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长春版范文五篇

时间:2023-08-11 06:38:14 文/孙小飞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通过读和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教具:

录音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生交流感受。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听录音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很好,坚持这样读课文,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突然发生。

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让我想起一个数学课中的一个词“余数”,数学中还有一条规则“余数一定除数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确定……

生:我读课文的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小钱的生命就像——你再读读这句话,刚才没有读通顺,这次看仔细。

生:朗读:“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师: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生:我读课文的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读得很投入,说说你的感动。

生: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师:他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二、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1.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2.学生读课文

3.师: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4.学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5.师: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6.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7.师:我不评价,也不想让别人评价,你自己说说你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在尽力表现自己的感动,也就是说你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努力?

8.师:但是,小钱非常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捐献骨髓,仅仅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吗?还有别的理由吗?在读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

9.师: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10.师:根据国际上骨髓资助的有关规定,骨髓资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

11.师:(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一天的工作,你想到了什么?

12.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_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3.师: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是怎样做怎么说的呢?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师:对,我们可以重点想象两个时间里人们对小钱的关心。这两个时间是很特殊的,一个是当小钱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的时候,另一个是骨髓移植这一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日子里,小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是怎样想小钱传达他们的爱心的。并把他写下来。

三、布置作业。

1.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

2.写出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关键词语,读中感悟、体会作者流露在其中的思想感情。透过读和想象,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们高尚的精神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2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关键: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画面,走进人物的内心,从而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 师导: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片海峡,但你们可否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着我国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台湾。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跨越茫茫海峡的生命桥。

2 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学生:这里的生命桥指什么?

学生:是什么使生命桥跨越茫茫海峡的?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词语,其他正音,教师强调前鼻音,后鼻音的认读。

(2)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适时板书。

(课文主要讲了大陆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

3 教师小结:同学们,抓住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时间以及关键词就可以把故事说完整说具体。

4 师导:是呀,同学们,课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那么,对于课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

部分,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那些能够使我们为之一动的词语或句子,我们更应该把它们画下来,

细细品读,把读后的感受用一两个词概括出来,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三 默读感人部分,体会人物精神

1 学生默读3-5自然段,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原因。

2 与学生一起交流感受。

学生:我感动的句子是“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因为李博士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还能够那么沉着。

学生:我也被李博士感动了,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博士是多么的(无私、有爱心)

教师:真会读书的两个孩子,一个会抓重点词,一个会体会到人物精神。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他的感动、敬佩。)

3 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的无私。

师: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

生:“针头向皮肤刺去……”

教师:此时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

学生:“此时,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教师:“但是,李博士仍……”此时此刻,手术室里是安全的地方吗?

想象一下,手术室里还可能会有什么危险呢?

学生:病床可能会摇晃

学生:医疗器械可能会倒下

学生:房屋也有可能会倒塌

4 教师设情境朗读:

当病床摇晃的时候,李博士……

当医疗器械倒下的时候,李博士……

当房屋要倒塌的时候,李博士……

5 师导:李博士如此的沉着、无私,真让我们感动不已。那台湾青年的哪些做法或想法也感动了你呢?

6 学生反馈:

出示课件:“在这场灾难中……”

师:想一下,台湾青年想到了谁?

生反馈:台湾青年想到了(亲人、朋友、家园……但更多的是大陆青年小钱)

师:是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台湾青年多么的(无私)呀!真让我们(感动、佩服、赞叹……)

7 指导朗读:读出你的感动,你的佩服,你的赞叹。

8 师导:在这场灾难中,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大地震袭击了台湾花莲,一座座房屋倒塌了,

一座座桥梁断裂了,数十万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甚至失去了生命。但是,在余震不断袭来的时候,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出示课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师导:看到台湾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你高兴吗?

学生齐读,读出你们心中的高兴。

9 引导想象

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反馈:流出了台湾青年的爱心;流出了小钱的希望、期待……

师导:台湾青年身躯里流出了希望,流出了期待,那小钱又是怎样满怀着希望的期待呢?

10 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理解:枯萎的花苞、绽放在文中的意思

体会: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谈何容易

想象:台湾青年的骨髓会使小钱……

11 指名反馈,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台湾青年的骨髓会使小钱(苍白的脸红润起来;燃起生命的火种;枯萎的花苞重新绽放)

12 师导: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带着小钱的希望出发了。

出示李博士奔波的时间表

学生观察后思考:这经过了多长时间?(差5分钟就是十二个小时)

这是怎样的十二小时?

反馈:漫长、紧张、让人担心的十二小时

师导:李博士没有停歇,一直到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

出示第六自然段:男生齐读,读出李博士的不辞辛劳

找出表示漫长、紧张、让人担心的关键词(奔波)

指导朗读,读出漫长、紧张的语气

13 小结: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无私和博大爱心深深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正是因为有他们,

小钱才能燃起生命的火种。讲到这里,我们的课题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指名反馈:生命桥指什么?(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血脉亲情。)

是什么使这座生命桥跨越茫茫海峡的?(是台湾同胞的爱心)

四 出示最后一段,指导朗读

师导:同学们,茫茫海峡割不断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骨肉亲情。让我们用“心”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遍。

学生齐读

五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师导:同学们,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等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是他们的爱心给了

小钱第二次生命。这就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血脉亲情。

2 讨论:如果有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了,小钱会怎样感谢他呢?台湾青年又会说些什么?

