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人生哲理 篇1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叫我的西游,虽然也与《西游记》有关,但其中夹杂了很多现代文化元素,这么多年以来,在历代大导的手中,西游也渐行渐远,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最初的西游,记得泼皮耍赖的小猴,懒惰好色的猪猪,冷静镇定的唐僧,还有沙僧。这些都是曾经陪我们走过童年的动画人物,我对西游是有感情,看着大家改变西游原意,我再也忍不住了,我也想说些东西了。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中国文化瑰宝,自有它的现实意义,它对生活,人生都有巨大影响。
就拿其中的人物唐僧来说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坚韧,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唐僧历经磨难,忍辱负重,最后取得真经。唐僧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须拥有的精神。人生就像一场“西游记”,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遭遇这样或那样坎坷,面对磨难打击,只要坚定不移,勤奋努力,才能领悟人生真谛,取得人生“真经”。
另外,唐僧作为师父,本领最小,徒弟个个武艺高强,但他却能领导大家,这种技能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唐僧只是一个精神领袖,而非业务领导,所以说一个领导并非能力最强,对于一个企业,领导者要有创新意识,与众不同眼光,从他人看不到的视角看问题,对一个国家,领导者要远见卓识,从长远利益看问题,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近又看了一次《西游记》,其实它不仅仅是妖精鬼怪的斗法,而是教会一个人如何立身处世。若把师徒四人合为一体,唐僧就好比人的思想,悟空就是一个人的灵性,八戒是一个人懒惰好色的本性,沙僧说明一个人的杀气,仔细想想,每人身上都有这些要素。人生在世,思想极为重要,西方有句谚语“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同样,人要好好活在世上,必须有悟空的斗争思想,还要能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变化,明辨善恶与是非,少走弯路,更好更快的走向成功。
《西游记》的内涵是无限的,不同的角度观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为了更好的理解它,拿起《西游记》,自己好好感悟吧。
为了感悟人生,拿起《西游记》吧,阳光下,一杯茶,一本书,一张躺椅,人生足矣!
西游记与人生哲理 篇2
午后,才起身,也许是阴霾的天气干扰了我的习惯,也许是夜深的时光牵绊...反正我就是我直至午后才起床,这还是牵挂着家里嗷嗷待哺的小狗和他们饥饿的“母亲”,若不然想来我还在梦里,寻找着“春秋”!
人做某种改变的时候需要某种力量的鼓动,也许是压力,也许是动力;
打开手机听首歌,默数到歌曲的后半段,然后准备起床....
一曲歌罢,勾起思绪,循环播放了三遍,才从似梦似醒的中醒来,起身,烧壶热水,来杯热茶,用冰箱里的“素鸡”给自己做顿“早餐”然后坐到了电脑前,
《悟空》这首歌让我想起了,《西游记》!
我这年龄段的人,经历过英雄西游的年代,看着大圣降妖除魔,然后到香港的各种西游外传,再感受他的的爱恨情怀,再到网络上各种西游系列的网络、单机、网页游戏等对西游的延伸,再到各种网络恶搞,想来没有人会说比我们这年龄段的更了解西游,也更理解西游!
可如今自己竟然没有勇气,去翻看《西游记》的原著...
我怕...怕原著中得大圣,不是我想的那般百折不挠,那么重情义,那么的恩怨分明,
怕...唐僧不在是仁慈的师傅,不再是对信仰和理想诚孺的信徒。
虽然...传奇的《西游记》到了各种史学家,评论家嘴中也跑不了所谓的愤世嫉俗,暗喻封建之类的冠名作。
可依然阻挡不了我对大圣的崇拜,只不过是再也不是幼年的那种了...
儿提时期,幻想自己是孙大圣,斩妖除魔,横扫宇内,笑傲三界... 想来每个父母还是愿意儿子是孙悟空的,任你72般耍赖,也逃不出“老衲”,额不对,是“老娘”的紧箍咒,再作乱,让你“老爸”一巴掌给你关到小黑屋去...
