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儿子和列车》阅读答案

时间:2023-08-10 13:05:40 文/秦风学老师 阅读答案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驶近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岔,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巨大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舞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上将会有数百人面临丧生的厄运!

  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辆火车安全地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倒在铁轨中央。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车上的旅客们丝毫不知道,他们的到来给一颗崇高的心灵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楚,他们的生命也曾如千钧悬于一发。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活着,而且未受一点损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工人的勇敢举动,就派人去把他召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口口口口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口口口口的儿子。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厄运:

  (2)千钧悬于一发:

  2.缩句,并说明短文原句的写法好在哪里。

  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句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两辆列车同时驶进车站,扳道员正在扳运道岔时,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扳道员面临着怎样艰难而痛苦的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扳道员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人最后一自然段的方框内。

  大义灭亲 极端尽职 忍痛割爱 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不慌不忙 服从长辈 临危不惧

  参考答案

  1.(1)不幸的命运。

  (2)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2.火车飞驰而过。详细生动地说明了当时的危险情形。

  3.他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4.如果扳动了道岔他的儿子就压在列车下如果把儿子抢救上站台列车上的数百人将面临丧生的厄运。

  5.坚决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他是一个极端尽职拥有一颗崇高的心的人。

  6.极端尽职临危不惧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狼阅读答案2023-08-16 21:53:41

关于旅行的句子大全2023-08-15 05:54:15

祝大学毕业生的祝福语2023-08-22 08:19:11

写给高中毕业生的祝福语2023-08-22 17:40:34

狼阅读答案2023-08-16 21:53:41

智者的四句箴言阅读答案2023-08-21 00:27:53

荒漠中的苇阅读答案王剑冰2023-08-12 00:39:38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1 20:05:37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8-20 19:46:38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2023-08-21 08:02:32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