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8-26 04:57:01 文/刘莉莉老师 心得感悟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篇一

读懂“脱贫总结表彰”的时代意义

日前,为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表现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的个人和集体,党中央决定,开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评选颁授。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如今,中国如期完成了脱贫任务,足以在人类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根据“十四五”规划,今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始与开局之年,读懂“脱贫总结表彰”人选的时代意义,为接续乡村振兴总结经验,继续书写好勤劳致富的新篇章。

永葆共产党人先锋本色。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一蹴而就,有天无地、有山无田、有人无路是不少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其中“三区三洲”更被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内蒙古调研时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不难发现,所有获奖提名者均是共产党人,正是党员的使命职责,让他们不惧风雨,克服万千险阻,取得了伟大脱贫成就,甚至是付出生命,截止2020年底,包含此次获奖提名的黄文秀、姜仕坤,已有1800余人牺牲在脱贫一线。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员先锋本色始终代代传承,他们是关键时刻的“顶梁柱”,是解决问题的“定海针”,是人民群众的“保护伞”,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学习领悟党史内涵,并以获奖提名者为工作榜样,在乡村振兴中永葆党员先锋本色。

擦亮共产党人实干成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的核心是将脱贫致富的技术传递到群众手中。重庆下庄村获奖提名者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探索培育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获奖提名者李玉是院士、教授,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成色,他们为贫困地区送去了教育、产业、基础等“造血技术”,让群众可以不过分依赖外力,在家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乘势而上,既加快推动扶贫产业由大变强,打造产品的“金子招牌”,用产业实现劳动力回流,助力乡村发展,又要亲力亲为做好教育文化、移风易俗等领域建设,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凝聚共产党人民心底色。**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所有获奖提名者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脱贫成就,正是共产党人以人民幸福生活作为出发点,积极为贫困群众做实事、解难题,用开凿水井、创办学校、架设桥梁、兴办产业种种举措赢得了广大贫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脱贫奇迹。党员干部要发挥做群众工作的优势,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以“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法宝,不断检验自身工作的正确性,从而搭建起与群众间的沟通“桥梁”,用实打实的行动激发群众改变落后现状、追逐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解决好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成就感,让群众愿同党员一道闯难关、共奋进。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脱贫榜样的力量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可循,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学习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人物,定能为乡村振兴再创灿烂辉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篇二

脱贫攻坚“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走在铺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小康梦,今朝一举梦圆。时间如惊鸿一瞥,短短8年的时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以坚定不移的勇气、奋发有为的斗志、苦干实干的姿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党中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庄重承诺,看到各级扶贫工作队员感人至深的帮扶场景,看到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绘就苍生大爱的盛世图景。“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亿万人民成功打赢脱贫的背后,凸显的是每一名扶贫干部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夙夜在公,发扬钉钉子精神,想办法、找路子,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是他们身体力行最多的事,他们用生命的灯火为“亲人”照亮摆脱贫困的天梯。**说过:“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的话始终鞭策和激励着每一名参与到这场大战中的人们,他们身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增收,都在为这人间奇迹贡献无穷的力量。

信心如虹,担子在身,书写无愧人民的扶贫华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本就困难重重的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众多扶贫工作人员的磨砺与考验。如何破除这“拦路虎”,他们始终坚守在脱贫一线,以身许国,用热血诠释心中的信仰。四川凉山州扶贫干部蒋富安曾说:“我的快乐来源就是乡亲淳朴的问候和充满希望的眼神”,他将村民的事一件件地记,一件件地办,却忘记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古蔺县扶贫干部将自己和人民比喻成种子和土地,在群众中深根发芽,将生命定格在了那个为群众送电视机的扶贫路上;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走她心中的长征路,替百坭村申请道路硬化项目,新建蓄水池,转变传统砂糖橘产业模式,实现了百坭村的凤凰涅槃,却将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了那个大雨滂沱的晚上。正是因为他们的一往无前,无私奉献,才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决心如铁,责任在心,勾勒乡村振兴的宏伟轮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起点,我们既要不断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更要以此为基,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基础、打底子、通路子,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村庄的高颜值和表子,还要注重村民的钱袋子和里子,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不断为乡村振兴输入持久的动能。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1921年到2021年,党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GDP迈上了100万亿元大关,未来的我们更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创造出更加璀璨的华夏文明。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篇三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图卷”

