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最新初一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大全

时间:2023-08-21 08:44:41 文/孙小飞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太空一日》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著有《天地九重》一书。

二、故事背景

《天地九重》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亲笔写作出版的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在书中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他在书中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和亲人的关爱。杨利伟在书中告诉我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

三、理解词义

1.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2.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3.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4.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

5.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6.屏息凝神: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7):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18—29):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三部分(30—39):叙述“我”在太空中遇到的困难及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67):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五、问题归纳

1.品析“几秒钟”“上千吨”的表达效果。

“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温度之高。

2.“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这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的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

3.第12自然段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

插叙。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4.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

本题运用信息提炼法。(1)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2)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国的方位。(3)特别仔细地分辨了中国各个省的方位。(4)俯瞰了首都北京。(5)看到了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5.作者特别交代在飞船中特意俯瞰首都北京的细节,说明了什么?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6.“也许”“可能”等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删除,“也许”“可能”表示猜测,表明“我”把在太空中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认为是灰尘和高空不纯净的判断只是一种猜测,体现了作者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7.“本末倒置”的错觉指什么?这种错觉会产生什么后果?

“本末倒置”的错觉指朝上坐时会感觉脑袋冲下的倒悬错觉。

8.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在太空听到的“敲击声”是神秘的?

因为这个敲击声没有规律,不知从何处传来,也很难描述出它准确的声音,所以作者说这个敲击声是神秘的。

9.第51段一系列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我”在飞船返回过程中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的心理状况。

10.作者为什么用单独的一段将飞船停住的时间详细地写出来?

这个时间是有历史性纪念意义的。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一次重大成就,“神舟五号”成功的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同时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骄傲和纪念的时刻。

六、课文主题

作者通过对自己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述,体现了中国航天工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抒发了自己作为中国航天员的自豪之情。

《带上她的眼睛》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至今发表多部中短篇科幻小说,2015年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二、理解词义

1.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3.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4.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故事的开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23):故事的发展。写“我”带小姑娘的草原之旅。

第三部分(22—44):故事的高潮。交代“我”灰色生活的改变及“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揭开悬念。

第四部分(45、46):故事的结局。写“我”的生活彻底改变。

四、问题归纳

1.第6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写出了大草原的辽阔与生机,为下文“我”带上“她的眼睛”开始草原之旅作铺垫。

2.“在我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也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这句话表明“我”由过去对自然的漠视到感觉的复苏,暗示小姑娘的行为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3.第32~43段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何种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插叙。交代了“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解开所有的疑惑和悬念,使情节更加完整,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以一个安慰着“我”的想法收束全文,深化了主题,暗示小姑娘的经历、品质彻底改变了“我”,“我”会带着小姑娘的精神更好地生活。

5.文中是怎样刻画“我”的形象的?“我”对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文中对“我”的性格刻画,多是从对“我”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体现出来的,“我”毫不介意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豪爽的性格,却也因此缺乏耐心,而女孩无意中却成为“我”的老师,让“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有所不同,“我”的转变表明“我”的心地善良,只是一直以来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与女孩之间性格的对比,凸显出文章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真的美好。

五、课文主题

“我”在度假旅行过程中,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传感眼镜”,用她的眼睛开始草原之旅,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地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这让“我”明白,应该时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要学会珍惜。

《河中石兽》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又有所发展变化。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

二、故事背景

纪晓岚作为盛清时期的饱学之士、一代文学宗师、《四库全书》的总编辑,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一篇有哲学思想内涵的著作。作为为满清皇朝服务的汉人,他没有成为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哲学家的条件,特别在动辄用“_”“伺候”汉人知识分子的乾隆朝,纪晓岚的处境就像伺候猫的老鼠,不能有丝毫差错,特别是言论。作为饱学之儒,他又不想把他的深刻思想永远带入坟墓。于是,他最终采取了“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的方式来表达他观察当时社会的思想。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他完成了一部志怪小说式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三、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是非木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2.渐沉渐深耳古义:罢了;今义:听觉器官,耳朵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4.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放在句首,可译为“因为”;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5.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

6.求二石兽于水中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二)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众服为确论(认为,动词)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之:闻之笑曰(这件事,代词)当求之于上流(石兽,代词)其反激之力(的,助词)

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离开)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临:一寺临河干(靠近)执策而临之(面对)

(三)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以为顺流下矣

点拨:省略主语,和尚们;“以为”后面省略了“石兽”。

2.求之地中

点拨:省略介词“于”。

3.棹数小舟

点拨:省略主语“僧”。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点拨:“寺中”前省略介词“于”。

5.果得于数里外

点拨:“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倒装句

1.当求之于上流

点拨:介宾短语“于上流”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2.果得于数里外

点拨:介宾短语“于数里外”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果于数里外得”。

3.求二石兽于水中

点拨:“于水中”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点拨:“为”表被动。

(五)名句积累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四、课文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注释:

临:靠近。

河干:河岸。干,水边,河岸。

圮(pǐ):倒塌。

焉:于此,在那里。

阅:经过,经历。

棹(zhào):划(船)。

曳(yè):拖。

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到了下游。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注释:

设帐:设馆教书。

尔辈:你们这些人。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

暴涨:指洪水。暴,突然。

湮:埋没。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译文: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精神失常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注释:

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盖:因为。

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已:停止。

溯流:逆流。

求:寻找。

如:按照。

译文:一个巡河、护河的老士兵听说了这件事,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精神失常了;在原地深处寻找石兽,不是更精神失常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五、问题归纳

1.讲学家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本题可运用人物性格概括法进行分析。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甚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2.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寺僧的嘲讽与自以为是,表现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理;老河兵的“笑”流露出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3.为什么按照老河兵的方法最后找到了石兽?

老河兵考虑到流水的影响,也考虑到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充分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根据他的判断准确找到了石兽。

4.第4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记叙中议论作用分析法。议论,结尾通过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判断。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正确的。

5.老河兵的判断看起来不合常理,可为什么是正确的?

寺僧按照常理去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特点,主张到沙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主张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老河兵常年镇守河防,了解水、沙、石的特性,他是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的,所以是正确的。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寻找沉落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事情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做出推想,说明了仅有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潮州市寒假放假时间2023-08-13 00:22:51

份公务员申论考试写作高分妙招2023-08-11 03:29:52

哄小朋友睡前经典成语故事【10篇】2023-08-16 19:28:49

小学生预防溺水手抄报好看简单大全8张2023-08-20 21:04:45

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技巧归纳2023-08-13 18:24:59

统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技巧2023-08-18 13:49:58

系统化的高三语文备考学习方法2023-08-27 02:59:44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