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课内阅读模拟练习题

时间:2023-08-18 13:37:46 文/黄飞老师 阅读答案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课内阅读模拟练习题

  课内阅读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一来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争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地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1.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体现了家里人对它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等是它的本领。

  2.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个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体现了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

  3.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我”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爱情与逻辑阅读理解 爱情与逻辑阅读答案考试2023-08-20 03:55:03

蜡烛阅读与答案2023-08-17 23:45:50

花瓣阅读答案2023-08-19 20:04:43

关于光污染的阅读题目及答案2023-08-17 15:19:15

爱情与逻辑阅读理解 爱情与逻辑阅读答案考试2023-08-20 03:55:03

蜡烛阅读与答案2023-08-17 23:45:50

花瓣阅读答案2023-08-19 20:04:43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