青年时代,看的多的是《大话西游》和悟空外传,了解的是他的爱恨情仇,是那句“曾经有段真挚的感情摆在....”再牛的存在,只要是沾了人的存在,就跳不出爱恨情仇的“五行”所以最后他灰溜溜的斩情丝,带金箍,再变成猴子,忘掉做人情爱,继续他的道路,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深有感怀!
如今,感触多的是大圣对世事的无奈,是那种心有力,却无奈屈服于现实;依然对他崇拜,崇拜他想过,曾经奋斗过,还记得他上天做官,感叹官场不平,感叹人情冷暖;天上他也有几个好朋友,可是一出事,又有几个帮他,最好的也是劝他不要再闹,仿佛说,“猴子不要再闹了,不然我们朋友都做不成了啊”大圣还能留情谊的让他走开,记得大圣的马是他放的自由,但是最终却被惩处,大圣那种抓狂,以至于给大闹天宫留下伏笔。还记得大圣驾驭群马天空驰骋,也许那才是大圣在天宫最幸福的回忆
最终,他知道他不是“达”人,不能昌吉天下,只是个“穷”猴子,于是他只能去西天,去成佛,只为了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保一片天空。
如今我也像那些所谓的评论家史学家一样,给这部<西游记>奉上一句批判现实社会的著作,可我依然对他喜爱。
其实,师徒4人中,都是一个写照,唐僧,是一个身份卓越的人,哪怕他已经9次都没有考过,上面的依然是不放弃他,给他配了三个跟班,就像开挂一样,只要一路走个过场就行,他都“不识好歹”,把孙悟空赶走....可结果他还是成了正果...
而大圣,八戒,沙僧,三人都是弃子,八戒是天界的弃子,沙僧是西王母的弃子,大圣是散仙菩提的弃子。
大圣不认命,他觉得这社会不该是这样,为什么我是妖怪,你们是人,于是他反抗,直到被驯服,被教化..认命...
八戒出身就是“官宦人家”又岂是大圣这种泥腿子出身的人能比拟的眼光,他没有像大圣一样,反抗碰壁后才直到认命,他一开始就认命了,所以看到他被三菩萨调试的时候,他甘愿的做妖怪,甘愿被耍...他认命,在认命中慢慢的示好,于是最后封了他净坛使者,这才是上面给他最大的奖励,直到他好吃,奖励他美差,比那种空有名头的佛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沙僧是王母的卷帘大将,典型的贴身侍卫,可就是不小心打碎了一盏灯,就什么都没了,还实时的被万箭穿心的折磨,他也怨恨过,因为他是近臣,他知道唐僧的西行计划,于是他吃了9次唐僧.....可最后他还是只能西行,他沉默了,所以认命了,明悟了,所以他是最明智的,但他知道一路只是过程,所以他从头都是“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和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而从来不急不躁,甚至被抓还安稳的躺着打个酱油,他是可三兄弟中最厉害的,最后是被请来的人招募的...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打个酱油,就能成正果。所以悟空从来不欺负他,而他也正是落得“清闲” 智者不语最适合他。(聪明人不都是脑袋光的吗?)
