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辛弃疾词三首高中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6 04:29:08 文/孙小飞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辛弃疾词三首高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重点

  1.诗人经历的不同对诗歌表情达意的影响。

  2.词句的鉴赏。

  教学难点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诗人经历的不同对诗歌表情达意的影响。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青玉案元夕》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

  3.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风鬟雾鬓的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其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千千万万人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青玉案元夕》。

  2.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间词话》)请你结合具体的人事谈谈自己对王说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

  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春风春风不染白髭须:春风吹绿枯草,却不能使白须转黑。欧阳修有【圣天忧】词:"好景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

  2.“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辛弃疾曾经上奏疏论平定金人方略,今存《美芹十论》、《九议》等,耿耿忠君报国之心可鉴,然而一切进言都付诸东流,所以这两句大有英雄不得不放弃壮年抱负终老田园的落寞与悲愤,正如余陛云所言“有英雄种菜之感”。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举出几例来吗?

  提示:“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表现了紧张而又惨烈的战斗情景。所谓“互文”,就是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例如: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意思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⑶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无论在朝庭为官,还是不在朝庭做官,都一样忧国忧民。”

  2.从全词来看,《鹧鸪天》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示: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阙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阙写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鹧鸪天》

  2.分析《鹧鸪天》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这首词的开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提示:开篇用了比兴手法。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由此起兴。" 辛弃疾登上郁孤台,回想四十七年前金兵长驱直入江南、江西腹地,南宋几乎灭亡之事,从奔腾的清江之水,想到了当年隆佑太后一行匆匆逃窜的踪影,以及因家国破乱而洒下的痛楚之泪。由水及泪,意象转换极为自然。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

  布置作业:

  1.熟读并默写辛弃疾词三首。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推荐文章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30:34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7:30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鉴赏2023-08-22 21:13:33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原文2023-08-11 07:39:33

辛弃疾全文注释2023-08-13 19:28:04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08-21 19:40:15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鉴赏2023-08-22 21:13:33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原文2023-08-11 07:39:33

辛弃疾全文注释2023-08-13 19:28:04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