3指名反馈

4 教师小结

六 总结全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宝岛台湾同大陆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

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七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积累爱心名言警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三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震资料,音乐,李博士的照片及行程安排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走过生命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有一种桥是用爱心、用骨髓建造的,今天我们要一起用心了解这座桥。

这座生命桥是怎样建起来的呢?我们一起去课文寻找答案。

1、找骨髓(十分不易)

(1)课件出示句子“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①读通句子。(指名读)

②理解“凋零、含苞、绽放”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自由读,回答。)

(2)课件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合适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 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①大家看看这三句话都是在说什么?

②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 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

③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句子。

(用心体会“十万分之一”,用心体会寻找过程的“几经辗转”,才能体会寻找骨髓的“谈何容易”。)

2、献骨髓(遭遇地震)

(1)课件出示“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指名朗读后再谈感受。

②看课件(播放地震片段),体会当时的台湾是一种什么情形,练读“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 晃。”联系自己谈感受。

③让我们的心贴近青年的心,一起来到大陆,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配乐,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④此时此刻台湾青年想得更多的是海峡的彼岸,一个18岁的大陆同胞正 满怀着生的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

⑤运用文中词语练习说话“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 ( )。”

⑥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认识吗?是啊,在海峡的另一边,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竟如此牵挂,这真是海峡两岸心连心。

⑦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语句子。

⑧如果是你,你会捐献骨髓吗?

3、取骨髓——(遭遇余震)

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就在小钱等待骨髓的同一时刻,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奔波呢?(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回答)

②在这同一时刻,李博士在做什么呢?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指名读)

③我们来看一看突如其来的余震是怎样的情形。(播放地震的片断)

④想像一下,当时手术室里的情景?

⑤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博士是怎样表现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⑥说说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抓住“沉着”“突如其来”“空旷”“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词语体会李博士博大的爱心。)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⑦从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4、送骨髓(连夜奔波)

①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刻表,体会“奔波”和“连夜”等词语表达出的李博士的爱心,引读第六自然段。

②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课件出示行程时刻表(问学生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③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指导读出艰辛、紧张与漫长的三种语气)

5、植骨髓(成功)

①出示:22:50分,骨髓移植手术开始了。第二天凌晨2:00整,手术顺利完成!

二、升华情感之桥 ,抒颂血脉亲情,理解生命桥 ,总结全文

1、品读第 7 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出示“这真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发散填空)

生:这真是一座用骨髓架设的生命桥啊!(师板书:骨髓)

生:这真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生命桥啊!因为台湾青年是满怀爱心捐出骨髓的,所以我说是用爱心架设的生命桥。(师板书:爱心)

师:小钱得救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倾吐我们的心声!(全班齐读第 7 段)。

2、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知道是台湾青年用骨髓救了自己,他会如何感谢台湾青年呢?你替小钱写一封感谢信给台湾青年。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德国风光片

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锦绣山河;有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当然,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板书)

1.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

2.谈谈观后感受。

3.揭题: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打开书本,读一读,你就明白了。

⑴生自由读课文。

⑵交流,补充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再读课文,感知美丽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

⑴正确读文,自学生字。

⑵质疑。(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

⑶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请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读。

3.交流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重点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感受当学生谈到”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⑴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⑵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⑶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四、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让我们继续跟随语言大师季羡林走进异国的风情画卷,在欣赏他语言艺术的同时去体会做人哲理。

二、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个词概括德国给你的印象?(板书奇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自主阅读、感悟美丽

自学要求: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边读边批注。

⑵小组交流、欣赏美丽,教师巡视指导。

⑶全班交流、共享美丽,教师相机展示重点句

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

⑷多形式朗读,品位美丽

自由朗读、看课件听配乐范读、想像读、汇报读、背诵。

⑸联系实际,迁移美丽

a.如果你漫步在这样的街头,你有怎样的感觉?会说什么呢?

b.这份奇丽的美景不仅是花之美,更是种花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心境让人赞叹!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前后呼应,再感“美丽”

过渡:四五十年后,景还依然,情还依旧吗?快速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能说明问题的一句话。

⑴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美丽”还包含什么?

⑵季老先生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使得他在文中不由得赞道: “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五、总结全文,激发阅读兴趣

⑴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

⑵季羡林不愧为一位语言大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普通又精炼的语言,却又如此的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都拥有一双与人玫瑰的手!想继续深入地了解季老艺术魅力的不妨多去阅读他的作品。

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第八组课文。打开书149页,我们一起来看单元导语。谁来读一下?这一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呢,谁能说一下?(异域文化)导语中对我们学习本组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呢?谁来说一说?(要学生理出1、2、3条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异域文化”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文章是谁写的?对季羡林你了解多少?课件(师简介季羡林)

同学们看课题,自己的花是谁的花?为什么又让别人看?相信随着课文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的。

二、检查预习:

课前都预习了吧,老师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看屏幕:

1.读词语:

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指生读(及时纠错、正音)

谁再读?

