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菩萨蛮语文初三上册教案

时间:2023-08-20 17:59:18 文/阿林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菩萨蛮》辛弃疾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2.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思想感情。

2.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宋词之旅。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长江黄河,至今滋养着我们,在这里,我们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婉约;能听到“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愤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无论何时何地,随口吟咏一首诗词或其中的名句,都会让我们心中激荡,充满诗意。下面我们一起诵读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

三、解题:

菩萨蛮: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是标题。书:写。写在江西造口壁的一首词。造口:在江西万安西南。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本词写于孝宗春熙三年(1176年)春。

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三分诗,七分读,要用心体味,带着感情去读。

(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个别学生读,教师点评)

(学生齐读)。

四、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1)找出直接体现词人内心情感的诗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的情感:愁!(板书)

2)是什么直接勾起了诗人心里的愁?

明确:鹧鸪。

教师提示:这句诗“愁”有什么含义呢?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绝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辛弃疾的理想虽然是想报效国家,但实现不了这报国之路。因此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愁涌上心头。

一个“行不得也哥哥”就把他那种怎样的情感点了出来?

明确:(板书:自忧)对,这就是他对自己无法报国的忧愤之情!

2)除了这种自忧情感外,本词还有没有其他情感呢?(忧国忧民的情感)

那能否在词里面找出这方面的诗句?

明确:中间多少行人泪。(板书:忧民--流不尽的行人泪)。

A.理解“行人泪”

明确:逃难民众的泪水。词人身临隆禧太后被追之地,联想到当时南宋的命运危在旦夕。想到金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想到国耻未雪,悲愤填膺。“行人泪”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逃难民众种种灾难,也包括了许多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

②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明确:二愁是无法望长安。(板书:忧民--无法望长安)

B.长安代表什么呢?为什么无法望长安?

明确:北宋都城:汴京。收复故都,收复失地,恢复民族尊严。:无数青山的阻碍。面对眼下所见证的悲惨史实,想到当立脚点南宋王朝的政治现实,凝望汴京,追思北宋盛时,怀念中原故土,但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3)教师小结:这浓得化不开的愁成了辛弃疾的心病,究其一生,他毫不放弃地寻找解决心病的机会,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这种精神在词中有没有体现?

明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山”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却不能阻挡日夜东流的江水。

问:诗人是不是单纯写自己所见到的景?怎样体现辛弃疾的精神?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意见)

明确: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含义深厚。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祖国的统一是主流。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意见)

小结:眼前的无数山,挡得住的是诗人的视线,但挡不住诗人爱国、报国的心!尽管词人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尽管他受到南宋君臣猜忌,一生不得重用,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

但他却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从没被挫折打败,纵使壮志难酬也要酬!

《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完成7—8题。(4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资源%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被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 喻指什么?

人们引用它的时候又有什么意思?(2分)

8.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7.“青山”喻指主和派,投降派或者外族入侵。引用“青山”指阻碍前进的各种势力(困难)。

8.抒发了词人收复失地的决心,保卫南宋的志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辛弃疾《菩萨蛮》创作背景

作者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人。21岁参加抗金起义,后率军南归,屡遭打击,郁郁而终。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今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售后工作个人年度总结最新7篇2023-08-14 10:13:58

幸福奋斗演讲稿范文五篇2023-08-19 16:50:10

白鹿原500字读书心得范文10篇2023-08-18 14:25:38

变色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2023-08-21 00:12:41

变色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2023-08-21 00:12:4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2023-08-11 06:04:29

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指南2023-08-19 15:19:24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