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怎么写

时间:2023-08-18 07:03:28 文/马振华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一】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

  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前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知道呀。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1:有一次电视上刚好有这首诗。

  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一年以前。

  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

  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

  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

  生4:(举手)

  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

  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

  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 她读成了“满载一城星辉”。

  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她读成“青枣”。

  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们看应该读“似(shì)的”,还是“似(sì)的”?

  生6:是“似(shì)的”。

  师:对,彩虹似(shì)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ì)。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

  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这是怎样的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怎么想到要放歌呢?这个问题好,继续提。

  生14:前面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不矛盾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第三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们知道大海的波浪是汹涌澎湃的,为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大海的波浪是汹涌的,是吧?小河里的波浪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柔波?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

  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记住,以后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指名读第二段

  生2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

  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

  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

  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

  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

  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

  生37:不可以忘记。

  师:对,不可以忘记,很好。能不能读出水波荡漾的感觉来?

  生:学生读“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好,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感受水波荡漾,新娘在他心里跳。齐读这段。

  生:(读)

  师:“在我的心头”应该停一停,(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

  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

  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

  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们还小。

  生:(笑)

  师:读第四段。

  生:(读)

  师:“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不是,为什么揉碎?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刚才说了是风吹,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

  生44:希望,梦。

  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

  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

  生48:(读)

  师:好,我问你,作者是什么样的梦?寻梦,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生48:问号。

  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寻梦,你解释解释什么意思。

  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

  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

  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

  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声音大一点,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就是感情太多了,要宣泄出来。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

  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

  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

  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它们怎么叫?现在它们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谁沉默?

  生:徐志摩。

  师:刚才想放歌,现在都沉默了,还高兴得起来吗?请你读这小节。

  生:(读)

  师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

  生:(读)

  师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

  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3、4、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

  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

  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

  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二】

  师: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有这么一首:“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生笑)

  师:大家笑了。请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

  生1:因为这首诗歌很生动。

  师:哦,是吗?有没有其它的意见?你起来说说,你为什么笑呢?

  生2:我觉得这首诗歌有点幼稚,很好玩。

  师:好,请坐。这首诗好像没什么诗味,严格来说,算不得什么诗歌。我想同学们的记忆当中可能有些更美的诗歌,哪位同学给我们背诵一下给你印象深刻的诗歌?

  生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师:好,是徐志摩的诗。

  生4: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师:好,还是徐志摩的诗。我们背一点古诗吧!

  生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不愧是扬州人!大家都有印象深刻的诗歌,相信大家对诗歌也有一定的研究。请大家看这首诗,(展示PPT)这是古人看到雪的时候,看到满天飞舞的雪花而写的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生笑)呃,这位同学你谈一下,你觉得这三句像诗吗?

  生6:我觉得这三句,不太像诗。

  师:为什么说它不太像诗?

  生6:首先,我觉得单从它的前面三句来看,没有非常深刻的内涵。

  师:没有内涵。

  生6:然后它的结构太简单了。

  师:太简单了。换而言之,如果这也叫诗的话,那我就是大诗人了,在座各位就是小诗人。(生笑)(展示PPT)加上一句“飞入芦花皆不见”,现在是否有了诗味?

  生:有。

  师:哪位同学来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为什么加了一句就有了诗味呢?

  生7:因为最后一句话把这首诗的意境体现出来了。

  师:意境,什么样的意境?

  生7:就是对雪的那种喜爱之情。

  师:对雪的喜爱之情。你怎么看出他对雪的可爱之情呢?

  生7:它说的最后一句说:飞入芦花皆不见,就把雪人性化了。

  师:好,请坐。他说加了一句之后,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了。还有什么其它的意见吗?

  生8:它写出了那种大雪漫天纷飞的感觉。

  师:你怎样体会到这种感觉的呢?

  生8:因为一开始是“一片两片三四片”,紧接着是“五片六片七八片”,它的这个数字是逐渐递增,到了第三句是“千片万片无数片”,也就写出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气势。

  师:写了满天的雪花,哪一句突出表现了这样的情景?

  生:飞入芦花皆不见。

  师:对,雪飞到白色的芦花当中去了,分不清是芦花呢还是雪花。那种美妙的景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作者的喜悦之情也通过这样的表述表现出来了。通过这首诗,我们发现,诗歌通常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这就是诗歌的特征。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也应该运用想象,通过想象,来把握刚才同学所提到的所谓“意境”。(展示PPT:通过想象,感悟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展示PPT: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请大家阅读相关资料,找出这一段文字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生9:是最后一句“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哦,是这一句。为什么?

  生9:因为胚胎是孕育生命的开始,所以说徐志摩对诗歌的热爱也是从康桥的生活开始的。

  师:由此可以看出康桥对于徐志摩来说怎么样?

