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现状之一:家庭教育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或过于单一。望子成龙,这是典型的*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
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里便会是“阴雨连绵的日子”。我们隔壁有个小女孩读四年级,她的爸爸奉行的是棍棒之下出状元,今天考得好了,星期天就带她到苏州去吃肯德鸡,如果考得不好,就一顿棍棒。弄得这个小女孩有时都不敢回家,而躲到我家来避难。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据我统计,我们班的学生总共有49个人,有48个学生的家长为其子女买了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有15个学生的家长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剑桥英语、数学奥林匹克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考上像青云中学这样的好学校。
(二)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到饭店为孩子举行“生日宴会”。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的劳动,多数学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法。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家长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
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现状。
(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
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现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现,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以上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它给孩子发展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呢?我认为有以下的对策:
(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尊重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因为孩子是独立的。有一位领导同志曾作过这样的阐述,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人,应该平等地对待他,尊重他。第二,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家长就应根据孩子成长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特点教育他。第三,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那么就应按照“独立生活”这个目标去培养他。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象朋友一样,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能一味指责,应该像朋友一样教育孩子面对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有的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与他平等相处,相反地总想尽自己的一切去保护他,甚至替代他,这样,孩子怎么可能得到锻炼从而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呢?
3、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二)家长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这就要求家长的爱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故人说“爱之深,责之切”,对于孩子不合理或一时不能办到的,家长要耐心说服,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不迁就、纵容更不护短。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地爱。父母“寓爱于严”“严中注爱”,表面看似乎无情,但从孩子个体发展的意义来看,却是一种真正的爱。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个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我国古人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在强调环境影响论上,教育家墨子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以染丝为例,来比喻人的品性是在教育和环境的习惯中形成的。
据说孟母为了教子成人,曾三迁其居,从墓地之侧到市场之旁,最后定居于学校之邻,使孟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传统的礼仪熏陶,懂得了许多规矩,并开始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孩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除了教育外,环境也起着决定作用,而家庭文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一些父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常常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刻苦钻研,家里充满了学习与工作的气氛,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就会由单纯模仿父母学习过渡到自觉学习,并把它同化为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行为模式,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也为孩子开辟了另一个成长天地,节假日,家中高朋满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家长们交流思想信息,畅叙对人生的理解,无形之中给孩子添加了不少知识养料,对孩子的思想方法、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熏陶。反之,一些家长自身厌恶学习,不爱看书读报,不思进取,经常打麻将、看电视,追求享乐,家庭精神生活贫乏,充满了庸俗的谈话,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污染。
(四)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家长不但要学习、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关爱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只有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让科学的育儿方法进入到千家万户,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电视剧励志2023-08-13 23:41:36
双龙洞导游词范文分享2023-08-26 03:41:32
初中励志作文600字:“才”2023-08-17 12:02:02
十大青春励志歌曲盘点2023-08-17 00:36:13
让孩子对电视说“拜拜”的家庭教育2023-08-19 02:46:21
孩子犯错后的家庭教育2023-08-18 18:24:41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错误2023-08-17 00:56:42
精选家庭教育作文汇编九篇2023-08-20 09:05:55
安全知识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2篇2023-08-25 14:59:09
家庭教育作文集合9篇2023-08-24 09: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