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

时间:2023-08-13 01:41:09 文/阿林老师 阅读答案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1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②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③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瞒,通樠,流出的样子。③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特:只

  B.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信:的确

  C.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备:准备

  D. 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游:交往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以其有节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作者以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

  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

  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亭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

  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能做到应对自如。

  8. 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⑴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3分)

  译文:

  ⑵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4分)

  译文:

  ⑶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3分)

  译文:

  答案:

  5、C(备:完备、充分)

  6、B (以,都是表原因的连词因为,A.前句而表转折的连词却,后句而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C.前句乃,副词才,后句乃副词却,竟然,D.前句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7、A(花木枝繁叶茂,不仅要有节,还需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主旨理解有误,原文无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之意。)

  8、⑴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得分点:或、比德惩志)

  ⑵(竹子)至于经历寒暑,遭受霜雪,但枝干、叶子没有改变,颜色青青也没有改变,像是在关键时刻不改变气节的君子一样。(得分点:涉蒙夺)

  ⑶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得分点:反问句式、是、诚)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2

  尚节亭记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①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②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③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谖草:亦作萱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 ②易,指《易经》。③瞒,通樠,流出的样子。

  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益处

  B.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完备

  C.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过分

  D.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游览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有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获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喜好和好玩。同样,选取别的一些物什也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他仍然心境淡泊,崇尚节操,没有在外营谋的念头,作者对此也表示赞赏。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作者以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

  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能做到应对自如。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5分)

  (2)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5分)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3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 特:只

  B.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名:命名,起名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相信

  D.故让国,大节也 让:辞让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

  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

  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之亭的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

  D.作者于记叙描写中饱含感情,由观而喜之到安得不喜之哉,再到岂苟然哉,赞赏和欣喜之情淋漓于字里行间。既是对黄中立的期许,也隐隐传达了自己的心志。

  4.翻译原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2)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参考答案】

  1.C

  2.C

  3.A

  4.(1)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2)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

  【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不仅仅是好玩而已。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态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茎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竹子,(否则)又凭什么崇尚竹子呢?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易经》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气,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所以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那里就做对了,在季子那里就没有做对;守住自己至死不变,也是大节,在子思那里是适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选择得不精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花草树木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4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

  B、或以之比德而自励 比: 比拟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的确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宜:似乎,大概

  答案:D适宜

  5、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特卉木也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樊哙侧其盾以撞

  D、岂徒为玩好而已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答案A(A特:只,不过; B而:连词,不译;连词,表转折 C以:介词,凭借;连词,相当于而 D徒:副词,只是;名词,类,一班人)

  6、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文中,作者认为,尽管世风衰败,道德沦丧,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黄中立异于常人的地方即为崇尚节操因此早早地立下志向。

  答案D(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是少)

  翻译: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边作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藉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藉以自警;(这样)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帮助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内里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还有比节更值得崇尚的吗?

  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的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大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在《易经》里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再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因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个标准)。所以:辞让继任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坚持自始不变,这也是大节,子思这样做就适宜了,但曾子这样做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又岂是无意义呢?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8-12 09:11:05

九步之暖阅读答案2023-08-12 20:31:25

祝妇女节快乐的微信祝福语集合30句2023-08-13 20:55:21

孟子阅读答案2023-08-21 09:48:26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8-12 09:11:05

九步之暖阅读答案2023-08-12 20:31:25

孟子阅读答案2023-08-21 09:48:2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