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感遇其一张九龄注音

时间:2023-08-18 16:51:12 文/阿林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ɡǎnyù·qíyī》

  《感遇·其一》

  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

  作者:张九龄

  lányèchūnwēiruí,ɡuìhuāqiūjiǎojié。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xīnxīncǐshēngyì,zìěrwéijiājié。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shuízhīlínqīzhě,wénfēnɡzuòxiānɡyuè。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cǎomùyǒuběnxīn,héqiúměirénzhé?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ɡǎnyù·qíèr》

  《感遇·其二》

  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

  作者:张九龄

  jiānɡnányǒudānjú,jīnɡdōnɡyóulǜlín。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qǐyīdìqìnuǎn,zìyǒusuìhánxīn。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kěyǐjiànjiākè,nàihézǔchóngshēn。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yùnmìnɡwéisuǒyù,xúnhuánbùkěxún。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túyánshùtáolǐ,cǐmùqǐwúyīn。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扩展:

  鉴赏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诗的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辉映下更显“皎洁”秀丽。春兰秋桂生意勃发,也给季节带来了荣耀,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这里既包含了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了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表达了真正的贤人志士只有在政治开明的时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诗的后四句从春兰秋桂芳香袭人的社会效果来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象春兰秋桂的香气一样,它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只是客观效果而已;实际上,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推荐文章

安徽高考排名1455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1:01:35

黑龙江高考排名184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8:07

江苏高考排名47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3:47

吉林高考排名26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0:39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感遇其一张九龄赏析2023-08-21 15:16:34

张九龄简介资料2023-08-26 09:37:13

张九龄感遇其一朗读2023-08-15 08:43:11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带拼音2023-08-19 09:06:14

感遇其一张九龄赏析2023-08-21 15:16:34

张九龄简介资料2023-08-26 09:37:13

张九龄感遇其一朗读2023-08-15 08:43:11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