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一)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其中有一位科学家为了这份光荣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就是郭永怀。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就热爱学习的郭永怀在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又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经过一番周折去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接着他又选择往空气动力学方向发展,1941年5月,他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师从冯·卡门,并结识了钱学森。
郭永怀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随着声名鹊起,为留住郭永怀,美国康奈尔大学以终身聘用制的合同签下郭永怀,担任教授。并对他的家属给予学校最高规格的待遇,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但和其他爱国科学家一样,郭永怀始终是心怀祖国的,1956年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条件与待遇,冲破重重阻碍与夫人李佩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临行前他当众把自己多年的手稿烧了,因为怕美国人以此阻碍他回到祖国,也怕这些重要资料流入美国人手中,但烧去的资料其实早已记在他脑中。可以说为了回国,郭老舍弃了太多太多。
回到祖国的郭永怀很开投身到建设祖国的工作中,1957年郭永怀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8年,郭永怀和师兄钱学森等负责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并出任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注定不平凡,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在华专家撤离,中国自己的国防事业建设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挑起重担,郭老毅然投身于其中。
1963年,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陆续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郭永怀和他的科研队伍也一起前往青海新建的基地。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很多年轻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更别说年过半百的郭永怀,他还要在北京和青海之间来回奔波,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这些伟大的科研人员,郭永怀与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常在试验现场风餐露宿。
在郭永怀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最佳方案,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大家的努力之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在这背后都有郭老他们的努力。
在核武器导弹都取得重大成果的情况下,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开始开展,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式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这就使得郭永怀的工作强度无疑又加重了,但这一代的科研人员来说,只要祖国能强大,自己累点算什么。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必须尽快报告给北京方面,于是他要急着赶回北京,一刻也不等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大家都劝他说晚上太晚了不安全,等到天亮再去吧。但郭永怀拒绝了,依然坚持乘了夜班飞机赶到兰州,即便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但谁也没有想到意外出现了,12月5日凌晨,在飞机即将落地北京之时,飞机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了玉米地,飞机失事了。在飞机即将坠落前,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在一起。事后当人们搜寻飞机残骸时,发现了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被烧焦的尸体,但在分开尸体后,人们震惊了两人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郭老想到的还是要保护这些重要资料,这是一种何等可歌可泣的精神!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了祖国,郭永怀奉献了他的一切乃至生命,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我们又岂能忘却?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二)
一直以来,郭永怀想把自己多年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直到1953年8月,美国政府才被迫解除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当下,郭永怀就想回国,但像他这样有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美国又怎肯轻易松口呢?
为了顺利回国,郭永怀做了一个惊人决定。在一次晚餐会上,他当着众多来宾的面,果断把自己十几年来的研究资料全部烧毁。 妻子李佩问他:多年的资料烧掉了,太可惜,是否会有遗憾?只见郭永怀很坦然地答道:这些资料都在我脑子里。
1956年,郭永怀带着妻子、千金一同回国。那一年,女儿郭芹只有5岁。在北京,与钱学森相见,老友会面,分外开心。待周公接见时,问起郭永怀需要什么安排。只听郭永怀焦急地说:“我想立刻投入工作……” 就这样,郭祖怀开始昼夜不分地开始工作,力学所成了他第二个的家。 在钱学森的邀请下,1960年,郭永怀正式参与到中国原子弹的研究当中。
1963年,参与核武器研制的技术骨干人员,陆续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 那里条件十分艰苦,海拔极高而且有时气温会低至40度,寒气逼人,经常出现飞沙走石。 就在这种条件下,郭永怀睡觉都不加垫子,一直选择睡铁板床。对此,他的解释是:“睡在铁床上,一翻身就会被硌醒,这样就又可以继续投入工作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当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时,而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而在现场昏了过去。 1968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成功。可惜的是,在22天前,郭永怀因飞机失事遇难,没能亲眼所见这成功的一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了,在获得“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23个功臣元勋里边,三方面都涉及的只有郭永怀一个人,他也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的科学家,历史不会忘记……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三)
