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二上语文教案2021设计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1、“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板书: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瑟瑟 忘归
无管弦 悲凉(奠下基调) 忽闻水上琵琶声(惊喜)
惨将别 不发
江浸月
五、分析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我们平常只是听,要描写它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却非常成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2、要求学生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板书:
比喻句 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 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 戛然而止
3、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鸣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白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4、要学生找出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六、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学生齐读,找一个学生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确:
“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妓生涯。“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后边写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以及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房;用昔日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板书:
江中听诉身世苦
前半部:色艺超群,红极一时,欢乐奢华
对比、反衬
后半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孤苦寂寞
二 、师生共同学习第四、五段
板书:
同病相怜感慨多
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结合全文,让学生找出写音乐效果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人与客人的表现衬托音乐美妙惊人。
2、第一次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浸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高超迷人。
3、再次弹奏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感人力量。
四、分析琵琶女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内涵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六、分析本文明暗两线,画出结构图
秋江夜送客──月夜听琵琶──凄凉话身世。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洲司马青衫湿,为君翻作琵琶行
七、解决练习
中职高二上语文教案2021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赏析意象,并加深对“意象”、“意境”等概念的认知与理解。
3、赏析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悟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愁”就是“秋”下一个“心”(教师板书“愁”字),自古以来似乎愁情与秋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些与秋相关的表达愁情的诗句吗?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学生可能答出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万类霜天竞自由”;也可能答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等)
这些诗句表达的都是愁情吗?
同是写秋景,在情感表达上可能会截然相反,在景物的刻画上也就会呈现不同的特征。那么在古典诗词中,情与景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将再次来品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获取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同时能够很好的体会一下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赏析:
1、《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了,同学们能不能一起来背诵一下?试着来一下吧,老师给你们起个头: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教师对背诵作简单评价,根据学生的学情引出诗歌朗诵节奏问题。)
同学们的背诵还比较流利,说明大家此前学习得还不错。但是老师发现,大家在对这首诗的解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在节奏的把握上还不太好,更重要的是从你们的诵读中老师还感受不到诗人想要传达的那种深沉浓郁的“秋兴”秋思。所以,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再次走进诗歌,一一解决我们在这首诗的解读方面还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
有人说,读诗先读题,因为诗题是诗歌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我们能否从这扇“窗”中窥探出诗的“心灵”来呢?
教师提问:何谓“秋兴”?
明确: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课文注释)。
秋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为何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感怀呢?
曹丕在《燕歌行》中对秋天有这样一番描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所以“悲秋”似乎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们表达忧思愁绪的一个题材。
2、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朗诵一下这首诗,可能不是很好,但也是老师的对本诗的一点理解。同学们也来评一评,另外,在听的过程中,要完成一个任务:找出杜甫在本诗中刻画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同时思考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教师范读,学生找意象)
明确:
“玉露”——白露
“枫树林”——红艳
“气萧森”——萧索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波澜壮阔
“塞上风云接地阴”——阴沉
“丛菊”——开了又开
“孤舟”——孤独飘零
“刀尺声”、“捣衣声”——急切
同学们从杜甫笔下描绘的这些景象中,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氛围呢?
(如果学生不能领会,可找个诵读水平好的学生再读诗歌,加深对意象的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强调要节奏舒缓,沉郁顿挫)
明确:萧森、凄凉
3、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心中之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杜甫描绘这样一幅萧森凄凉的景象是要借以表达心中怎样的情感呢?
(再读诗歌,指导学生如何从诗歌本身来找暗含诗人情感的词语。)
“凋伤”、“萧森”、“泪”、“故园心”、“寒”、“急”
诗人为何而流泪?对“故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此处如果学生领悟不够,可以适当补充创作背景)
明确:年华易逝,羁旅在外,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凄苦之情,思乡之意,尽在一个个意象综合营造的图景画面的氛围之中。
(指导诵读:“……”这些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应该重读,正因为杜甫的悲秋融入了家国之思和身世之悲,所以这种情感也就显得分外的沉郁厚重,所以读诗时节奏一定要舒缓,一定要顿来挫去!)
4、同学们不妨都来试一试,咱们一起来揣摩揣摩诗情,看我们能不能读出诗人心中的那份深沉的忧思与苦痛?
(师生共读诗歌,感受诗情)
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在节奏的把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浓郁多了。
文学把李白称作“诗仙”,他的浪漫主义诗歌雄奇飘逸、热情奔放;而把杜甫称作“诗圣”,他的那一首首现实主义诗歌构成了一部“诗史”,那杜甫的诗在语言风格上又有怎样的特色呢?
明确:沉郁顿挫
杜诗景象上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沉郁指其作品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真挚。顿挫指韵律上的变化多端,表达情感时欲说还休。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秋兴”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呢?
(小组讨论,可以分别从景和情两个角度)
景——大景全景,视线广阔,气势恢宏。如“兼天涌”、“接地阴”
情——家国之思,题材严肃;“他日泪”感情深沉、真挚;“丛菊两开”融入羁旅愁思,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诗歌尾联未直接抒情,而是转而以景作结,把凄凉之意,思乡之情表达得含蓄而蕴藉,余味无穷。
(这个环节有点难,须设计出两三套应对方案,方能真正引导好学生去突破这一难点!)
