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观后感大全(一)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本次颁奖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长津湖老兵、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入选。在颁奖现场,202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形容朱彦夫,“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朱彦夫的每一段人生都堪称传奇,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2014年3月,朱彦夫被中宣部授予全国首位“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86岁的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记者了解到,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沂源县张家泉村人,14岁参军入伍,16岁火线入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1950年12月初,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朱彦夫曾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在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血战三天三夜,全连仅他一人生还。长津湖战役后,朱彦夫失去双手双脚,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从部队回到家乡后,担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198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观后感大全(二)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这是202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给予朱彦夫的颁奖词。
“父亲在我眼中是一位自立自强的勇士,他一辈子就像一个军人一样。在战场上打仗就豁上命去打,当村支书就豁上命去干,写书的时候就豁上命去写。”朱彦夫的女儿朱__这样形容他。
朱彦夫的事迹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感动中国》的视线。“在朱彦夫老人身上,几乎具备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一个阶段,他都是一种传奇,可以说早就应该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了。”《感动中国》制片人朱_告诉记者,虽然栏目组在很早以前就把朱彦夫列入了候选名单,然而《感动中国》毕竟是一个年度的节目,很多时候要有年度新闻性的考量。“但今年《长津湖》的上映让观众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也就借这个契机把老人推上了这个舞台。”朱_说。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观后感大全(三)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出炉,“人民楷模”、“时代楷模”朱彦夫当选。朱彦夫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到场,朱彦夫四女儿朱向欣代父亲到颁奖典礼现场领奖。
“能登上领奖台,我十分荣光,但也觉得非常有压力,我们作为晚辈,向父亲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接过父亲的奖杯之后,朱向欣既倍感荣耀,又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父亲是自立自强的勇士
作为朱彦夫的四女儿,朱向欣说自己继承了父亲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
在朱向欣很小的时候,她记得父亲主动腾出自家的一间屋子,买了200多本书,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图书室,当时识字的人很少,所以能来图书室的人并不多。治标要治本,为了帮助村民读书认字,朱彦夫又张罗着办起了夜校,教村民们识字,每天拖着十几斤重的假肢往返家和夜校。作为老师的朱彦夫,每天夜晚都要步行一公里的给村民们上课。夜校的开办,改变了张家泉村很多人的命运,也培养出了村里的会计和文书人员等中坚力量。
朱向欣长大后也读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在沂源县实验小学做了一名人民教师。“我也把学生当作我自己的孩子,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教书育人。”朱向欣一直在教师的岗位上默默耕耘,2020年,她获得了“沂源最美教师”的称号。
朱向欣到现在依然记得小时候,每天天还没亮就听到父亲用假肢走路“嘎达嘎达”的声音。“当然,我也从来没觉得父亲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朱向欣看来,朱家人从没觉得父亲是一个残疾人,电缆、垒墙头、拾地瓜干他都能干,一些体力活他都干,甚至比母亲和家里其他成员干的都多。
朱彦夫精神始终指引着朱家的晚辈。在朱向欣眼中,父亲是一位自立自强的勇士。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朱向欣会想到父亲的事迹。父亲能没手没脚的情况下,做了25年的村支书,为村里棚沟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电,他还能写出《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两部长篇小说,“那我没有理由做不好工作,父亲就是我的榜样。”说起这些时,朱向欣的语调铿锵又有力。
残而不废,朱家人认为这是对朱彦夫人生最好的概括。朱彦夫的人生,是从挑战“不可能”、突破“不可能”中走过来的,他不仅把常人眼中的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一个个可能”,而且创造了一个个常人做不到的奇迹。“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职工作,把父亲的事迹传承下去。”朱向欣说。
永远记挂着村庄和村民
朱彦夫对张家泉村的感情非常深厚。
