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的一个偏僻小镇上,来了一对母子。这位叫玛丽的母亲来到镇上后,租下了一家闲置了很久的门面,开了个百货店。并且,玛丽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镇上的学校读书。似乎玛丽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小镇上的人都很高兴,在玛丽的百货店开业那天,他们都来祝贺玛丽。
玛丽的百货店很有特色,吸引了小镇上的人,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她的百货店里购物。尽管玛丽要照顾百货店,她每天还要接送儿子,还要买菜洗衣做饭,但是她却没有请个服务员。也许,玛丽没有多余的钱来请服务员;也许,玛丽想自己辛苦一些,把钱存起来将来好在小镇上真正地安家落户。
当玛丽去接送儿子放学上学的时候,当她去买菜的时候,百货店里有顾客在挑选商品,她不能赶别人走,可是,她又不得不离开,于是她只得告诉大家她有事离开一会儿,让大家选好了商品把钱放在抽届里就行了。
玛丽离开了百货店,心里却忐忑不安,她想人们会不会把她的东西拿走了,却不付一分钱呢?如果真是那样,她也毫无办法。玛丽一办完事就匆匆忙忙赶回小店,货架上的商品少了,抽届里的钱多了。
晚上,玛丽一盘点,她吃了一惊,收入远远超出卖出去的商品,也就是说人们多付了钱给她。玛丽在的时候,没有人多付钱给她,当然只能是在她离开的时候多付了钱。玛丽想也许是有人用大钞,见抽屉里没有小钞找零,只好不找了。每天,玛丽都有这样那样的事,她都不得不离开百货店,而店里总是有人在挑选商品,她不能得罪小镇上的人,只得告诉人们选好商品后把钱放进抽屉里。在她的抽屉里,她准备了很多小钞。玛丽离开百货店后,心里还是很担心有人拿了东西不付钱。
可是晚上一盘点,玛丽又发现人们多付了钱给她。玛丽白天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她觉得太奇怪了,人们怎么会多付钱呢?细心的玛丽发现,她准备的那些足够一天找零的小钞,人们却没有动一分。怎么会这样呢?玛丽想不明白。但她知道,人们不会趁她不在的时候白拿她的东西。
此后,玛丽放心大胆地离开百货店去做事,每天晚上盘点,她的收入都很多,人们都多付了钱给她,可是她又不知道是谁多付了钱给她,她无从还饯。这让玛丽很不安,好像她做错了事似的。
这天,玛丽去小镇的菜市场买菜回来,看到多莉太太往她的抽屉里放了五美元,而多莉太太手上的商品,只值四美元,多莉太太应该找回一美元才是,可她没有,而是轻轻地关上了抽屉。玛丽赶紧上前问多莉太太:“你为什么不找零?”多莉太太对突然出现的玛丽笑了笑,说“我不能找零!”随后,在玛丽的追问下,多莉太太这才道出了原委。
小镇上的人担心有人趁玛丽不在的时候拿了东西不付钱,坏了整个小镇的名声,所以买了东西都多付钱,希望能填补玛丽的损失。就算没有人拿了东西不付钱,大家多付点钱给玛丽,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却能帮助这对远道而来的母子,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幸福一些。
多莉太太最后告诉玛丽,他们母子来到小镇,就是小镇的一员,小镇上的人,就有责任让他们过得幸福。如果他们过得不幸福,那就是小镇人们的错。弄清真相后,玛丽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第二天,玛丽离开了小镇。玛丽的百货店没关门,她的儿子也在镇上读书,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两天后,玛丽回到了小镇,她带来了她的丈夫,而她的丈夫,竟然是有名的大商人杰克逊。原来玛丽和儿子过不惯都市的生活,他们特地选择了这个小镇过一段平淡的生活。这次,她带丈夫来小镇,就是让他也感受一下小镇给她带来的幸福。
三个月后,小镇焕然一新,街道变得更平整更宽阔了,小镇的绿化树也美丽起来,并且,小镇上还有了一个大花园,一个养老院和幼儿园……为此,玛丽的丈夫花了几百万美元。
在小镇的花园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你会拥有最大的幸福。这个有着良知的小镇,成为世上一个最幸福的小镇。后来,许多人都纷纷到这个小镇安家落户。
1、下列关于小说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小镇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玛丽的百货店购物,是因为人们在照顾她的生意,表现了小镇居民的热情好客。
B、小说多处描写玛丽担心人们拿了东西不付钱的心理,与小镇人们多付钱的行为形成对比,反映出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特点。
C、多莉太太购买商品的情节,解开了前文设下的关于人们没有动一分小钞的悬念,行文思路缜密。
D、小镇人们的良知感化了玛丽一家,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收获了最多的幸福。
2、小说刻画了小镇居民什么样的群体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出现的关于“玛丽丈夫”的故事情节,有人认为不合理,应该删去。你是怎么认为的?有什么理由?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
2、①善良、热情,为了多照顾玛丽母子的生活而经常光顾玛丽的百货店;②诚实守信,即使玛丽不在店里也自觉付款,不贪小便宜;③社会责任感强(集体荣誉心强),小镇居民都自愿多付款给玛丽,自觉维护小镇的名声。
3、答案示例:
(一)我认为合理。①小说第二段对玛丽没有请个服务员做了几个“也许”的解释,为她的身份埋下了伏笔;②这一情节的出现,表现了玛丽对小镇居民身份的自觉认可,丰富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③富商“丈夫”对小镇建设的支持,彰显了主题,是小镇人民的良知感化了外来人员,赞美了小镇的独特魅力。
(二)我认为不合理。①原文没有对玛丽的身份做适当铺垫或交代,结尾才出现这一人物,情节上显得不自然、不合情理;②丈夫这一人物没有正面的形象描写,不够真实可信;③通过“多莉太太”之口,已经能解答关于小镇居民多付钱的疑问,从而凸显赞美小镇居民富有良知和人格魅力的.主题,可以不需要这一人物形象。
语文阅读答题模板
——结尾作用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
1、出人意料的结局
(1)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1)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3)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1)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3)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更好地深化主题。
语文阅读答题模板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
(1)渲染气氛。
(1)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对比、烘托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明史仇钺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2023-08-16 17:55:35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8-26 03:22:12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说明文阅读答案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原文2023-08-16 13:25:08
花开半时偏妍阅读理解答案2023-08-21 11:01:10
明史仇钺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2023-08-16 17:55:35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8-26 03:22:12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说明文阅读答案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原文2023-08-16 13:25:08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