说到底这部《西游记》并不是什么讽刺现实社会之类的著作,而是一部正常人和反常妖怪的较量的著作,最终妖怪不得不被现实所不容,只能慢慢的被同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人,可是可曾知道,这可是九九八十一难,在佛教中九九归真,9是极限的意思,99就是无限的刁难,不是81次刁难啊!妖怪要多么的不能被人类容纳!又试想路上得有多少妖怪倒在路上,大圣遇到个好师傅,舍身带他去西天,西游中的师徒情深,不需要言语,看看悟空每次搀扶唐僧,看看悟空一路上最华丽的大圣服装不穿,就穿师傅给的虎皮裙,看八戒每次搀扶唐僧,牵马一路不悔,看杀生每次搀扶唐僧,挑担行李,任劳任怨,唐僧除了婆妈外,是不是也可以看出人性中最真挚的一面,感化了3妖怪一路西行。
又或者我们这样说,天帝,佛,他们给出了妖怪出路,只要到达西天,“高官厚禄”!却路上百般刁难,只有唐僧带的3妖怪一路走来,成了史诗!歌颂传承..路上倒下的妖怪怪谁?只能怪技不如人,只能怪他的领路不是佛祖的根前人,不像金蝉子是佛祖的弟子。
现实社会也是如此,唐僧可以算是富二代,官二代,想发展自己的班底,但是他不知道谁有才,而他自己又如同扶不起的阿斗一样,于是他的先辈们,给他了一条西天路,菩提老祖知道后安插进了孙悟空进去,图个好前程还能有个内应,玉帝知道了,也把天蓬元帅打下界做好伏笔,沙僧则是西王母的人,你不会真以为打碎个灯,你老板就不要你了把?还万箭穿心,那都是苦肉计。于是唐僧身边又了各型各色的人,只不过悟空再回到菩提山后,发现师门已经不在了,唐僧对他又“百般依赖,万般疼爱”于是甘心的.辅佐唐僧,八戒发现跟在唐僧身边更好,也认命了,唯独沙僧,至今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也许就是因为他说的少,才让人捉摸不透,于是随便封个罗汉,又不让王母难看,又让他脱离核心。只有悟空封了佛,原因想来也是因为他“无家可归”!
西游记与人生哲理 篇3
可是站在客观角度来看,《西游记》中的法宝终归是一些外物,属于外在因素,而不是真正的自身实力。那么当他们失去这种依靠之后,又会是怎样一番状态,还能否继续维持强大的形象?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原著中早已给出了答案,离开法宝之后的神仙们,不仅实力上会大打折扣,同时在心态上也会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法宝已经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依赖,甚至因此忽视了自己本身的能力,丢掉了本该属于他们的自信与强大内心。
1、托塔天王。
在《西游记》原著中,托塔天王是一个非常形象化的人物,因为他的手中总是托着一座玲珑宝塔。而至于他为什么要托着这一座塔,书中也已给出了交代。
由于哪吒当年大闹龙宫惹下了麻烦,事后天王大怒想要将其杀掉,结果谁知哪吒性情刚烈,竟然主动剔骨还父,割肉还母。此后他一点灵光不灭,来到了西天大雷音寺找如来佛祖诉苦,于是佛祖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重新将他救活。
然而重生之后的哪吒却并没有善罢甘休,转过头来要杀天王以报当初之仇。而且此时的哪吒早已今非昔比,李天王根本不是其对手。为了平息他们父子二人的仇怨,佛祖特地赐给李靖一座玲珑宝塔,用来震慑哪吒,使其不敢胡作非为。
但是就在《西游记》原著第83回,孙悟空拿着白毛老鼠精供奉李靖父子的证据,在他府上撒泼耍赖时,李天王原本准备拿刀剁了猴子,可谁知却被哪吒用剑抵住。当时只见李靖连忙回过头来去取玲珑宝塔,生怕哪吒趁机出手对付自己。
不过细细品来这一幕又是如此滑稽,父子二人的关系,居然需要一座玲珑宝塔来维持,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不管怎么说李靖都是哪吒的父亲,当年的事情对方早已释怀,这次举剑相抗只是不想看到他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无任何寻仇之意。
可是反观李天王,却连面对自己儿子的勇气都没有,还需要倚仗玲珑宝塔才能保持从容和镇定。难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他都没有想过凭借一颗真心去化解当年的矛盾吗?
