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中的大乘道次第思想
《心经》蕴含了整个佛法的精髓,可以从中观的角度,也可以从唯识的角度进行解读,龙树菩萨的《中论》是中观解读的代表;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是唯识解读的代表,分别体现了佛法中的深见道和广行道。此外,还有一个可以观待的角度,就是大乘道次第。佛法在传承上分了两大车轨:一个深见,一个广行。
深见和广行结合起来便形成大乘整体道次第。若是站在大乘道次第的立场上,就不难发现,深见、广行在《心经》中不断交替,展转增上,直至究竟圆满。
一、开宗明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的宗旨,也是整个佛法的宗旨,通过这一句话表现了出来。深见和广行在这句话的每一部分都有结合。
先看“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分成两部分:观自在和菩萨。先看“观”。我们学习《大乘五蕴论》,知道有五个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之所以称为别境心所,是因为这五种心理活动对应的所缘境都不同。特别是定和慧,它们所对的所缘境有个特点,面对的是所观事。观自在的“观”,唯有和定及慧结合起来,才是“观”,它和欲、胜解、念,也就是平常的散心是不相应的,心在散的时候没有办法观;心只在静的时候,乃至修禅定的时候,才能观,才能开启智慧。“观”只和定、慧的状态相应。通过定与慧的修持,“观”才能够自在。“观自在”所体现的就是深见,内在对诸法实相的观照,深入精髓。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缩写。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内在观自在以后,外在还要觉有情,所以菩萨体现的是一种广行。内在智慧开启以后,就要觉有情。观自在,自觉;菩萨,觉他。菩萨完全无我利他就是佛。佛在因地上就是菩萨,做事不考虑自己,内心的所缘境就是众生、一切有情,完全是觉他的一种状态。如果考虑自己,那就不是菩萨。只是觉他,要以自觉为前提。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六度最后一度是般若度。行般若度,怎么体现深见和广行的结合呢?般若度有一个载体,不是单单坐在那里观叫行般若,它一定是在行前五度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如果没有前五度这个载体的话,般若度就如同是空中楼阁,发挥不了大作用。当我们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在行六度,而且是六度圆满。前五度对应福德分,累积福德资粮。因为有般若观照,所以在累积福德资粮的同时也在累积智慧资粮。福德分是广行,智慧分是深见,也就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两大车轨就圆融为一体了。
“照见五蕴皆空”,是观的结果的体现:观心自在,观境自在。它体现的是智慧分,属于深见的部分。“度一切苦厄”,要在一切众生的份上去解脱这样一种苦,是广行。
这句话里,深见、广行、深见、广行……不断循环,是要避免我们一味深见,那就走向了解脱,没有累积福德分,众生的苦也没有解决,只是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或者一路广行,结果就是“大象戴缨珞”,最后大象很有福报,上面坐着国王,后面跟着队伍,很多人都看它。智慧的升起如同前面讲到的,是有次第的,欲、胜解、念、定、慧。由此可见所求很重要,欲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方向。如果欲满足的是受,是五欲的享乐,那么积累的就是福报。有福报的人,首先满足的是五欲的快乐。如果一个人倾向于内心的解脱,看透五欲的快乐,就开始出家修行,到深山老林苦修。苦修的话,很明显不会满足五欲的快乐,追求内心的解脱。所以,世间人看修行人很苦,修行人看世间人也很苦,这就是内心追求的欲不一样。欲不一样,后面的方向就不一样。“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缨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百业经》里好多这样的故事,比如小驼背,目键连等尊者想方设法帮助他,就是吃不上饭。因为他在因地上虐待过母亲,百般阻挠不让母亲吃上东西。可见证圣果和福报没有必然联系。越苦,也许出离心越强,智慧生起得越快。可是如果要成佛,没有相应福德的累积,那就是不可能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是多么悲心切切,希望我们修福修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去累积,路子才走得比较长远。
二、明般若义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世音菩萨有了“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内证的境界,就开始告诉舍利弗五蕴皆空的内涵,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色不异空”这是一种空观。我们对色、受、想、行、识都有一种执取,要用空观来对治。这个空包括四个方面:无常性、苦性、非我性、空性。通过无常的观察,慢慢趣入对空性的观照。但这个空观还不是中道实相,不是佛证到的空观,它是对治有,对治色法的一种空观,目的是破除凡夫对色蕴乃至识蕴我的一种执取,属于深见分。这个深的程度虽然不够,但已具有般若的一分内涵。到“空不异色”时的“色”已经是缘起上的“色”,不是凡夫所执取的那个“色”,目的'是破除声闻乘行者对空的执取,这就是广行。
从前面两句话来看,佛一生讲三乘法乃至五乘法,是根据听者不同的根性,对他们执取的对治和纠正。一般民众偏于求福报,不求智慧。我们一般到庙里烧香拜佛,有几个说:佛啊,请保佑我,和您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佛啊,保佑我发财,发大财,做官,做大官,财运、官运亨通,或者生个宝贝儿子等等,这就是福报。如果往上引导的话,那就会会从慧上去引导,慢慢向上去趣入,就是从深见上讲。而对于二乘行者来讲,不要堕于空见,告诉他缘起的有,让他从单单求深见的状态里突破自己,去广行。越来越多的人来向佛求法,佛就把工作分配给弟子,各渡各的人。一方面,这些人和不同的弟子有缘,一方面,也是给罗汉弟子培福报,累积福德资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个境界已经是中道的空观和中道的假观了。前面针对凡夫对有的执取的破除,和针对声闻乘对空的执取破除后,开始进入菩萨乘。这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在进入中道实相的时候,“色即是空”,他再去观待色的时候,这个色就是缘起的色,是“空不异色”中缘起的色,用唯识的观点来讲,就是依他起的现象,依种种因缘而生起的有。根据这个色能够体会到空性的内涵。体会到空性的内涵,就进入圆成实性,也就是唯识性,这个就是一种深见。有深见后,再进入“空即是色”,从圆成实性,再去现起依他起性,在缘起相上去历练,这又是广行。
这里的两个“依他起性”有没有区别?“色”有没有区别?
