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马逸阅读理解答案
孔子马逸
【原文】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说如此其无方也而犹行,外物岂可必哉?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
【注释】逸︰逃跑 野人︰居于野的人,农夫 取:扣留 鄙人:鄙陋之人,此指仆人
【参考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
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听他的。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接着对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 那农民很开心,对他说:说话就要这样明白了当,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说服如此的不讲方略竟也能成功,外物怎么可能随心呢?君子只管按照自己的准则去做,敬人而不必要求人家敬己,爱人而不必要求人家爱己。敬爱别人,那是自己的事;被人家敬爱,那是人家的事。君子只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可能决定别人的反映。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了,就不会没有机遇。
【阅读训练】
1.解释
(1)行:走 (2)道:道路 (3)逸:逃跑 (4)食:吃
(5)取:牵去 (6)请:请求 (7)说:说服 (8)鄙:粗俗的
(9)说:同悦,高兴 (10)方:方法
2.翻译
(1)解马而与之。
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2)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君子只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可能决定别人的反映。
3.野人归还马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话来回答)?选文意在说明什么?
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
说话也有艺术,只有以对方能接受的事实,讲清道理,才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一条项链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0 16:43:35
关于睡眠的重要性阅读答案2023-08-18 20:45:39
屡次辞官的陈中行阅读理解和答案2023-08-24 10:48:14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阅读答案2023-08-25 00:51:51
一条项链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0 16:43:35
关于睡眠的重要性阅读答案2023-08-18 20:45:39
屡次辞官的陈中行阅读理解和答案2023-08-24 10:48:14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