5、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对这首诗情感的把握更深了一层,同学们也基本把握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最后让我们再次大声朗诵这首诗,将杜甫心中的郁结传达给在座的每一个人。
(三)小结:
“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但像杜甫这样心怀天下,感时伤事的崇高品格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热爱自然、心系社会、胸怀天下的热血青年。
五、布置作业: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中职高二上语文教案2021设计3
一、名句导入,激发兴趣
实践表明,由已知切入新课,既容易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又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知识体系。名句是经过时间的洗涤,被历代人所激赏的前人的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由熟悉的名句导入,既可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品味,也可唤起学生积累新知识的渴望,可谓一举多得。
李商隐的许多诗句已被广泛使用,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
二、简介作者,奠定鉴赏必备条件
“言为心声”,诗文总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烙印,刻上作者个人遭遇的印迹。了解诗人简况,是鉴赏诗歌的必要准备。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十七岁就以才华受人赏识,二十五岁中进士,入朝做官。不幸卷入朋党之争,政治上始终遭到排挤,在党争的夹缝中生存,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做些幕僚工作,很不得志。他的个人生活也很不幸,结婚不到十二年,爱妻便去世。就在那短暂的十二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常常团聚。
他本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抱负,却终身潦倒,得不到实现的机会,因此心情抑郁苦闷,四十五岁卒于郑州。存诗约六百余首。由于时代混乱、个人失意,诗中往往流露出浓浓的感伤情绪。李商隐的诗不仅在唐代诗坛、而且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颇有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性极高的无题诗,基调凄凉伤感,音调和谐婉转,遣词用字严谨,对仗工致,用华丽的词藻构成生动优美的形象,传达出深刻真挚的感情,耐人寻味,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锦瑟》取诗首二字为题,就属此类。
三、读读背背,初步感悟诗歌大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阅读尤其这样,反复诵读可帮助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有所领悟。
鉴赏中,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能力,结合教材注释、手边资料,在读读背背中进行初步鉴赏(语言、节奏、韵律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鉴赏诗歌也须“有的放矢”,不可毫无目标,漫无边际,要在学生自读前(或阅读中)明确提出:1.领悟诗歌情感基调;2.通过想象联想再现诗中意境;3.找出并思考诗中的四个典故、五个比喻的用意。
四、涵泳探讨,美读鉴赏诗歌
李商隐的诗,即使好学深思之人读起来也觉吃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意境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重含蓄,《锦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解读方式的可能,如锦瑟说、爱国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等,耐人寻味,正是诗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鉴赏,可就诗论诗,不必寻求统一的答案,只需结合晚唐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用自己的语音去再现诗中意境,把玩诗歌清丽语言即可。
1.把握全诗情感基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由此我们可以把握住这首诗是抚今追昔,书写困扰诗人多年的“惘然”之“情”。朗读时宜放慢语速,以低沉语调再现哀怨、怅惘、迷离。
2.“未成曲调先有情”,首联即情感触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啊,你没来由的有五十根弦,每一弦每一柱都在追忆曾经的年华。诗人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正是被“情”困扰多时,此时把“锦瑟”作为情感的触发点,寄寓自己的情思。此联既是起兴,又是用比,行文十分巧妙。吟诵时,一定要先酝酿情感,才能读出哀怨的语调、深深的迷惘和无限感触,才不会是空穴来音。
3.陷入沉思,发出无限感慨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过的以往和美好的愿望,有如“庄生梦蝶”一样清晰,令人留恋,使人沉迷,让人惆怅。即使它不能实现,但“我”心依旧,假如死去也要像“望帝”化作杜鹃啼叫不止。此二句诗语言虽简洁,却蕴意无穷,巧妙用典,令人深思。读时应以痴迷、陶醉、无限眷恋、无限执著的语气来再现,语速、声音由厚重、舒缓到激昂、悲切。
4.以清晰语音,再现美丽、朦胧、凄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月高悬,青青的广漠大海,鲛人泣泪成珠,清冷月光、晶莹珠光、明亮泪光交织一片,让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蓝田日光秀丽,阳光温暖,白玉生烟,玉埋地下却精气升腾。“沧海遗珠”“蓝田美玉”,虽然珍贵,却被人遗忘,令人悲伤、惋惜,但其终究是珠宝美玉,又令人庆幸、欣慰。读时应读出苍茫之感,毫无依托,无限爱怜,无限悲伤之情。
5.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情哪里是追忆往事时才有,只是当时就已令自己迷惘。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然,实在不堪回首。行文浑然一体,情感愈加浓郁。朗读时宜表现出欲罢还休,荡气回肠,有如空谷回音,余韵无穷。
五、课外延伸
1.寻找诗人足迹
《锦瑟》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可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诗人生平,品读诗人其他作品,寻找相关资料,自己打造解读的金钥匙。
2.与诗人对话
“学以致用”,把死知识变为活水之源,不容忽视。对文学作品,我们应采取“拿来主义”,建议学生写写鉴赏文章,是为“与诗人对话”。
中职高二上语文教案2021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_。《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中职高二上语文教案2021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
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1、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⑴ 是全文的文眼。
⑵ 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2、讲解第二自然段:
⑴ 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 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
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
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蓝、水、木在外力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⑶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⑷ 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⑸ 词语:
輮、槁暴、受、就、中。
3、讲解第三自然段:
⑴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 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⑷ 词语:
致、绝、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⑴ 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⑵ “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⑶ “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
跬、镂、一、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习题
1、课后思考练习题。
2、基训上的习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幼儿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模板五篇2023-08-10 09:28:10
过好六一儿童节作文600字五篇2023-08-24 12:44:43
防溺水特别节目直播心得体会观后感五篇2023-08-15 23:51:49
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简短模板2023-08-21 01:18:08
过秦论高一上册语文教案2023-08-26 07:59:36
过秦论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2023-08-24 20:51:42
最新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文案2023-08-19 02:43:41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