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文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血染的实验报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那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感受毒蛇凶猛
那么,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毒蛇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一找。 生读描写毒蛇的一部分
1、出示课件1: 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 )在笼子中,像( )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 )得高高的,细长的舌头不时( )出来,三角眼( )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2、学生填空。填动词
师:这些填的都是什么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3、朗读指导 (指名读、齐读)
体会博士的精神
过渡:真是一条可怕的毒蛇啊。用这样的毒蛇做实验,实验过程必定危机四伏,靠近它的人随时有被咬伤的可能,不幸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凶猛的毒蛇一口咬伤了卡尔。施密特博士,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博士被咬伤后是怎么做的?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或段落旁边。(自由读) 学生汇报;
A句: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抓住“拼尽全力”“锁好”两个词语感受博士受伤后依然想到是——别人) 指导朗读。
B句: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连忙抓起身旁的电话,却打不通,身边又没有别人,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厖”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摸到一卷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心想:“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体会读、指名读,范读、再次体会读、指名读、齐读)
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不”字后的标点符号?指导朗读。
C句:他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分每秒的感觉都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地记录着:“体温很快升到了39.5°C······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过,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
师:这次试验和往常一样吗?(一样、不一样。)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4、5自然段,自己找找问题的答案。 哪些地方不一样?一样的又是什么? 学生找回答、指导朗读 时间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 ,使抢救被蛇咬伤的人的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 这是怎样的五个小时啊?
生回答
三、情感升华
(音乐起,渲染氛围)
师: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这位可敬的老人以生命为代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所以说这真是是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啊!
总结:同学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的一生就是重于泰山的一生,是光彩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让我们也珍惜每一天,为自己心中所怀揣着梦想而奉献出你全部的力量吧!
四、作业
小练笔:写一篇学习本文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血染的实验报告
拼尽全力 认真仔细
无私奉献 顽强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文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位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 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南美洲毒蛇的录像。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种蛇的。
3、齐读这句话。(投影出示) “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4、多么可怕的毒蛇,不少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造福人类,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被蛇咬伤了。那是怎样的情形啊,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思考:课文哪几段具体写了博士做记录的情景?
2、重点句子解析。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 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毒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脑部充血而死。卡尔?施密特博士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痛,四肢麻木时,清楚中蛇毒了。
3、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这段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老科学家牺牲前的心态。他知道中毒了,在打不通电话后,他知道没人能救他,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但是,多年科研实践锻造出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他临危不惧。他认为自己被蛇咬,正是一次特殊的实验——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品进行“蛇咬伤生理反应的课题实验”。于是他果断而坚定地在心中说“不”,要“再做些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使人不言而喻,就是记录蛇咬伤后的生理现象与感受,为后人留下研究资料。这些心理,是老科学家坚持记录直至牺牲的强大的内驱力,是他高尚人格的反映。
4、“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读者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卡尔?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掉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四、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4、5自然段。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烈感的受是什么?针对“像往常一样”这个词重点讨论;
1、这次实验真像往常一样吗;
2、哪些方面的确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五、激情提升,延伸表达。
这份资料将为研究毒蛇作贡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课文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把自己最想对博士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烈的感情是什么?
二、小声读课文。 小组内讨论
1、这次试验真得像往常一样?
2、那些地方确实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次试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三、全班交流互动。
四、同桌互动。
说说施密特博士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五、完成课后选择词语填空。
六、认读生字。
1、容易写错的字:博
2、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七、作业
找一些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的故事来阅读。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文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顶天立地”等词语,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渗透想象画面,串连画面的复述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顶天立地”等关键词语,渗透复述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引入,指导课题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这样一位巨人,他,身高九万里,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师板书课题——开天辟地,并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构成有什么特点,理解课题)
二、初读梳理,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词语检测:除了课文中标音的字,你觉得还有哪些字容易读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师相机出示检测词语)
3.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师相机指导(可关注学生概括时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师: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一篇文章读成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你们能行吗?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生默读,画出: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
4.这句话告诉我们关于盘古生前和死后的两方面内容,读读看,你发现了吗?(预设:一是盘古生前亲手开辟了世界,二是盘古死后把自已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世界)