  生9:对于徐志摩来说,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师:十分重要的。好,请坐。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康桥对徐志摩来说非常重要的?

  生10:我认为,徐志摩所说的“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一个人眼睛失明了,那么再美丽的事物他也是无法享受、看见的;另外,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的话,那么他存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动力,会停滞不前的。

  师:哦,确切讲是“求知欲”。好,请坐。“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说明,没有康桥,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徐志摩。由此可见,康桥对于徐志摩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徐志摩也写了许多有关康桥的作品。也有人说,萦绕在徐志摩身上的有一个康桥情结。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走近这首诗,去解读徐志摩的康桥情结。请大家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读诗。)

  师:好,大家都读完了,请推荐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

  生(齐):沈璐

  师:好,有请沈璐同学?

  生11:(朗读诗歌)

  师:好,请坐。同学们来评点一下沈璐同学的朗读?

  生12:我觉得沈璐同学读得非常好。她把作者对康桥的那种眷念那种深情给读出来了。还有就是,“悄悄地我走了”,那种意境也给人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

  师: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首诗蕴含了作者对康桥怎样的情感?

  生:眷念……依恋……

  师:依恋,还有什么?

  生13:还有惜别之情。

  师:好,还有惜别之情,依依惜别之情。请坐。这个情感是非常容易把握的。徐志摩这么喜欢康桥,现在要和它分别了,自然充满了依恋和惜别。(展示PPT:殷殷的挚爱,深深的留恋)那么,哪些章节能够表现上述情感?

  (学生讨论,老师走动并参与某些同学的讨论中)

  师:好了,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来谈一谈吧!

  生14:我觉得是第四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它把康桥描写得很美,更能突出他对康桥的挚爱之情。

  师:好,这里讲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课文注释,“彩虹似的梦”指徐志摩昔日的愿望。他昔日的愿望有哪些?(展示PPT)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徐志摩的梦三个字:第一个是“爱”,就是指他追求自然的爱。看过《人间四月天》应该有一些了解。第二个是“美”,也就是去寻找自然的美。第三个是“自由”,向往自由的生活。关于第三条在诗句中有所体现。哪一句诗能够体现徐志摩的这一追求啊?

  生15:我觉得是第三节里的那个“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哦,你为什么这一句可以表现对自由的向往呢?

  生15:因为他都想做一条水草,融入到大自然里,应该是向往自由的体现吧。

  师:好,做怎样的水草?随便做一条水草就是向往自由吗?

  生15:康河里的水草。

  师:这一章节怎样写水草?“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哪一个词可以表现他自由自在?

  生(齐):招摇

  师:“招摇”二字。好了,就是这个词。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还有哪些章节可以表达这种情感?

  生16:我认为是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师:具体说说好吗?

  生16:第一小节的开头,他用的是“轻轻地”,最后一小节的开头他用的是“悄悄地”,我觉得“轻轻地他走了”和“悄悄地他走了”是情感的来和离。“轻轻地他走了”表现了他即将离开康桥,然后下面几段描写了康桥里的一些景物。

  师:描写了康桥里的一些景物。什么景物?

  生16:一些能够使他产生留恋甚至使他对康桥产生深深的爱恋的景物。

  师:这两节当中写了景物吗?

  生16:这两节当中写了凌晨。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呢?“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走是轻轻地,什么却是不轻的?

  生(齐):心情。

  师:怎样的心情?可以这么说,我轻轻地走了,然而对康桥的情却是很重的。还有哪些章节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生17:我觉得是第五小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觉得他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就表现他向往自由的那种情感。

  师:向往自由的情感。嗯,那怎么来表达对康桥的爱和留恋呢?

  生18:我认为倒数第二节能够表现出这种情感。首先,他说“但我不能放歌”,“不能放歌”这里就表现出作者是很悄很静的。然后既然是很悄很静,大家都知道是轻声慢步嘛,只有放慢了脚步,发出的`声音才会很悄,很静很静的,作者就充分表现出那种留恋的感觉,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师:哦,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生18:还有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觉得,“今晚”这两个字用得比较好,他没有说“再见吧康桥”,他用了“今晚的康桥”,就证明他的离别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的离别,就仿佛是一个人在沉睡,然后我悄悄地离开他,然后又很快会回到他的身边。

  师:好,请坐。可能是这位同学不了解这个写作背景,其实徐志摩在这一次离别康桥之后,就再也没有到康桥去了。不过他刚才说得挺好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地走。还有什么疑问吗?同样的,跟第一节,跟最后一节一样,它保持沉默。沉默的都有哪些事物?夏虫。夏虫为什么要沉默?为我而沉默。还有什么在沉默?康桥也沉默,还有什么也沉默?笙箫也在沉默。还有吗?

