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通用六篇)

时间:2023-08-20 17:22:53 文/刘莉莉老师 读后感学文网www.xuewenya.com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

  其中第一条就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可能作者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性格,孩子们是有差异的。在工作中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叹:“同一个老师教的,同一个教室里坐着,学习的成绩却是天地之差”。而作者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更是用了儿童提水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因为我们都知道儿童的身高、体重、力气等都不一样,还有性别的不同,肯定是提水的结果就不同了。如果非要让体弱瘦小的人和身强力壮的人提水一样多不可,那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导致体弱瘦小的人会元气大伤,到第二天就什么也干不了了。因为差异性的存在,学习出现不同的结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对着这样的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再“一视同仁”了。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努力的想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将学习和他们的兴趣联系起来,去积发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要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及时的进行鼓励。作为平凡的人,我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就是所谓的“人无完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及时鼓励,让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来为集体服务,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也是很重要的,并非一无是处,老师和集体还是非常重视自己的,虽然成绩上不如人,但是在其它方面还是很优秀的。

  当这些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被老师和集体信任时,他们的信心就会重建起来,学习的激情也会燃烧起来,相信不久以后,他们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2

  从教二十多年以来,奔波于家庭和工作之间,总借口没有时间静心读书学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工作与生活的节奏,于是得以静下心来,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在书中,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读来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我是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老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么可能教出好学生来?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建议,我不断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虽是一名老教师,仍然应当主动地去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妨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只有不断汲取源头的活水,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沈学红)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3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推荐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因此,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教育方式。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一样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虽然,我们达不到如此境界,但是我们就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奋。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应是我们发奋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一年级的刚从幼儿园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中过渡到一年级,难免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尤其是拼音教学枯燥乏味,知识点碎而且冗杂。作为教师就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让他们慢慢适应慢慢习惯。教育方法在这时就显得尤其重要。说到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我想这就应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吧。我觉得要想成为真正的教学能工巧匠,只有自己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就应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此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斥耳目,别人好的东西就应吸收借鉴,但决不能生搬硬套。一年级的教学更就应如此,只有在教学时想方设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会为孩子的求学之旅铺一条大道。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4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特别是“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极大启发。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是啊,我们每一位老师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每个老师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孔子说的“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

  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了解清楚,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可反思一下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了?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教师用书上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对此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人格的形成。为此,因材施教多么重要。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在抱怨孩子的同时我们应该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读了这本书,我们不妨仔细地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的课备得充分吗?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激发了每一个孩子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这么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所设计的每一堂课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虽然要做到这些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努力,真正动脑筋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抱怨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5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书中给教师的每一条建议谈到相关的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感触颇深,受益非浅。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往往花在后进生身上的时间最多,但可能效果也是最不显著的,甚至毫无进展,于是我开始怀疑后进生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教育无济于事。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正认识到“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平时,我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采用多抄写,多读的方法。现在,从苏霍姆林斯基这里得到启发,我们要注重训练后进生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这本书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说的何其中肯,“每当我想到,在许多学校里,在教室的最后排,还坐着一些好像被遗弃的落伍生和留级生,他们心情郁闷,性格暴躁,或者对知识毫不动心的情况时,我就不能不感到一种由衷的'痛心。我们不能让这些学生怀着冷酷的心情,对知识毫无兴趣地走出校门!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后进生”。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老师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

  老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后进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老师还要善于给他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后进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读过书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走进了转化后进生的一座象牙塔,只从知识表层去改善,没有从学生的内心出发,用一种平等甚至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而这也就似乎决定我不可能从根本上转化后进生。我们应该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赞美他,给他多一点的关怀,给他多一点的自信,用爱去转化每一位后进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6

  今天我继续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仔细学习了其中的四、五、六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这位教育大师为何能有如此强大的教育影响力。这主要源自他热爱阅读、用心发现、潜心研究、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也因此成就了他是这样一个知识渊博、想法超群、教法独特、手段新颖的世界著名教育家。

  下面我还是从三方面谈谈今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把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这就像盖一座楼房,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不管怎么消除工程中的毛病也无济于事,因为楼房始终处于由根基不牢而随时倒塌的威胁之下。

  作为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学生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教师不管教哪个年级,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必须了解其他年级的本学科教学大纲,注意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衔接、贯通。还需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知晓课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等学科的教材,再了解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明白要使学生以后能顺利地学习,那么在自己任教的年级学生应当知道些什么。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基本读写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2500个字会写,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如果学生在小学里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教师充分利用2500字的词汇表,按日分配,每天只占学生几分钟熟记、思考,把好学生基本读写关。

  二、“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个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他教物理学科教了6年,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新概括相配合。推荐学生阅读有趣、有吸引力的书籍。在教电流定则时,他搜集了一个专题的图书架,供学生们个人在课外时间阅读。这个图书架有55种图书,都是讲自然现象的,而这些自然现象的原理都跟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特别高涨,有许多不懂的东西。学生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不得不说,这位大教育家知识素养极高、教材研究十分透彻,如果自己不热爱学习,潜心钻研,何来渊博的知识,又怎么能给学生推荐那么丰富、有趣的书籍呢?

  三、对“学困生”的工作。

  在我们教育工作中,“学困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应该没有哪一位教师不认同的。有些学生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普通学生多出几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是司空见惯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他建议给每一个“学困生”挑选一些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书籍和文章,让这些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教过名叫费佳的学生5年,这是一个对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一窍不通的学生。他首先亲自给这孩子精心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而是要求动脑筋思考。后来他还给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书和小册子,可供这孩子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后来又给费佳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200本)。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让我震撼的是,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给学困生补过课。平时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忙于补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现在我才明白我们补课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是治标不治本。而真正应该让学困生阅读和思考。学生的学习越困难,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越多,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教师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通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学习,我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后我一定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文化、业务素养,做一个教育有心人。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鲁迅伤逝读后感范文1200字(精选四篇)2023-08-13 00:35:59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范文2023-08-11 08:59:01

镜花缘读后感三篇2023-08-23 04:33:02

六年级窗边的泄豆读后感2023-08-13 10:22:04

鲁迅伤逝读后感范文1200字(精选四篇)2023-08-13 00:35:59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范文2023-08-11 08:59:01

镜花缘读后感三篇2023-08-23 04:33:02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