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凤梨花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8-25 21:53:35 文/马振华老师 资料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凤梨的生态习性

  凤梨喜温热、湿润环境,明亮的散射光对生长、开花有利,土壤用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的壤土,冬季湿度不低于10℃。阳光过强容易灼伤叶片,使叶片变黄,甚至苍白干枯。

  冬季给予充足光照,花色鲜艳。注意保温,减少浇水。

  凤梨花的养殖条件

  1、光照:凤梨习性喜半阴、应防止烈日曝晒、放置半阴处或有光亮度的窗口、室内。凤梨的原生状态是寄生在热带雨林的一种树下之类的,所以说它对阳光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当阳光晒的时间过多的时候,它就会产生一部分叶子黄化,然后,就是花尖有点发干,诸如此类的问题。如在室外培养春、夏、秋季应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阳光直射会使其叶片温度比气温高,叶温太高会出现灼伤、焦叶,使花苞褪色,叶片生长变慢。

  2、温度:养植凤梨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至30℃,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有冻害的可能。冬季最好不要放到暖气下面,因为那样的话,干得特别利害,而且会烤着它,像人也不可能老站在暖气旁边烤,容易上火。

  3、水分:凤梨科的盆土浇水要盆土表面微干,即土表面1~2厘米干了,再浇第二次水,不可以过湿,过湿容易把根泡烂了。凤梨科的植物的叶根部都有个叶筒,叶筒有一个水槽,要保证水槽里面经常有水,不可以断,叶筒里的水过一段时间,比如说十天左右,就要把它置换一下,免得水臭,平时还可以向表面上、叶子上、花上喷点雾状的水。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0%至80%,不宜低于50%,因为保持栽培环境较高的空气湿度,是红掌栽培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年四季应多进行叶面喷水。

  4、用土:盆栽红掌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规模化生产用泥炭、珍珠岩、沙的混合基质,其比例为:1立方米泥炭:4至5公斤珍珠岩:0.15立方米沙。其PH值保持5.5至6.5之间。如能在盆底放入少量腐熟鸡粪、饼肥末或骨粉等基肥则长势更好;

  5、施肥:每年4月至9月生长季节,应每两周施用液体肥一次,可施用发酵的有机肥,也可对叶片正反面喷施0.1%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还可以往叶筒内灌些极稀薄的液肥,由其基部鳞毛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10比15比20

  6、繁殖:通常分株繁殖,目前多采用组织培养法大量繁殖,育种时用种子繁殖。分株可于春季将成年母株根茎部的蘖芽分割后另行栽植;组织培养多以幼叶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丛生芽,然后诱导生根成苗、从接种到幼苗移植约需4个月,栽植后2—3年开花。

  凤梨花养殖注意事项

  在对凤梨花进行养护的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修剪工作,枯死枝叶和杂草一定要去掉。凤梨花在开花期间,不需浇太多的水,且不可将其置于强光照射的环境下,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让它的花期变长。块茎是可以作为繁殖的部分,放入良好的沙土中,辅以一定的水与养分就可以让其成长。

  在气候干旱、闷热、湿度低的情况下,凤梨的叶缘及叶尖极易出现焦枯现象,因此要保持盆土湿润,每日可向叶面喷洒清水1到2次,叶座中央杯状部位可注满清水。一般情况下,凤梨花在冬季会进入冬眠期,这时就不要再给凤梨花浇水、施肥,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再对它进行养护管理。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巨蟹座的解释2023-08-26 06:51:53

精选科普知识作文锦集八篇2023-08-25 17:55:17

住宅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精选六篇)2023-08-12 17:21:31

停电的应急预案(精选7篇)2023-08-21 04:44:06

巨蟹座的解释2023-08-26 06:51:53

精选科普知识作文锦集八篇2023-08-25 17:55:17

居室内也有放射性污染吗2023-08-13 08:56:10

精选家庭教育作文汇编九篇2023-08-20 09:05:55

安全知识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2篇2023-08-25 14:59:09

家庭教育作文集合9篇2023-08-24 09:59:26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