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教案1
国家财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二)学情分析
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另外,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本人根据以上新课标、本课的地位及学情,结合高一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生活,确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标: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二、教法、学法分析:
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节课我打算:在教法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学生辩论、分组讨论、事例分析、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由理论到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平凡的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都投入了巨大资金,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投资都是来源于国家财政的结论,从而引入新课。
回首过去的2008年,它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感伤和无限的快乐,在这一年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不知在咱们同学的心目中,08年的哪些事情让你至今仍记忆犹新呢?(学生发言)
多媒体展示:
①08年雨雪冰冻灾害,国家投入抗灾重建资金360亿元
②国家抗震救灾总投资644.1亿元,09年在投入1000亿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工作
③神七研制总投资300多亿元
④奥运场馆总造价为205亿元人民币,奥运会总投资4500多亿元
⑤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计划总投资达40000亿元
问题:国家投入的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入国家财政的话题。(板书)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回答问题)
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64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是国家财政?
②财政的目的是什么?
③财政的本质是什么?(板书)
在学生对财政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后,我通过一段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财政汇报材料引出本课的第二部分理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便呼之欲出。
活动二:(阅读材料,小组讨论)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预计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08年增长8%,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①在材料中出现的数字61316.9与数字62427.03说明的是我国的什么情况?而数字65720和数字7.6万亿又说明我国的什么情况?
②材料中数字61316.9和数字65720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而数字62427.03和数字7.6万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得出结论:说明的分别是国家决算和国家预算,并由学生找出含义
通过第二个问题,得出结论:共同代表的分别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然后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它们的含义,完成定义的教学。通过具体的数字,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形象直观,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板书)
在定义教学完成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分析08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情况,从而引入财政收支关系的教学。
活动三:(对比分析,展开辩论)
通过小组讨论,正确得出财政收支关系:①支出>收入→财政赤字②收入>支出→财政盈余③财政收支平衡
然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论题为:财政出现赤字好不好?辩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指出如何正确的看待财政赤字。(板书)
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后,引导学生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分类
活动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
情境分析: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获得收入?你又如何分配这些收入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上台进行自我演讲。得出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分类,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最后的总结,得出结论。(板书)
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08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结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在对财政的来源和支出分类做到详细的了解后,我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财政的作用
活动五:(材料展示,分组讨论)
在这个板块中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三段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财政的三个主要的作用。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是536亿元,全国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2008年:我国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的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家电下乡,种粮补贴等惠民活动火热进行中。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
材料二:南水北调总投资343多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339多亿元
西电东送总投资700多亿元,西气东输总投资940多亿元
这些都属于基础建设行业,利国利民,但是却存在着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利润不高的特点
探究问题:这类项目个人愿不愿意去投资?没人投资行不行?国家的投资说明财
政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板书)
材料三: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显现,为此国家拿出4万亿的财政支出,目的是为了刺激国内的需求,保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板书)
四、课堂小结和反馈练习:
在课堂小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做到自我的反思和总结,这样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反馈练习:
1、在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中(B)
A、利润收入是所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交给国家的部分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稳定可靠的形式
C、债务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的形式从国外取得的。
D、利润收入是财政收入中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形式。
2、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D)
A、税、利、债、费B、国家政治权力
C、国家的分配政策D、经济发展水平
3、财政赤字意味着(C)
A、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B、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C、财政支出主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国家财政收入计划未能完成。
五、板书设计
含义目的本质
国家财政财政的作用
实现形式分类
国家预算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国家决算财政支出支出分类
支出>收入财政收支关系收入>支出
财政赤字收支平衡财政盈余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案2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当代国际社会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和义务
2、理解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国家。
★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当代国际社会的复杂现状,理解理解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005年4月21日,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接受华文媒体采访时阐明了中国在联合国改革、尤其是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沈国放说,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立场主要有三点:一是解决发展问题应是联合国改革的重点;二是安理会改革应通过磋商以达成广泛一致;三是应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大家熟悉的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影响力国际组织,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世界性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国际社会就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这也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十四、 国际社会的构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2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国家不同于地区,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没有,如台湾就是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拥有主权。
