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时间:2023-08-23 12:05:23 文/张东东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五蕴是有为法的第一科,是对迷心法重的众生说的。因为对于色法不太迷的众生,说一个色蕴他就了解了。对于心法迷的众生,佛就广开来说有受、想、行、识四个心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目次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序

  悬谈

  甲一、解经题(分二)

  乙一、经题

  乙二、人题

  甲二、释经文(分二) 乙一、显了般若 乙二、秘密般若

  乙一、显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标纲要(分四)

  丁一、能观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观行境

  丙二、广陈实义(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显法体(分二)

  戊一、总显

  戊二、别显

  丁三、明所离(分四)

  戊一、法相开合门

  戊二、缘起逆顺门

  戊三、染净因果门

  戊四、境智能所门

  丁四、辨所得(分二)

  戊一、结前起后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

  己一、明菩萨得涅槃断果

  己二、明诸佛得菩提智果

  丁五、结叹胜能

  乙二秘密般若(分二)

  丙一、结前起后

  丙二、正说咒语

  附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科判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序

  般若心经汉译,藏经中有七本,以玄奘大师译本流通最广,亦最简要。经文二百六十字,先贤以为六百卷般若妙义,尽摄其中。然含义越丰,解之越不易。不得其解,而徒口诵,其欲观行,以证实相,不亦难乎。是以自古已来,此经注释,多不胜举。惟以古注消文尚简,释义各有偏重,后世学者,不有人说,犹不能解也。

  基隆海会寺道源长老,多年讲说诸大乘经,度人无数。至民纪六十六年,讲此经于海会寺能仁佛学院,七十一年再讲于桃园正觉莲社。长老弟子施旺坤居士笔记成书,今将镌印流通。余与施居士堂女弟丽花居士为同门友。以是幸获拜读于付镌之前,并应嘱为一序。

  余忆昔者长老曾讲《观无量寿佛经》,先业师雪庐老人为序赞之,谓为乘愿再来之人,故能深入浅出,微密显章,不同智疏礼钞,必精台教后能读也。余于是一再读之,唯是业师之赞叹,而自不敢赞一辞。

  今者读此讲记,其见古注畧者,此则详之;古注深微者,此则浅显之。讲以观照之慧,记有文字之慧,显密般若之义,发无余蕴矣。甚者,华严普贤愿归极乐,马鸣起信结劝念佛。长老于此,亦以念佛法门为劝导,符合经论,有如是者,实为再来人也。

  余闻之,大乘诸法,须修三僧劫方能成佛。若修净业,往生极乐世界,一生即得补处。是为当生成就之特别法门,世尊说为难信之法。难信能信,必由经论之讲说,循循然以劝之。由是以观,此经讲记甚难得也。有缘读之者,当作难遇想。

  民国九十七年岁次戊子中秋节优婆塞徐醒民敬识于台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二○一一年修订版)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六年六月讲于基隆海会寺—

  施旺坤 敬记

  悬谈

  今年为什么要讲《心经》?每年夏天要讲哪一部经很费思量,因为要讲的经,必须让大家好了解,本寺创办二十多年来,道源已讲过很多经,可是未讲过《心经》,为什么不讲《心经》呢?因为《心经》好念不好懂,无论出家、在家弟子,早晚课都要念,甚至都会背诵,因为《心经》只有二百六十字,经文短,念起来很顺口,可是不大好懂,讲了听不懂也是问题,所以一直到今年才开讲。既然《心经》不好懂,今年讲就会好懂吗?因为今年本寺开办能仁佛学院,有数十位学生来此研究佛理,所以才决定讲《心经》。又本寺诸位大德听经已有几十年,对于佛教的名相差不多了解,听《心经》当不致太困难。刚才讲《心经》好念不好懂,虽然不好懂也要懂啊!你只要留心听,不要起退心,多听几次就懂了。如果不好懂就不听,永远不会懂啊!这次我们预定七天讲圆满,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机会,这是我们今年讲《心经》的因缘。

  现在开始讲经,先讲经的题目,再讲经文。全经分为两大科:

  甲一、解经题 甲二、释经文

  甲一、解经题(分二) 乙一、经题 乙二、人题

  乙一、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是本经的经题。「般若」,本来念「班若」,但是在《心经》要念「拨惹」,因为这是印度的梵音翻译过来的,可能有人会怀疑,为何不找两个字音相同的字呢?因为《心经》是唐朝翻译的,唐朝的京都在陕西长安,长安的语言就是官话,等于现在的国语,「般若」两字在当时就读「拨惹」。

  「般若」,翻译成中国话叫智慧,但是不翻为智慧,这是译经的规矩,在五种不翻里面,属于生善不翻。五种不翻的规矩是玄奘大师订的:一、「秘密不翻」,如陀罗尼大悲咒、往生咒、楞严咒等。为什么不翻呢?因为真言咒语不需了解,只要按音声受持,就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如翻译过来,反而起分别心,使感应打了折扣。二、「含多义不翻」,印度的梵文名词,里面所含的义理很多,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种义理,在中文里,没有一个适当的名词可以翻译。又如佛陀耶,中国话叫觉者,但不翻为觉者,因为它含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意,觉者不能涵盖三觉之意,故仍保留佛陀耶梵音。三、「此方无不翻」,如印度阎浮树,我们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保留梵音。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句名相从汉明帝时,印度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到中国翻译《四十二章经》时就不翻,鸠摩罗什法师,在他所译的经,也不翻此句,因此玄奘大师也顺古例不翻。五、「生善不翻」,如般若,中国话可译为智慧,为什么不翻呢?因为世间学问,也有智慧这个名词,社会上所谓聪明智慧,是世智辩聪,和般若智慧是两回事,为令众生生起善法,所以不翻译。

  梵语般若翻成中国话,应该叫真智妙慧,区别和世间的智慧不一样。真智妙慧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智慧,不是从外面修来的。佛教讲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当作佛,佛性成佛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我们的佛性本来具足,无欠无缺,没有增加一点点,在众生份上,我们虽然流转生死,佛性也不会减少。佛性为什么流转生死不会变动呢?因为佛性是真法不会变动,虚妄之法才会被三际所转、四相所迁。三际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法都被时间转动。四相是生、住、异、灭,也就是成、住、坏、空。在有情份上,比如人有生、老、病、死,一个人生出来是生相,暂时在世间是住相,但是住不常住,不断在变化,即是异相,变成老人,最后灭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是虚妄之法,有生必有灭。在无情份上,小至一个器具,大至山河大地,都是成、住、坏、空,因为是因缘和合的虚妄之法,都被四相所迁。

  我们人人本具的佛性,具足有般若智慧,在智慧上讲,叫般若;在本体上讲,叫佛性。名字不同,法是一个,这个法就叫真法、妙法。我们初听佛法的人会起疑惑:既然人人本具佛性,怎么我们现在还在当凡夫呢?要知道:众生从无始以来,一念妄动,生起无明,由根本无明生起枝末无明贪、瞋、痴等烦恼,于是起惑、造业、受报,在六道生死轮回不息。造了善业,转到三善道;造了恶业,转到三恶道,这就是为什么还当凡夫的缘故。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佛理,才能依法修行用功,成佛才有希望,不然人人本具佛性,我们没有作佛,还是当众生。这里还要注意,我们修行用功,不是修佛性,不是修般若智慧,众生佛性无欠无缺,般若智慧本具,现现成成,用不着修。修行是要断烦恼,只要把无明烦恼破除,人人本具的佛性、般若智慧,统统现前,我们就成了佛。古人说个比方,修行用功好像磨镜子,古早的镜子是铜做的,时间久了会生锈,本有的光明就盖覆不彰显。要现出镜子本来具有的光明,必须把镜子的锈磨掉,磨得干干净净,镜子的本体就现出光明。镜子的本体,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镜子的光明,就是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不是修出来的,镜子的光明也不是磨出来的,那是镜子本具的。不然,换成砖头,任你怎么磨,也现不出光明。因为镜子本具光明,才能磨出光明,所以修行用功,断烦恼、破无明,佛性自然显现。这是讲梵语般若,翻成中国话叫智慧,不翻是为令我们生起善根,尊重般若智慧。

  《心经》上讲的般若,含多意不翻,具足三种般若的意思。

  一、文字般若,「文字」就是经的文字,经文的文字与世间文字不一样,世间文字没有含摄般若智慧,佛经上的文字含有般若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是心里观想,修行观想,就是能观的智慧。过去我们不觉,现在依着文字般若指导,作观想修行,内心之中起了智慧,开始觉悟,叫始觉智。依着经上的方法修观照,叫观照般若。