  学生(齐):我。

  师:其实作者本人也在沉默。那为何都这样默默相对呢?离别的时候有多少话要说啊,千言万语,他们却为何沉默呢?

  生19:我觉得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此时是无声胜有声。

  师:哦,是这样的理解。好,请坐。大家听到没有吗?还有什么想法吗?还有没有其它章节可以表现这些情感呢?除了刚才说的。比如第二节,能不能体现?哪些可以体现呢?

  生20:我觉得是“荡漾”。

  师:“荡漾”。嗯,你怎么理解的?

  生20:就是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师:嗯,什么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生20:嗯,康桥的艳影。

  师:康桥的艳影。好,请坐。对这一节还有补充说明吗?不错,她说“艳影”。好,你说!

  生21:我觉得这个地方把“那河畔的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也体现了他对康桥的热爱。

  师:嗯,怎么体现的呢?

  生21:夕阳中的新娘应该是非常美丽的。

  师:非常美丽的。你见过夕阳中的新娘吗?

  生21:我没见过夕阳中的新娘,但是平时在街上早就见过新娘,也是很漂亮的。更何况是夕阳下的新娘呢!在那个金色的阳光下,肯定衬托得更加美丽。

  师:更加美丽,所以表现他对康桥的热爱。

  (生鼓掌)

  师:金柳大家见过吗?你们见过金柳吗?扬州有金柳吗?我们见的都是什么柳?

  生(齐):翠柳。

  师:哦,翠柳。那为什么这里是金柳?

  生(齐):夕阳中的。

  师:哦,夕阳中的。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漂亮之外,还突出了什么?“新娘”,哪个字最关键?

  生(齐):“新”字。

  师:“新”字。那就怪了,徐志摩是第一次到康桥吗?是第一次看到这河畔的金柳吗?老朋友了,那不应该叫新娘啊,应该叫旧娘啊。(生笑)为什么比做“新娘”呢?请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他的意见?

  生22:这一刻,作者是要离别康桥,也许他没有发现,原来康桥是这么美丽。以前他也觉得康桥很美,但是这一刻他是要永远的离别了,他再也不能看了,他就觉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鼓掌)

  师:好。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感情吧,假如说你要离开某个地方,比如说你们家要搬家了,你再看一看你曾经熟悉的东西,你会觉得怎么样?特别的亲切。就好像我第一次看到一样。徐志摩也有这样的情感。好了,还有一些章节,比如说第三节,刚才这个地方简单地提了一下,有个问题还没去探讨。“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做一条水草干什么?——永远地留在康桥,陪伴着他喜爱的康桥。哪个字可以突出这种感情啊?

  生(齐):甘心。

  师:甘心。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下,来体会徐志摩这种深厚的感情。

  (生齐读)

  师:好。那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一些章节好像我们还没有去探讨。比如说刚才有同学讲到“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要歌唱的是什么?

  生23:歌唱他爱康桥。

  师:他爱康桥。哦,承接上面来看一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里有个问题很怪,“寻梦”后面为何打一问号呢?康桥有我的梦,我去寻找不就得了,为何打个问号呢?你怎么理解这个地方?大家知道,问号有三种形式,设问,疑问,反问。这里可能是反问吗?

  生(齐):不是。

  师:不可能。那疑问和设问呢?如果是设问的话,怎么理解呢?“寻梦”,后面应该怎么样?怎样去寻梦。好,是他寻梦的方式。而如果是疑问,我要不要去寻梦?我要不要撑着长篙去寻梦?不管他设问也好,疑问也好,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一节表现了徐志摩想在康桥实现他的梦想的强烈的愿望。然而他的愿望能否实现?

  生(齐):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齐):因为他就要离开了

  师:因为他就要离别了。所以我们明白后面这一句话——“但我不能放歌”,很简单,但却蕴含了作者无尽的依恋在里面。好了,请同学们把这两节也结合起来读一下。“寻梦”一直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生齐读)

  师:好。现在我们就可以来思考这第一和第七节的问题,既然如此的深情,为何却要悄悄地走?为何又要轻轻地走?大家现在有什么理解呢?把这两节结合起来看一下,除了在结构上的首尾呼应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有吗?——不同的地方很明显,原来是“轻轻地”,后来变成什么了?

  生(齐):悄悄地。

  师:有区别吗?“轻轻”和“悄悄”有什么区别?

  生24:这里的“轻轻”和“悄悄”,“悄悄”是一种主观感受,“轻轻”是一种客观的。

  师:哦,一种是客观的,一种是主观的。还有没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呢?两者从程度上来看,哪个重,哪个轻?

  生(齐):“悄悄”更轻。

  师:“悄悄”更轻。好,除了这一个,还有不同的。“我挥一挥衣袖”和“轻轻地招手”,从动作幅度看,哪个更小?

