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2、培养学生运用景观图片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自主学习和讨论法的运用。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过程。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自然观,正确的理解人地关系。
2、通过案例研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2.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知识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设计
之褶皱的形成与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新教材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第一节的内容,地貌作为陆地表面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不仅对地表其他自然要素有重要影响,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了解地貌变化及原因,对于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对于指导人类生产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御地质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在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及实际应用。提高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三大类岩石转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板画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结合典型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地理知识应用意识,懂得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正学以致用。
重点: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内外力的作用下构造地貌的形成。
难点:板块构造学说及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关键:难点突破利用利用FLASH动画,重点再辅以实景图课件演示助学生理解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典例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读图分析、归纳知识内在规律、联系日常生活典例,学以致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讲授褶皱的知识
由问题引入:有谁知道找水和找油的方法?
播放flash讲解褶皱的形成与特点
[教师总结]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
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4.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
二、能力目标
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部分课标分析:
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和成因。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层是通过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进行说明。
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把山岳这部分作为解释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案例插入到这个课时中。不打算对山岳的形成独立地、详细地解释,而主要通过图片和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山岳的成因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质作用是形成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2.了解地质作用的种类。
3.让学生明白海陆、高山、裂谷的分布和变化。
4.学生能辨认各种地质构造,并能分析其成因。
5.结合地质作用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生产的案例。
教材分析:
1.教材在解释内力作用时,并未引入板块构造的学说,而是在介绍褶皱时才提到,为了更好、更明了地解释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我在此课补充板块构造学说。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我将加入比较多的图片说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教材中关于山岳部分比较详细,我在教学安排时,只要求学生根据地质作用的知识解释山岳的成因和特点。
教学方法:
图片分析──用图片较直观地展示地表的千姿百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及成因。
实验法──学生通过书等工具,重现地壳运动的过程及特点。
模拟情景──带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探讨地表各种山岳的成因。
讨论法──解决实际的一些问题,例如褶皱对生产和采矿的影响。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
地质作用及分类
图片展示5大基本地形
了解地质作用是各种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
内力作用的表现类型
图片(火山、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展示+学生讨论
得出2种主要的内力作用(老师补充变质作用),介绍火山的特点
地壳运动特点
实验法海绵模拟地壳受力的方向
得出地壳运动的分类,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问——地壳运动的原因
板块构造学说
同学们演示板块间受挤、拉伸等情况)、多媒体介绍
板块运动是导致地壳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造成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受挤压——高山、海沟,张裂——裂谷、海洋)
褶皱山、断块山
情景创设——小明进行野外观察时所拍到的各种图片进行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特点、褶皱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情景创设——地质勘察队要解决建地下隧道、找地下水、石油等问题
了解背斜与向斜的特点
褶皱的逆地形
小明和ROSE关于一张图片的争论
逆地形的成因,引入下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详细过程:
引入(5大地形的图片)──引出地表形态的成因是地质作用(解释名词),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我们这节课主要看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一、内力作用(名词解释)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看图:火山图、喜马拉雅山图及其背景资料、东非大裂谷图
请问:三种地貌的成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1.火山──岩浆活动,(火山结构图讲解)喷出的岩浆形成玄武岩,没喷出的结晶成岩(花岗岩)。
2.喜马拉雅山──地壳上升的证据。地壳运动(请同学作示范)
东非大裂谷──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了解地壳不同运动方向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3.补充变质作用
二、发问──地壳为什么能运动呢?
因为地壳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6大板块构成,并在软流层上漂移。
(多媒体展示6大板块结构图,介绍6大板块)
因为地壳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所以形成各种地貌,──学生作演示,两大板块碰撞或张裂分别形成高山、深海沟或裂谷和海洋。
转折:内力作用下形成各种地形,而在地表藏着地壳运动的足迹。
三、情景创设──小明是一位高中学生,在去年的暑假,他跟随父亲的勘察队进行野外考察,目的是了解考察地方的地质构造以及进行勘察工作。以下是他在野外考察时的记录:
一天,他们来到云贵高原的一处山地,他惊奇的发现这里山体的岩层结构十分特别,他马上拍下了照片(附图1),并向父亲请教:这座山的成因是什么?
父亲:这座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它是……
(问:同学们你能解释这座山的成因吗?请大家作出示范)……
小明:哦,原来跟板块运动有关,那这样的山就什么山?
父亲:褶皱山。并且分布很广,比如说:……
(小明父亲为什么这么说?你能说出几座山名吗?)
小明:那怎么判断山体是褶皱山呢?
父亲:……
(你能想办法判断吗?)老师解释褶皱的背斜和向斜及岩层的新老关系。
小明高兴的记下父亲说的方法,继续往前走。突然他来到一个特别的地方,是一处悬崖,(图2),他问父亲:这又是什么山?
