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风波》阅读答案

时间:2023-08-24 19:52:44 文/王明刚老师 阅读答案学文网www.xuewenya.com

  《风波》阅读答案 篇1

  《风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太家见了,都芙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30、“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一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

  31、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2、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2分)

  答案:

  30、“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旧貌段有变化。

  “六斤…新近裹脚”象征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辈走过的路。

  “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象征人们仍然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传统。

  31、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描写了辫于风渡过后,鲁镇临河土场上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的场面。作者通过上述描写暗示读者:辛亥革命终归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中国农村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封建复辟势力还会卷土重来,类似于辫子风波的事件还会上演.从而深

  化了作品的主题:唤醒民众,揭示旧思想仍然钳制着人们的灵魂。

  【解题思路与技巧】七斤,原来是这场风渡的波及者,因在城里被革命军剪去了辫子.而辫子军复辟后,他心惊胆战,为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后来辫子军失败了,七斤又重新被人尊敬。一场沸拂扬扬的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人们似乎也并没有难为七斤,七斤只是担忧了一场,思想上也没有真正受到触动,也无任何变化。风波过后,“十八个铜钉的饭碗’’照常使用.九斤老太依然康健和不平。农村的面貌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六斤头上的双丫角已变成了大辫子,她又裹起了小脚,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广大农民精神上仍没有觉醒,他们的思想依旧那么麻木、愚昧。他们仍然沿袭传统.走过去的老路。在揭示辛亥革命后封建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的同时,作者指出了启蒙和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否则无法改变他们的悲剧性命运。

  32、细节描写、场面描写。

  《风波》阅读答案 篇2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从村外走回来,坐在矮凳上,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的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成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七斤嫂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村人看见赵七爷到村,都赶紧吃完饭,聚在七斤家饭桌的周围。七斤知道自己是出场人物,被女人当大众这样辱骂,很不雅观,便只得抬起头,慢慢地说道:

  “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

  “你这活死尸的囚徒……”

  赵七爷绕出桌旁,打断她的话,“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谁能抵挡他?……”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

  (节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

  注释:皇帝,指溥仪;长毛,指太平军,因太平天国成员皆披头散发,故有此称;张大帅,指张勋。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七爷有钱有学问,在村里人心目中很有地位,他的辫子盘起与放下反映了时局的变化,可见他关心时局,紧跟时代,是一个进步的人。

  B.作者在细节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比如划线句子中七斤嫂“竭力陪笑”表现她对赵七爷的惧怕,“赶紧吃完饭”表现了人们想要看热闹的急切。

  C.七斤的境遇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尊敬——幸灾乐祸——回避——尊敬”的变化,富于戏剧性。

  D.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犯皇法;然而他又是不幸的,当他面临可能犯法的命运时,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连妻子也怪罪和咒骂他。

  8.请结合全文,分析七斤这一人物形象。(6分)

  9.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龙庭”“皇帝不坐龙庭”这样的话,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7.A项,“可见他关心时局,紧跟时代,是一个进步的人”说法不恰当,对赵七爷的辫子和竹布长衫的描写,典型地表现出赵七爷是一个善于韬晦、时刻期待封建帝制复辟的顽固的封建遗老。

  8.①勤劳持家,如:全家靠他一人撑船养活,大字不识,是一个底层劳动者。②愚昧落后,如:他因撑船而消息灵通,然而他所关注的消息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并非真的“时事”,对于皇帝复辟也只知道这与辫子有关。③怯懦软弱,面对妻子的埋怨咒骂,无力还击。④对命运逆来顺受,如:没有辫子只知道唉声叹气,听了赵七爷说他有罪的话,仿佛被判了死刑,说不出一句话:赵七爷走后,七斤坐在门槛上想想些方法计划却非常模糊,只得照例日日撑船去。(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9..①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植溥仪复辟的背景下。②推动情节发展,因“皇帝坐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七斤没有辫子是否被治罪,取决于是否有皇帝。③反映主题,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并未得到广泛的宣传,也未给广大的农村真的变革,体现其不彻底性。④表现人物的愚昧无知,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他们丝毫意识不到这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拓展:

  定风波阅读答案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①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南追两谢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此词为作者在黔州贬所的作品,宋时是边远险阻的处所。②华颠谓白首也。③晋时刘裕北征至徐州彭城,九月九日会将佐群僚于戏马台,赋诗而乐。当时著名诗人谢瞻、谢灵运各赋诗一首。

  8、后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词的上片首二句读来比使用人鲊瓮中危万死(人鲊瓮,长江险滩之一)的说法来得蕴藉耐味,请对这两句加以赏析。(5分)

  9、全词结构呈现出一抑三扬的特点,请结合全词鉴赏。并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8、上片首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天气和居住环境。(1分)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新颖地写出秋雨连绵不绝、人不堪其苦的情景,突出了黔州贬所环境之险恶。(2分)联系万里二字,暗含作者去国怀乡,身世浮沉的凄凉之情。(2分)这比使用人鲊瓮中危万死的夸张说法来得蕴藉耐味。

  9、词的首二句写出了贬谪之所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前两句起调低沉,起篇为抑;后三句紧跟重阳佳节天气放晴,纵酒豪饮,有意外之喜与豪放之情,此为一扬;下片借老翁头上插花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自己不服老的气概,这比前写纵饮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此为二扬;最后三句自己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此为三扬。(4分,每点1分)全词结构一抑三扬,笔力豪迈,抒发了作者虽被贬黔州、身居恶劣环境,却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不屈于命运的摆布的乐观精神和博大胸怀。(2分)

  (1)(原创)赏析上阕前两句,并指出这两句对表现思想感情的作用。(4分)

  (2)(原创)概括这首词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5.(1)参考答案:(1)比喻、夸张(手法各1分),用漏天屋居似乘船(诗句内容1分)形象描绘出黔中阴雨连绵、潮湿阴暗的恶劣环境(特点1分),反衬(作用1分)。

  (2)表现词人虽身遭贬谪仍老当益壮,渴望比肩前代风流人物(内容总结1分)的乐观自信(豪迈、豪放等皆可)(情感基调1分)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燕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3-08-25 11:20:46

张养浩传阅读理解及答案2023-08-24 18:03:43

检阅自己的青春阅读训练附答案2023-08-17 08:05:56

致网虫儿子的信阅读训练附答案2023-08-17 05:15:19

燕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3-08-25 11:20:46

张养浩传阅读理解及答案2023-08-24 18:03:43

检阅自己的青春阅读训练附答案2023-08-17 08:05:5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