  三、实相般若,「实相」是人人本具的佛性,《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令众生了解,说有个相,实际都是虚妄的。实相是佛性的理体,是真理之体,真理之体是无相之相,才是真实之相,所以叫做实相般若。

  能观照的是般若智慧,所观照的是实相理体。能观照的智慧,叫观照般若;所观照的理体,叫实相般若,能观照的智慧与所观照的理体,完全合而为一的时候,即究竟成佛。能观照的智慧与所观照的理体,尚未完全合一,还没成佛,称为菩萨。我们怎么能当菩萨呢?要先依着文字般若,了解佛理,要多研究文字般若,因为文字般若所表现的,就是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波罗蜜多」是梵语,翻成中国话为「彼岸到」,顺着中国人说话的语气叫「到彼岸」,到彼岸是形容词,我们众生在流转生死,等于在苦海的此岸,超过烦恼苦海,证得涅槃成了佛,即到彼岸,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合起来解释,就是「智慧到彼岸」。

  这是料拣不是凡夫外道,及二乘的智慧,因为凡夫外道,及二乘的智慧不能到彼岸。这是大乘菩萨到彼岸的智慧,故称「般若波罗蜜多」,到彼岸就证得大涅槃,就是成佛。我们既然是佛弟子,目的在成佛,要有到彼岸的智慧,才能到彼岸。我们没有学般若经,不知道什么是到彼岸的智慧?现在有因缘学到《心经》,知道到彼岸的智慧,这是我们前生前世种的大善根,不然你不能遇到《心经》。这是成佛的经,要庆幸自己有善根,一定要发心听,听了依着经文起观照修行,将来才有到彼岸的一天。

  「心」字是比喻,如人的心脏。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般若经说了廿二年之久,玄奘大师全部翻译过来,是六百卷《大般若经》,有廿万个偈颂,是最大的一部佛经。《心经》共二百六十字,是廿万个偈颂的经心,等于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心脏为主一样。把这部《心经》研究清楚,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就懂了。

  「经」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合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中国人好简略,单翻「经」字。把全部经题合起来解释,「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喻」,叫法喻立题。「般若波罗蜜多心」是别题,别于其他经。「经」是通题,通于一切经。

  以上「乙一、经题」讲完,下面讲「乙二、人题」。

  乙二、人题

  唐三藏玄奘法师奉诏译

  「唐」,指唐朝唐太宗的时候。「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藏」字有含藏之意,把经、律、论分别归为一类叫藏,总而言之,三藏含摄一切经、律、论,也就是一切佛法都在里面。「法师」,「法」指佛法,有法则、规矩的意思,这个法不是世间的规矩,是令众生成佛的法则。「师」是模范、师范。法师就是以法自师,以法师人。大乘佛弟子,为自利利他,先要学佛法,以佛法作为自己师父,名以法自师。学成之后要宏扬佛法,教化众生,名以法师人。以一切佛法作为众生的师父,令众生来学佛法,称为法师。以法自师,是自利;以法师人,是利他。大乘佛弟子要自利利他,二利具足,所以称为法师。

  「三藏法师」,是最尊敬的称呼,过去不可随便称法师,必须讲经说法的师父,才能称为法师。普通受过比丘戒,没有讲经说法的师父,称某某师,就很贴切。要是对佛教贡献比较多,特别尊重,称某师父。过去称出家人的法名,仅称下面一字,如称道源为源师父,后来大家对于道理不太研究,都称上面一字,称道师父。普通称为道源师,已算贴切了,因为没有讲经说法,不能称为法师。要讲经说法,才能称为道源法师。年岁高,才称为道源老法师。在大陆上大和尚、老和尚不能乱称呼,必须在十方丛林做过住持,才能称为大和尚;必须在十方丛林退居之后,才能称为老和尚。在大陆上要被称为三藏法师很不简单,通经藏的法师,称经师;通律藏的法师,称律师;通论藏的法师,称论师。过去对此称呼极为严格,如民国的弘一,因为专弘戒律,大家都恭称他为弘一律师。被称为大师,表示比法师还恭敬。贯通经藏、律藏、论藏,就称三藏法师。中国人称三藏法师的,只有玄奘大师,极为稀有难得!其他都是西域来的高僧,如鸠摩罗什法师等。「三藏法师」是通名,「玄奘法师」是别名,「译」是翻译梵文为华文。「奉诏译」,是奉皇帝的命令翻译。

  玄奘大师是了不起的划时代高僧,在他之前《心经》的译本称为旧译,他的译本称为新译。更了不起的,他是创立唯识法相宗的开宗祖师,这里对于他的历史多讲几句,好让我们仰慕效法他为法忘躯的精神。玄奘大师是河南省偃师县人,俗家姓陈,兄长捷,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玄奘师十一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当时要出家必须经政府考试,玄奘师文章斐然,年幼即被录取,蒙主考官特别约见,视其相貌庄严,特别欢喜。在当沙弥时,是一个好学的童子,勤听经论,亲近很多大德。廿一岁受具足戒以后,继续遍访善知识,学习经论,兼学戒律,也讲经说法。当时,宏扬相宗与性宗的法师,各讲一番道理,不能融会贯通,他听了起疑惑:为什么都是世尊所说的佛理,却不能融会贯通?因为那时候翻译过来的经典不多,他遍研经典不能解决疑惑,于是决定去印度求法,他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八月出发,沿途受到很多艰难困苦,简单介绍一下,使大家知道佛法很难闻到,都是过去大德用生命换来的。

  玄奘法师想去印度求法,当时不许人民出境,他说服边境把关的人,一道一道关口都放他走。当地人告诉他要到印度,必须经过一望无际的沙漠,第一个困难,没有水喝。第二个困难,沙漠起风时,沙尘飞扬,分不清方向,走不出沙漠,一定会丧失生命。因为被他求法的热忱感动,当地人为成就他求法的心愿,送他一匹识途老马,又为他准备一个皮袋装水,告诉他水喝完时,半路上有个野马泉,再灌一袋就可走出沙漠。于是他就启程进入沙漠,走了一段路,想喝水,把皮袋解开,一不小心,把整袋水倒到沙地里,没水喝,干粮吃不下去,还是继续往前走。经过五天四夜,一滴水没喝,人马皆支持不了,倒了下去。他心里想:自己死不足惜,但是要去印度求佛法,利益众生,怎么可以死呢?于是一心念《心经》,祷告观世音菩萨。他当时所念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心经》,到了夜晚,忽然热滚滚的沙漠,起了凉风,吹到身上,觉得很舒服,人马都能站起来,继续前进。马认识路,找到了野马泉,如遇到甘露,喝了水又灌上一袋,终于渡过沙漠。此外,沿途还遇到许多难关,光是强盗就碰上三次,一次比一次厉害。第一次,只把他的衣物抢走。第二次,不但把东西抢去,还要杀死他。第三次,强盗看他相貌堂堂,想把他杀掉当祭品,他心想这次非死不可,就一心念弥勒菩萨圣号,求生弥勒内院。正在一心念弥勒菩萨圣号的时候,好像作梦一样,梦见弥勒菩萨坐在法座上说法,还有很多菩萨围绕着,玄奘法师一见赶快顶礼,这个时候,土匪正拿起刀要杀他,天空忽然变色,狂风大作,掣电打雷,飞沙走石,土匪看到这种情形害怕起来,赶紧把他的绳子解开,向他求忏悔,请求饶命。

  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沿途遭遇到很多魔难,以上所说的都是逆境的魔。他还遇到顺境的魔,经过西域高昌国时,高昌国王跟他特别有缘,硬把他留下,请他的母亲作证明,跟玄奘结拜为兄弟,不让他去印度。玄奘法师没有法子,就绝食三天不吃饭,高昌国王才答应让他去印度。

