩子们这种探究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最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虽然耽搁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模板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同学在观察、操作、笼统、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有序考虑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3. 使同学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上衣和裙子图片,记录纸,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现象
谈话:无锡有许多旅游景点(多媒体显示无锡的风景图片),小红和爸爸妈妈想来无锡玩。为了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用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同学交流,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
二、 合作探究,体会有序考虑
1.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让小红自身挑。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同学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同学中出现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同学汇报搭配过程,教师演示。
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比较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
同学交流,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3. 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谈话:你们能像刚才这组同学一样,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桌两个同学再次合作,按自身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
同学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
同学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1) 选上衣,先用绿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再用黄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2) 选裙子,先用粉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蓝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后用大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4. 小结。
谈话:(电脑演示)把2件上衣和3条裙子进行搭配,可以先用上衣进行有序搭配,也可以先用裙子进行有序搭配。
三、 创新表示,感受符号思想
出示问题:小红的爸爸为了这次旅游,准备了3件衬衫和3条领带,(课件出示3件衬衫和3条领带图)衬衫和领带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 讨论。
启发:刚才我们用学具摆出了上衣和裙子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领带与衬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来呢?同桌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可用连线的方法。
2. 尝试。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的方法吧。
展示同学作业,简要研讨。
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画实物的,有画简单图形的,还有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
3. 比较。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小结: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表示实物的方法更简洁些。
4. 归纳。
电脑演示:电脑小博士就是用简单图形表示的,他用梯形表示领带,用长方形表示衬衫。把3条领带和3件衬衫进行搭配,可以先用领带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也可以先用衬衫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
提问:假如领带的条数不变,衬衫减少一件,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3×2=6。
再问:假如衬衫的件数不变,领带增加一条,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4×3=12。
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衬衫的件数和领带的条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同学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领带条数与衬衫件数的乘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搭配的规律(板书课题:搭配的规律)。
四、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 路线问题。
电脑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红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无锡。打开地图,他们准备从火车站动身,经过五爱广场,到锡惠公园去玩。
提问:那从火车站到锡惠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
同学交流。
再问:这么多的走法?选哪一种比较合适?
同学交流。
小结:当搭配的结果很多时,要注意选择最合适的搭配方案。
2. 奖品问题。
谈话:锡惠公园里有许多有奖游戏,小红的运气真不错,她得奖了。来到领奖处,让我们听听领奖处的叔叔跟她说了什么。
(电脑播放录音)“小朋友,恭喜你得奖。你可以选一个木偶,配上一顶帽子,或者配上一条围巾作为奖品。领奖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现在有3只木偶,2顶帽子和3条围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的方法呢?”
同学交流不同的搭配方法。
3. 游戏问题。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有没有注意其中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你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怎样才干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同桌商量,试着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个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另一个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刀”和“布”,就这样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同学活动后,说一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 全课小结,引导延伸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模板4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2、练一练。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究:
l.教学例2。
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提问:你们认为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这堆沙的重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先求体积,才能求这堆沙的重量?这里底面直径和高的数据怎样获得?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讨论练习三第6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这道题,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先求出什么?在怎样?理清思路后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讨论练习三第7题。
底面周长相等,底面积就相等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体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三第5题及数训。
2.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67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3.思考练习三第8、9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模板5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从兴趣出发,主要侧重于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提炼。为此,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创设了让学生欣赏漂亮手链图片的情境。这一情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经常接触,贴近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的手链图片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规律性,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分层次教学。
在新课的讲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顺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发现的规律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最后设计的回顾反思环节中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灵活地进行验证解答对错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不同颜色的珠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漂亮的手链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手链,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手链图片,学生欣赏后,教师课件出示一条断了的手链)
师:同学们,小红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链,可是不小心让她弄断了,掉了2颗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颜色的珠子,你们能帮她找找吗?
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找规律(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开展打好基础。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教材88页例5)
(1)想一想:在这道题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关键?(关键词语就是“按规律”)
(2)说一说:小红是按什么规律来穿手链的呢?
预设
生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生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观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3.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正确)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小红的手链,看符不符合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个人求职简历模板五篇大全2023-08-16 17:57:22
入党申请书优秀范文大全11篇2023-08-13 23:24:0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中考考点2023-08-25 16:46:27
初中写景满分作文600字以上范文2023-08-22 07:00:13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2023-08-24 02:01:43
教育一年级数学教案例文2023-08-27 21:41:27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案最新范文2023-08-18 07:53:17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2023-08-12 05:23:58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2023-08-25 18:57:41
二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文案2023-08-22 19: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