如此只能说明他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不相信自己与儿子之间的感情,能够胜过当初的仇恨。他对法宝的依赖,已经超过了父子之间的真情,同时也使其丧失了一颗真实而又强大的内心。
2、孙悟空。
孙悟空的法宝,可以说是整部《西游记》中最出名的一件神兵利器,名为定海神针,又叫如意金箍棒。
这根铁棒重达13500斤,而且能大能小,变化自如,孙悟空对它也是爱不释手,从看到这根铁棒的第一眼开始,两者之间就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事实上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孙悟空对金箍棒逐渐产生了一种依赖性,以至于发展成了没有金箍棒就打不了妖怪的状态。
比如在黄狮精偷走金箍棒之后,孙悟空进妖怪洞府都需要经过一番乔装变化。要知道在寻常时候,他历来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打进妖怪洞,或者在门外高声叫喊正面挑战。但是这一次他却实实在在的怂了一回,就连在路上遇到的那两个小妖怪都没有打死,一直等到重新拿回金箍棒以后才开始斩妖除魔。
可是在得到金箍棒以前,孙悟空其实并没有这么怂。就像他从灵台方寸山学艺归来时,就曾经赤手空拳打败过欺压花果山群猴的混世魔王。当时他的手中没有任何法宝,但心中却有一股无敌的信念,无论对方是谁,不管敌人手中有没有法宝或者兵器,他都敢与之正面抗衡。
然而事到如今,他却没有了那份勇气和信念,只剩下对金箍棒的深深依赖。可事实上真正能够使其保持强大姿态的因素,并不是这根铁棒,而是当初那种无惧一切对手的勇气。
这也是《西游记》中大多数神仙的真实写照,就比如青牛精那一难的时候,那些神仙们都是在被对方收去法宝之后纷纷败退而归。但是他们却忘了金刚琢只能收法宝不能收人,倘若大家一起上的话,就算手中没有兵器法宝,应该也能将青牛精轻松制服。
可是他们却都没有选择继续战斗,没了法宝的神仙就像没有了主心骨一样,瞬间失去了底气和战斗意识。这样的情况,已经充分证明了《西游记》中那些神仙,对于法宝过度依赖的反常现象。
不过他们手中的法宝,只是寻常意义上的法器或者兵器。除此之外,原著中含有一种无形的法宝——权利和地位。
3、玉皇大帝。
在《西游记》原著当中,玉皇大帝似乎从未跟任何人动过手,也不曾展现过自己的法宝。但事实上,他的法宝其实是整部书中最厉害的,因为玉帝手中掌握着统治整个三界的权利,拥有三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连如来佛祖这样的超级大佬,也需要乖乖听命于他。
然而也正是由于权力和地位这两样超级法宝的双重加持,使得玉皇大帝对外界的依赖远远超过了一般神仙。
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际,如来佛祖曾亲口说过: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由此可见,玉帝修行的时间早已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修炼这么多年,苦历1000多次劫难,他的实力恐怕是整个三界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对付一个孙悟空应该不在话下。要知道孙悟空只修炼了几百年,这点时间还不够他的一个零头,双方的差距已然非常明显。就算猴子再有天赋,也不可能用几百年的时间,追上一个修行几亿年的老古董。
可是在对方大闹天宫的时候,玉帝却始终没有展示出应有的强大姿态。反而一直躲在凌霄殿内发号施令,等着别人前来救援,这又何尝不是对权力和地位的一种依赖呢?