  他从贞观三年出发,到贞观七年,走了四年之久,才到达印度,亲近了很多大德,还到那烂陀寺亲近最有名的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当时那烂陀寺有比丘一万多人,玄奘法师名列前十名,声名远扬,有一个大国的国王戒日王,为他开大法会,请各国的大法师及外道头,来参加辩论大会,以玄奘法师为大会论主,他宣示「制恶见论」,立大乘义,破诸异见,十八天竟没有人敢来论难,于是轰动全印度。玄奘法师在贞观十九年返国,带回梵文经本六百七十五部,唐太宗很欢喜,就请他翻译,共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六十五岁圆寂,欲知详情,请参阅玄奘法师着的《大唐西域记》。前面讲到,《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经心,此经为玄奘法师到印度将梵本携回,又千辛万苦翻成中文。民国太虚大师就是看《大般若经》开了智慧,看一遍需时三个月,大家要是能发心看一遍,说不定也能得大智慧,以上把「乙二、人题」讲完。

  下面开始讲解经文,这部《心经》,前面有一段经文,后面有一段咒语,等于有显教、有密宗,是显密圆通的一部经典。

  全部《心经》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是显了般若,第二大科是秘密般若。下面依贤首国师的.解释,先解释第一大科「显了般若」,「谓显了明说,令生慧解,灭烦恼障。」《心经》前面的经文,完全是「显了明说」,经文很显明,道理都说得很明白。「令生慧解」,「解」是解悟、开悟。能够让读经的人生起智慧解悟、开悟。依着经文解释,随文作观想,就是观照般若的功夫,能启发本具的智慧,能够大开圆解、大彻大悟。「灭烦恼障」,众生有烦恼是个障碍,能碍善法、障圣道。有烦恼不先灭除,想修善法,修不成,想修佛道被障碍,修行难以成就,这是因为被烦恼障碍住的缘故。我们依着显了般若的道理,随文作观,生起智慧解悟,就能把烦恼障灭除。

  第二大科是秘密咒语,属于「秘密般若」,「令诵生福,灭罪业障。」咒语不必解释,只要诵持秘密咒语,便能生起福报,福报生起来,能灭罪业障。众生因为造了罪业,能障碍善法、障圣道。你想修善法、修佛道,修不成功,因为被自己的罪业障碍了。罪与福是相对的,有了罪就没有福,有了福就没有罪,诵秘密咒语,福报生起来,能灭罪业障。第二大科「秘密般若」,能令众生得生福灭罪的利益。

  「为灭二障,成二严故。」把《心经》两大科,显了及秘密般若合起来讲,「为灭二障」,二障是烦恼障、罪业障,能得到灭除烦恼障、罪业障的利益。「成二严故」,二严是福报与智慧,能成就福报与智慧的利益。

  释迦牟尼成佛,现出来是相好庄严之相,分开来讲,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总括来说,就是具足福报相与智慧相。佛的相好庄严,对我们来说太高了,我们凡夫得不到究竟圆满的佛相。但是我们可以观察一般人,有的人经常研究佛教的经典,面貌会转变成智慧相,大家看到都会觉得他有智慧。他要是多行布施,上供三宝,下救众生,天天做修福的事,他的相貌会转变成福报相。但是他不是佛,因为成佛,按大乘的阶级,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子。成了佛,福慧二严,圆满具足,叫两足尊,即智慧具足,福报也具足。刚才讲的人是现身转,有的人此生并未见他研究教典,但具有智慧相。有的人未见他多行布施,上供三宝,下救众生,但他有福报相,那都是前生前世修行带来的。

  刚才为什么先讲今生的修行福慧呢?因为前生前世是否带来福慧,已无济于事,佛法不是定命论,而是因缘论。定命论是社会上算命、批八字之类的学说,你今生应该穷困潦倒,或升官发财,他只算今生,算不到前生,对今生也没有转变的方法,定命论把你定死了。相反的,佛教不主张算命,你如果受了菩萨戒,要特别注意:算命、算卦,犯菩萨戒。佛教讲因缘论,你前生是否修福、修慧,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今生一定要修福修慧,今生修福报、修智慧的因缘,命运就转变了。你本来没有智慧,变成有智慧的人;你本来没有福报,变成有福报的人。

  成佛是从你发心那一天成起,你今天发菩提心要成佛,今天就成起。你发菩提心,得行菩萨道,一方面求智慧,一方面求福报,福慧双修。你发成佛的心,你的身体相貌,就转变成福慧之相,佛教是脚踏实地的哲学,不是空谈,你依着佛说的道理去做,现在就成佛,有何凭据?现在你的相貌就转变成福慧之相。你的智慧越大,相貌上越看得出,你的智慧大;你的福报越大,相貌上越看得出,你是有大福报的人。顿超的根机,一下子就转变了。不是顿超的根机,慢慢地转变,到成佛那天,智慧福报圆满具足,就是两足尊了。

  福慧二严之相,是福报智慧表现出来的相,不是化妆打扮出来的。现代人要相貌好看,就要化妆,先从脸孔化起,画眼睛、修眉毛、抹粉、抹胭脂口红,再卷烫头发变花样,身上穿名牌衣服,变得很好看,但这是世俗之相。修道的人一看,太俗气了,并不好看!要怎样才好看呢?你得修福、修慧,修出来的智慧相、福报相,不必化妆,不必穿好的衣服,任运自然好看,这是一种道相,别人看见你的相貌有智慧、有福气。所以「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要行菩萨道度众生,先不要和众生结冤家,还要结好缘。一方面学般若智慧,讲给众生听,跟众生结智慧缘;一方面行布施,上供三宝,下救众生,跟众生结福报之缘。你和众生结智慧缘、福报缘,众生看见你就生欢喜心,你的相貌不是变庄严了吗?

  这是全部《心经》两大科的大意,前面显了般若,能使我们开智慧,灭烦恼障。后面的秘密般若,能令我们生福报,灭罪业障。《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经心,里面的名相不熟,才不好懂。世尊说般若经,是在成佛廿年之后,前面说了十二年阿含经,属于小乘法,这些弟子都修到阿罗汉或辟支佛。接着说了八年方等经,弟子们都证到权教菩萨位,名相早就听熟,再讲般若经时,他们听起来很容易。我们现在学佛没有几年,所以难懂。这部《心经》所谈的最高道理,就是空一切相,和《金刚经》讲的一样,你没有脚踏实地从烦恼障、罪业障下手用功,尽听空一切相的道理,结果不得实益,还得一种狂慧,觉得什么法都空,人也空、法也空,但是吃饭、穿衣、睡觉都没空,这样学佛就走错路了。

  前面「显了般若」,是灭烦恼障,因此我们先要认识什么是烦恼?它怎么会障碍我们不容易修善法、证圣果?烦恼是昏烦恼乱之法,能令我们身体不安,心里也不安。烦恼分二大科,一、十缠,二、十使,缠是缠缚,使是驱使,我们众生没有学佛法,执着一个我,我是主宰之意,自己能够作主宰才叫我。我们凡夫可怜,自己一点作不了主,因为十缠像绳子一样,把我们缠缚起来。十使像赶马的鞭子,驱使着我们,叫我们走哪里,我们就要走哪里,所以凡夫叫可怜愍者。

  先讲十缠:

  一、无惭,二、无愧,惭愧合起来一个词,分开来是两个。惭是耻己,愧是羞人,合起来叫羞耻之心。自己做了犯戒的事,心里觉得羞耻,是「有惭」。自己做了犯戒的事,心里不觉得羞耻,是「无惭」。见到别人觉得不好意思,脸上感觉发红,这是「有愧」。犯戒犯习惯,见了人没有惭心,脸不发红,这是「无愧」。

  愧字比惭字恶性重,譬如中国佛弟子持戒,第一要吃素,他不能吃素,很想吃众生肉,去偷买一块肉吃,吃了自己觉得羞耻,这叫「有惭」。可是过了几天,他还想吃肉,又去偷买一块肉吃,吃了三次以后不难过了,这叫「无惭」。刚吃一块肉就有人来,人家并没有看见他吃肉,他自己很难为情,想到人家看到了,脸上发热,叫「有愧」。等到他吃肉吃习惯,天天吃肉,被人家看见,他觉得反正已经吃了,管他的,见人也不觉得羞耻,叫「无愧」,这样简直无可救药!

