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文言文直译翻译技巧

时间:2023-08-11 14:33:17 文/张东东老师 文言文学文网www.xuewenya.com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子”“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译: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过失”“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子”“儿女”“好处”。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 “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壩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沛公驻军在壩上。

  “军”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数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与此同。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借助词“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又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惟命是从”等。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古汉语否定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未之有”即“未有之”,翻译时将“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时不我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③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恐怕应该责怪你们吧?

  古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尔是过”即“过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④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⑤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奚以”“何请”均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奚”“何”放到介词“以”和动词“请”的后面。译为“凭什么”“请求什么”。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

  ②今陕西成皋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译:现在陕西成皋那里,矗立的土山动不动达到百尺高,也算是形体具备只不过规模小一些的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定语“具体而微”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④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⑤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以上例①、②、④、⑤、⑥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于庭之槐”“以祸福”“于斯亭”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纺”“谕”“饮”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之后。

  6.缩

  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关于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2023-08-12 05:59:38

形容母爱的朗诵稿2023-08-25 02:54:58

供电公司设施损坏事件处置应急预案2023-08-16 08:38:24

诗朗诵圣诞颂赞参考2023-08-27 11:12:21

关于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2023-08-12 05:59:38

供电公司设施损坏事件处置应急预案2023-08-16 08:38:24

火灾应急预案范文2023-08-24 21:34:27

唐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023-08-23 20:10:53

文言文爱莲说题目附答案2023-08-25 05:14:00

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2023-08-26 08:12: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