二、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3页内容,思考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特点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按照不同的性质分为三种类型
*国家:如中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还有英国、法国、国、加拿大、日本等;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
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民族构成、语言文字、化传统和历史发展也各不相同。
此外,国际上还有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
(3)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3页“国家主权的特性”,并思考什么是主权?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限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和对外独立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殖民地不具有主权,如日本侵华期间扶持的满洲国,因没有主权不被国际社会承认。
(4)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3-94页内容,并思考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有哪些?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独立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史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平等权表现在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会议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自卫权的主要内容有: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的侵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
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了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的主权国家,也都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2、国际组织
(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2)分类:国际组织名目繁多,规模不一,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3)作用:各个国际组织宗旨不同,职能各异,性质和作用也不相同,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三、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5页“相关链接”,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和主要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1945.10.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联合国在其发展历程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先后加入联合国,这对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合国也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5)中国与联合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6页“中国在联合国的声音和身影”,思考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当今国际社会的构成,认识了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这对于我们正确了解国际社会有基础性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 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成员是 ( )
①主权国家 ② 国际组织 ③ 联合国 ④ 区域性联盟
A.① B.① ②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答案:A
[例2] 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
Z. 人口 B. 领土 C. 政权 D. 主权
答案:D
[例3] 联合国的宗旨是 ( )
A.维护各会员国的主权平等
B.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
C.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 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答案 B
★课余作业
查找材料,说明联合国和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意义。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指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二、人民代表
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与任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人大代表的产生的方式与任期如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修改)。
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明确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权力。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回答的权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职权等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
课后作业
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的活动,体会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的。
课后小结
学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案4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本P43,找到并说出政府的含义和具体要求,能够在合作探究和选择题中做出正确判断,准确率达90%。
2.阅读课本P43-44,找到并记住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依法行政的意义。
3.阅读课本P44,找到并说出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及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和防止决策失误的措施,能在合作探究和选择题中做出准确判断,准确率达90%。
4.通过演讲,能够培养自身的法治和责任意识,感悟政府的依法行政,自己也能为其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政府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2.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依法行政的意义。
教学过程
1.自主回答预习检查问题:
⑴依法行政的含义——针对学习目标1
⑵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针对学习目标1
⑶权力行使的环节——针对学习目标3
2.情境导入:
观看《投其所好》的反腐题材的小品,感悟出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不能滥用,应该依法行使!
3.问题探究一——针对学习目标2
⑴探究问题: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
⑶展示内容:
小组1展示:暴力执法泛滥下去,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人权。
小组3展示:暴力执法泛滥下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不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
小组5展示:暴力执法泛滥在全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推动全社会尊法重法守法。
⑷师点拨:各组展示地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公民、政府、法制建设。
4.问题探究二——针对学习目标1
⑴探究问题: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
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
⑶展示内容:
小组2展示:第一组镜头体现了合法行政。
小组3展示:第二组镜头体现了程序正当。
小组6展示:第三组镜头体现了权责统一。
5.问题探究三——针对学习目标3
⑴探究问题——材料中政府是如何决策的?
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
⑶展示内容:
小组4展示:“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社区等形式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民主决策;
小组6展示:“聘请专家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体现了科学决策;
小组8展示:“政府法制部门要负责对决策内容进行合法评判”体现了依法决策。
6.检测反馈——针对学习目标1.3
学生活动:5分钟完成【课堂探究学案】中的【当堂检测】5道选择题,做完自对答案,学生自主讲解错题,教师点拨。
7.演讲展示——针对学习目标4
演讲主题:《我的中国梦》
学生活动:卜令剑、王杰、韩祥行三位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中国梦。
8.总结反思
学生活动:根据屏幕上的【总结反思】自主整理笔记,完善体系。
课后习题
【问题探究一】“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问题探究二】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
镜头一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 )
镜头二某市政府在广泛公开宣传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政府采购竞标大会,以实惠的价格采购到了全市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位所需的一宗办公用品,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解决了各部门办公设备紧缺的问题。 ( )
镜头三: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府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 ( )
【问题探究三】政府是如何决策的?