  三、嫉,是嫉妒,不耐他荣。他自己不做好事,见不得别人做好事,看到别人做好事,心里就起了嫉妒心。

  四、悭吝,悭吝比贪心轻一点,他不贪图别人的东西,但是自己的财物,不肯施舍人家,布施是善法,他不肯做。

  五、悔,这不是忏悔的悔,是做了善法以后,心里生了后悔。譬如行布施,大家提议今天要放生,他也随喜出钱放生,可是事后他后悔花了钱,以后不再做善事,心里生了障碍。

  六、睡眠,睡眠是人的果报法,人不睡眠不行,人如果活一百年,至少睡掉三十年,实在划不来,但是人不仅不睡不行,还要贪睡。世间一般人不说,修行人也考究床铺、毛毯、床单等,越考究越贪睡,一睡叫不起来,这样还能用功修行吗?所以睡眠也是一种缠烦恼。

  七、掉举,是喜欢轻动,包括心掉举、身体掉举。心里面老打妄想,东想西想。身体欢喜走动,到处走来走去。譬如坐禅,人坐着心里在想,不叫它想,还是要想,心不能静下来。人住在山上,没有事就下山走动走动,身体、心里都不能安定。

  八、昏沉,等于轻睡眠,不是睡在床上。大家在听经或打坐用功,他在那儿打瞌睡,听经不行,参禅也用不上功。

  九、瞋恚,脾气不好,喜欢发脾气。

  十、覆,是覆藏,犯了过失覆藏起来,犯了戒不发露忏悔。佛订的戒规,我们不犯就清净,但是凡夫犯了戒,要赶快求忏悔,说出来犯什么戒,叫还复清净。他不说出来,覆藏起来,罪过一天一天加重,这是缠覆烦恼。

  次讲十使,是驭使众生的十个烦恼,分为五钝使、五利使。钝是很迟钝,五钝使是慢慢生出来,但是要断也不容易,要慢慢断。五利使生起来很快,很锐利,要断也很快,一下子就能断掉。

  先说五钝使,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个根本烦恼。一、贪心,二、瞋恨心,三、愚痴心,这三个根本烦恼,大家比较熟悉不必讲。四、慢,我慢心,一般凡夫众生,本身既没有智慧,又没有福报,可是有个我慢。你教佛法,他不爱听、不接受。五、疑,就是犹疑不决,对什么道理都不能决断。疑和信相对待,疑者不信,信者不疑。来学佛法要先发信心,他疑烦恼偏重,对佛法的信心不坚固,虽然听了佛法,还是不肯完全相信。要修行用功,乃至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都犹疑不决,不能自利利他,被疑烦恼障碍了。

  再讲五利使,也叫五种不正见:

  一、身见,「见」当「执着」讲。他认为这个是对的,实际上是错的,这是他的执着,先执着他的身体是我,这是凡夫的第一个不正见,要叫身体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一切都要考究。他不晓得身体这臭皮囊,活几十年迟早要坏掉,这是凡夫起的身见。

  二、边见,边是偏到一边,不是落到常见,就落于断见。譬如人死了,他认为就断灭没有了,人死了变成鬼或中阴身,有谁看见?这是断见。或说人死了,永远转世为人,佛教讲的六道轮回,他不相信,这是常见,断见、常见都属于边见。

  三、邪见,五利使其实都是属于不正见,不正就是邪,为什么要特别列出邪见呢?因为邪见最厉害,拨无因果,他不相信造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果,不相信有因果存在,这叫大邪见。

  四、见取见,上面的「见」,是见了一部份道理,「取」是取着,他见了一部分道理,起了一种执着,认为他见的是全部的道理,这叫以偏概全。下面的「见」,是他起了这种知见,他认为什么道理都了解了,这叫见取见。这是社会上有学问的人,或学哲学、佛学常犯的毛病。

  五、戒禁取见,其他的外道宗教都订有戒律,认为他们的戒律最完善,他取着了,再起知见,就是戒禁取见。例如基督教订的戒律,可以吃众生肉,而众生的血不能喝,他认为这个道理最对。又像回教不准吃猪肉,而牛肉、羊肉可以大吃特吃。

  以上讲的十缠、十使,都属于烦恼,能碍善法、障圣道,所以叫烦恼障。你把《心经》研究懂了,依着经文作真空观想,就能开智慧,智慧一开,就能把烦恼障灭掉。

  什么叫做罪业障呢?「罪」者,指五逆重罪:一、弒父,二、弒母,三、弒阿罗汉。弒就是杀,杀害长辈父母,杀害圣人阿罗汉,都是重罪。四、破和合僧,出家人的僧团,能住持并宏扬佛法,破坏和合僧团,是重罪。五、恶心出佛身血,佛在世时,提婆达多要害佛,从山上推下一块大石头,要把佛打死,被护法神挡开,结果一块碎石头碰到佛,佛的脚趾头出血,这是恶心出佛身血。佛灭度后恶心破坏佛像,也是出佛身血,这些罪过都很重,叫五逆重罪。

  「业」者,指十恶业: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身体上三种恶业:杀、盗、淫。即杀生害命、偷盗财物、邪淫男女,这三种都是属于身体上造的恶业。

  口四者,口业,也叫语业,说话造的四种恶业。一、妄言,就是说谎话。二、绮语,说些不正当的话。三、两舌,讲些挑拨是非的话。四、恶口,说伤人、骂人的话。

  意三者:动贪、瞋、痴的念。

  以上合起来叫五逆十恶。

  十种恶业中,意业三种是惑,属于烦恼障。前面讲,念显教经文,依着经文作观想,可以生智慧,能灭除烦恼障。身口七支,属于罪业障。念秘密真言,可以灭除罪业障,就是已经在行为上造成罪业,依着显教的观想灭除不掉,真言咒语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你念《心经》后面的咒语,可以把造的罪业灭掉。

  下面解释经文,开始分科。

  甲二、释经文(分二) 乙一、显了般若 乙二、秘密般若

  乙一、显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标纲要 丙二、广陈实义

  丙一、略标纲要(分四) 丁一、能观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观行境 丁四、明观益

  前面讲过全部《心经》分为两大科,第一大科显了般若(前面经文),第二大科秘密般若(后面咒语)。先讲第一大科显了般若,再分两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丙一、「略标纲要」,「略」是简略,「标」是标举,「纲」是大纲,「要」是宗要。把全部《心经》最要紧的道理标举出来,把这几句经文解释清楚,《心经》的道理就了解了。

  「略标纲要」下再分四小科,丁一、能观人,即「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观行的人。丁二、所行行,即「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观自在菩萨所修的行门。丁三、观行境,即「照见五蕴皆空」,是观自在菩萨所观行的境界。丁四、明观益,即「度一切苦厄」,明观行的利益。观自在菩萨修的观行,结果得到度一切苦厄的利益。以上是观自在菩萨能观、所行、观行境、利益众生的功德。

  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没有序分,没有流通分,只有正宗分。《心经》还有很多种译本,有序分,也有流通分。这部《心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或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呢?《心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可是在法会之中,释迦牟尼佛在法座上,这是观自在菩萨自己用功的经验,说出来给舍利子听,请释迦牟尼佛证明他说得没有错。

  丁一、能观人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三字,依贤首国师的解释:「谓于理事无阂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是观照,「达」是通达。这一位菩萨,为什么取德号叫「观自在」?外面的境界,不出理事两个境界,我们用功不是偏于理,就是偏于事,理事自生障碍。观自在菩萨修行用功,得到甚深般若智慧的时候,对于理事无碍的境界,能够观照通达自在,所以叫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阂,故以为名焉。」又有一种解释,观自在菩萨能观照众生的根机,前往受苦难众生的所在,去救度众生,不生一点障碍,所以叫观自在。

  为什么要这样解释观自在的德号呢?因为就悲智二轮解释,「前释就智,后释就悲。」前面一种,是就观自在菩萨得到甚深的智慧解释,观照通达理事无碍之境,而得自在。后面一种,是就观世音菩萨的悲心解释,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表现在救度众生的苦难上,他能观机往救,自在无碍。把观自在菩萨悲智两种解释明白,也就等于全部大乘佛法都了解。

  佛法分大乘法、小乘法。小乘法,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如现在的脚踏车,只能自己骑,不能载很多人。大乘佛法,既能自度,也能度人,有如火车,可以自己搭乘,还可以运载百千人。小乘佛法,比如小车子,只有一个智慧轮,没有慈悲轮。大乘佛法,比如大车子,有悲智二轮,也叫悲智双运,慈悲、智慧,两个轮子一起运转,既能自度,也能度人。

  要如何学大乘佛法呢?先发菩提心,梵语「菩提」翻成中国话叫觉道,这不是外道的道,也不是小乘的道,是发成佛道的心。大家都是佛弟子,将来目的是要成佛,要先学佛发心。我们发了菩提心,得行菩萨道,要悲智双运,一方面求智慧,一方面行慈悲。佛教把凡夫圣人分成十法界,凡夫有六个法界,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善道、三恶道,合起来是六凡法界。佛教讲的圣人,必须超出三界,脱出轮回,有四个法界,小乘:声闻、缘觉,大乘:佛、菩萨,合起来四圣六凡,十法界。