三、先扶后放,引导想象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盘古是怎样亲手开辟世界的,又是怎样把自已的一切献给这个世界的?《开天辟地》这篇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师范读第1自然段:传说世界在最古、最初的时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个巨大的鸡蛋。天地的开创者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蛋里。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
生回答想象的画面。
师:这画面太神奇了,谁能再来读读这段,读出这幅画面,读出这份神奇。
同学们,就在这篇神话故事中,像这样神奇的画面每段都有,到处都是,怎么样,用你的慧眼发现它,读出它,谁来为我们读出下一个神奇的画面
四、精读品悟,体验神奇
师随学生汇报的神奇画面,相机指导,预设如下,视实际教学情况而定。
1.体会盘古开辟天地之神奇
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成熟了,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劈开了这个混混沌沌的圆东西。(教师点拨:想象当时画面,洞析盘古心理及动作,体会盘古对现在生活的不满,追求美好的愿望。)
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心想:( )他还可能想:( )于是他就( )劈开了这个混混沌沌的圆东西。
2.了解天地形成之神奇
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你们瞧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呢?(对比着描述,反义词)这样的句子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注意我强调的地方,你们读下半句时强调一下相应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轻松,好听,有节奏感,有韵律)女生与男生对读。
3.盘古顶天立地之神奇
师:同学们,盘古为了不让天地合拢,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始终奋力支撑着,就这样一直支撑了多少年啊?孩子们,一万八千年啊!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万八千年啊?(假如你就是盘古,引领学生做支撑状)
师: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
一整年过去了,(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一百年过去了,(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一千年过去了,(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一万八千年过去了,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
孩子们,在盘古这一万八千年的奋力支撑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生答)是啊!多么坚定的意志,多么伟大的盘古啊,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融到这句话中,再读: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
同学们,就在这句话当中,有一个词不但写出了盘古此时的身体姿态,更写出了他的浑身气概,你觉得是哪个词?(顶天立地)注意读好这个词(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
4.盘古化生万物之神奇
(1)男女生对读,师承接
(2)补充画面
老师相信,在你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中一定连续地出现了许多神奇的画面,怎么样,让我们把它写出来。
他嘴里呼出的气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遗留的声音成了( )的雷霆;
他的左眼变成了( )的太阳,
右眼变成了( )的月亮;
他的肢体成为( )的五岳山川;
他的血液化为( )的江河;
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 )的树木和花草,
就连他的汗水和泪水也化成了( )雨露甘霖。
总之,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
(3)配乐读画面
五、升华主题,布置复述
同学们,在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当中,你还读出了什么?(生预设:盘古的奉献精神)感谢盘古,是他把自已的前生后世,他把自已的一切都献给了亲手开辟的世界,此时,如何让你用一个词来定位盘古的形象,你觉得用哪个词最能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在你的心中他就是一位(生预设:英雄 )我们不得不承认盘古就是一个英雄,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大英雄,让我们永远这个英雄的名字,它就是—盘古。
孩子们,也许就在此时,你还在因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的感动:还在因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在心头还激荡着悠悠的怀念。那就让我们把今天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串连起来,加上你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它讲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口耳相传,让这个神奇的故事更广泛、更生动地流传下去!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文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情感目标: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抓住“文眼”。
1.自读课文,在字典或同桌的帮助下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抓住“文眼”。
走进东北的大森林,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
二、抓住“文眼”,解读课文。
1.教学时围绕“东北四季的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这一中心话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从各个季节的相互对比中,体会感受四季景色的特点。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启发学生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在理解每一个自然段时,都要回扣到“走进东北的大森林,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这样,就使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既有对东北大森林各个季节的印象,又有整体的印象。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如何整体读懂一篇文章。
三、品读精彩句子。
1.“西北风呼呼地刮过,雪花便从树上飞舞下来。”
“飞舞”描绘了雪花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雪花飘落,作者联想到了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雪花随着北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出了一种欢快的情感,给冬日寂寥的森林增添了一分情趣。而“飘落”只表示雪花往下落的动态。
2.“野草的叶尖从积雪下面冒出来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叶。”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是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就非常贴切了。“冒”在这里也有此用意,写出了春日里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的情态。
教学中启发学生准确理解上述关键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来比较,再让学生说说书上用的词语好在哪里。如,把“抽出”换成“长出”,把“封”换成“盖”等,从比较中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与贴切。
四、学习文中表达方法。
1.本课叙述顺序清晰,是写景文中较为典型的范例。在阅读中要通过对比《颐和园》一课的表达方法,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一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景物的;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中心把景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2.小练笔。在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小短文。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文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3.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东北大森林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2.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去一个新的自然风景区:东北大森林。(大屏幕出示大森林的配乐图片)东北大森林不但森林覆盖面积大,而且在森林中繁衍生息着400余种珍禽异兽,1000余种野生植物,是我国的一个巨大的宝库。今天,让我们去走进东北大森林,看看那里的动物和植物们吧!
二、欣赏大森林的美景。
(出示课件中的“课文初读”,让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从东北大森林回来,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从整体来谈对东北大森林的印象。(预设: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奇妙,它是动植物的乐园。学生也许还会谈对某个季节的喜爱……)
师:东北大森林真是太美、太奇妙了,下面我们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到那里去看一看吧!
三、检查预习
1.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2.在检查读课文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生词,找生解释,或共同解决。
3.同桌交流学习识字方法
4.检查学习效果。(出示生字课件)
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
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什么?
问题引导:
1.这句话在哪一段?(齐读第一段)
2.你从这段中读出了作者对大森林什么样的感情?
