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诗词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时间:2023-08-22 09:29:40 文/李盛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诗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道郑板桥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他很喜欢竹子。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初读《竹石》。

  1.齐读,把古诗读正确。

  2.再读,读出节奏感来,

  3.再读,读出平仄的变化。

  三、借助诗题,解释古诗。

  1.读着“竹石”这个诗题,我不免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你们说呢?

  2.自读,从文中找一找依据,说明这首诗写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诗词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⑵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⑶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⑷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⑸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⑴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⑶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诗词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

  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

  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

  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

  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

  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诗词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并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学的五首诗歌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

  二、课文赏析

  1、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⑴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的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⑵赏析诗歌:

  ⑶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③颈联写得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④尾联又有何用意?

  分析:

  首联:用被贬谪地的荒凉和时间的漫长,表达了作者痛苦、孤寂的心情;

  颔联: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用比喻的修辞,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心境;

  尾联:点睛之笔,,点明酬答题义,既对友人的感谢,也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2、赏析《赤壁》

  ⑴写作背景:文章写于杜牧黄州刺史时。赤壁是东汉献帝13年,周谕大败曹操。但杜牧所写的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岗,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⑵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

  ⑶赏析课文:

  ⑷思考:

  ①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起?

  ②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的力量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③“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乔”在文章中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切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④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叙事──议论)

  ⑸指导背诵

  3、赏析《过零丁洋》

  ⑴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咏志诗。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奉朝廷之命至元营议和,被扣,冒险逃脱,后继续黑心战抗敌,以图兴复,然兵败被俘。在狱中虽经敌人百般折磨诱降,终以不屈被害。这首诗写于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之元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遂出此诗以明志节。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⑵朗读感知课文:

  ⑶讨论思考:

  ①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②颌联“风飘絮”“雨打萍”各比喻了什么?

  ③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分析:首联:回顾诗人经历:诗经书入仕途

  走兵抗元,频繁战斗四年

  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用比喻修辞)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日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小结: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4、赏析:《水调歌头》

  ⑴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任密州大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心情可以想象。但词中由抑郁伤到超然豁达的情绪转变,表明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一首。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书,余词尽废。”

  ⑵讨论思考:上片:

  ①开篇疑问的作用何在?(透出一位政治上失意,处境寂寞的哲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②理解“归”、“琼楼玉宇”(明指月宫暗指朝廷)“不胜寒”(明写对月宫气候想象,暗抒对朝廷内政治斗争氛围感受)

  ③理解“何似在人间”中的“人间”?(指密州,是双关,既与上天呼应,又与朝廷相对)

  小结:上片写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下片:

  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光的转移、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寄寓了怀念子女的手足深情。

  ②“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开阔胸怀)

  ③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态度?(表达了诗人要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祝愿,并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小结:对月怀人,抒写离合之情

  5、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⑴背景介绍:这首曲是作者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常有人借以怀古,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生活。

  ⑵朗读课文

  ⑶赏析:划分层次: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后二句:写作者的感慨

  ⑷思考讨论:

  ①第二层中,哪一句让我们看到由盛转衰过程的真实写照(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②最后一句的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析: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家中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是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判。

  ⑸指导背诵

  ⑹小结: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

  诗词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写景抒情的诗词,今天来学习其中三首。

  二、学习诗句

  1、提示学习方法和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看注解理解词义。

  ⑶连起来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中。

  ⑷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2、学生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然后在班上集体交流,逐首理解。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

  四、教师小结(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别朗读三首诗词

  二、比较学习

  1、引导比较异同:

  师:三首诗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又是什么?

  2、学生按上述要求进行自学思考,做好发言的准备。

  3、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三、引导归纳

  1、相同点:

  诗人都在描写一处景物,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2、不同点:

  从诗人所在的地点、时间、观察到的景物的特点,当时的心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对诗与词的不同形式加以区别。

  四、指导感情朗读

  体会三首诗词中诗人的不同心境,用恰当的语调加以表达。

  五、背诵,默写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4 13:26:13

小学课文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2023-08-19 09:00:28

油画棒画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2 00:18:43

苏教版美丽的花边优秀教学设计2023-08-16 03:17:42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4 13:26:13

小学课文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2023-08-19 09:00:28

油画棒画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2 00:18:43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