为规范小商贩合法经营,石家庄市政府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社区等形式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制定初步方案;聘请专家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举办听证会对决策部门初步拟定的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合完善;政府法制部门要负责对决策内容进行合法评判,合严格把好合法性审查关;再次修改好的方案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公示,增强公民的参与度;最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集体讨论确定,要求各区政府具体落实实施。
【检测反馈】
1.某市城管执法人员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露天烧烤摊主讲明道理,劝其离开。对那些劝说不听屡教不改者则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这一做法坚持了()
A.合法行政 B.权责统一
C.廉洁高效 D.高效便民
2.《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受其委托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遵守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和高效的原则。如果你就这一原则拟一主题,最合适的是()
A.依法行政 B.科学执政
C.高效便民 D.民主决策
3.下列做法体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是()
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让公民成为直接决策者
④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3年5月,广东省河源市公布第一批行政权力清单,今后,市民可通过上网点击了解某项行政权力的依据、运行等相关情况。市民、企业等在接受处罚时,能查询到处罚机关是否拥有这项行政处罚权,“该不该罚”变得有章可循。上述措施()
①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行政管理权 ②有利于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③能够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仔细观察漫画《放心肉》(见下图)。该图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是( )
①部分经营者缺乏市场规则意识 ②部分经营者缺乏良好的形象 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效能差 ④某些政府部门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不到位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案5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一、教学构思
1.教材分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是对第一单元公民政治生活的延伸,又为第四课政府权力的行使的教学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教学目标:明确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理解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感受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做出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和监督政府的价值选择。
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政府的职能。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政府履行职能不能缺位、错位和越位以及“政府万能论”的错误。
2.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身边的政府不是很关注,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政府;政治生活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
3.教法学法分析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领悟。
二、教学环节
本课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幅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环节二:阅读文本理解重点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二知识点,知晓政府性质和职能,指导学生分析环节一的四幅图片,回答三个问题,明确政府的性质和职能。让学生看课本第37页的图,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加深对政府性质和职能的把握,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再给出关于“汶川地震三周年”的事例材料,引导学生回答设置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检验学生对政府职能的把握,第二个问题让学生领悟政府为什么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履行这些职能,同时教师也必须指出即使不发生这些事件,政府也会履行自己的职能,这是由政府的性质(人民的公仆)和政府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以及政府的作用(便民利民)决定的。最后,教师再强调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主要职能是管理与服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并指出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存在职能交叉,比如公共服务职能,有社会领域的公共服务也有经济领域的公共服务。
环节三:激发思维突破难点
以漫画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有些政府履行职能的效果产生质疑,教师分析漫画指出这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越位现象,说明有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履行职能,没有便民利民,这与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与服务相违背的,也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公仆相违背的,我们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政府机关的地位和特点的误解产生的“政府万能论”。这样达到释疑解惑。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瘦肉精事件”材料里体现政府的缺位和错位现象。使学生更加明确我国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政府履行职能不能缺位、错位和越位以及“政府万能论”的错误。从而使难点达到突破。
环节四:畅所欲言内化情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感受政府的作用: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和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政府,有事呼我?》,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讨论题第⑤题“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需不需要“呼”政府、怎么“呼”政府,教师总结对于人们就业一方面政府会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需要人们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目的:检验学生对“政府万能论”的学习效果,体会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感受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环节五:提高升华课后探究
设置两个课后探究题。目的:加深学生对政府的认识,扩展思维,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对本课知识进行清点,提高自悟能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说教材:
本框题是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家庭消费的内容》这一框知识的延伸,同时又为讲授《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该课题与高一新教材《经济生活》的第一课《生活与消费》密切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修内容。教材围绕为什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怎样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依次展开,介绍了五点:不抑制消费;不超前消费;注重精神消费;科学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教材首先从提倡适度消费入手,适度消费是正确的消费观念的重要内容,教材主要指明了消费主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消费。其次提出要注重精神消费,提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家庭消费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文化消费这种不平衡、不协调的消费现象,指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必须协调发展,不可一轻一重。接着要求要提高消费的科学性,科学消费是正确的消费观念的重要内容,教材主要提到在现实生活中,落后、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仍然大量存在,因此要求要改变这些落后的消费习惯。最后,教材提出要发扬艰苦奋壮斗、勤俭节约精神。这一点实际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运用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问题时,采用问题解答法,情境导入法等。同时能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使学生认清其危害,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鼓励学生敢于剖析自己、修正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内容在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确立的依据主要是要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