  四圣六凡十法界,再分为三个道,凡夫是偏到一边的道轮,落到六道凡夫道上,流转生死。二乘圣人也是偏到一边的道轮,要了生死、出三界,但是不发慈悲心度众生。中间的大道,是佛菩萨走的中道。不学佛法的众生,永远在六道凡夫道上,走不出去。我们学佛学错了,不是走六凡的偏道,就是走二乘的偏道,走不到中道上,永远不能成佛。大乘的车子有悲智二轮,比喻大乘佛法,一方面要求智慧,一方面要发悲心。再举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德号作解释,本师的德号,华言叫能仁寂默,能仁即慈悲,能慈悲一切众生。寂默即智慧,就是不着相。释迦牟尼佛的德号,即是悲智双运;观自在菩萨的德号,也是悲智双运。大乘菩萨是因位,成佛是果位,因果一定相应,所以了解「观自在」三字的意义,就了解大乘佛法的道理。

  「菩萨」二字,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翻为「觉」,「萨埵」翻为有情,叫「觉有情」,就是上求觉道,下化有情。他是佛的大乘弟子,还没成佛,要往上求佛的觉道。小乘弟子只能自利,不能利人,大乘弟子要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叫下化有情。佛法到现在,因为没有人讲解,所以越来越衰败,大家不了解菩萨,把它鬼神化,以为菩萨不是神即是鬼,所以一般人把城隍老爷、土地公也叫菩萨,这是大大的错误,那是鬼神,怎能称菩萨?

  道源出家早,参访的比较多,在大陆上十方丛林之中,住几百人的大寺院,对于上了岁数的出家人,彼此互称为老菩萨,那是最尊敬、贴切的称呼。到了台湾没有大寺院,也听不见这个称呼了,现在突然有人称你为老菩萨,你会觉得奇怪,不晓得怎么回事?菩萨,就是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我们大乘佛弟子,今天发心,今天就是菩萨,但不是观世音菩萨,是刚开始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所以称得上是菩萨,不过是初发心的菩萨。你要行菩萨道,修行用功,慢慢地位越来越高,大乘菩萨的阶级有五十一位,连佛位共五十二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观自在菩萨,是等觉位的菩萨,与佛只差一等。

  这位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玄奘法师以前的译本,都翻译为观世音菩萨,玄奘法师把它翻译为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按自利利他解释,观是观照,能观照的智慧,来观照世间的音声,叫观世音。他观照世间的音声,与凡夫众生的观照不同,凡夫耳朵往外听音声,所以外面的音声,变成一种声尘。尘者染污之义,你被声尘所染污,听到好听的音声,就动了贪心;听到不好听的音声,就动了瞋恨心,我们凡夫听音声,本来没有事,却起烦恼,就是不会起观照。而观世音菩萨会起观照,他听到世间的音声,不往外听,他会返过来闻,闻到自己的自性,大彻大悟,证得耳根圆通。再按利他解释,「观」是观照,「世」是世间众生,「音」是音声。因此「观世音」,是世间众生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求他救苦的音声。任何一个众生遇到苦难,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照,就能救苦救难,所以称为观世音。他能返闻闻自性,得到自利,就是智轮。他能观察世间众生念他的名号,寻声救苦,就是悲轮。智轮的解释,请参考《楞严经》第二十五圆通《耳根圆通章》。悲轮的解释,请参考《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完全是讲他的果德,所以能寻声救苦,救三灾、七难,应二求,乃至现三十二应身。为什么他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呢?《楞严经》是就他的因行上讲,因为他能返闻闻自性,而证得耳根圆通,得到十四种无畏。他自己入火、入水无畏,才能救度众生。所以把《耳根圆通章》与《普门品》对照看,对观世音菩萨的因行、果德,就能知道得更清楚。

  讲到观世音菩萨的相貌,观世音菩萨现的是菩萨相,就是头戴花冠,身佩璎珞。观世音菩萨戴的花冠,上面有阿弥陀佛的像,就是要报阿弥陀佛的恩,发愿在成佛以前顶戴恭敬供养。再讲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要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我们平常念的《大悲咒》,即出自这部经。观世音菩萨想要救度苦恼众生,他最初在观世音如来那里学《大悲咒》,要把《大悲咒》传给众生,使众生所求都能满愿。他一发心,释迦佛在座即赞成,当观世音菩萨诵出《大悲咒》时,他的身体立即变成千手千眼,千眼照见,千手护持。因为要普度一切众生,双眼不够,要千眼;双手不够,要千手,这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典故。

  现在看到的观世音菩萨都是女像,到底观世音菩萨是男像,或是女像呢?观世音菩萨是菩萨像,说男的女的都不对。但是我国一般供的观音,不论铜铸或木雕的,都是女相,这是因为唐朝吴道子画了一尊白衣观音,画得很庄严,又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感应很多,多数是看见一位老太婆。于是后来流行白衣观音,因此就变成女相。还有一种原因,艺术家不论画像或雕刻,都要表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所以就画出女相来。太虚大师要纠正这个错误,在武昌佛学院,作了一首赞颂观世音菩萨的四句偈,头一句是「勇猛丈夫观世音」,赞颂观世音菩萨是勇猛丈夫,后面三句已记不得,所以来台创海会寺,道源依着《楞严经》和《普门品》配成一首偈:「勇猛丈夫观世音,悲心妙相无等伦,三十二应六法界,十四无畏度众生。」赞叹观世音菩萨悲心广大,相好庄严不可思议的功德。

  还要明白:观世音菩萨老早成佛,叫「正法明如来」,是果后行因,倒驾慈航,示现为等觉菩萨,所谓:「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

  以上将「丁一、能观人」讲完。

  丁二、所行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丁二、所行行」,「行行」二字,上面的「行(音念形)是动词,是修行的意思。下面的「行(音念恨)」是名词,是行门、法门的意思。「所行行」,是观自在菩萨所修的行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修行,修什么行门呢?「般若波罗蜜多」,叫智慧到彼岸,既不是凡夫的智慧,也不是小乘的智慧,是到达彼岸的大智慧。上面加「深」字,拣别这是大乘的深般若,不是二乘的浅般若。因为二乘的浅般若,只能断除三界以内的烦恼,了脱分段生死;不能断除三界以外的烦恼,了脱变易生死。下面的「时」字,就是下句经文「照见五蕴皆空」那个时候。

  丁三、观行境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是观行境,即修观行得到的真空境界。

  先讲「五蕴」这个名词,三界以内诸法,分成三科: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第一科五蕴,能把五蕴照空,十二处、十八界都照空了。五蕴也叫五阴。「蕴」是积聚的意思,把五个法积聚起来,叫五蕴。阴是盖覆的意思,我们人人有自性,为什么显不出来呢?因为被五蕴法,把自性盖覆了。

  五蕴法,一、色蕴,色者「质碍」为义,有体质、有阻碍的法,都叫色法。此不指男女之色,是指眼睛所对的境界,包括很广,内而根身,外而世界,都叫色法。内而根身,在我们众生份上讲,身体属于内根身,就是五根身:眼、耳、鼻、舌、身,都叫色法。外而世界,山河大地,我们现在住的地球,乃至日月星辰等器世界,都属于色法。为什么修行要照见五蕴皆空?第一个色蕴,我们凡夫执着这个身体就是我,执着外面山河大地为我所,是我所有的。

  平常的人贪欲心小一点,我所的范围小,我们辛辛苦苦买了两间房子,这两间房子就是我所有的。你福报大一点,买了一栋大的楼房,你的我所放大了,这栋大的楼房就是我所有的。你福报再大,买了三栋大楼房,自己住一栋,其余二栋租出去,可是三栋大楼房还是我所有的。福报更大当了国王,这个国家以内都是我所有的。众生的贪欲心没有限度,所以烦恼没完没了。做了国王还不够,还要贪别人的国家,别国的国王也是凡夫,怎肯把国家给你呢?于是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扩大到其他国家,就变成世界大战,打死无数人,都是我在作怪。内有一个身体叫我,外面身外之物叫我所有,贪欲心越来越大,把整个地球都给他,还是不够。现在科技可以到月球去,将来月球也是我所有的,这样永远不能太平,作怪的毛病都在于我。

