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的优秀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而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在几次试教中,我发现每次都有新的问题生成,而我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如果把握好了,课堂就精彩了、灵动了;反之,课堂就显得比较生硬,过渡明显会不自然,小问题也随之会增加。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生成”是灵动的,是预设生成和课堂激活生成的结合体,它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而随时都会产生。
我与于城小学的孩子们一起经历的学习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就结合我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粗浅的想法:
一、抓住课堂生成的源头
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预设课堂教学中会生成的问题和情况,进而引导学生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正确深入探讨。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焦渴”的理解也是重点之一。我在设计时,预设了四个层次: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渴”的感觉?第二层次是让学生明白,“焦渴”又是怎样的感觉?第三层次是让学生明白,渴得很厉害是怎样的?仿佛看到了什么?第四层次是让学生体会水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时是这样安排的:
师:刚刚小朋友提到了“焦渴”,对于这个词,谁还有补充?
生:口渴,想喝水。
师:你有过口渴的感觉吗?
生:旅游的时候会口渴。
生:读课文也会口渴。
师:这是“焦渴”吗?那“焦渴”是怎样的感觉?
生:不能再忍受了,非常需要喝水。
生:太阳晒得嘴唇都裂了。
生:真想喝水,都快要死了。
师:水多么重要啊!此时,水就是人的命啊!(指导朗读)
在具体操作时,孩子们对焦渴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能从“焦渴”看到嘴唇干裂,既而想到不喝水人就要死去,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真正体会到了水的重要性。我想,这部分教学的成功,还跟预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钻研教材不这么细致、到位的话,可能也就很难较好地把握住课堂中生成的精华,就很难上出亮点。所以说,课前做足功,这是抓住课堂生成的源头,在课堂调控中才能做到紧扣目标,游刃有余。
二、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把“课堂生成”巧妙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我以为,“课堂生成”的关键时机往往是教学陷入僵局,学生的回答无法按预设的内容进入下一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
我也正是这么做的,课前,我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每部分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如第一自然段,我把理解“干涸”、“干枯”作为本段教学的重点之一。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环节的教学如下: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后)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把你的目光凝聚在某个词上,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生:大旱灾。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场大旱灾?
生:河流、水井都干涸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生:没有水的帮助,河流都干涸了,草木都干枯了。
师:小朋友关注到了“干涸”、“干枯”这两个词,对于这两个词,谁还有补充?(课件中将这两个词变红)
生:所有河流、水井都干涸了,都没有一点水了。
生:这次大旱灾很大。
师:能从一个词读出这么多,真不简单。那“干枯”呢?对于这个词,谁还有补充?
生:草、树木里面没有水分了。
生:小花、小草都枯萎了。
生:没有了水分,地上都长不出绿的小草来了。
师:这两个词能换吗?(学生纷纷说不能换)为什么?
生:干涸是表示河流、水井没有水,而干枯是花草树木没有水分。
生:“涸”是三点水的,和水有关;而“枯”是木字旁,和树木有关。
师:你关注了他们的偏旁,有了新的发现。
(接着,出示了一些旱灾的图片,通过看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虽然学生的回答还有些零碎,对抓住重点词来感悟文本还不太熟悉,但我努力引导孩子从重点词入手,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不让孩子们的理解浮于表面,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切入,努力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发问题,既而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并通过看图说感受,进一步深化主题,使得教学紧扣“大旱灾”这一教学目标,不仅体会到了旱灾之严重,而且能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水是多么重要。
三、不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原因
我们常说:“做老师耳朵要灵。”可我却经常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可能在想着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使得学生的回答没有很好地接纳,部分精彩的发言也就在这一瞬间溜走了。如在教学第二段时,有学生抓住“夜里”一词体会,说:“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而且是在夜里去找水的。”我随即追问:“这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她很孝顺母亲。”如果我当时能在点一下:“是啊,孩子那颗星就像钻石般美好。”这样可能和课题呼应起来,对情感的升华更深一步,可惜的是没有及时捕捉到这个生成资源。
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我们只有善于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才会使教学既胸有成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才会使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房屋租赁协议书11篇2023-08-14 18:45:40
优秀的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的教学案例反思2023-08-22 04:58:03
企业财产转让协议书范本2023-08-10 15:48:12
投资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本2023-08-18 22:27:39
优秀的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的教学案例反思2023-08-22 04:58:03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六篇)2023-08-14 14:03:28
对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的反思2023-08-15 21:26:46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23 17:32:0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27 03:55:5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2023-08-15 2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