1957年,朱彦夫担任了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只有24岁的他,扛起带领乡里乡亲过上好日子的重担。他用25年的艰苦奋斗,把张家泉村当成了战场,带领着村民发起了棚沟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电的“三大战役”,张家泉村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最早实现水浇田过半、全镇最早通上电的村,村民人均收入始终保持全镇第一。
在张家泉,一首首不断改编的民谣“三慌慌”唱出了60多年来三代人的变化:一唱“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二唱“三慌慌”,春天有粮不慌慌,集体生产喜得慌,秋冬不再闹饥荒;三唱“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如今,张家泉村早已是“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环绕”的富裕村。
朱向峰作为朱彦夫唯一的儿子,不仅目前照顾着朱彦夫的日常起居生活,还从朱彦夫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要继续带领张家泉村人发家致富。“我父亲曾经说过,他是党的人,这一生都在为党干事,一生都在为老百姓干事。”朱向峰告诉记者,“回村里之后,父亲叮嘱了我两件事:管住手,管住嘴。 其实他当年也是这样做的。”
朱向峰回村后,也给老百姓许下了承诺:清清楚楚地来,清清白白地走。每花一分钱,都让村民知道是怎么花的,让村集体全部在阳光下运行,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直到今天,朱彦夫还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他经常看书看到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好点子、好经验,就会记在笔记本上,等朱向峰回家后告诉他,让他不断学习农村工作的经验做法。
今年过年时,朱向峰给乡亲们拍了照片和小视频,回家之后拿给父亲看,朱彦夫看到熟悉的面孔很是激动,因为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张家泉村。
祖孙三代共同圆梦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这是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朱彦夫的颁奖辞。
如今,朱彦夫年事已高,由于右半身偏瘫,再加上做过两场心脏支架手术,导致他行动不便,说话含糊不清,但他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新闻。刚刚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也是朱彦夫关注的重点新闻,对一些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见解也头头是道。
“爷爷并不服输,他现在用自己的方式锻炼身体,右半身行动不便,他就做一些自创的扩胸运动。”朱彦夫的孙子朱帅宗告诉记者,朱彦夫还一直保持着军人作风,每日按点起床、按时吃饭,生活非常有规律。尽管右半身行动不方便,朱彦夫也经常写字练字,就在前两天还写下了“英雄二连”、“感动中国”几个字,“爷爷今年89岁了,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觉得自己还有用。”
朱彦夫寄语疫情防控,手书“我们一定胜利”
现在,朱帅宗在朱彦夫教育基地担任讲解工作,爷爷的事迹他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每次讲给参观者时,他也经常声音哽咽、湿了眼眶。从小,朱帅宗就知道自己的爷爷与众不同,爷爷的故事也时刻激励着他,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信念不死,只要冲锋不止,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我学到最多的就是爷爷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超人的毅力,干一件事情不是半途而废,一定要把它干好。”朱帅宗说,为了传承和发扬好红色基因,他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家乡,将爷爷的故事传递给了无数人。他认为,讲好爷爷的故事是自己的责任,将爷爷的精神传承好更是自己的担当。
在朱帅宗看来,爷爷的梦是让大家吃饱饭,爸爸的梦是脱贫攻坚路上一个都不少,他的梦是让朱彦夫精神闪亮小康路,帮助家乡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开辟帮助乡亲们增收的新途径。朱帅宗提到,“实际上我们都是一个梦,我们祖孙三代在不同的年代为了一个共同的中国梦,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爷爷,他也常常鼓励我。”
在朱帅宗的手机里,还保存着朱彦夫写下“与其腐烂,不如燃烧”的照片,“爷爷的精神是我们奋斗的动力,也是我们一家三代人努力的目标。”朱帅宗说。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观后感大全(四)
《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表示,朱彦夫的事迹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感动中国》的视线。他说,在朱彦夫老人身上,几乎具备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一个阶段,他都是一种传奇,早就应该登上《感动中国》舞台。
朱彦夫,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在长津湖战斗中独守阵地,打退美军多次进攻。他身负重伤,双腿和双臂全部截肢,并且失去了左眼。康复后,他主动放弃医养待遇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办夜校、种果树、修水渠,走出了一条山区乡村的致富路,并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极限人生》。
3月3日晚,沂源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收看了本次颁奖盛典,朱彦夫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也在沂源各界和群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沂源县南麻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志叶表示,朱彦夫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党、为人民挥洒热血的光辉事迹,感动人心更鼓舞人心。他说,南麻作为“西部宜居新城”“南部产业新城”建设的主阵地,将按照“66966”工作体系,围绕“五个进位攀高”目标定位,在产城融合上拼突破,在城乡建设上拼发展,在果业振兴上拼创新,在平安建设上拼落实,在队伍建设上拼作风,争做“沂源铁军”的排头兵,拼出南麻新高度,以奋斗致敬楷模。
