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采桑子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2023-08-26 08:44:45 文/刘莉莉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采桑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积累一定数量的有关“愁”的词。

2.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创造意境的方法。

说明: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表达效果及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词的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见到欢愉喜善的作品,即使有也不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那些使人深受感染的作品往往都是愁思穷苦之词。中国古代诗人也好将“愁”字入诗,在中国古诗词中含有“愁”字的诗词不胜枚举,如“愁如塞月恨边云”,“百年愁里过”,“吴山点点愁”“无愁不到心”,“新月与烟愁”,“明日黄花蝶也愁”,几乎无处不可用“愁”。文人可能是多愁的,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具有愁思,也善以愁入诗。因此,借助本文也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学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难点:理解词中“愁”之外独特、开阔的情感空间,以及欧阳修积极的人生追求。

说明:

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词重感情,词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通过诵读,引发出独特的想象,进而产生个性化的审美,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对于词中的“愁”,学生通过诵读是能够理解到的,但“愁”之外欧阳修独特、开阔的情感空间及积极的人生追求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除了文本的理解之外,还引入了冯延巳的《采桑子》进行对比,以凸显欧阳修的积极的人生追求。

思路点拨

本文的教学,也可与四十一课柳永的《蝶恋花》进行比较阅读。两首词中所描绘的春景的残照狼藉,与两位词人所流露“望极春愁”和“群芳过后西湖好”,在同与不同之间,把握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练习举隅

1. 积累——名诗佳句颂西湖。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4)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宋·孙锐《平湖秋月》)

2.探究——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唐·白居易《长相思》)

(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

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

美人》)

附答案:

2.(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念、孤独之愁;(4)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附冯延巳《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货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采桑子》阅读练习

阅读练习一: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2)有人说“稳泛平波任醉眠”中的“任”字用得好,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人们乘坐彩绘的游船,音乐助兴,美酒作陪,荡漾于湖光山色之间,白云朵朵,蓝天悠悠,这一切倒影在水中,船在行走,云也在游动,似乎是人和船在天上飞。描绘了一幅优美、惬意的西湖泛舟图。(2分)

(此题关键是抓住意象分析即可,关键意象有 “画船”“急管”“玉盏”“酒”“空水澄澈”。如果只罗列意象,没有归纳画面特点,只给1分)

表达了作者泛舟江上的轻松愉悦、惬意的心情。(1分)

(2)用得好(“同意”也可)(1分)。“任”字即“任意”“随意”“任凭”之意,形象的描绘出西湖风平浪静的美酒,作者徜徉在湖面,喝酒尽兴后安心躺在船上睡觉,任凭小船平稳的在水上自由漂行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恬适,自在的心情。(2分)

(此题答出观点1分,解释含义,描绘画面1分,作者心情1分)

阅读练习二: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2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2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清明节晚会主持词开场白范本五篇2023-08-21 08:42:21

谷雨节气养生吃什么比较好2023-08-17 09:22:20

五一国际劳动节休假祝福语2023-08-24 10:29:46

班主任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3-08-19 12:08:51

生命的舞蹈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8-26 22:31:29

公输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8-19 15:18:43

石缝间的生命初三下册语文教案2023-08-24 07:17:2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