父亲说:断块山。
小明问;那它的成因是什么?
父亲:你可以作个实验,拿几块饼干按刚才褶皱时的演示,看结果。
小明:……
(请你来做,并归纳断块山的成因)
父亲:很好,看到吗?岩层承受不了压力就会断开,并错位,上升的就成为断块山或地垒,两个断层间下降的叫地堑,一般成为平原或谷地。
(请你画出断块山示意图,并判断下图地貌属于什么)
小明:哦,是这样的。
此时,勘察队的队长说,我们在此休息一下吧。并拿出他们画的地质图讨论。小明一看,(图3),只见父亲指着一点说,我们可以在这建条隧道。
(请问,父亲指的是哪点,为什么)
小明听完后恍然大悟,但他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
问:爸,你错了,你刚才说背斜一般成山,这里画错了。
(请问,小明说得对吗?为什么?)
父亲说:这叫逆地形,是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
(同学们什么是外力作用呢?)
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再介绍。
总结:填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1.__________
2.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3.地质作用
例如:火山
例如:________
例如:________
变质岩
外力作用高三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部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选择题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冰川刨蚀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主要是由该地区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答案:B
2.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洲
解析:该地区河流密度大,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该地区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沙丘。
答案:C
(20xx泰安)自然地理学以运动,展示自然规律。请分析上图,回答3~4题。
3.若该图表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箭头含义正确的是()
A.a——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
B.b、d——变质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
D.e——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
解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可知,①为岩浆,②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其中a表示冷却凝固作用,b表示变质作用,c表示外力作用,d表示变质作用,e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B
4.若该图表示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理事物依次
是()
A.地理环境、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
B.地理环境、动物、微生物、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理环境
D.绿色植物、动物、地理环境、微生物
解析:根据生物循环规律可知,①为地理环境,②为绿色植物,③为动物,④为微生物。其中,a表示无机分子,b、c、d表示有机分子,e表示无机物。
答案:A
(北京海淀区期末练习)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①B.裂谷—②
C.沙丘—③D.戈壁—④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为风化、侵蚀作用,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A
6.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③。
答案: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位于()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从局部等高线图看,海拔高度较高1000多米,有一定的起伏,符合云贵高原的特征。
答案:D
8.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冰川堆积
C.流水侵蚀D.火山喷发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
答案:C
9.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①处为石林、峰丛,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
②处为溶洞,由流水溶蚀而成;③所指示界面是由于地质时期背斜顶部出露于地表发生风化、侵蚀作用,然后地壳下沉发生沉积形成;④指示的岩层弯曲,是由内力挤压作用形成。
答案:C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根据资料完成10~11题。
10.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11.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B.火山堆C.冲积扇D.风蚀洼地
解析: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花岗岩岩石致密,因此,在它形成时不会有“蜂巢”,所以“蜂巢”的形成只能是外力作用,即风力侵蚀造成的。而风力侵蚀作用还能形成风蚀洼地。
答案:10.C 11.D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多姿多彩。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解析:“积沙成滩”是沉积作用,“泥沙俱下”是搬运作用,“山崩地裂”是内力作用或外力侵蚀的结果,“水滴石穿”是侵蚀作用。
答案:B
13.若上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冰川沉积作用
C.海浪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的沉积物大小混杂且沉积物棱角分明,故它可能是冰川沉积作用的结果。
答案:B
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据此回答14~
15题。
14.具有层理结构的岩石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
解析: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15.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石林B.沙丘C.海蚀柱D.V型谷
解析:选项中石林以风化、侵蚀(溶蚀)作用为主;沙丘以风力堆积作用为主;海蚀柱是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V”型谷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故选B。
答案:B
二、综合题
16.上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貌名称是________。
(2)该地风向是________。
(3)该地貌是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4)它所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该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呈扩大化趋势,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治理的重要生物工程是________。
答案:(1)沙丘(2)西北风(3)风力搬运堆积(4)淹没村舍、道路、牧场、农田(5)人为原因:破坏草原、林地,盲目开荒;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干旱面积广(6)西北干旱地区“三北”防护林
17.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的剖面图,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3)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
(4)简要评价图中所示自然灾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2)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3)自东向西:森林→草原→沙漠→戈壁,反映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4)自然灾害:沙尘暴影响:有利的——促成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不利的——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掩埋或损毁各种地表物;污染大气环境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等。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2023-08-24 11:36:25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8-21 19:03:1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3-08-12 17:39:58
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6 12:52:11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2023-08-24 11:36:25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8-21 19:03:1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3-08-12 17:39:58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