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8 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一、导入。
对于大海上空飞翔的鸟类, 我们都很清楚一种动物, 那就是海鸥。那么海鸥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那不妨看看《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 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出示句子, 读准加粗的字词。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3.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
三. 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想想课文中的哪几段具体写老人与海鸥的情谊?请你找出来。
2.指导读重点句子。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 撮着嘴, 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海鸥。
试着练读上面几句话,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师生评价。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想的?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
一、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通过回答问题,整体感知。
1.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是怎样建立的?海鸥为什么会成为老人的朋友?
2.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听了它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读下列的句子,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四、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
第一,充分的让学生读
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所以我以读代讲,让学生以读悟情。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析疑、评价、研讨、感悟,同时让学生做简单的学习汇报,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训练的过程。
第三,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课文学完后,我布置学生进行创编,给老人撰写碑文。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发展情况设计的课文练习。特别拓展延伸阅读,贯穿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超文本阅读,这也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分层教学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我感觉对学情把握不足。新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熟悉,胆怯害羞不敢发言;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 其次是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没有时间展开,只得从此带过。
再就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教学的深度和生成的效度。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那个场景让我们意想不到?
二﹑ 聚焦送别画面,入情入境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找出描写海鸥举动的句子。
2、指名汇报。
3、屏幕展示有关语段。品读感悟。(板书:亲人)
三、回顾老人生前,品读感悟
1、齐读13自然段。
2、看短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3、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用波纹线划出老人关爱老人的句子。可以边读边作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4、交流:
5、师总结。
四、回扣主要画面,品味“送别”
出示幻灯片,看着画面描述。体会老人的简朴。想象他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十多个冬天的儿女们,撮着嘴似乎还在(可让学生说)
五﹑回归文本整体,升华情感
1、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人类只要善待了他们,他们也必将给予回报。现在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老人爱海鸥,海鸥爱老人。)
2、总结升华。
六、假如你是海鸥,来到老人的塑像面前,你会对老人说什么?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鲁迅资料;
2、标出诗歌小节数;
3、复习朗读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关键句子。
教学关键词:活、死、俯、骑。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鲁迅知道多少?(抽生说)
是的,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被誉为我们的“民族魂”。要写一位如此伟大的人物,是很难的,而要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更是难上加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初识鲁迅”的最后一篇课文,它恰恰就是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的。这就是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通顺正确。
三分诗,七分读。请大家走进这7个小节28行诗中,把诗读正确读流利。(生读)
汇报自读情况。(抽生读前6小节,最后一小节齐读)对于你们的朗读,老师不作任何评判,我请来了一位高人,(播放课件。听轻重,听情感,听节奏)是高手吧,说说哪个句子你现在可以读得更好了?我们跟着他一起进步吧,读这一句。
三、再读读构思。
自己再通读全诗,看一看7个小节之中藏有哪些写作技巧?(生汇报后,幻灯出示)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第一小节和后面的6个小节是总分关系,思路清晰;全诗都运用了对比写法,感情表达更加强烈;234小节分别和567小节照应,结构严谨。有了这个示意图,我们现在就像拧起了一根绳子,诗歌的每一句都在这根绳子上,这叫全局在握、胸有成竹。
四、品读第一小节。
既然第一小节总起全诗,那请问,是靠哪些字统领全诗的?读一读找一找。(板书:“死”、“活”)两个“活”,两个“死”,意思一样吗?(生答) 那你就读出这种不一样来吧。
是的,有的人虽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永存。 来,读出这种醍醐灌顶的感受吧,读出我们的警告和呼吁。(齐读本小节)
五、品读“虽生如死”。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我们就来看看,是哪些句子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作出了完整的回答?
抽生读。读出蔑视(那是痴心妄想)、咒骂(那是罪有应得)、痛恨(只要有良知的人都会怀有这种感情)、不屑一顾。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
重点难点: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 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
(出示幻灯片3)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 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 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播放视频文件)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出示幻灯片7)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二、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 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欢迎新生演讲稿通用五篇2023-08-20 22:23:38
高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范文10篇2023-08-13 13:23:56
观榜样5个人心得与感悟范文2023-08-18 04:38:40
学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个人总结万能版2023-08-22 09:03:09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份教案五篇2023-08-26 09:35:52
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最新例文2023-08-19 02:48:2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份教案五篇2023-08-16 18:23:13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