“农,天下之大业也”。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决定着我国未来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现代化的质量。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再次为乡村振兴工作明确目标、强调重点、指引方向。

乡村自古就是诗人墨客栖居安放乡愁之所,它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快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景致,更是当今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主要阵地。推进乡村振兴,绘就“壮美图卷”,让产业兴起来、让人才旺起来、让生态美起来,以此顺应亿万农民期待,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绘就“稻粱丰硕,猪肥鸡壮”的富足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曾多次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没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巩固开拓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时下农村工作重点课题。一方面,要加强产业融合,积极发挥当地龙头企业“领头羊”作用,坚持市场化道路、科学性运作。要以农村供给侧性改革为主线,激励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借助“互联网+”等科技力量,实现“小木耳”也是“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突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千城一面”。乡村振兴要注重文化发掘,与地理、人文等要素有机融合,有山水景观的绘就“秀丽山水”图,有庄园景观的绘就“幸福庄园”图……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精神需求,真正的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实现“面子”与“里子”的双丰收。

绘就“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人才图。乡村振兴,人才力量是关键。“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更是如此。发挥人才力量,首先要“聚集”人才,基层工作不仅需要科技、管理人才,也需要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深入挖掘本土人才,科学引进外部人才,吸引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建设;其次要“培育”人才,新业态的出现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批“爱农业、懂农业、精农业”的“新农人”至关重要。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当地产业大户、农村合作社对有一定农业技能基础的农民开展精细化培训,如网店开设、品牌打造、物流管理等;同时,加强资源利用,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弹性学制接受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最后要“用好”人才,确保“因事择人”“因才施用”,通过政策引导、完善设施发挥人才专业优势,使人才在各自擅长领域发挥才能、实现价值。要加强组织建设,打造“好班子”、选择“好路子”,以此凝心聚力,让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前进力量。

绘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的山水图。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是支撑。乡村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在陕西考察调研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把生态保护好才能把产业发展好,以往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既破坏了自然环境又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乡村振兴要做到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要发展高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同时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厕所革命”,杜绝“污水排放”,严管“秸秆焚烧”,开展“垃圾分类”,通过监督管理与群众宣传,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发展效能树立信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按照乡村振兴五大要求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绘就美丽的乡村振兴“壮美图卷”,它将展现给亿万农民的是一个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未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篇四

在“全国脱贫攻坚奖”里深悟决胜“密码”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汇聚决战决胜磅礴伟力,10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决定》,授予丁建华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称号,授予王小权等24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称号,授予马明哲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称号,授予马树友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称号,授予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等49个单位“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称号。

这是个鼓舞人心的决定,值得每一个参与脱贫攻坚战的个人和组织感到自豪,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键时期更是催人奋进。这些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和组织创新奖的荣获者,犹如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给予我们深刻启迪,指引着我们探寻决胜脱贫的“密码”。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奋进”。“年轻就是本钱,摔倒了还可以站起来!”这是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杨宁的脱贫战斗宣言。唯奋进,胜利才会眷顾。正是杨宁这样的奋进,才成就了村民紫黑香糯米大丰收,成就了广西融水安陲乡江门村整村脱贫。狭路相逢勇者胜。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茬,更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硬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硬功,不断砥砺奋进。唯奋进,才能实现梦想。马金莲、王万才、王昭权和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等,他们在人生的路上不服输,靠着奋进不仅脱了贫,实现了富,更成为了致富带头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脱贫的路上要不断涵养,不断激发群众自立自强实现小康的奋进意识,不断升华人生“坐标”。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牢记:“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贡献”。如果有人要问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要拿什么贡献给我热爱的乡村故土、贡献给我亲爱的父老乡亲?是支月英拿来的“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信念;是韩宇南三次驻村坚守,自掏5万多元购买辣椒种子给村民,妻子潘丽英也自发加入扶贫队伍;是像王小权和糜林那样为脱贫事业贡献出了生命……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更需要向这样的“贡献”学习,更需要贡献坚定执着、持之以恒,贡献尽己所能、全力以赴,贡献无所畏惧、不怕牺牲。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贡献。在脱贫的路上,每个人的贡献都加注着脱贫攻坚的胜局,哪怕是再微小的贡献,只要全社会勠力同心,真心帮扶,最终都会成为磅礴时代的贡献。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一切。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奉献”。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不驻村,心系脱贫的扶贫干部。他们积极与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结对,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倾尽已积累的各方面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募得创业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为农产品打开销路,加入教育扶贫,为扶贫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时代赞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们用行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用行动换来了群众奔向致富的大道,推动了全体人民不断向共同富裕迈进。最是奉献动人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无我”奉献,越要有“不负人民”的情怀。这种情怀越浓厚,越能凝聚合力,越能唤起众志成城拔穷根,朝着更美好生活奋斗的意志。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一场历史性的创新探索。在脱贫攻坚中,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如“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等组织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培训就业+无偿对无劳动力贫困户分红”等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借羊还羊”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共建模式创新、“育德+扶志+解困”精神扶贫模式创新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成效,越要因地制宜坚定走好扶贫脱贫创新之路。要通过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尤其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创新还要注重长远和接续。要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探索实现群众长期增收,让群众在奔向小康的路上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篇五