  内而五根身,是一个我;外而世界,是我所。小乘圣人要破我执,也叫人我执,就是观察身体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因素组合成的假相。一、地大,属坚硬之性,如身体的骨头。二、水大,属湿润之性,如身体的血液、水份。三、火大,属热燥之性,如身体上有暖气。四、风大,属流动之性,如呼吸。这四大合起来的假相,就是我们的身体,因为你执着一个身体,才有我所,把我观空,没有我,哪还有我所呢?我空了,我所也空了。

  光有身体,不能成为我,一定得有知觉的心,现在说知觉的心就是脑,是身体的一部分。佛经上讲的心,无形无相,但是一定有本体,才能起作用,所以有四个作用:受、想、行、识,才知道有一个心。

  二、受蕴,以「领纳」为义,他能领受、纳受外面境界。比方遇到外面的境界很顺心,就感到快乐;外面的境界不顺心,就感到痛苦。受苦受乐,都是心的知觉作用。

  三、想蕴,以「审思取像」为义。就是平常讲的思想,把事情的相貌,想出一个样子之后,就放不下。遇到喜欢的人,能把他的相貌想出来。遇到讨厌的人,也能把他的样子想出来。想起喜欢的人,就起贪心,越想贪心越大。想起讨厌的人,就动瞋恨心,越想越动瞋恨。

  四、行蕴,以「造作」为义,就是发动行为,或造善事,或造恶事。你要做善事或恶事,心里面先有计划,打主意要怎么做。

  五、识蕴,以「了别」为义,就是什么事情他都能明了分别,分别得很清楚。

  色 色法

  受

  五蕴想 心法

  行

  识

  五蕴是有为法的第一科,是对迷心法重的众生说的。因为对于色法不太迷的众生,说一个色蕴他就了解了。对于心法迷的众生,佛就广开来说有受、想、行、识四个心法。「识」属于心王,「受、想、行」是心所,详细的说,有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将来讲《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再详细解释。

  小乘人要观察我空,先观察色蕴,把地、水、火、风四大分开来,没有一个身体,身体就空了。可是里面还有知觉的心,有受、想、行、识四种作用,但若是有心,应该有四个心,既然没有四个心,心当体就是空的。小乘圣人观察五蕴和合起来的我,是空的,证得我空,叫人空,也叫人我空,只证得浅的般若智慧。大乘圣人不但观察我空,也观察到法空,证得深的般若智慧。《心经》属于大乘法门,照见五蕴皆空,不但把五蕴和合的假我观空,连五蕴也观空。古人有个譬喻:众生起我执,等于五根线合成一条绳子,众生执着习惯,认为这条绳子是真实的,你把绳子一分开,是五根线,绳子的相空了,就证得我空。佛向大乘弟子说,不但绳子是空的,连那五根线也是空的。你再把线分解开,都是些纤维,没有本体自性,当体是空的。大乘照见五蕴皆空,连那五根线都照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不但把五蕴和合的假我照空,连五蕴都照空了。「照」是用回光返照的观照,「见」是自己心里见到,不是眼睛往外见到的。这是深般若的功夫,自己回光返照照五蕴,照到功夫纯熟的时候,忽然间,一念相应智慧现前,能观照的智慧、所观照的理体,能所不二的时候,就照见五蕴皆空。因为一念相应的智慧不现前,还有能观照的智慧,和所观照的五蕴,有能、有所,还不究竟。要用功到一念相应慧现前的时候,忽然间大彻大悟,才能证明五蕴本来是空的。

  上根利智的人,听到这里,随文作观,当下就会证得。要是渐次根机,依着《心经》所说的道理,五蕴本来空,我为什么空不掉?天天用功观照,先观照粗妄念不起,再观照细微的妄念也不起,一旦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一剎那之间,息能、所,叫「照见五蕴皆空」。

  诸位大德用功修观照功夫,无论你用哪一门功夫,比如打坐修数息观,有能观照的智慧,有所观照的鼻息,还是有能、有所。你观照成熟的时候,能、所不起,心里清清净净,就照见五蕴皆空。无论用哪一个法门,都能达到照见五蕴皆空。你最初用功,会打妄想,你数着鼻息,不要打妄想。妄想不打的时候,可要注意,刚不打妄想,瞌睡来了。睡眠容易观照,昏沈不容易观照。你以为自己用功得很好,坐了一小时都没打妄想,不晓得昏沈了一小时。所以用功,切不可落入昏沈!一定要多学教理,由解起行,昏沈有重轻之分,重的昏沈和睡觉一样,一点功都不能用,坐在那里自己不能作主,头会低下来,嘴会流口水,身体摇来摇去。重的昏沈,容易观照,自己心生惭愧。最要命的是轻昏沈,身体坐得端端正正,可是功夫提不起来,修数息观,十个数数不来;参话头,话头提不起来;念阿弥陀佛,佛号念不起来。人家看见你在用功,以为是一种轻安境界,实际落于轻昏沈,怎么叫轻安?不懂教理的人还错解,自害害人。以上将「丁三、观行境」讲完。

  丁四、明观益

  度一切苦厄。

  「丁四、明观益」,说明观行的利益。观世音菩萨,修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观行,修到成功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得了什么利益?「度一切苦厄。」「度」是度脱,「一切」是所有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灾难。就是众生的一切痛苦、灾难,都度脱了。

  人生来有八种苦,其中四种苦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就是生、老、病、死。不分老、幼、贵、贱,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只要是人,都有平等苦。

  一、生苦,父母生我们出来受种种苦。二、老苦,生出来慢慢长大成人,变成老人,人老了六根暗钝,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清楚,走路走不动,老态龙钟,老苦现前。三、病苦,生病真是苦啊!四、死苦,人人都怕死,结果无法避免。

  还有四种苦,叫差别苦,因为各人的果报不一样,或多或少,苦有差别。五、爱别离苦,你所爱的人,不是生离就是死别,所爱的人别离的时候,感觉很痛苦。六、怨憎会苦,怨是怨家,和你结冤仇的人,憎是憎恶,你所讨厌的人,偏偏和你聚会在一起的痛苦。七、求不得苦,所求的都不能满愿也是苦。八、五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像火烧一样,使得身心不安。

  以上合起来叫人生八苦,在三界以内有六道众生,在这一道死了,生到那一道;在那一道死了,生到这一道,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轮回不已,叫六道轮回之苦。人生八苦,比较六道轮回之苦,还算是轻的,六道轮回之苦,永远不得休息,才叫大苦。生死之苦是在三界以内才有轮回,叫分段生死苦,分是分限,段是段落,三界以内的众生,寿命都有分限。比如有的众生朝生暮死,人的寿命长者不过百年,乃至天上众生,活到八万大劫,还是有分限。身体都有段落,如人是六尺之躯,蚂蚁才一、二分,生到天上,天人身体有几十由旬,大小虽然不一,但是都有段落。三界以内的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苦;三界以外的三乘圣人,有变易生死苦,就是还没成佛,在用功进步的时候,身心有变化迁易的痛苦。要是成佛,这二种生死苦全都了脱。这里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大乘深般若,照见了五蕴皆空,不但五蕴和合的假我照空,连五蕴也照空。我也空,法也空,这个时候得到了利益,度一切苦厄,不但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度脱,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也度脱。

  以上把「丙一、略标纲要」,「丁一、能观人」,至「丁四、明观益」全部讲完。下面讲解「丙二、广陈实义」

  丙二、广陈实义(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显法体 丁三、明所离

  丁四、辨所得 丁五、结叹胜能

  丁一、拂外疑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丙二、广陈实义」分五科,「广」就是多,「陈」就是说,「实义」就是真实的义理,多讲讲真实的义理。「丁一、拂外疑」,本小科是对二乘人说的,把二乘人的疑惑拂除。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观世音菩萨在说法,请释迦世尊作证,叫一声当机者「舍利子!」舍利子就是《阿弥陀经》的舍利弗,舍利弗的「弗」,翻成中国话叫「子」,舍利是梵语,子是华言。为什么这位尊者取这个名字呢?因为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翻成中国话叫鹙,鹙鸟的眼睛最美丽,舍利子母亲的眼睛像鹙鸟那么美丽。外国人和中国人观念不同,中国人尊敬父母,不敢称其名字,外国人把父母的名字,冠在自己名字上面,表示恭敬,他是舍利的儿子,因此叫舍利子。舍利子在佛十大弟子之中,智慧第一,因为要讲大乘真空的道理,智慧不够,不能了解,所以请智慧第一的舍利子来做当机者,实际是大众的代表,《心经》是无问自说,舍利子并没有请问。

