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生命主体价值
《再别康桥》生命主体价值是什么呢?大家清楚吗?下面来看看!
在多元文化价值观逐渐形成和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课程内容、教材解读等都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变革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在教材内容的重新选择上偏向文化兼容性强的文本以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需求;一是对原来教材中经典的文化内涵深厚的课文进行重新解读,发掘其文化价值。《再别康桥》的生命主体价值的发掘就是在语文教材文化研究的背景之下的重新解读。
一、《再别康桥》生命主体价值挖掘的背景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自由、兼容的文本解读氛围的形成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多元”日益成为一种潮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便是‘多元文化’的出现和激荡。”在中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上由原来的单一、呆板向多样化发展,教材的解读氛围变得自由兼容。
在我国建国初期到二十世纪末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单一的主流价值观念长期地统治着语文教材的解读。建国初期是一派积极向上的歌颂新中国成立的赞歌,六十年代是明显而强烈的阶级仇恨的倾向;七十年代是怒目金刚式的口号宣泄;八十年代的教材解读中阶级斗争余温尚存。这个时期内,某种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解读观念相继地占据建国后到二十世纪末的'语文教材解读。进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一刚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到多纲多本,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解放了被禁锢已久的语文教材,形成了轻松自由的环境。诸如《再别康桥》此类经典课文的重新解读才能实现。
(二)由现代型到后现代型的知识转型使解读语文教材更注重价值与文化
我国的语文教育在现代知识型的影响下形成了“知识中心”的特点。语文教材的解读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为最终目标,走上单一化的道路。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人文与科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综合,中学语文课文的解读开始注重价值与文化,注重个人的生命向度和生存状态,人文色彩逐渐浓烈。后现代知识型的“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的特点促进了这一转变。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的文化特性则是它的内在推动力。“语文教材不仅仅只是反映、筛选、保存、传承文化的工具,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文化文本,对文化起着建构和生成的作用。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文本,语文教材有着自己的文化特性和品格。”正因为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这些特性,中学语文课文的解读注重价值与文化也是尊重文本精神内涵,回归文本文化特质的一条正确道路。
此外,多元文化与多元思维能力相生相成的。语文教材多元解读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必须进行的。《再别康桥》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在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下,应该给文本的解读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说,《再别康桥》价值的再发掘对于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再别康桥》生命主体价值分析
(一)康桥之梦——徐志摩生命主体价值之所在
《再别康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抒情诗歌中的名篇。
全诗可以用一个“梦”字来概括,诗人寻梦而来,旧梦重温之后又遗梦而去,徐志摩的康桥之梦是他的生命主体价值的体现。作者与康桥三会三别,先后写有《再会吧,康桥!》、《我所知道的康桥》和《再别康桥》三篇诗文。从这三篇诗文中可以清楚地看见作者与康桥相关的生命历程。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诗人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远赴美国,游学康桥。在这里,诗人诗的性灵被开启,心中追寻的梦想被唤醒。1922年8月,诗人离开康桥返国,1923年写下了格调积极,情绪乐观的《再会吧,康桥!》。1925年,诗人游历欧洲,重回康桥,1926年初写下《我所知道的康桥》,文中所写的康桥之美令人心向神往。1928年诗人再回康桥并写下传世之作《再别康桥》是他的寻梦之旅。
这个梦是诗人曾经追求,真实拥有,现已远去的康桥生活。作者的精神世界在康桥游学的一年中得到极大满足,正如他自己所说:“但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睛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人再次重回康桥是一种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再别康桥则是诗人离去时不完满的精神回归。生命价值的意义正在于此,所以《再别康桥》中寻梦而来又别梦而去是两次实现了诗人的生命价值。
(二)寻梦而来——第一小节
第一节可以说是诗人寻梦之始,也是寻梦之终。诗人在一开头便告诉我们他要作别。作别便须“轻轻地来”和“轻轻地走”,不惊扰康桥的一草一木。在这个诗人曾经无比热爱的地方,拥有许多美好回忆的地方,诗人轻轻地来是为了寻梦,轻轻地走则是让梦圆满。诗人找到了曾经驻留在他心中的康桥是收获,而不惊扰康桥是一种圆满。诗人的三个“轻轻地”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心境,也是一种精神的满足。第一小节是整首诗的开始,是诗人寻梦的引子,为整首诗奠定基调。
(三)旧梦重温——第二到第四小节
第二到第四小节,诗人终于踏进如真似幻的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何以是新娘?“想象一下迎新的场面吧。新郎见到穿着新嫁衣的新娘,是何等新异惊喜!诗人此番虽是再别,却睹旧如新。”[5]此时的金柳、夕阳、水草都与诗人心中的康河重叠了,诗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一幕幕重演,诗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波光中荡漾的旧时艳影,在诗人心头徘徊,“荡漾”的水波有时光消逝,渐行渐远之感。诗人投注于康河的情感和当年在这里经历的人事在水波消逝间重现,诗人既是观康河之景也窥见自己的人生轨迹。
推荐文章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30:34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7:30
徐志摩伤感诗歌2023-08-24 22:56:54
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2023-08-17 16:30:12
徐志摩沙扬挪拉一首赏析2023-08-11 17:38:03
徐志摩诗集心得2023-08-28 05:40:00
徐志摩伤感诗歌2023-08-24 22:56:54
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2023-08-17 16:30:12
徐志摩沙扬挪拉一首赏析2023-08-11 17:38:03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