用好脱贫5年“过渡期”

近日,2021年中央1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中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党员干部要勤思为民初心,领悟党中央意图,把准实践要义,把这一好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勤思为民初心,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脱贫群众有信心、少担心。过去8年,在以*同志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这一伟大奇迹置于百年未遇之全球疫病之下实现,更增几分传奇色彩。同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中有共性也有个性,有一般也有特殊情况。脱贫群众中有些之前的重度贫困户,久困于贫,如初学会走路的孩童,走起路又想走又有担心。5年过渡期的给出,有利于大大舒缓他们的内心压力。党员干部要常怀初心,心系群众,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之中,进一步跟进服务,和这部分群众一起想办法、出主意、谋点子、定路数,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在一步一步前进中,坚定信心、鼓起勇气,昂首阔步向前犇。

领悟党中央意图,做好全部脱贫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群众有底气、少怕气。党中央以今年1号文件形式为脱贫群众加上一份保险,反映出以*同志的党中央对于脱贫工作复杂性、艰巨性的深度考量,是“人民至上”伟大情怀在脱贫攻坚中的再次彰显。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领悟文件内蕴的为民、爱民深情和扶上马送一程之意。用好这段过渡期,把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和已脱贫人员列入动态监测网,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注重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政策的落地过程看作是一次聚拢民心士气,团结鼓舞群众,奔向更美好生活的过程;把践行政策的过程,看作是扛起担当、勇担使命、兑现初心的过程,切实抓紧抓好。

把准实践要义,坚持立足本地实际,立足岗位职责,紧抓不懈,让群众有奔头、不心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再好,不干为零。脱贫工作除用好“四个不摘”政策之外,党员干部思想上尤其不可有“松一松、歇一歇”的念头和想法,要勤于深入一线,进村入户,进入街头巷尾,将线上大数据监测、分析和贴上去、靠上去的精准走访、“面对面”交心交流结合起来;将提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促进党心民心“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群众经常看到干部,心头就稳而不慌,就更利于脱贫信念的涵养和脱贫信心的提升,要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更好走稳脚下的路、乡村振兴的路、民族复兴的路。

这次中央以1号文件形式给脱贫工作上了“安全阀”,加了“保险丝”。党员干部要充分用好这段“过渡期”,多做查遗补缺、对标提升、动态监测、“回头看”等工作,把党的好政策转为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然,不止于这5年“过渡期”,让人民日子更好、心头敞亮应当始终是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不可不勠力奋斗、全力为之。

推荐文章

江西高考排名163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6:38:46

山东高考排名1227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6:34:08

江西高考排名420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6:31:16

江西高考排名2281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6:26:55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7 06:23:09

浙江高考排名2506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6:18:45

清明节优秀满分作文五篇2023-08-11 12:40:15

大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五篇2023-08-25 01:14:46

观书有感沪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8-16 11:37:51

大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五篇2023-08-27 16:44:50

初中军训个人心得感想10篇2023-08-27 09:40:18

做幸福教师的心得体会五篇2023-08-10 11:59:09

军训实用学生心得体会范文2023-08-10 12:44:44

教师年度考核心得体会2023-08-21 14:00:58

安全生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023-08-16 17:10:08

夏洛的网心得体会2023-08-23 05:43: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