  生(齐):“挥一挥衣袖”。

  师:“挥一挥衣袖”。(示范动作)再看还有不同。——原来是跟西天的云彩作别,后面是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就怪了,本来作者要离别的时候,看到过去的景色,又想起自己昔年的梦,还想到自己在康桥的生活,感情应该更加强烈才是啊,为什么却越来越淡了呢?你怎么理解?也请大家就这个问题,再次讨论一下。

  生25:我认为正因为作者是喜爱康桥的,还认为康桥是美的,康桥的云彩也是美的,作者“挥一挥衣袖,不愿意带走一片云彩”,他不想破坏康桥的美,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眷念及对康桥的喜爱。

  生26:作者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想是如果他带走一片云彩,日后如果再看到这片云彩的话,心里会产生一种伤心的感觉。

  生27:“不带走一片云彩”也就说明了他不想破坏康桥的这种和谐美。

  师:哦,不想破坏它的和谐。好,请坐。我想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判断吧。你们认为,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哪一种说法相对合理一些?或者说比较符合作者的情感?

  生28:我觉得刚才第一位同学说的更合理。

  师:你为什么认为他说的对呢?

  生28:因为他就是不想带走一片云彩,然后把康桥的美留给后人。

  师:哦,留给后人。可否从别的方面去思考一下?刚才同学们好像是这样说的:徐志摩是在无奈之下,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这样吗?是无奈的,我就走了,云彩我也不带了,我留给后人吧?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生29:我觉得徐志摩能够从无奈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他之所以爱康桥是因为他在康桥可以追求自由,实现他的理想。云彩只是一种象征,象征他的自由和理想。不带走一片云彩就是说云彩已经在他的心中,已经没有带走的必要了。

  师:好,说得非常好。

  (生鼓掌)

  师:云彩在他心中,自由在他心中,更主要的是什么在他心中?——康桥在他心中(展示PPT),不需要带走。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我们更能理解,徐志摩心中的这种深深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把整首诗再次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是啊,在离别的时候,谁没有这种难舍的情感,而徐志摩正把这种难舍难分的情感、对康桥深深的眷爱融在他所写的美景当中,融在他所写的生活当中,融在他静静悄悄的离别当中。他这种情感缓慢地流淌,流进我们的心田。这是徐志摩为我们所创设的一种离别的情景。那我就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可能也经历过离别,那你会为离别创造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生30:我记得我去北京玩过一个星期,后来回来了,我真的感觉非常难受,晚上的时候,我差点就哭下来了,我觉得这样子能够表现我心中的那种依恋的感情。

  师:好。记得有位诗人说过,与其在悬崖伫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你是那种奔放型的。(生笑)

  生31:如果说跟一个朋友离别的话,我不想让他看到我非常悲痛。我要快快乐乐地离别,跟他以后再相见。

  师:好的,在默默中告别。这位女同学,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生32:我会选择在泪水中欢笑。

  师:在泪水中欢笑。

  生32:因为我们是向往自己的梦想,我们日后的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即使暂时离别并不代表永远的分离。只要心里有彼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鼓掌)

  师:好,请坐。有些古人是这样描绘离别的,(展示PPT: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怎样的特点呢?

  生(齐):悲伤。

  师:很伤感。相比之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什么特点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种感伤,这种悲伤有刚才说的那么重吗?——没有,它轻轻的,悄悄的。从告别的对象来看,他跟什么告别?——康桥。第一节说是跟云彩。这种告别的对象很特别。从离别的气氛来看,它轻轻的,悄悄的,怎样?——不那么凝重,却显得清爽。从他所选择的这些景物来看,“金柳”没人写过,这些意象显得非常独特。而这些就创造了这首诗怎样的意境呢(展示ppt)——不再是感伤沉重了,而是怎样的意境呢?非常的轻快,清新,飘逸,而这也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这首诗,我们的赏析就差不多了。然而我觉得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优秀的诗人,在1931年10月份,他在去北平的时候,中途飞机失事,坠于泰山脚下,诗人也不幸遇难。他当时只有35岁,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他是这样说的: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先生,他生命不长,但是我们今天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我和同学们的这堂课,也是我人生中的闪光点,也必将永远留在我的生命当中,我的人生因此而闪亮。谢谢大家!下课!

  (生长时间鼓掌)

推荐文章

黑龙江高考排名184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8:07

江苏高考排名47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3:47

吉林高考排名26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0:39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江南雨巷的散文2023-08-13 01:47:26

雨巷朗诵诗歌2023-08-12 06:24:34

那条雨巷寻你散文诗2023-08-24 15:51:48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2023-08-27 14:04:50

江南雨巷的散文2023-08-13 01:47:26

雨巷朗诵诗歌2023-08-12 06:24:34

那条雨巷寻你散文诗2023-08-24 15:51:48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