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语文老师怎么做好阅读教学

时间:2023-08-15 20:19:53 文/张东东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语文教师怎样做好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而在农村这块“阅读的沙漠”中崛起“阅读的种子”并非易事。如何激励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我慎重考虑到农村学生的识字程度、朗读水平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品赏能力差的弱点,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读。则教师的有感情范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

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我教《第一场雪》一课时,通过有感情范读描写下雪后的句子,作者写雪景时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写法,突出了雪大和雪美的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整个过程使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熟读成诵,兴趣升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阅读就应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桂林山水》时尽多让学生在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映入眼帘,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获得了美的情感,兴趣得到了升华。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各种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或以情设趣,或以疑激趣,或以电教媒体引趣等。

怎样设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一)明确为何发问,提问必须具备有效性

真正有艺术性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落脚点的。否则这个问题抛出来后如同无根之木,在学生中难以激发任何的兴趣。即便有,恐怕也与有效教学扯不上关联,可能还把学生的注意力打乱了。教师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以这些作为设问点,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教师思维的逻辑性(切忌零碎的问题),进而使学生知道该如何来学习,从而慢慢培养阅读学习的能力。当然,面对好的提问技巧学生往往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来总结思考,最后完成“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最难的教学目标。

(二)针对不同文体,抓住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如果是教诗词与文言文,如高一课本上的《沁园春?长沙》与《劝学》。须注意诗词偏重于意象,强烈地包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学生的目的在于体会作者所寄予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借以传达出来的技巧,比如情景交融、对比、烘托等等。《沁园春?长沙》就需要细细品读“湘江秋景图”,提问作者寥寥七句写景诗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继而询问写了哪些景,传达出怎样的情感,用了怎样的技巧。

对于《劝学》,不如提问学生每一段有没有论点提出来,启发学生对于整段每一句细细分析。不能忘了这是一篇议论文,也不能忘记文章意思需要读懂才能够概括出来,后续再让学生提问,有哪几句读不懂。老师再来解答,最后通过练习来解决文言现象,借此加深文本的理解,这样可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再比如笔者对于《荷塘月色》中“月色下的荷塘”这幅景象的分析,以前上棵大都提问写景的顺序,这次提出的这个问题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这一段中哪些句子表明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学生会一一从荷花到荷叶到荷波荷香细细地品味与思考,甚至是争论,效果很好。

针对每一节课具体教学目标设置具体问题。这需要深入到教学环节步骤的把握。比如教《祝福》,这是一篇小说,你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在第一节课上,设置问题“假如你自己是祥林嫂,请向我们讲述你的遭遇”,这一节课解决了小说故事情节以及叙事视角的问题。第二节课设置问题“假如你是鲁四老爷(或者四婶、卫老婆子等),你眼中的祥林嫂是怎样的人?”这一堂课解决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者设置众多“看客”的深意。第三节课分析课文中所有祝福及祭祀景象,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小说三要素的讲解条理清晰,学生体悟也深刻。

以读为本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尽可能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得到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1、以读代解

《语文课程标准》里讲到,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有些教师在教学《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时讲了“后来,李姐(保姆)身体不大好,宋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了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地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还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其中,作为国家的名誉主席,她为什么能这样做?李姐为何感到十分不安?这时教师大可不必给学生做详细、理性的分析,而应采用以读代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及预习中的人物简介,便可悟出其中的意义,并真切地体会到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谊。

2、以读促“思”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他们才会在阅读《一夜的工作》时质疑:那么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为什么室内陈设那么简单?在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就会发问:邱少云为什么能耐得住烈火烧身呢?在读《狱中联欢》时才会纳闷:“革命者们为什么敢在敌人的监狱中载歌载舞,而又不会遭到敌人的射杀?这样的读,才能真正让农村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3、以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悟出文中的“情”,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

例如,在教《开国大典》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群众游行时的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人民政府万岁!”“毛主席万岁!”及毛主席向群众的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由于学生读出悟感,所以给人以极大的鼓舞,让人感到场面的再现,心中无比兴奋与激动。同时,还读出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毛主席无比热爱、崇敬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渗透了高尚的人文因素,真切地体现了文中的“情”。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国际商务社交礼仪2023-08-20 04:58:15

元旦主持稿开场白致辞五篇2023-08-24 23:17:07

母亲节感恩主题作文600字五篇2023-08-13 10:55:48

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范文10篇2023-08-10 16:13:57

四年级小学语文课程老师版教案设计五篇2023-08-21 21:11:19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五篇2023-08-10 10:11:03

一年级语文教学优秀设计方案五篇2023-08-21 17:14:24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