师强调:莞在本课中读wǎn,如莞尔一笑;当表示地名时读guǎn,以后大家会学到。

(4)理解词语:

看划线的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莞尔一笑是形容微笑的样子。那怎样是莞尔一笑呢?同桌之间互相做一下。

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又是什么意思?课件这就是“花团锦簇” ; “姹紫嫣红”呢?课件这就是“姹紫嫣红”。

师:课件像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

师:同学们掌握的词语真多。

(5)我们再来读词语(齐)

看本课的生字。

2.读生字:莞 姹 嫣

(1)谁读,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2) 这3个字在读音和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齐读。

3.生字词语大家掌握得非常好,课文你们读得怎么样呢?打开书第150页,提读课文。注意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德国景色奇丽、民族奇特。(板书:奇丽)

师:奇丽是什么意思?

三、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在德国到底看到了怎样的奇丽景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并用波浪线画出来,体会体会。

(1)生:课文第2段中“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是作者看到的奇丽景色。(找出来了,一起看大屏幕)课件

师:谁再读一遍?看这段话,奇在哪里?

生:德国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朝外开、家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生边说师边板书:都在养花 栽在外面 花朵朝外)

师:为什么花朵都朝外,(他们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还有花本身具有向光性。)

师:德国人把花种在外面,让花朝外开,这种现象让季羡林先生很吃惊、不理解!能试着把这种吃惊的语气读出来吗?

师:评价一下。

过渡师:德国奇丽景色还体现在哪里呢?找出来了吗?谈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课文第3段中“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走在街上,我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摆满了花,颜色也特别鲜艳,非常美丽。

师:课件看大屏幕,从那几个词感受出来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生答师板。课件

师:结合课文说说“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就是每一家窗子前都有花,一簇连着一簇-------------------------------。

师:从这两个词中我们除了感受到花的多,还感受到了花的美!这么多美的花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课件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老师想问一下,“山阴道”是什么意思?

生:-------------

师:为什么说像走上了山阴道?

生:---------------------------------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美美地读这部分,课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师配乐朗读)

生1:我仿佛看到每一家的窗子外面都栽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生2:我仿佛看到德国的人们每天都更换新花------------------------。

生3:我好像闻到------------------------------------------------。

生4:我好像-------------------------------------------。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丰富了!整条街道上的花就像海洋一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应接不暇。

师:怪不得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谁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你试试)

他读得怎么样?我们来评一评。

生1: ----------------------------------------------------。

生2:我觉得他-------------------------------。

师:那你愿意像他那样读给大家听吗?

谁能读得更好。(谁还想来!)那么多同学都想读,那我们就一齐走进这美丽的画卷中吧。(齐读)

师:德国每一家都把花种在外面,养花给别人看;走在街上又能欣赏到别人的花。这充分体现了德国人的一种什么思想?(生答师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过渡师:正是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铸就了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所以作者说课件引导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其实这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不但德国人有,我们中国人也有。同学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吗?

生1:我想到了咱班学生------------------------------------------------

生2:同样,--------------------------------------------------------------------

生3:我也想到了--------------------------------------------

生4:我还想到了----------------------------------------------------

生5:我想到了---------------------------------

--------------------------------------------------------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他人,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能做到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信我们居住的地球就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家园、人类的乐园!这种境界那该是多么地“耐人寻味”呀!

2.师:四五十年后季羡林先生再次踏上德国,这奇丽的景象变了吗?课文是怎样说的?(生读后谈)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联系课文二、三段,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想--------------------,但是有些东西是始终没变的。

师:什么没变?

生:花还种在外面;家家户户都养花;--------------------------------。

师:原来在美丽的花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课件──(齐读。)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所以,作者才能在第一段这样深情地写道课件(齐读)。

四、总结深化中心:

师: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奇特的民族,使季羡林先生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做了一个--------的梦。(教师引读出来-------)

师:为什么作者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呢?课件

生1:

生2:

生3:

师:季羡林先生是一位爱国人士,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又来到德国,他看到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所以作者说自己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回过头来我们看课题,自己的花是谁的花?(德国人的花)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因为德国人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思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欣赏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品味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独特的民族风情,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结婚主持人最新搞笑台词例文范本五篇2023-08-27 15:38:17

会计人员工作总结最新范文2023-08-14 21:37:44

难忘的元宵节初二话题作文700字7篇2023-08-12 04:36:47

幼儿园听课个人心得体会10篇2023-08-11 22:15:24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必备2023-08-15 05:55:00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电子版指南五篇2023-08-20 22:17:55

语文三年级的知识点2023-08-20 13:14:05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