朱彦夫教育基地培训科副科长周艳娜,也是一名讲解员,她看了典礼后非常激动和骄傲,也更加坚定了她从事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传承弘扬好朱老自强不息奋斗精神,讲好朱老的故事,让朱老的事迹感动更多的人,突破提升、进位攀高,在新征程上不负*、奋楫再前行。”
而朱彦夫的事迹在当地青少年学生心中,也引发了强烈共鸣和感动。沂源一中高一年级三十五班学生王鹏睿看完典礼后,眼睛早已经湿润。他说,朱彦夫是守卫祖国的一棵松,是坚韧不拔的一种魂。他用一生奋斗,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勇敢与毅力,什么叫做责任与担当。青年学生应当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自己的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沂源一中语文陈田田则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感悟文章,以此表达对朱彦夫的崇敬之情。她写到:身边的伟人,使我在震撼之后倍感自豪,在自豪之后,更会以踔厉奋发的姿态,笃行不怠的意志,深耕三尺讲台,托举更多孩子的未来。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观后感大全(五)
朱彦夫是山东淄博沂源县张家泉村人,1933年出生的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退伍后,他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退休后,他以口衔笔,历时数年、七易其稿,写下了个人自传《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两部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在朱帅宗的讲述中,朱彦夫传奇的经历逐渐清晰了起来。
战争年代,他失去了双手双腿
朱彦夫的从军经历虽然只有1947年至1950年3年的时间,但3年间他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战争是残酷的,朱彦夫后来曾对孙子朱帅宗讲起过那段岁月。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们不仅要与敌人作战,更要在零下接近40摄氏度的酷寒中与天气作战,电影《长津湖》中战士被冻死的场景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身边。
即便如此,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朱彦夫没有退缩,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是最好的证明。而最严重的一次正是在长津湖战役250高地。那一战,朱彦夫所在的连队对抗美军两个营的兵力,战况惨烈,战后连队52个人只有朱彦夫一人幸存。幸存的朱彦夫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
退伍归来,他主动回乡建设家园
退伍后的朱彦夫最早是在荣军院,但他不愿意给国家增添负担,主动放弃了特护待遇,抱着残而不废的决心回到家乡张家泉村。回乡后的朱彦夫首先要做的是挑战自己,练习自己穿戴义肢、自己吃饭、自己洗漱,等等,他早已数不清因此摔伤了多少次、打碎了多少个碗。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常人难以体会,但朱彦夫没有放弃,一直与命运搏斗。
除了挑战自己以外,朱彦夫还挑起了建设家园的重任。当时的张家泉村是个穷地方,放眼望去除了山就是山沟,甚至没有一块成片的地。朱彦夫带领乡亲们响应国家号召,农业学大寨,整修大寨田;找水源、打水井,先后打出了四眼机井;联系建电材料,解决乡亲用电问题,当时的张家泉村也成为全乡第一个“通电村”。
朱彦夫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的25年里,张家泉村有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办了夜校,第一个架了电,第一个整修了寨田,第一个解决了用水······田地间铿锵的奋斗声化作了丰收的歌谣,从前的穷山村终于变成了乡里的先进村。
年近60,仍笔耕不辍
“一个共产党员,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1963年12月,朱彦夫在日记中写下这句话。
1982年,朱彦夫卸任村支书的职位后并没有安享岁月,长津湖战役中他的指导员牺牲时的嘱托时常提醒着他:如果活着,一定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带回祖国。朱彦夫向着自己的人生发起了新的挑战——写书!很难将一个四肢全无、失去左眼、右眼视力也仅有0.3的人与写作联系在一起,但是朱彦夫做到了。他以嘴衔笔、残肢抱笔,伏在案上、无畏酷暑严寒,日复一日,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完成了33万字的长篇自传小说《极限人生》,该书于1996年正式出版。完书后的朱彦夫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默默地点燃书稿。
无论是枪杆子、锄杆子还是笔杆子,都是朱彦夫人生中精彩的注脚,面对命运的困厄、挫折,朱彦夫用实际行动一次次地克服、超越,完成了对生命的书写。
最后,朱帅宗说,“作为后辈,我们既感到自豪,也感觉很有压力,但是我们要把压力化为动力,继续向他们学习,对党忠诚,为家乡的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2024感动中国吴天一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2023-08-13 22:16:49
家乡的风俗400字2023-08-16 16:54:21
生命中考作文800字优秀范文五篇2023-08-19 18:31:39
珍惜生命高二话题作文800字7篇2023-08-17 23:01:19
2024感动中国吴天一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2023-08-13 22:16:49
家乡的风俗400字2023-08-16 16:54:21
生命中考作文800字优秀范文五篇2023-08-19 18:31:39
以激励为主题作文600字最新五篇2023-08-26 20:29:56
激励主题作文600字最新五篇2023-08-27 08:05:39
激励话题作文600字最新五篇2023-08-21 04: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