  叫一声「舍利子!」我跟你讲,怎样能照见五蕴皆空呢?下面是解释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是把色蕴照空。先要明白《心经》上的「色」、「空」是怎样解释?这个色叫幻色,是变幻出来,不是真实有的。《心经》上讲的空叫真空,这一点一定要记清楚,向下解释才不会错误。

  「色不异空」,色是幻色,空是真空,因为一切色法都从缘生,没有本体自性,叫幻生。既然一切色法都是变幻出来的,当体就是真空,叫色不异空。譬如一张桌子,众生把它当作是真实的。按智慧来观照,它是众缘生出来,当体就是空的。怎么会生出一张桌子?得有木材,可是光有木材,不能成为桌子,得有木匠来做。还要有施工的工具,加上时间、空间施工,才能成为一张桌子。所以这是众缘生出来的桌子。把众缘分析开来,桌子没有本体自性,可是眼睛看见的确有一张桌子,这个有等于变幻出来的。既然色法如幻,和空没有差别,所以色不异空。这是讲身外之法,一张桌子,容易看见。

  众生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合成,心是「受、想、行、识」四个法合成。内「心」四个法,外「身体」四个法,内外八个法合成,只要一观照,哪里有本体?当体就是空的。所以我也空,我所也空,内而根身,外而世界,一切色法,不异于空。

  进一步解释「空不异色」,这个「空」是真空,真空是理体,不碍一切众缘生出来的幻色,叫空不异色。

  上二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不异」,下二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相即」。「不异」,色法与空法,彼此不异,不异就是相似,色法相似于空法,空法也相似于色法,但是色法、空法还是两个法。下面两句没有两个法,只是一个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幻色,幻色没有本体自性,当体就是真空,既然幻色即是真空,那么真空也即是幻色。

  说个譬喻,前面两句,如水起波浪,「波不异水,水不异波」,但还有波、水两个法。再进一步说,「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即」就是「就」。波就是水,水就是波,色法如此,你把色蕴观空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也和色蕴的观照方法一样,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也这么配就对了,叫「亦复如是」。

  以上把经文消通了,本科「拂外疑」,拂除二乘人的疑惑,舍利子是二乘人,他听了照见五蕴皆空的道理,就是把五蕴分开,另外有一个空,空在五蕴外。就是二乘人灰心泯智的时候,放三昧火把身体烧掉,色灭了以后才空,叫色灭空。大乘《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是把五蕴分开,另外有一个空,空不在五蕴之外,是活着的时候,色法即是空的,不是色灭了才空。

  《心经》最重要的道理就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懂了,下面经文就好懂。这是属于佛教的哲学,初听的人当然不太了解,你留心听就可以听懂,我们现在佛教衰弱,就是没有人讲佛经的道理。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弟子,大家学佛,除了求平安以外,不会修行,尤其神佛不分,认为拜佛求平安,拜神也是求平安,所以天公庙、仙公庙都拜,这样把佛教徒与神教徒混淆不清,所以要多听佛法,了解佛理。知道生死是大苦,要发了生死的心,单自己了生死是小乘弟子。大乘弟子要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了生死。你不明白佛理,了生死的心发不起来,菩提心也发不起来。

  「丙二、广陈实义」,这一科就是要多说五蕴皆空的道理,五蕴法要先把色蕴空掉。我们众生执着色法,执着得厉害,打开眼睛就看见色法,以为色法是实实在在的,不晓得众生看见的境界,都是病眼见空花。我们眼睛看见实实在在有人人物物、山河大地一切色法,不晓得是由妄心生出来的妄识,等于眼睛生了病,看见空中有花一样,可是好眼睛的人∣∣佛菩萨,看见空中并没有花。

  前面讲过,我们眼睛所看见的色法,是水上生起的波浪,波浪不异于水,叫「色不异空」。反过来讲,水也不异于波浪,叫「空不异色」。现在加个譬喻,等于病眼见空花,眼睛有毛病,看见空中有花,但是好眼睛的人,看见空中没有花。你硬执着看见空中有花,就是病眼所看见的色,这里观自在菩萨告诉你,你所见的「色」不异于「空」,和空没有两样。反过来说,「空」也不异于你所见的「色」,你所见的是虚幻之色。「不异」是有两个法在,有一个色,有一个空。再进一步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眼睛见幻色,就是空;反过来说,空也是你所见的幻色,色与空是一个法,没有两个法。

  色即变化出来的幻色,初听佛法当然很难懂这个道理,为什么要讲这么难懂的道理呢?因为不懂,众生要受一切苦厄,把幻色当作真实的色,把眼睛所见的人人物物,当成真实的,就要生烦恼。我们平常所讲的贪、瞋、痴,都叫烦恼,比如你把一个人当作真的,看到这个人很好看,动了贪心,就起无量烦恼。相反的,你看见这个人不顺眼,生起瞋恨烦恼,就引起很多烦恼。起烦恼,要造业,造了业,要受报,受的都是苦厄的报,今生受了,来生还得受,受苦无穷。哪来这些苦呢?造业来的。因为你把一切色法当成真的,才起烦恼。你要是把一切法,都观成真空的理体,还会起贪心、动瞋恨吗?因为不讲,大家不了解道理,无法度一切苦厄,永远在生死苦海中受苦无穷。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把色蕴空掉后,还有心里面受、想、行、识四个蕴。受蕴,是受苦受乐的心。想蕴,是思想取像的功能,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还能想出样子来。行蕴,是造作,你在打主意、生计划,事情还没来,你就在行。识蕴,就是了别,什么事你都明了分别,知道得很清楚。

  这四个蕴合起来,就是一个妄想心,妄想心没有本体自性,每一蕴都和前面色蕴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于「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受、想、行、识这些妄念,当体就是真空的理体。我们眼睛看见外面的色境、色尘,也叫色蕴,能引生烦恼,实际毛病不在眼睛上,是在眼识上,这个识即受、想、行、识的识,由识这个心王和前五根、前五识起的作用。识能明了分别,所以眼睛才起了分别,这个色好看,那个色不好看,眼睛起了眼识,由同时意识和它起了作用,眼识就生烦恼。心里四个作用受、想、行、识都起分别,所分别的都是一些虚妄不实的境界。因为能分别的心不实在,所分别的法,哪里会真实呢?所看见的外面境界,都不是真实的,你认为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是你的妄想心打出来的,实实在在外面的境界,眼睛所见的色法,无所谓美丑。譬如两个人很有缘交朋友,你看见她长得很美,她看见你长得很美,为什么彼此觉得对方长得很美?是你的妄想分别。世间法是不久长的,有一天两个人感情交恶,变成冤家,本来觉得对方长得很美,忽然间变丑了,互相觉得对方长得很难看。过去感情好的时候,恨不得多看几眼,自从变成冤家,最好不要见到对方,为什么感觉不同?因为你的心里起了分别,看物也是一样。最爱美的莫过于女人,过去有一段时期,女人的裙子,流行越短越美,鞋子的鞋跟,越细越美,要细得像铁钉那样才算美。忽然间心变了,人心不是常住真心,会打妄想,不想再看时就变了。后来女人流行穿长裤,越长越美,长得拖在地上,把鞋子都盖起来才算美。鞋跟细的变不美了,换成大厚跟,有几斤重,拖不动才算美。由此可见,外面的境界本来没有美丑,都是妄想心分别出来的。可知受、想、行、识都不实在,不实在就不异于空,就容易把它观空,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以上把「丁一、拂外疑」这一小科讲完。

  丁二、显法体(分二) 戊一、总显 戊二、别显

  戊一、总显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这一句是总显法体,法体就是真空法的理体。「诸法」就是一切法,包括前面的五蕴法:色、受、想、行、识,是世间法,以及下面说的三乘法,是出世间法。「空相」,是很重要的名词,《心经》上所讲的空是真空,诸法当体就是空,不是把诸法去掉才空。现在讲堂看见的人人物物,当体就是诸法空相。「空相」,是诸法的真空实相,真空,不是没有了的空;实相,真实之相是理体,不是虚妄之相,也不是生灭之相,诸法的真空实相,就是诸法的理体。