由故事深入现实
尽管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是一个人如果鞋穿久了,再脱下来的时候难免会不适应,甚至再也找不回从前那样的勇气和信念。这种现象不单单存在于《西游记》中,现实中也是如此。
自古以来,很多人的成功都是依仗着权力、地位或者金钱,可是一旦失去这些条件之后,他们的人生瞬间就会发生坍塌。例如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虽然拿得起,但是却放不下。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项羽临死之前,曾有部下劝他东渡乌江,以便他日东山再起,重新与刘邦争夺天下。
可是项羽觉得自己大势已去,没有信心再次恢复昔日的盛况,于是对部下说道:
“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不过根据他临死之前所说的这些话来看,重新回到江东其实并非没有希望。只是向来手握精兵良将,睥睨天下从未败绩的他,没有信心收拾如今的残局。
可是回想当初,起兵反秦之前,他也不过是一个落魄的楚国贵族后裔,手下既无精兵也无良将。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随叔父项梁刺杀太守殷通举兵起义,而后在吴中募集8000子弟兵,从此开启了一段战争史上的神话。年方24岁,就当上了西楚霸王。
既然当初能够凭借一股无敌的信念开创一番霸业,现如今为什么就不能重头再来了呢?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诗中所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但只可惜项羽已不是当初那个勇往无前的少年,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楚霸王的权利和地位捆绑。这些年来他早已习惯了天下无敌的姿态,放不下对权力与地位的依赖。尤其是当失去这一切之后,他的信心也迅速随之崩溃,最终选择挥剑自刎于乌江岸边,空留一段千古遗憾。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包括在我们如今的生活当中也时有发生。事实上面临这种状态的人,其实和《西游记》中的那些神仙一样,都是对外物产生了过度的依赖。那些神仙们倚仗法宝,而在现实中,金钱、权利、地位、面子等等,又何尝不是我们所依仗的“法宝”?
拥有它的时候可以春风得意,觉得人生充满了光明。然而一旦情形发生逆转,当辉煌不在之时,又总会感觉人生一片灰暗,就像陷入了无底深渊。
这是因为在一开始不曾享有这些优厚条件的时候,人们往往可以保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凭借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实现成功之梦。可是真正成功以后,就会对这些东西产生深深的依赖,甚至将其当成人生的全部寄托,以至于难以承受失去它们的结果。
但在失意之时请不要忘记,当初自己是如何从无到有,现如今其实也一样可以。所有的身外之物不过是一些辅助工具,是为了帮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整个人生的全部。得也好,失也罢,都只是一个过程,真正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是自身的心态。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重头再来。
人生在世,应该多学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曾在越王身边功成名就,却又主动急流勇退,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之后又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经商成为巨富,但是却又三次主动散尽家财,最终定居宋国陶丘安享晚年。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成就了他的传奇人生,使其被后世尊为商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这种心态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真正能够改变人生的力量,往往都源自于内心。一个人真正强大与否,其实并不在于能够拥有多少,而是当有一天失去一切之后,能否能够从容的面对,是否还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和信念?
外物的得与失终究属于外界因素,虽然能够给人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却不能因此忽视对自身的信念,不要因外物而迷失原本拥有的强大内心。
这是《西游记》中的故事,与现实相互结合之后而产生的启发,是古往今来的历史事迹,告诉我们的道理:
人生中最强大的“法宝”,正是那一股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勇气。它可以使我们在困境中保持从容镇定,并且重新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读古籍品名著,不只是对情节的解读和分析,更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人生经历,以及古代历史中的真实故事,再加上一瞬间的灵感碰撞,才能产生一种对人生有所帮助的感悟。
一个人的强大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物。品读名著也是一样,只有发自内心的认真对待,才能品出有价值的东西。
推荐文章
江西高考排名327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5 03:27:04
陕西高考排名117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5 03:23:48
山西高考排名38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5 03:19:22
韶关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5-25 03:14:55
山东高考排名55604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5 03:12:03
浙江高考排名510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5 03:06:12
下一个人生哲理故事2023-08-13 14:08:27
人生的哲理作文汇编十篇2023-08-23 01:51:57
通用生活哲理句子合集30条2023-08-24 12:10:27
哲理的人生语句锦集90句2023-08-23 17:26:46
下一个人生哲理故事2023-08-13 14:08:27
人生的哲理作文汇编十篇2023-08-23 01:51:57
通用生活哲理句子合集30条2023-08-24 12:10:27
有关生活哲理短句摘录66句2023-08-19 13:28:40
哲理的人生语句汇总69句2023-08-11 12:23:47
关于人生的哲理作文集锦8篇2023-08-21 05: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