本节的难点主要在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确立的依据是这部分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
四、说学情
经过一个学期多的高中生活的学习,学生已经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如何学习政治这一科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由于本校属于农村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知识储备较少,在理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比较有难度,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纯粹讲理论,不在理论上做太大突破,只是点到为止。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消费观的教育。
五、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考虑采用以下教法: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学生蕴藏着的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设计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抽象理论知识,从而使学习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象的分析、学生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二)问题教学法。在本部分的学习中,本人贯彻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采用问题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学—导—学,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多媒体教学法。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四)讨论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经过几个人共同的讨论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时讨论法也是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主要步骤。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活动,设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基础。针对本框的内容,结合学生本地的实际,本人利用学生回答本校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秦始皇是否使用过手机。通过这一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这一设定的情境中,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能够把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问题设疑,导议相依,情境解答
“学贵有疑”,精心设计问题,以疑导入,启发思考,层层诱导,讲议结合。
关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学生通过情景思考,可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几种正确消费观的教学。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本人主要设计了几个情景,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材料,自主的学习,解答。在这一环节中,本人主要设计如下五个问题:1、正确的消费观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适度消费?如何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适度消费?3、阅读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分析她们两种消费行为?4、观看漫画“小儿麻痹症”,分析漫画讽刺社会上哪种错误的消费行为?5、读图,想想这样的消费观对吗?
通过对第1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能够对本框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正确的消费观有哪些,同时由于本问题比较简单,适合于分层次的教学。第2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什么是适度消费,以及如何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适度而设置。通过解答,学生能够清楚什么是适度消费,可以区分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这两种消费形式。第3个问题主要是对第2个问题的延伸,通过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使学生理解信用消费,区分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设置第2个和第3个问题的解答,主要是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学生在前面学习基础上了解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但具体来说还不太明确,通过对超前消费和信用消费的学习,可以更清楚消费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意义。第4个问题主要是通过漫画“小儿麻痹症”的,使学生清楚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科学的?学生往往很模糊,本人主要通过呈现几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在回答第5个问题中,让学生在看漫画和老师的讲解中了解什么是科学消费观。
正确的消费观最后的一点是要求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这方面本人主要是略讲的方式,没有大量的进行说教,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要求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并不是要做为一种消费方式,而是一种精神在贯彻着的。
(三)以讨论为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讨论阶段,通过事先对本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了解,再经过对呈现问题的讨论,可以起到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所学应用于生活中来。本人设置的讨论题目是“结合自已的亲身体会,以及今天所学想想学校为什么要开展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活动?”。学生在上课前的情境激起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在结束前再对先前的情境进行思考,从而加深了学习的印象。
(四)练习及作业布置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练习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但要以能提高学生技能、发展能力为目标。因此本人主要设置了两种练习,一种是高考问答题,一种是辨析题,学生结合自已的亲身体会,以及今天所学知识,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关于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与反思2023-08-10 08:03:14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五篇2023-08-22 09:42:42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五篇2023-08-16 17:43:52
劳动节放假时间安排2023-08-24 04:51:14
政治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五篇2023-08-24 12:24:33
学期末初三政治学科教学总结五篇2023-08-12 01:50:40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五篇2023-08-18 21:53:21
高中科学的政治学习方法解读2023-08-28 01:24:44
简单基础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2023-08-22 10:45:02
高中基础政治学习方法技巧2023-08-13 0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