  戊二、别显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面「诸法空相」是总显,上根利智的人,体会眼睛所看见人人物物诸法,当体就是真空实相,就能开悟。中下根机的人,下面别显,再分别解释法体。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三个对、六个不。先讲一切法「不生不灭」,就是真空实相。众生看见有生有灭,心里也想到有生有灭。你就可以观想,我们眼睛看见的,眼睛不能释怀;我们心里想到的,心里不能释怀。我们的心是妄想心,眼睛发出来的眼识,也是虚妄的眼识,所以不能用我们的眼识作标准,也不能用我们的心作标准,我们的心绝对不可相信。证得阿罗汉,虽然见到真空之理,还不能翻出妙有。最低限度要证得初地菩萨位以上,才能相信我们的心。现在我们只能相信圣言量,圣是佛菩萨,量是标准,就是以佛菩萨说的话作标准,绝不可相信自己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是妄想心,念念生灭,不是真实的心,凡夫看见心外一切诸法有生有灭,它是虚妄生灭。前面讲过,好像病眼见空花,眼睛有毛病,看见虚空中生花,看见虚空中的花灭。看见花生花灭,是由你的病眼生出来的,虚空之中,根本没有花生,也没有花灭。虚空就譬喻真空,病眼就比喻我们的妄想心。妄想心分别一切法,有生灭相,在真空理体上,根本没有花生、花灭之相。你看见有生有灭,是眼睛有毛病,看见的一切人人物物,乃至山河大地,这些法都是凡夫执着出来的。因为一切法从缘生,没有本体自性,所以生即无生,灭即无灭。生的时候,虚妄而生;灭的时候,虚妄而灭,一切法并没有真实生灭。

  譬如讲经法会,当体就是空的,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它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因为讲经法会,必须有六种缘才能成就,除了要有讲经的法师,还必须有听众、讲堂、桌椅、经本等众缘而成。讲经法会是虚妄而生,叫缘聚则生;等到讲经圆满,缘散则灭,叫幻生幻灭,像变戏法变出来的,缘聚则生,叫如幻有;缘散则灭,叫毕竟空。在《心经》上叫幻色,叫真空,你这样随文作观想,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就不会生烦恼。

  再举个例子:最近报载一位父亲去世,留下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他有两个儿子要分三层楼,分不清楚就吵架,弟弟持刀杀死哥哥,父亲尸骨未寒,兄弟一个死,一个坐牢去了,杀人罪,不是判死刑,就是无期徒刑,这下子那栋房子归给谁?你说冤枉不冤枉呢?为什么这样愚痴?因为他们观不空,不晓得那栋楼是因缘生法,早晚要坏,把它当成真实的,动了贪瞋痴,铸成大错。

  由这个例子,我们要警觉:一切事情都把它当空的,还生什么贪心、瞋恨心呢?佛教讲真理,不是硬要你把它观空。本来不生不灭,缘生如幻而生,缘灭如幻而灭,一切境界都是这样。在真空理体上,本来不生不灭。

  在印度有一种幻术,能从无变有,比如现在没有狗,他能变一只狗,很漂亮,会摇头摇尾,见人很亲热,叫如幻有。等幻术收回,这只可爱的小狗没有了,叫如幻灭。根本就没有狗生出来,怎么有狗灭掉?一切法随时要这样观想,就容易悟到真空理体。

  上面讲「不生不灭」,是凡夫法。接着讲「不垢不净」,是二乘圣人之法,二乘人要了生死、出三界,因为三界以内生死之法,都是染污之法,他把三界以内的烦恼断掉,了脱生死,超出三界以外,得了清净法,这是二乘人的执着。二乘人起了法执,他不晓得我空了,法也是空的,在真空理体上,根本没有垢、没有净。比如镜子现像,这里有一面很大的玻璃镜子,人来照人,物来照物。打扫便所的人,手里端着便盆经过镜子,照得清清楚楚,大小便都是染垢的。等便所打扫清净,打扫便所的人洗澡更衣,整理得干干净净。这时候再经过镜子,镜子照的是干干净净的人。这就是有垢有净,可是在镜子的本体上,从来没有垢,也没有净。二乘圣人破了我执,没破法执,他把三界看作像大牢狱,生死看作冤家对头,把三界生死之法,当作真实的,所以急急忙忙了生死、出三界,不发菩提心度众生,就落到小乘偏空涅槃上。因为他认定三界以内的法,都是染污法,超出三界之外,才是清净法。说染污法、清净法,还是对待的虚妄之法,在真空理体上,从来没有染垢,也没有清净。

  再讲「不增不减」,这句是对三乘教的菩萨说的。三乘教的菩萨,他知道我也空、法也空,但是他对于佛果这个相的障碍,不能尽除。成了佛,一切障碍都断尽,一切功德都圆满。在佛的果位上,障碍断尽,真空理体,没有减少一点;功德圆满,真空理体,也没有增加一点。成了佛,只是圆满证得真空理体,这个真空理体在你有障碍的时候,它没有减少;在你做功德的时候,它也没有增加,所以叫「不增不减」。

  上一科把真空的法体显出来,「诸法空相」没有个样子,「空相」是对着「有相」的法说的,作三对六不来解释,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真空实相的理体。

  以上「丁二、显法体」讲完,接着讲「丁三、明所离」,诸法都得远离,分为四小科。

  丁三、明所离(分四) 戊一、法相开合门 戊二、缘起逆顺门

  戊三、染净因果门 戊四、境智能所门

  戊一、法相开合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戊一、法相开合门」,先离开凡夫法,不是你听到真空实相,听懂就算了,听懂了你还要离得开。离不开,《心经》是《心经》,我们是我们。《心经》上是诸法空相现前,我们的空相没有现前,因为要离的诸法你没有离开,应该有所离,先离开凡夫法。

  凡夫法,是三界以内的有为法,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五蕴,把一切法分成五种:色、受、想、行、识,色法只有一种,心法分成四种。对于迷「心」法重的众生,说五蕴。要是有一类众生,他对于心法不太迷,迷「色」法迷得厉害,佛就给他说十二处。十二处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心法受、想、行、识四个,合到十二处有意、法二个。「色法」一个,再广开成十个。实际上详细地分,法尘里有一半是色法,就是有十个半是色法,一个半是心法。

  对于「色法、心法」都迷的人,再给他说十八界,把心法开成八个,色法开成十个,说六根、六尘、六识。三界之内的法,详细分起来,法相多得不得了,叫诸法,合起来不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眼

  耳

  六根鼻

  舌色法(十个半)

  身

  意

  十二处色

  声

  香

  六尘味心法(一个半)

  触

  法

  「是故空中无色」,以是之故,因为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故,所以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色法。「无受想行识」,也没有受、想、行、识四个法,就是没有五蕴,五蕴本来空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对迷「色法」重的众生,讲空十二处。内六根:眼、耳、鼻、舌、身,其实合起来就是一个「色」。「意」是受、想、行、识,合起来是一个「心」。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是外面的境界,能染污自性,叫尘境,色、声、香、味、触这五个尘境属于「色」法,「法尘」属于心法,详细分,还有一半属于色法。现在不详细分,「意」、「法」二个是心法,前面的五根、五尘,十个是色法。十二处,处是处所,内六根、外六尘接触起来能生六识,是生识之处所。在凡夫份上,内六根、外六尘,在真空实相之中,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没有十二处,空十二处。

  再空十八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乃至」是超略之词,十八界是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再生起来六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经文上把它超略过去,真空实相之中,根本没有眼界,乃至于也没有意识界,就是连十八界都空掉。

  合起来就是没有五蕴,也没有十二处、十八界。三界以内的有为凡夫法,在真空实相之中,根本都没有。

  以上把「戊一、法相开合门」讲完。

  眼

  耳

  六根鼻

  舌

  身

  意色法(十个半)

  色

  声

  十八界六尘香

  味

  触

  法

  眼

  耳

  六识鼻心法(七个半)

  舌

  身

  意

  戊二、缘起逆顺

推荐文章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30:34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7:30

心经多版本译者及译文2023-08-20 01:07:0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度一切苦厄2023-08-22 03:36:40

读凡卡有感精选十五篇)2023-08-14 19:25:25

小学二年级读后感200字左右(精选52篇)2023-08-25 20:56:49

心经多版本译者及译文2023-08-20 01:07:0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度一切苦厄2023-08-22 03:36:40

藏文版心经解释2023-08-15 09:21:11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