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范文五篇

时间:2023-08-23 07:03:11 文/黄飞老师 语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1

一、教学准备:

1、录象《烈火中永生》。

2、课文重点语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仪。

二、教学要求:

1、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小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课件# 导语: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A自读,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B联系上文思考: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C小结: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D自读,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板书)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

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

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6)小结

四、教学结束: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

【教学目标】

1、会写“阀、避”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

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

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

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

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被捕前部分。

“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

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

2、学习被捕时部分。(抓住重点词语)

感受紧张气氛和人物不同的态度。(“我”的惊恐、敌人的_、父亲的沉着和蔑视)

3、学习被审时部分。(关注人物外貌、神态)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经受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安定、沉着”从容镇定,绝不动摇。

4、学习被害后部分。(读好对话)

对话表达出的感情。(牢记牺牲,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总结全文,领会精神

1、总结李大钊的精神品质,课件展示李大钊的事迹。

(李大钊同志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2、结合课文,自由说说感悟。

3、完成课后习题。

【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对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被捕遇害前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展示了革命先烈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读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3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抓住李大钊神态、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回忆”。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二、初读感知,理清“回忆”

1、请你把课本翻到46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带着这些问题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明白吗?好,开始。

①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这篇课文比较长,我把难读的词语请了出来,你会读吗?请小老师来领读。

②随机解决较简单的几个问题。

③合作交流: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你能说一说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2、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省略修饰语和个别情节,语句简洁。)

3、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

1924年代表中共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_运动。

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广大群众,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他成了军阀、_的眼中钉。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了。但是,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4月28日_绞死了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三、走进“回忆”,了解被捕、

1、请你再一次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先来学习父亲被捕前这部分,找一找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①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干什么呢?(忙碌,早出晚归,日夜不停地忘我工作。)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②为什么父亲要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联系第6自然段,点名写法:照应)

③从父亲早出晚归,日夜不停地忘我工作,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你读出了什么?(时局紧张,不顾生命安危)

④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找一找还有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出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①“我哪能离开呢?”是什么意思?离开意味着什么?不离开又意味着什么?

②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父亲选择了什么?这又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啊?

③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④是啊,我哪能离开呢?从这段话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呢?(反问)

⑤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意志坚决,置生死于度外)

⑥既然这两个反问句更写出父亲的坚决,那么这样写行吗?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不行,缺少层次,递进)

⑦体会得真好,那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

⑧这就是层层递进啊,我哪能离开呢,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再读一读。

3、我哪能离开呢,父亲依然不顾安危工作着,依然,引读: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依然工作着,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出示: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①同学们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敌人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备而来,全副武装)

②父亲面对这一群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全副武装,有备而来的魔鬼,父亲是怎样做的?请你找一找。

③出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④哪一词印入了你的眼帘?

⑤“严峻”。父亲这严峻态度仿佛在告诉他们什么?让我走进父亲的内心,自己再读一读。

⑥但是他为什么不说?(轻蔑,不屑)

⑦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仅仅保持的是对敌人的轻蔑和不屑吗?保持的还有什么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勇敢,坚毅,沉着,视死如归的本色……)

⑧齐读。

4、根据板书,小结:这就是我的父亲,忘我工作、意志坚决、勇敢坚毅、视死如归的父亲,十六年来久久难忘。

第二课时

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1927年4月28日,在敌人的残害下,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二、集体交流

“被捕后”这部分,走进人物内心。(课文的第十八自然段至第二十九自然段)师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选读相关语句,谈感受。具体预设如下

1、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9自然段。

(1)学生读议第19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表的变化谈感受。

2、依循学生的阅读需要,以课文的第22自然段为切入点,上挂下联。

(1)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2自然段。

(2)根据段中的第1、2句话,挑起疑问。

师:这是我们被捕十多天之后,亲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其实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人之常情,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啊!可是,文章怎么写的?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2自然段的第1句和第2句话。

师:“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我在想。父亲是不是不爱他的孩子?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3)联系上下文19-28自然段,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回扣段中的重点句子。

师:是的,他爱他们,从先生子女后来的访谈和传记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爱。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妻子的丈夫,他爱深深地爱着他们。可是为了不连累亲人,为了不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他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啊!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5)联系上下文,同座间互相探讨,在探讨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精神的伟大。

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重点朗读这段话,在读中感悟人物之所以不平凡的内在原因。

(6)总结全文。

师:正是因为他的心被这样一种力量占据着,所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面对魔鬼般的敌人,他依然保持着他那严峻的态度;面对凶狠的法官,亲人的呼喊,能那样的镇定、从容。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生:(齐读重点句师: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他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

1、出示课件,(李大钊临刑前的一张照片,并配上了音乐)教师激情述说:“1927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李大钊与另外19位年轻的革命者一起走向了刑场。他们的青春本来应该像春花一样灿烂,而此刻他们面对的是两台巨大而阴森的绞刑架。大钊先生深情地望了一眼亲人和同志,然后头也不会的第一个走上了绞架,“神色未变,从容就死”。他牺牲时还不到38岁。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气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4、教师引导讨论并总结

这篇课文是回忆录,开头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4月28日。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5、找出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答出

课文的结尾与句子(1)照应。“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与句子(2)照应。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与句子(3)照应。

四、读写结合,抒发情感。

1、结合李大钊牺牲87年纪念活动,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2、师生共同交流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3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坚决地说、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视死如归

被捕后:瞅了瞅、没说、坚贞不屈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4

一、训练要求: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重点难点:

1、读写重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2、难点释疑:

“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被审”这一段,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

1、注意多音字。(待、夹)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

三、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

(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2、理清文章的脉络。

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

第三段(19-29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

第四段(30-33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

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

(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

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②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③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

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誝,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思考并讨论。

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

(1927年4月2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

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

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

5、小结。

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

二、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我在法庭上看到父亲是什么样的?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由于不屈服,已受过_折磨。即使李大钊受过_,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2、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

(只是瞅了瞅,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僱,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应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3、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

(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

4、小结。

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面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段。

1、这一段写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的情形。画出描写全家人悲痛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中的“记住”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思?

(怀念亲人、憎恨敌人、报仇雪恨)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

这一段着重描述了“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感和母女俩饱含着强烈爱与憎的对话,以表现他们对敌人无比仇恨,要铭记这难忘日子的誓言,计还血债的决心和对亲人深深怀念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讨论文章的中心。

(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

2、讨论文章的写法。

⑴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

⑵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

①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②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③在_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小学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谁能说一说你对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理解?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1)正音:待会儿、沉着

(2)指名回答思考题。

(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分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3.辨析词语

阀()娱()僻()怖()宪()

伐()误()避()布()选()

胖()刑()押()舅()绞()

伴()形()胛()臼()较()

四、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

(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

3.学习“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4.学习“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味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

(可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

三、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_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同学之间展开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收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三月你好正能量文案说说100句2023-08-17 23:44:34

公务员申论复习材料阅读技巧2023-08-24 18:59:53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作文10篇2023-08-13 21:31:37

儿童节手抄报一等奖作品2023-08-17 11:19:24

高二必修课语文教案授课模板范文五篇2023-08-23 07:23:17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必看2023-08-13 22:06:00

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篇2023-08-17 00:40:23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26 22:57:22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17 23:42:30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8-21 12:1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