“我感到欣慰的是,没有辜负郭先生和李先生。”得知自己荣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李佩教学名师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春感慨万千。
他今年81岁了,“到了我这个年纪,对待荣誉本应淡定。可是这个奖,不一样”。
因为他是著名力学家郭永怀的学生,而李佩正是郭永怀的夫人,也是他曾经的英语老师。在他们师生之间,有一份绵延了半个多世纪的沉甸甸的嘱托。
先生做到的,我要身体力行
1962年,李家春来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很幸运,他的导师郭永怀是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一位卓越的大科学家。
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世界知名专家,心中难免忐忑。
初次见面,看起来很严肃的郭先生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和蔼可亲。
他对这些初来乍到的学生说:“我们回国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内的科学事业打基础、做铺路人。我们这一代、你们以及以后的两三代,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尽管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千斤重担,郭永怀却丝毫不曾忽视教书育人的工作。
他为中科院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学生讲《流体力学》,还与钱学森携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了近代力学系、化学物理系,并亲自授课。
他精心编写的《边界层理论》讲义出版后,成为我国流体力学的经典教材。
郭永怀是人格伟岸的一代大家,他的夫人李佩也令人尊崇。这位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的伟大女性,把一生献给了语言教学事业。
她不仅给研究生上英语课,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现国科大)请来了当时极为罕见的外教。
为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她亲自为李政道发起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CUSPEA)项目出考题。
81岁那年,她还创办了中关村大讲坛,600多场讲座的主讲人都是各个领域名副其实的大咖。
在天上,有两颗编号相连的小行星,一颗叫“郭永怀星”,一颗叫“李佩星”,见证着这对科教伉俪的交相辉映。
如果说人生得遇一位名师已是万幸,那么李家春的幸运就是双倍的——“郭先生是我的学业导师,李先生是我的英文老师”。
幸运的人就要承担幸运的责任。他在后来的人生之路上,总是把两位先生的言传身教放在心上,不断提醒自己,该做怎样的科研,又该做怎样的教育。“先生做到的,我要身体力行。”
郭先生怎么培养我们,我就怎么培养学生
1980年,李家春第一次走上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讲台,从此也成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
40年间,他站的教室,从玉泉路校区简陋的小板房变成了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敞亮的大阶梯教室;他用的教材,从手刻钢板、油墨印制的讲义变成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他写的板书,从黑板上的粉笔字变成了白板上的油笔字;年过花甲,他又自己制作PPT课件,以适应多媒体教学的大势。
他讲《数学物理中的渐近方法》,一讲就是40年,从未间断。讲着讲着,他发现许多研究生不能融会贯通,其数学知识难以适应前沿研究的需要。
于是他又开设了《高等应用数学方法》,着重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全貌,因为科学与工程中的数学方法和近代数学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涉足领域前沿、发展创新思维。得知有学生将课上学到的方法直接用于科学研究,他感到非常欣慰。
后来,他还给资环学院学生讲《环境流体力学》,希望培养更多交叉学科人才。2017年,他又走进本科生课堂,主讲别具一格的专业必修课《工程科学概论》。
在科教融合的国科大,“老师”等于教师加导师。他一面在三尺讲台上耕耘春苗,一面在自己的课题组里浇灌桃李。
“我指导学生的方式,就是从郭先生那里学来的——先充实基础,再参加研究。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年郭永怀门下荟萃了各个名校的高材生,有的数理基础好,有的工程应用强。
但郭永怀并不急着让他们立刻参与研究课题,而是先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去深化扩充知识、精读经典著作、查阅最新文献、参加前沿论坛,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基础夯实了,再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事半功倍。“这样的训练,让我后来能适应多个领域的研究,受益终生。”李家春说。
“一个研究生在20到30岁之间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来到我门下求学,我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李家春特别重视论文选题,往往先从一个重要课题中提炼出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禀赋进行安排。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做一个科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接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作为导师,既要开发年轻人的创新能力,也要指点他克服困难的途径,全流程关注论文进展与撰写。”
他解释道,“由于论文和课题结合,等学生们的论文都做完,导师的课题也完成了,这样才是双赢。很多情况下,学生还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耕耘,并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
如今李家春门下早已桃李成蹊。他的课题组和课堂里走出了多位院士和众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钱学森之问”,一辈辈探索下去
自1998年以来,李家春在力学所历任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每年思政教育活动上,他常把李佩先生请来,与在座的青年学子交流。
她除了鼓励年轻人外,最常做的就是给所里的研究生工作“挑刺儿”: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怎样怎样改进。李家春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对相关工作愈加谨慎细致。
李家春十分关注教学动态。“我当院长后,听说一到春季学期,学生们就‘放羊’了!”经过调研,他发现硕士生第一学年要修30个学分,学生常常在秋季学期突击20多个学分,所以到了春季学期就无所事事。
相比之下,后两年的硕士论文写作时间却显得捉襟见肘。
“学生有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肯定会影响论文质量。”针对这种现象,他在国科大工学院安排教师团队开设一门春季必修课《文献阅读》。
要求各位导师提前确定学生的论文题目,提供5~10篇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己再调研15~20篇文献,最后写成综述报告。
“这篇综述报告一写好,就是他未来论文的绪论初稿。学生对课题背景有了充分了解,回所马上就能开展工作,也为深入研究和撰写论文留出了时间。”
