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赏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美

时间:2023-08-15 10:53:42 文/孙小飞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赏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美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一篇文章。是作者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篇章。这篇文章不仅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打动着世人之心,而且能用文中的“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洗涤世人之污浊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现赏析一二,供各位同仁品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基础,以写作背景为依托的,而课文的内容又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受的材料。因此,在教学作品时,我尽可能的选择精彩段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探究文章中的美。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触到《岳阳楼记》的美主要体现在:

  一、雄伟壮丽之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从文中可见洞庭湖气势之恢弘,覆盖之广袤。湖水动而非不安,静而非无物。动静相接趋于和谐。湖面开阔、大气、水域无边,月色千里,看到这种景色,使人内心趋于激动,但不会不安;使人心潮逐浪,但无压抑。置身于其中,会使人感觉到己之渺小,自然之雄伟,湖景之磅礴。真可谓壮美之极至以。

  二、柔弱优雅之美

  文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等句。小巧玲珑,清谈秀丽,圆融清新,轻盈流畅,幽雅宁静。空中飞舞的沙鸥,夜晚湖面上渔歌的互答,岸边的幽草,水中嬉戏的锦鱼,使人直接感到愉悦,心旷神怡。此景平和、舒畅、宽朗、静谧,使人保持祥和的心态。外加此时此景把酒临风,真可谓一个“爽”字,幽雅之极至以。

  三、色彩之绚丽美

  文章在描绘阴雨图景之时,色彩略显暗淡。而在描绘岳阳楼之大观时,则有碧绿的湖水,青色的远山,白浪滚滚的长江,金色浮动的朝晖。在描绘春和景明之时,更显色彩纷呈,蓝天、碧水、黄滩、白鸥、彩鱼、青草、兰花……交辉相应,赤橙黄绿青蓝紫,各尽其能,共同编织了美丽的画面。就是在描绘洞庭月夜之时,作者也没有忘了把“浮光跃金”添加上去。几次描景,色彩之鲜明艳丽,画面之清晰纷繁,景色之美丽迷人,印象之深刻难忘,无不使人留恋。在这里绚丽的色彩起到了不可缺失的作用。文中的色彩之全,调配之均可谓范文之典范。

  四、文中之和谐美

  从文中的语句来看,语句讲究节奏和对称,多四字骈句,且音节节奏二二为步,从“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类句子,比比皆是。其节奏鲜明,读来如诵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而文章又没有完全拘于骈句,而是骈散结合。骈句概括凝练,音调铿锵;散句自由平缓,长短错落,加之文中语气的变换,尾音的押韵,叠字的多处运用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让音调有高有底,蜿蜓曲折,波澜起伏,如行云流水,抑扬而顿挫。诵读起来和谐而顺口,悦耳而动听,让人感受到音乐之美。读过之后有如余音绕梁、香茗入口,可谓美妙之极。

  五、立意之精髓美

  文章是文、道、质的结合体。其中质是文章之精髓,作者之心意。只有解读了文章之质才能做到通过课文了解作者之本意,使之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饮水思源,解文寻根,要想正确解读文章,就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在范仲淹和藤子京同时被贬的情况下,各自抱着不同心态,范仲淹准备劝慰老友藤子京可又无从入口的情况下,正逢岳阳楼落成藤子京请其做记之时,范仲淹故借此曲意劝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应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先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是作者理性思考的结果。这种做人以专处世以恒的人生态度,既能给成功者以规箴,又能给失利者以慰勉,还包涵了宽容和大度的美德。其崇高内涵能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美化心灵。最后的“微斯人,吾与谁归”可谓劝勉的神来之笔,既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又表达了欲想与老友同归之愿,从而达到规劝之意。故此,此文立意高尚。我认为这也是文中最美之处,也是众美之精髓所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即使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有美的存在。美无处不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充满了美,她的美远远不能用言语来确切表达,它需要我们去读、去思、去品、去感受。

  拓展阅读:《岳阳楼记》分析

  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可以说,人们把太多的目光和关注给了范仲淹,而很少会有人想到功不可没的滕子京。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后世影响

  影响力洞穿史册,成为延绵千年的治国理念之一,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成为后代无数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后世有“居官警语”云:“善为治者,贵运轶民之隐,达民之情。”“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上下之交”而不“隔阂”,其核心就是个“通”字,揭示了“政通人和”的关键所在。

  问题研究

  1、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答: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2、作者的旷达胸襟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3、“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什么?“退”是指什么?

  “进”是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做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即“不在朝廷做官”。

  5、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议论。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6、“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7、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

  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答:作用:体现本文主旨。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位卑未敢忘忧国。

  9、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的修辞:对偶。

  11、“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答:他们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12、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⑴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谏。⑵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答: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15、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段,写景、抒情的是2、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16、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 、政通人和、心旷神怡。

  文章第二段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题目,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答:“衔”和“吞”把远山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同时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景

  17、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己而悲”的感情; 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概括各段的大意:①交代作记的缘由。②描写洞庭湖远景,生发议论,引出两种情景。③——④、描写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极其感受。⑤、阐述古仁人之心,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

  19、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或理解。

  答: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20、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试简述其原因。

  答:写景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21、“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在哪?

  答: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2、本文的议论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这种“忧”“乐”与前文“迁客骚人”的“悲”“喜”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23、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体会。

  答:任选其一即可。谈体会既要联系全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政治报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25、“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骚人”是什么意思?根据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举出曾到过岳阳楼的“迁客骚人”之作。

  答: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7、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答: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推荐文章

江苏高考排名47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3:47

吉林高考排名26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0:39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岳阳楼记的赏析2023-08-21 21:10:22

岳阳楼记原文及拼音2023-08-15 21:26:02

岳阳楼记 文章理解2023-08-27 18:26:37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2023-08-13 13:22:21

岳阳楼记的赏析2023-08-21 21:10:22

岳阳楼记原文及拼音2023-08-15 21:26:02

岳阳楼记 文章理解2023-08-27 18:26:37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