3.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相机点拨“沉浸”、“奇妙”的意思。)
五、总结:
东北大森林是奇妙的海洋,它奇妙在哪里呢?为什么会让人沉浸其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东北大森林四季的景色。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脚步首先来到冬天的大森林去看看。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切换画面到冬天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欣赏画面。
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1:大森林的冬天到处都是雪,就像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真是太美了。尤其是那雪花漫天飞舞,就好像许多仙女在跳舞一样。
生2:大森林的冬天真是太冷了,熊和松鼠都被冻坏了。不过他们的样子可真可爱。
3.课件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
师:这里的动物们又冷又饿,那他们此时会有什么想法?
预设:(他们一定非常急切地盼望春天的到来,心想:春天快点来吧,我都要冻死了,又没有吃的,春姑娘快来救救我吧!……)
找生模仿这些小动物表演,说出动物们的的心声。
4.自己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
5.找生试读
师:既然动物们如此盼望春天的来临,那我们就赶快来观赏春天的东北大森林吧!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师生共同切换画面到春天这一部分)谁把这部分给大家读读?找生读
2.师:东北大森林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热闹的、活跃的、充满生机、美丽的)
师: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动物们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植物们也开始舒枝展叶了,此时此刻,他们该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高兴、兴奋、激动万分、欣喜若狂……)
3.那我们该怎样读呢?谁来选你喜欢的一句话试一试?
4.师:作者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东北大森林的勃勃生机。画出有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明确作者抓住了树木、小溪.野花和小动物,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的特点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随机出示东北大森林的图片。
例:1.“野草的叶尖从积雪下面冒出来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冒”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冒”在这里也有此用意,写出了春日里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的情态。)
5.草地上,到处开着红的、黄的、白的野花,有野玫瑰、野百合,还有许多你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花。
(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斑斓和勃勃的生机。)
6.师:置身于这样热闹、活跃的森林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东北大森林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是那样的美丽,你能把这种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配乐朗读)
7.老师:如果说,走进东北大森林,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那么此时,你又沉浸在一个什么样的海洋里呢?(花的海洋,绿的世界里。)
课件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
师:东北大森林的春天真是太棒了,那里简直成了一个动植物的乐园。那谁想把春天这幅画面展现给大家?
8.找生配乐朗诵春天这一段。其他学生边看课件边欣赏
四、自学四、五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夏秋这两个季节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读一读,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置身这样的景色之中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2.学生自学交流:
(夏季的东北大森林)
学生交流:夏季的大森林是茂密的、浓雾缭绕的、郁郁葱葱。
明确抓住了树木的枝叶和浓雾以及阳光来描写的。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例:“一层又一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 “封”可换成“盖”。“封”什么意思?换成“盖”行不行?哪个好?好在哪儿?“封”是盖的意思,换成盖可以,但不如封好,封字既形象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葱郁蓬勃。)
如果此时你进入东北大森林林,你会有何感受?
师:在这样浓雾缭绕林海之中,抬头是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个森林封的严严实实,阳光照射进来容易吗?所以在这里作者把阳光比作了利剑?你认为这样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师:是呀学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惊叹作者构思的严谨和用词的贴切了。
有感情的朗读,配乐朗读。此时你又沉浸在一个什么样的海洋里呢?
课件出示:夏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
(秋季的东北大森林)
学生交流:秋天的东北大森林是绚丽多彩的。
明确作者抓住了叶子的颜色、秋风和各种山果来描写的,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教师随机出示秋季东北大森林的图片。
例:(1)秋天,许多树的叶子变成了_,有的却变得火一样红。这时,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
(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秋天色彩的绚丽。)
(2)秋风吹拂着树林,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像海边的浪涛。
(这句话恰当的运用了比喻,不仅展现了秋风飒爽的情景,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松鼠忙起来了,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
(体现了秋天的丰收与忙碌,和第二自然段遥相呼应,感受文章结构的严谨。)
有感情的朗读,配乐朗读。此时的你又沉浸在一个什么样的海洋里呢?
4.出示课件: 秋天的大森林是( )的海洋。
5.你对哪个季节的大森林最有兴趣?请你当一个小画家,把它美丽的容貌画下来好吗?
五、再次整体感知、总结
师:(结合板书以及学生的画作)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它是白雪的海洋、花的海洋、绿的海洋、雾的海洋和色彩的海洋,所以构成了东北大森林奇妙的海洋!作者运用了时间顺序把这样的天然美景写得尽善尽美!让我们向往与回味!真是人间仙境!(最后让我们在乐曲声中再来感受一下东北大森林的美吧!(播放一年四季的图片和配乐)
设计意图
1.让学生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了解并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中心具体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作方法。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在读书中快乐成长优秀主题演讲稿五篇2023-08-17 07:22:55
四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下册五篇2023-08-23 12:44:30
超声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本2023-08-12 00:33:12
最新法制教育心得体会9篇2023-08-20 18:27:10
四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下册五篇2023-08-23 12:44:30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名师教案案例五篇2023-08-15 13:08:08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模板2023-08-17 20:47:23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