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孔乙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三篇

时间:2023-08-25 09:01:21 文/张东东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孔乙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品读人物语言,体会鲁迅语言特色。

  2、探究小说的叙述视角,挖掘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品读人物语言,体会鲁迅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探究小说的叙述视角,挖掘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

  一、知情节,了解孔乙己的一生

  读小说首先要读进人物的内心,能够记住小说中那些让我们难忘的情节或者情景,请说说你最难忘的情节或者情景。

  二、品语言,体会鲁迅的语言风格

  那么他周围的人对待他是什么态度呢?请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周围的人对待孔乙己态度的句子。

  (一)酒客

  酒客(一)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叫、嚷”,能不能改为“说”?

  2.思考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3.如果你是孔乙己,你什么感受?

  酒客(二)

  旁人便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比较这两次对酒客的语言描写,你觉得酒客的那一次话语对孔乙己的打击更大?为什么?

  2.如果你是孔乙己,你有什么感受?

  3.那么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这些酒客的无情冷漠,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到了孔乙己的可怜。

  酒客(三)

  “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哦!”

  “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么?”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

  “后来打折了腿。”

  “打折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

  1.你知道这是谁和谁在说话吗?

  2.分角色朗读

  3.你能想象出来酒客在说话时的神态吗?

  4.总结:

  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用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将对象刻画的生动传神。

  白描式的对话描写,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5.大家想起来水浒传中哪一段的描写跟这一段的描写非常像?我们在下册书中还有一课《变色龙》也运用了这种白描式的对话描写,大家下课后可以先睹为快。

  (二)掌柜

  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掌柜的冷漠,那么这一部分你从哪也能读出掌柜的无情来?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1.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掌柜的麻木无情,那这一部分对掌柜的描写,你觉得哪里最能体现掌柜的无情冷酷?

  2.掌柜的伸出头去看到了什么?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可是掌柜呢?

  依然没有丝毫的同情,没有一点关心,仍然当面揭短,践踏孔乙己最后的自尊。作者没有一点描写,平静平淡的语气,却让我们看到了掌柜的残酷无情

  5.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人性麻木至此,让人何等痛心)

  6.这么多人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是通过谁的眼睛呈现出来的呢?

  7.小伙计是如何对待孔乙己的?

  (三)小伙计

  不耐烦,好笑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是鲁迅喜欢用的句式。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又是怎么死的,谁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

  鲁迅最满意的一篇作品就是《孔乙己》,他认为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三、探究叙述视角,挖掘小说主旨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小伙计为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呢?

  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也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若瑟夫是天使的意思,作者借若瑟夫的口来呼唤亲情,可是小伙计却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迷失了自我,也变得麻木冷酷了,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以小伙计为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显得更加真实而客观。

  1、亲眼看到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讽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的迫害。

  2、亲眼看到人们的冷漠麻木,残酷无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痛心。

  3、连一个孩子都这样冷漠,足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在鲁迅看来,他要揭示的不是孔乙己偷书的恶,而是周围人对他冷漠的丑。

  孙伏园在简括鲁迅当年告诉他最喜欢《孔乙己》的意见时说: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四、总结学习方法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是如何体会到小说的主旨的?

  《孔乙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小说的创作背景,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抓住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4、理解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领悟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

  2、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先生的《范进中举》,深刻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先生著名小说《孔乙己》,也是讲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

  二、知识链接

  1、作者回顾: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南腔北调》等专集。

  2、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刊载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当时辛亥革命刚推翻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作为进步知识分子,以文章作为武器,从各个角度向封建礼教发起进攻,深刻批判了“礼教吃人”的罪恶。《孔乙己》就是这样一篇小说。鲁迅通过描写孔乙己这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下层读书人的悲惨遭遇,揭露和控诉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出封建社会中人情淡薄以及普通群众的麻木、冷酷的精神世界。正如鲁迅所说的写这篇小说的用意:“单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薄凉”,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两次。

  2、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羼水(chàn)颓唐(tuí)笔墨纸砚(yàn)

  不屑置辩(xiè)附和(hè)蘸(zhàn)阔绰(chuò)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

  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

  4、找出文中反映下列内容的句子: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孔乙己的地位: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

  (3)孔乙己的结局: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5、你能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吗?

  (1)众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孔乙己给小孩子分茴香豆

  (5)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6)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

  四、把握小说三要素,分析学习课文

  (一)情节探究:请根据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给文章分层。

  第一部分:(1—3)开端: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9)发展:写孔乙己的经历、言行、性格、社会地位

  第三部分:(10—11)高潮: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第四部分:(12—13)结局: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二)形象分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1)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请各找一例?

  学法指导:人物形象刻画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示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外貌描写,写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显示出他的穷困潦倒却又自命清高的性格。

  (2)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偶有偷窃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钱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识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屡遭冷遇的人

  孔乙己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想和人交流的人

  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可有可无的人

  (3)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自命清高,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孔乙己这个可笑可悲又可怜的小人物。他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离去,他地位低下、穷困潦倒、迂腐不堪、受尽屈辱、悲惨死去,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从孔乙己的人生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呢?我们下节课将探讨这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探究小说主题

  2、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为小说续写结尾。

  七、板书设计:

  开端:(1-3)活动的社会环境

  发展:(4-9)经历、言行、性格、社会地位

  孔乙己高潮:(10-11)不幸遭遇

  结局:(12-13)悲惨结局

  形象

  穷困潦倒——好喝懒做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教学反思:

  本课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名篇,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探究思路清晰,更明确地了解小说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所以我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分析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主要是从理清字词、把握情节、分析人物的方面入手,第二课时重点进行小说阅读的难点环境分析。

  本课堂基本上能够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课堂容量较大,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基本上通过阅读能够找出孔乙己生活的片段,概括小说基本情节,也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总结出人物形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孔乙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篇3

  [教材分析]: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为此,教学中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人物形象,深层探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兴趣,可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加以从主题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对照、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启蒙主义抱负。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

  阔绰(chuò)羼(chàn)绽出(zhàn)拭(shì)

  (2)释义:

  格局:布置的格式。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2)孔乙己的地位(3)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

  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

  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3.请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六个生活片断是:

  (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4.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

  穿长衫好喝懒做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偶有偷窃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想和人交流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2)深入探因

  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学生研讨回答,教师归纳: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账”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3)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四、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点拨,归结: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课文老辣深刻的语言。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数学上册因式分解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4 19:32:44

小学四年级语文西门豹教学设计2023-08-18 19:20:46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2 23:30:22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精选三篇)2023-08-10 14:30:22

数学上册因式分解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4 19:32:44

小学四年级语文西门豹教学设计2023-08-18 19:20:46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2 23:30:22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