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夹叙夹议的写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欣赏,情感熏陶,行文技巧,指导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学生讲述交流搜集的资料,引出闻一多,臧克家。
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课件)
闻一多(1899-1946)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
三、检查预习情况(课件)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2区分下列形近字
霄,宵 炯,迥 赫,赧
锲,契,挈 暇,瑕,遐
四、理清课文 整体感知
1、放声朗读课文,思考:(均有课件)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4、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5、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 此生别无……讲个痛快﹗”
“另函寄上……请传观.”
7、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总结提问: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五 作业布置
1,读一读,写一写
2,《作业本》1-4题
第二课时
一 赏析臧克家诗作《有的人》,缅怀闻一多先生导入
二 复习上节课延伸提问:(课件)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明确: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原因及共同点: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
三 重点研读第一部分,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
1 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
2 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3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
见课本练习二
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5 归纳本文语言特点(课件)
明确: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四.小结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五 课外拓展。
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
六 作业布置
1《作业本》阅读理解
2 课外读《红烛颂—纪念闻一多烈士》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
《老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文没有晦涩的词语,没有异彩纷呈的修辞句式,直白的叙事,简单的抒情,这是七年级学生初读的感受。“为什么临死了要去送香油和鸡蛋”成为了孩子们最难以理解的问题。对于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漠是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孩子们很难理解的,老王善良的可贵、作者愧怍的原因是学生体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读细节,借助背景资料,在看似浅显的语言文字下探寻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感悟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提升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对作品意蕴的思考和领悟能力,启发学生更加积极的看待身边的普通人,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五、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活动一:初步课文,认识老王
1.用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老王的生活境遇。并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答案预设】学生根据文中的“老王只有一辆赖以活命的三轮车”“他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小院,几间塌败的小屋”,概括为“贫苦”;“一只眼睛瞎了,另外一只也有病”概括为“残疾”;“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概括为“孤单”;被人耻笑为老光棍,生病去世无人过问,概括为“卑贱”等。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活动二:细读课文,再识老王
1.文章有这样一句话“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什么是活命,与生活有什么不同?
投影显示资料: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第2段,请你将文章中的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车上的杨绛听。
提示:注意人称的转换,注意人物的语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转换人称,深入人物角色,体会老王的生命的状态。
2.请你反复诵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教师点拨】因为有了“,”,我们在朗读时就需要在“,”处来一个停顿,有了停顿,就有了思维的空间,就有了情感的跌宕起伏!在短短的十四字中,杨绛让我们的情感跌宕起伏,为老王喜悦、为老王哀伤。此外,将“死了”与“没出息”放在最后,更加突出了强调了老王孤苦无依的悲凉处境。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比较,体会老王的孤苦无依的处境,感受在简单平实的语言下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表现老王生存状态的语句,请你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
【答案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句子: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教师提示】一个“只”字将老王走投无路、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揭示出来。
【设计意图】咬文嚼字,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老王的不幸。
活动三:合作探究,领悟老王
1.第5段中,“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这种显而易见的“亏本买卖”难道仅仅因为老王最“老实”?
2.作者在写自己与老王的交往中,将老王临终前送鸡蛋和香油的场面写得十分详细,老王在行将就木临终之前为什么还要艰难的来给“我”送鸡蛋和香油呢?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要紧密结合文本来分析。
教师提示背景资料: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视频、衣服等需要按照政府发放的各种证票限量供应。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
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表现他谦卑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语段。
以“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父亲的_________(内容),表现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为句式回答。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通过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2.教师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四、教师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五、尝试写作
这节课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文章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让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4
《春》
课文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认识"春",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春”。
2、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气息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2)初步体验春天的美。
三、精读,体味课文,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四、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教学过程
1.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2.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3)学习第三段。
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学习第四段。
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
为什么?
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
3.作业。
(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
(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四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
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
读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出示本节目标灯片。
2.指导背诵。
(1)检查个别学生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
(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
(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
(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
盼春
东风 脚步
一切都 山水 太阳
绘春
小草 偷偷 嫩嫩 满是的 轻悄悄 软绵绵
花 赶趟儿 像…… 仿佛 野花 遍地是
雨 寻常 像…… 树叶儿 傍晚 在乡下
迎春 风筝 孩子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
赞春 像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
3.学会积累。
(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
(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
(3)延伸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
4.训练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
(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
(3)任选1、2题作业。
①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物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5
《秋天的怀念》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亲情为主题,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作为叙事性散文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等问题。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可能会遇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这都需要教师从不同层面给予合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我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母亲的“好好儿活”,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的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品味,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难点: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的运用: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阅读感知法:遵循阅读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问题引导法: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启发式教学:以启发、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利用小组合作,促进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
(二)学法的渗透: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渗透学法。
1、品评赏析法:学习过程中,对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进行品评、赏析、积累。
2、讨论交流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小组合作法: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
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配乐朗诵《我与地坛》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对母亲的爱,进入主题,这篇书写着母亲对儿子爱的《秋天的怀念》。呈现片段: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唤起学生曾有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情感铺垫。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阅读文章,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段,了解文章的情节。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主动学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分析形象
通过熟读、品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人物。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母亲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分析母亲的形象。
2、母亲是怎样教导我要“好好儿活”的,理解母爱的内涵。
要求: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仔细品味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读、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补充背景,增进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进而讨论交流、分析鉴赏文中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内涵,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分析方法,感悟博大深沉的母爱,突出教学的重点问题。
(四)再读课文,引发思考
在分析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让学生再读文章,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思考。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
2、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带着感情诵读,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把握文中“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思考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好好儿活”,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重读课文,知识拓展
通过学生再读文章,了解文章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从而拓展知识。
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1、了解叙述方法——“插叙”
2、文中插叙的内容和作用
要求: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插叙的内容,思考其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叙事性散文常用的叙述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日常写作中掌握插叙这种方法技巧。
(六)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阅读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
2、学了这篇文章,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200字左右)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教师师德2024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023-08-20 17:41:47
团委工作计划范文10篇2023-08-12 09:48:37
团委工作计划范文10篇2023-08-16 08:13:47
学校班主任班务工作个人总结怎么写2023-08-13 16:13:26
初一语文优质教语文备课教案下册五篇2023-08-15 05:09:37
最新七年级上册人教语文教学计划2023-08-18 08:30:18
八年级上册人教语文教学计划范文2023-08-20 19:48:27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