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母亲》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8-13 13:19:41 文/刘莉莉老师 阅读答案学文网www.xuewenya.com

  《母亲》阅读答案1

  ①生我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四十岁。

  ②我是母亲生下来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孩子。

  ③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六口人当中,有四个娃娃都要吃要喝,而家里面只有一个半劳力——我的母亲身体一直有残疾,只能算是半个劳力的我家,在那每个劳动日的日值只有五毛钱的日子里,生活起来,不容易啊。

  ④不过,从打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的母亲非常的溺爱我。

  ⑤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我吃奶一直吃到八九岁上。不过,母亲毕竟是四十岁上才生养了我,故而妈妈的奶头里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奶水。但是,居然让我一直吃到八九岁上,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极为少见的了。母亲对我的溺爱,由此可见一般。

  ⑥我渐渐长大了,已经上了学的我,实在是到了非断奶不可的年龄了。此时,母亲知道正在长身体的我,需要大量的营养,故而,此时家中所有好吃的,总是我第一个吃——当然也是我吃得最多。

  ⑦不过,那个时侯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在我看来,每天都只能跟玉米、红薯打交道的我,能够每个星期吃上两三顿馒头米饭的,已经非常知足啦。当然啦,对于我而言,哪里的好吃的也不如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好吃——因此,每天一个鸡蛋饼,对于我来说,那是必须的。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高中,大学,工作,都只能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⑨可是,这个时期的我,每次回到家,都能在第一时间,吃上母亲做的鸡蛋饼——虽然,此时已经经历过外面世界精彩的我已经知道,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真的并不是这天底下最好吃的食品,可是我还是要高兴地大吃特吃一顿。此时,再看到已经非常苍老的母亲的笑脸,才算是心满意足。

  ⑩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在外面飘,最担心你的安全的,当然是母亲——我的母亲也不例外。

  ⑾上大学的时候,每当我要乘坐长途公交车离开家时,母亲都会把我送到车站,直到眼看着我上的车走远了,她才步履蹒跚地回了家。而每当我长途公交车回到家乡的车站的时候,远远地,就会看到母亲,在那里等待——此时的我,只是不知道,母亲在这里,已经等了多久。

  ⑿而我每次劝她,不要这样,她都会说:走走路,不碍事的。然后,每次都是依然故我的,迎啊,送啊的——直到,她再也迎送不了了,才算作罢。

  ⒀后来,已经参加了工作的我,有了恋人——就是我现在的妻子。我把恋人带回家,母亲热情的张罗着饭菜。此时,我的恋人发现,我的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特别好吃——当时的我在想:我吃了这么多年,没觉着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好吃啊。

  ⒁再后来,每当我带着恋人,结婚以后带着妻子回家的时候,在我们家那并不丰盛的餐桌上,都会有母亲亲手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而关于这些,与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的妻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⒂因为工作单位离我和妻子双方的家都比较远,故而,但是生活非常不宽裕的我们新婚小两口儿,只能在我的单位附近租了房子住。此时,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的父亲,已经与我们阴阳两隔了。

  ⒃母亲病倒了,而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正当属于我自己的房子已经下来、我正准备装修之际,母亲病危了。

  ⒄此时的我,告诉母亲说:您一定要坚持,您很快就会住在属于您儿子名下的房子啦。

  ⒅母亲却冷静地告诉我说:我可不住在属于你名下的房子那里!新装修的房子,我住进去了,我死了,这房子多不吉利啊,你不担心,你不害怕,别忘了,你还有媳妇儿啊!咱家可不能这样做!儿子,你放心,我活不了几天啦,这个月,我就会到那个世界找你父亲去啦!

  ⒆可此时的我,要亲口告诉她的却是:您儿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啦!

  ⒇半个月之后,母亲阖然而逝。 (选自《经典美文》2015·06)

  18.小说中的“妈妈”为了“我”的成长,做了很多努力,请概括相关情节。(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妻子最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因此母亲每次都为她做这道菜,体现了浓浓母爱。

  B.母亲不愿住进儿子的新房子,是怕自己死了以后会在子女的心灵上造成阴影。

  C.本文刻画了一位非常疼爱子女的残疾母亲的形象。

  D.文中“我”的妻子是一位贤惠的孝顺老人的人。

  2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⑴文章开头①~③段什么作用?(2分)

  ⑵简要分析第⒄段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21、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链接材料】

  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本文⒆⒇两段文字和【链接材料】做为文章结尾,各有什么异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8.居然让我喝奶喝到八九岁上;每天为我做一个鸡蛋饼;公交车站迎来送往,牵挂着儿子。

  19、A(文中说“我的恋人发现,我的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特别好吃”这句话,并不是“妻子最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20、 ⑴交代背景,突出家庭生活的贫困;写母亲四十岁的年纪,为下文写母亲对我的溺爱做铺垫;写子女多,形成对比,更突出母亲对我的疼爱。(三点中答对两点即给全分)

  ⑵内容上,这是一段语言描写,表现我有了房子后的欣慰和对母亲的牵挂;结构上,起着过渡作用,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21、相同点:都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去逝的哀痛和遗憾之情,不同点: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将获得房子后的喜悦与母亲去逝后的悲哀形成对比,突出内心的伤痛;【链接材料】是通过议论,对母亲品格的赞颂,以及对于母亲过早去世,内心产生的遗憾之情。

  《母亲》阅读答案2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13、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

  (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答: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答:

  15、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6、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答:

  答案:

  13、不矛盾。“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的。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14、(1)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2)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15、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16、(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2)“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是联系母亲和子女的纽带。(3)“窗”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母亲》阅读答案3

  母亲

  ①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小题1:第①段对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揣摩第③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说说“我”害怕会发生什么事?依据是什么?(4分)

  小题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4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中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作用?(4分)

  小题5: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4分)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答到“听觉、视觉、嗅觉”得2分,分析2分)

  小题2: (4分)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2分);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

  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2分)

  小题3: (4分)从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从主旨上,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共4分,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2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 (4分)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1分),划线句高度赞扬了像母亲一样普通人的高贵品质,由此揭示出了题旨,深化了主题。(3分,意思答到即可)

  小题5: (4分) ①捶打野菜的情景、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勤劳、乐观;②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勇敢、坚韧、朴实。

  小题1:

  试题分析:抓住文段描写中的细节,从描写给读者感官感受的角度来分析概括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

  小题2:

  试题分析:找到此句在文中的位置,概括前后句子即可回答。

  小题3:

  试题分析:阅读文章,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从作者所写到的人物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角度分析解答。

  小题4:

  试题分析: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根据语言的特点判断,从突出母亲的形象和表达文章主旨来概括。

  《母亲》阅读答案4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请说出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3分)

  3、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4分)

  4、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5、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1、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共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2、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1分)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2分)(意对即可。)

  3、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2分)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2分)(意对即可。)

  4、 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②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每点2分,共4分。)

  5、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2分)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2分)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快乐的夏天阅读附答案2023-08-15 15:04:19

信胡耕阅读答案2023-08-12 02:27:18

聊斋志异张诚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8-11 12:50:44

关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阅读题答案2023-08-23 18:22:08

快乐的夏天阅读附答案2023-08-15 15:04:19

信胡耕阅读答案2023-08-12 02:27:18

聊斋志异张诚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8-11 12:50:44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