李家春抓教育依靠制度,严格考核,有时候甚至有点“得罪”学生,但他义无反顾,“我是希望为国家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这些年来,工学院的本科教育在科教融合、课程体系、导师制度、实践环节、激励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郭永怀力学实验班的学生对工程科学兴趣愈加浓厚,其中不乏优秀者在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中获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优质论文。
“我们在探索什么?探索‘钱学森之问’。”李家春说,“钱先生、郭先生是一生的挚友,他们一生也都在思索着人才培养问题。
李先生在她生命的最后10年,也一直思考钱学森的科学教育思想。到我们这一辈,不敢说回答钱先生的问题,只能说探索。
但我想一辈辈探索下去,总会有给出答案、拿出成绩的那一天。”
力学科普:中国力学学会旗下的科普公众账号,发布相关的科普新闻及竞赛消息,推荐科技方面最新动态和科普相关信息,致力于让公众走进科学,了解力学,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四)
57年前,他纵身一跃,扑向引燃的炸药包,用血肉之躯,解救了在场的12名战友。他叫王杰,在23岁的青春年华,他牺牲了自己,留下的“王杰”精神。近日,扬子晚报记者走进了徐州市“王杰小学”、“王杰派出所”、“王杰班”、“邳州王杰烈士陵园”、“王杰民兵班”等地,循着王杰烈士成长的足迹,感受*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时间拨回到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担任民兵地雷爆破训练教员,王杰用炸药包组织训练时,拉火管突然意外自燃,千钧一发之际,王杰毫不犹豫扑向了炸药包……在场的12名民兵得救了,而王杰的生命定格在了23岁的花样年纪里。
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他生前曾写下的10多万字的日记,当中写到:“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每一行字都在诉说着他高尚的品格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至今仍被奉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怕困难、砥砺前行。
走进了王杰生前所在连队和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的光辉事迹通过保存下来的图片和实物徐徐展开。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一段段视频影像,让大家真切感受着王杰烈士“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两不怕”的革命精神、“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和“四个自问”的人生境界。
在王杰纪念碑前,一名老人抚摸着纪念碑,不一会眼中就噙满泪水。他向记者讲述着当年王杰掩护自己和在场民兵而牺牲的悲壮一幕,讲到动情处,老人再也无法克制,泪如雨下。老人叫李彦清,是王杰精神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也是当时被王杰救下的12人其中之一。他时常声泪俱下的讲述着战友的故事,老人说,被王杰救下后,他一直把王杰作为一个标杆和榜样,严格要求自己。1973年5月,当时作为张楼民兵地雷班班长的李彦清,在一次地雷实爆演习中,为了救护一名女民兵,导致双目失明,他身体力行践行着王杰精神,被称为“活着的王杰”。
“王杰小学”、“王杰街道”、“王杰派出所”……这些以王杰名字命名的学校、单位,也意味着王杰精神在一代代传扬。
在王杰小学里,记者了解到,该校坚持把王杰精神作为育人的永恒主题,先后聘请王杰班班长、士兵为学校中队辅导员,定期请他们到校授课,对学生进行军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在“王杰社区”里,已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王杰部队战士等10余人组成的王杰精神讲团,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社区居民送去“王杰故事”,让王杰精神成为思想“补给站”;在“王杰派出所”,“勤节俭、爱人民、帮战友、重品德、学理论、抓训练、严作风、看问题、有血性、守纪律”的“十学王杰”,是派出所独特而自豪的标签。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曾是王杰烈士在日记中对自己立下的誓言,而如今它已成为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在采访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时无刻不再告诉我们,在*的背景下,王杰精神就像一座永恒不灭的灯塔,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五)
王杰1942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1961年8月应征入伍,成为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的一名战士。
入伍后,看到有的战友开上坦克非常威武,王杰曾一度觉得当工兵不如当其他技术兵。指导员让他学习《为人民服务》,其中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触动了他。
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王杰刻苦钻研业务,提升军事技能,从军仅2年,就取得了工兵五大专业技术“满堂红”,第三年被表彰为“四会”教练员,并升为班长。
王杰所在的工程兵部队常年担负施工抢险任务,他总是抢着到最危险的地方去。1963年8月27日,部队到河北抗洪救灾,上级命令他们抢运木料,王杰主动要求冲在前面。他带头在齐胸深的水中摸索前进,几次掉进没过头顶的深坑,腿上、手上被水下的铁丝网划出道道血痕。他带领大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抢运任务。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王杰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晚上放哨,为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一会儿,他的哨一站就到天明。他还掏出自己的津贴费给看病后没钱买回程票的老大娘。在部队,他年年被评为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
1965年7月,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集训民兵。7月14日上午,他们进行最后一项训练——炸药包实爆。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整理王杰遗物时,部队发现了他十多万字的日记。“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精神。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河北春季中小学安全教育片观后感十篇范文2023-08-21 03:53:44
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及感想10篇最新2023-08-14 10:46:58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有感五篇2023-08-19 14:27:03
河北安全第一课观后感感悟最新五篇2023-08-18 10:16:05
河北春季中小学安全教育片观后感十篇范文2023-08-21 03:53:44
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及感想10篇最新2023-08-14 10:46:58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有感五篇2023-08-19 14:27:03
以激励为主题作文600字最新五篇2023-08-26 20:29:56
激励主题作文600字最新五篇2023-08-27 08:05:39
激励话题作文600字最新五篇2023-08-21 04: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