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有感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话,在讲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
这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听了很多教师讲授这课,多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我觉得原因大致会有这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这样一来,有什么样的弊端呢?我认为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曾经的心痛”。虽然文字的魅力感悟了,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了,但是蕴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沉的爱与恨被割裂了,透过圆明园辉煌背后的沧桑被湮灭了。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与恨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
总之,《圆明园的毁灭》既要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更应该让他们体验“毁得令人心碎”。所以这堂课的设计,我试图让学生将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下面,就把我讲课的过程及想法大致述说一遍,恳请老师们给予指正。
一、平淡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
师:(深情地)同学们,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再读课题。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感到我和学生都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我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我们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整体感悟──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此处设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是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两个。
师:(板书: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痛、愤怒、伤心、可惜……)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生读。
师: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板书:在两个不可估量后面又加一个“不可估量”)。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明白了什么?生(略)
师:这篇文章,最后四个字,就是“化为灰烬”(板书)。请大家说说,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
师:是啊,这……一切都化为灰烬,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连着板书两个化为灰烬)。让我们读读文章最后一段。接着在让学生读,尤其突出“统统、任意”使学生体会英法强盗的罪恶行经。
黑板上出现: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不知道听课的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在开始板书前面两个不可估量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课文中去了。也许听课的老师会说这不是重复吗?但是我将上述板书全部写出来的`时候。我相信听课的老师肯定会被震惊──触目惊心啊!这么了不起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处理到这里,我就紧紧围绕板书进行下面的教学过程。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谈谈除了开头和结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从建筑宏伟与文物珍贵的角度谈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原因。纵观这个整体感知的教学板块,我觉得我处理得比较奥妙。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牵引的痕迹比较浓。事实上,我以为此处正是发挥教师引领的妙笔。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提到,一旦放开来让学生谈,他们很可能陷于对圆明园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忘了这辉煌背后的耻辱。而我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曾经的辉煌。这样一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紧接着我抓课文第三段,很巧妙地带着学生去“追忆辉煌”。妙在何处?
1、问题精妙:
我先让一个孩子读第三段,其余孩子找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字?找到后让学生用一口气说七个“有”;在此基础上,我让一个学生读课文,把同学们带进宏伟的圆明园中去。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
2、浓淡适宜:
叶圣陶先生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今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因此我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接着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美景。这样,图文结合,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有学有教、有淡有浓。
3、回归板书,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师:可是就是这么美仑美幻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灰烬,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名人字画都化为灰烬!
4、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师;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无情地烧毁了。(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片终,大火不停在画面飞旋扑闪,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________)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这把火烧掉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说造成毁灭的原因。最后字幕打出“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在学生的口号声中下课。我觉得这个片段是本课教学的最亮点,也是整个教学的高潮。我在前面几个板块的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被“压抑”的情感,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圆明园会被侵略者毁灭,应当适时的渗透一些近代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同时让学生搜集并介绍一些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比教师强加给学生这些资料的效果要明显。
推荐文章
江苏高考排名47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3:47
吉林高考排名26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50:39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读后感2023-08-15 09:42:27
圆明园的毁灭微课教案2023-08-26 00:41:54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2023-08-10 19:42:21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50字2023-08-17 22:23:17
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读后感2023-08-15 09:42:27
圆明园的毁灭微课教案2023-08-26 00:41:54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2023-08-10 19:42:21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