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接下来是关于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学生要先观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应当让学生养成好的测量习惯,使用测量仪器前应当观察清楚.教材对减小误差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没有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时,只注意要在记录结果时,估计一位,并注明单位.
测量细铜丝时,要强调紧密缠绕,测量的长度值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径.测量硬币的直径时,要求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
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
教法建议
本节为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的课程,应当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做实验一般应注意的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记录结果时,应当尊重实际,不能随便改动数据,对于结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课题】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重点难点分析】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课题】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重点难点分析】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
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
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在正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
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长度测量误差
【课题】
长度的测量误差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正确和错误能有正确的判断.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3,新授课: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新授课: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可以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程度
2、内容的祥实程度
3、资料本身的丰富程度
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4
实验电路图:
实验要求:
(1)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约 1.2U额) 。
(2)记录电压值,电流值,同时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有何区别。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阻值处。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依次为2.5 V、2 V和3 V,依次记下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分别将U、I记录在表格中;
(3)观察并比较三次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发光情况
电功率P/W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消耗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典型例题】小宇同学思考能不能只用一只电表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他设计了下列四个电路图。图中的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且U>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把灯泡短路,灯泡不发光;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把电阻短路;两个都闭合或断开时,电流表均无示数.测不出灯泡的额定电流,该电路图不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不符合题意;
B、S2闭合S3断开,电压表测电灯两端的电压,其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S3闭合S2断开,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其上端为负极,下端为正极;电压表的两次接线方法相反,在不改变电路连接方式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测量,B图不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不符合题意;
C、开关处于1的位置,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和电阻串联后的两端电压U;开关处于2的位置,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的两端电压U0,则小灯泡的电流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是,该电路能测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符合题意;
D、开关处于1的位置,电流表把灯泡和电阻短路,电流表测量滑动电阻的电流;开关处于2的位置,电流表把小灯泡短路,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的电流.测不出灯泡的额定电流,该电路图不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C.
【针对训练1】图中是小明和小兰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连接的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
处: , 。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意观察 示数;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瓦。
【答案】(1)电流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表所接量程太大了;(2)电压表;0.55.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源电压为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即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即可,显然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大;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而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2)要测出小灯的额定功率,应在移动滑片时,眼睛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使其达到2.5V;
由图2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2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2A=0.55W.
【针对训练2】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估计在7W~l2W之间,小佳按如图所示甲的电路测定灯的功率,所用电流表有0.6A、3A两档,电压表有3V、l5V两档,将它们连入电路时,小佳
作了正确选择与操作,变阻器滑到某处时两电表示数如图的乙、丙所示,则( )
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7.5W
B.在5V时小灯泡的功率为7.5W
C.在1V电压下小灯泡功率7.5W
D.在5V时小灯泡功率为1.5W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流表选择3A量程,电压表选择15V量程,即此时灯泡电压为5V,电流为1.5A,在5V时小灯泡的功率为P=UI=5×1.5=7.5W,电阻,小灯泡额定功率,在1V电压下小灯泡功率,所以选B.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结论
1.当U实<u额时,p实<p额 p="" 发光较暗;
2.当U实=U额时,P实=P额 发光正常;
3.当U实>U额时,P实>P额 发光较亮。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三、今日感悟
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5
估计生活中某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
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
【答案】C
【解析】 因为 1度=1·h,P=100=0.1kW,由=Pt得:t=/P=10h,所以A符合实际;假设小明的体重是m=50g,三楼的高度是h=9m,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Gh=mgh=4500J,若其功率为150,上楼所用时间为t=/P=4500J/150W=30s,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 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际;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是0.25A,则额定功率由:P=UI=220V×0.25A=55,D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C。
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
A.家用电冰箱 B.家用空调器 C.普通计算器 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解析】 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若电流为0.15A,其功率为P=UI=220V×A=880W,普通的白炽灯功率通常在几十瓦,D选项符合题意家用电冰箱功率在几百瓦,A错;家用空调器通常在一千瓦左右,B;普通计算器使用纽扣电池,容量小,电流通常不到1毫安,C错误。
从电能角度求电功率
根据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求出电功率。
【答案】【解析】小丽同学家电饭煲上的铭牌模糊不清,她想利用标有3000revs/(Kw.h)字样的电能表测量电饭煲的功率。她断开家中的其它电器,只将电饭煲接入电路,测得电能表在1min内转了50圈,则电饭煲的功率是__________W。
【答案】1000
【解析】电能表在1min内转了50圈,消耗的电能W=50revs/3000revs/(kh)=(1/60)kwh,功率P=W/t=(1/60)kh/(1/60)h=1k=1000W。
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L1灯规格为6V 3W”,L2灯规格为3V 3W”,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与L2灯丝电阻之比为2:l
两灯串联,当电路中电流为0.5A时,L2灯两端电压为3V
两灯并联,当一个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另一个灯的电流为1A
两灯并联在3V电压下,L1灯与L2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A、由R=U2/P,可知灯L1的电阻R1=(6V)2/3W=12?,灯L2的电阻R2=3?,R1:R2=4:1,故A错误。B、两灯串联,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R2两端的电压U2=IR2=0.5A×3?=1.5V,故B错误。C、两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当一个灯正常发光时,应是L2正常发光,L1两端电压等于L2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L1的电流I1=U1/R1=3V/12?=0.25A,故C错误。D、两灯并联在3V电压下,L1灯与L2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P1::P2=R2:R1=4:1,故D正确。
动态电路中计算电功率
如图甲所示,R1的阻值是20Ω。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R2消耗的功率是( )
A.0.45W B. 0.50W C.0.80W D. 0.90W
【答案】A
【解析】由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可知,当R2=10时,P2=0.4W,这时电流,电源电压U=IR=0.2A(20+10)=6V,由乙图可知当R2=20时,R2的功率,此时电路中电流,电阻R2的功率P’=I’2R2=(0.15A)220=0.45W。故选A。
求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如图是家用电热壶及铭牌,假设电热壶电阻丝电阻不变,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g.℃),水的密度1.0×103g/m3。求:
(1)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
(2)不考虑热量损失,电热壶正常工作时,把1L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要的时间;
(3)当电压为198V时,电热壶的实际功率.
【答案】(1)48.4Ω;(2)3.36×105J;(3)810
【解析】(1)电热壶的电阻:R = U 2/P额=( 220V)2/1000 =48.4Ω;(2)水的质量m=ρV = =1.0×103g/m3×1×10-3m3=1kg,水吸收的热量Q=cm△t =4.2×103J/(g·℃)×1g×(100℃-20℃)=3.36×105J
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电=Q加热时间t = 电/P额= Q/P额=3.36×105J/1000=336S;(3)当电压为198V时,电热壶的实际功率P实= U 2实/ R =(198V)2 / 48.4Ω=810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工作总结7篇2023-08-16 04:57:39
最新八年级暑假作业答案(数学地理政治)2023-08-23 20:37:24
七年级生物学科组教学工作总结2023-08-24 09:34:05
关于高中物理理论课课堂教学设计2023-08-22 03:18:12
关于高中物理理论课课堂教学设计2023-08-22 03:18:12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方案2023-08-11 07:11:00
高二物理课堂难点教学设计五篇2023-08-18 10:52:00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有哪些2023-08-25 19:31:27
关于九年级物理教师教学计划方案2023-08-17 09:51:28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方案2023-08-12 06: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