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家》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炼,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的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诗的优美境界中去,感受家的温暖幸福。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2个生字。
3、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a)老师这有一个字你们认识吗?出示“家”这个字。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儿歌题目是“家”,谁还记得?(指名背诵)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朋友(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片),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出示大图,学生上前贴画。
b)学生看图用句式“(什么)是(谁)的家”说一说。(出示句卡,学生练说时相应出示蓝天、白云、树林、小鸟、小河、鱼、泥土、种子词语,贴在黑板上。
c)师小结:说得真好,其实,把你们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快乐读书屋里去读读这首题目是《家》的小诗吧!
(二)讲授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小诗,同桌之间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d)范读诗歌,想象诗中都写了谁的家?在哪里?
e)随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1)“蓝天是白云的家”。看图或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说说蓝天上的白云怎么样?学生交流后指名读,及时评价。
(2)“树林是小鸟的家”。通过图理解“树林”一词。(再指名读)
(3)“小河是鱼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说我们的教师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条小鱼儿,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事呢?
你能带着想象再读这一句吗?相信你会读得更好。(小组竞赛读)
(4)“泥土是种子的家”。(有关种子生长的录像)师描述:春天,阳光暖暖地照着泥土,小种子醒来了。它伸伸小腿,生根了;它伸伸手臂,发芽了。在泥土的怀抱里,它慢慢地长大,长成花,长成草,长成树木和庄稼。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5)小结:你看,其实每一行诗的背后都藏着一幅很美的画,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美。
(三)句式迁移
1、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练说,交流。
2、小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也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祖国。问: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
3、(出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图)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出示第二句)齐读。
(四)背诵全文,创编诗歌
(五)自主探究,认字识字
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认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六)总结:同学们,家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描写家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希望你们在看书时发现有关家的儿歌,一定要多读几遍,也把它背下来好吗?
儿童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会读生字“丫”,读读写写“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趣、乐。
3.感受“安、悠、爬、染”等动词的精妙,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4.通过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趣,初步培养鉴赏儿童诗的能力,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梦想和憧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诗两首》。
2.齐读课题。
3.这两首儿童诗是——(“我想”“童年的水墨画”),从这两首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预习过课文,大部分能基于所知的内容作个简要的表述,如:“我想”是“我”所展开的想象,童年像水墨画一样美等。少部分学生此时才会关注到题目与内容的联系。)
4.简介背景。
《我想》是我国著名作家——(高洪波)在初春时,带着自己四岁的女儿到公园里和女儿尽情地享受阳光,欣赏春天,欢快游乐后写下的。《童年的水墨画》则是作家——(张继楼)在80岁高龄时,根据自己的所见及童年生活的回忆写成的一组诗,分别是由“街头、溪边、江上”这三首小诗组成的。
二、初读感知初感文体
1.自读诗歌,运用“借助注释”“同桌交流”的方式解决初步的疑问,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2.个别读,师生共同参与正音、断句。感知诗歌主要内容。
(学情预估: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好生字“丫”,较流畅地读好“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则有可能出现断句等困难。“我想”从儿童的视角书写,浅显易懂,但概括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童年的水墨画”能大致知道所描写的几个场景。)
点拨策略:“我想”提示每小节“我”想像了什么,“童年的水墨画”提醒在“街头”等地方分别做了什么。
3.课文为什么要把《我想》《童年的水墨画》放在一起呢?这两首诗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情预估:“一语惊醒梦中人”,一部分学生会意识到这两首诗歌富有童真,都是写童年美好幸福生活的。可能少部分学生则比较茫然,会讲到两首诗的具体内容上。还可能会有学生指出两首诗的不同点。)
4.小结。
这两首儿童诗都是富有童真、童趣,都是与童年有关,而且,主要还是写给你们——儿童看的呢!
三、品读体情体会精妙
《我想》
1.读了《我想》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估:“我想”能从自己的读中体会到诗歌的趣,作者的“奇思妙想”,也可能会认为作者是在异想天开。)
点拨策略:尊重学生个性的感受,点出童年是个爱想象的年龄,看到世间万物都可能会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
2.指导想象,朗读体会。
点拨策略:以“作者分别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物展开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是盎然的春意启发了作者的想象,以第一小节为例,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悠啊,悠——”破折号中声音的延长,读出诗歌的趣。
3.方法迁移,品读诗歌。
点拨策略:指导学生运用第一节诗的想象画面的方法,交流自己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调动情感,体味诗境。
5.在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呢?
点拨策略:引导学生发现诗中“安、接、装、种”及“悠、长、望”等动词,通过换词等方法体会动词的准确、精妙。
《童年的水墨画》
1.在“童年的水墨画”中是否也有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呢?请大家细细读读,想象一下画面。
点拨策略:根据学生感悟的情况,进行适当点拨。《街头》引导感受诗中闹市静读的画面,让生简介“黑旋风”在水中大战“浪里白条”的情节来帮助想象,进而品味“漾”“爬”动词的精妙、诗中“乐”的情感。《溪头》则引导学生从动词“”染“立”中体味画面的静、美,而“碎”则是画面从静到动,垂钓之乐通过这几个动词的品味,则不难体会了。《江上》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以小故事: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如鸭群般在江里自由自在地嬉戏,为了争夺一撑船用的篆杆,一不小心打在了门牙上,至今对那“一阵浪花,两对虎牙”忘记犹新。童年就如同一幅幅淡淡色彩的水墨画,留存在作者心中。
四、联系生活真情表达
1.读了这两首儿童诗,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估:大部分学生会从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来谈。可能个别学生会发出“自己都没经历过这么好玩的事”的感叹,还可能有个别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童年生活不美好,整天参加培训班等。)
点拨策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享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同时点出课改正在努力地为学生减轻负担,及教师也会努力让学生有个快乐的童年。)
2.童年是多梦的,是美丽的,是难忘的。回家后,可以找《童年的水墨画》的另外三首小诗《花前》《树下》《林中》,或其它的儿童诗来读读,还可以模仿这两首儿童诗其中的一首来写一写,作作小诗人。
儿童诗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
《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
《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
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⑴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⑵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2、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
3、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⑴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⑵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⑶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4、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⑴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⑵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⑶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⑴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⑵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⑶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⑷学生质疑,释疑。
3、赏析诗句:
⑴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⑵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⑶感情朗读。
4、鉴赏写法:
⑴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交流感悟。
⑶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⑷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⑸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⑹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练习设计】
1、我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补充资料】
爱之歌
黑塞
〖德国〗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3 21:03:07
六年级下册语文两轩辩日教学设计(通用三篇)2023-08-16 11:26:46
祝小年快乐的祝福语短信33条2023-08-28 01:50:14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3 21:01:28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3 21:03:07
六年级下册语文两轩辩日教学设计(通用三篇)2023-08-16 11:26:46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3 21:01:28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