“空不异色”的“空”与“色不异空”的“空”并不是一个意思,前者是对后者的执取,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里的“空”则是一体的。但这里两个“色”,一个是见道之前的依他起,一个是见道之后的依他起。在证入空性之前,有一个对诸法的认识,也就是闻思上有一个胜解,这是缘起的,但还没有证到胜解的内涵。见道后现起的缘起性就是实证的缘起性,这是闻思和修之间的区别。一个是依着闻思现起的一个认识(“色即是空”里的色),一个是通过修证得的(“空即是色”里的色)。这里的修都是狭义上的修,指见道之后的实证。
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是一个辗转的过程:深见、广行、深见、广行。菩萨老是担心大家走错道,或者说,在一个环境下说的话是对的,但担心大家执取,菩萨就马上开始讲,这个也不行,要往那边走。这样慢慢去引导,直到趣入中道实相。
可见佛菩萨讲法是没有定数的,而我们讲话是则不断在执取、执着。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夫子问“士”。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说了话一定要去做,做了一定要求结果,这是什么形象?小人的形象。
上面介绍了“五蕴皆空”,下面是明般若内涵: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五蕴皆空”之后,下一个结论:诸法空相是什么特征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共三对范畴,六个特点,各有侧重:不生不灭是起点;不垢不净是过程;不增不减是结果。
它们怎么来体现深见广行辗转增上的过程呢?不生,就是罗汉求的结果,求灭,不求生,不求后有,认为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生导致的,所以不求生,呈寂灭相,智不住三有。有智慧观照到三界轮回无不是苦,就不愿意轮回了,这就是深见。不灭,菩萨不求灭,要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要住世,化众生,是广行。不生,寂灭;不灭,广行。
接下来看“不垢不净”。不垢,清净相,声闻乘行者所求,是深见。“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就是清净相。莲花的花瓣如果落上水珠,马上就滚落,象没有放过水一样,不会被垢染,因为它自己不贪着这些境界,不会被各种境界染污。不净是应化相。比如,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化身。众生内心有感,所以菩萨有应。因为菩萨已经观自在了,他有这样一种业力和需求,当外在有这样的需求,他自然而然就应化了。可是他又不是那个样子,众生变了,他又随之变化,应化的时候不会有任何束缚。众生有感,菩萨有应,这就是广行。罗汉就不是这样,不净相,他忍受不了。
最后是“不增不减”。“不增”,是涅槃德。涅槃,寂灭烦恼的状态。烦恼不增加,所以“为道日损”。外在的东西越少越好,繁文缛节,无助于减少我们内在的烦恼,是一种深见。为道日损,直到知足常乐,无欲无求。损的是欲,损的是对外在的种种贪着。但菩提功德不能减,所以“为学日益”。学就是觉,觉悟要不断增加,觉悟众生,广行。
“诸法空相”的空,是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究竟圆满的时候空的状态,是般若相。由五蕴皆空,明般若义,这个空相就是般若。般若就是诸法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菩萨求般若,证般若,直至成佛。明般若义后,就要于诸法中实证般若,下面开始实证般若。从什么地方去实证呢?在诸法中去实证,不能离开诸法去实证般若。般若存在于一切法中,要在一切法中去体会般若的内涵。
三、实证般若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这一段都是在讲实证般若。我们要看诸法到底包括哪些,如何在诸法中实证般若的内涵,深见和广行在这里边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是故空中”,体现的是一种深见。从这里开始,实证的般若都是在空中实证的,这就是修道的过程。自从菩萨见道以后,再去修道,都没有离开般若的内涵。不仅没有离开这个毕竟空的境界,而且这个境界,在一点点完善并稳固,一直在深见的状态里边去修改对诸法的执取。在这个平台里边,如何把对诸法的执取破除?“是故空中”,这是根本智。如何在根本智中长出后得智呢?是要在诸法里边,在破除执着的时候,长出种种的后得智。如下列举诸法,就是在广行,培养后得智。
无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要先在蕴处界上去实证般若,破除我们对蕴处界的执取,在这三类法中去实证般若。我们现在学习《大乘五蕴论》,从佛对智慧开启的引导次第来看,讲蕴处界是在破除众生对我的执取。讲四谛、十二缘起,是在破除声闻、缘觉对诸法的执取。“是故空中无色”,如何在根本智里边,把对色法的执取空掉。无,就是在修对色法的执取。这里的“无色“,并不是没有色的意思,而是如何把对色法的执着破掉。“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复如是。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句话分三个层次:
(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无明,乃至无老死,这是在讲如何从凡夫的流转道中实证般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个十二缘起,是在讲凡夫的流转道,从无明乃至老死。加上一个“无”字,就是如何从凡夫的流转道里去实证般若。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讲的就是如何从缘觉的还灭道中实证般若。为什么是还灭道?因为前面讲的是流转的原因。因为有无明,一直到死,若是无明灭了,行也就尽了,一直到最后,老死也就尽了。还灭道最重要的是破无明。无明破掉,整个流转道就破掉了,也就还灭了。缘觉走的是还灭道,那么菩萨就要考虑,如何在还灭道中去实证般若。如此一来,既把凡夫的流转道空掉,也把缘觉的还灭道给空掉了。“无明尽,无老死尽”,这个法本来就是要破凡夫的执着,如果还要执取对治法就不对了。这一段的对象,既有凡夫,又有缘觉。
(二)无苦集灭道。
苦集,讲的是凡夫的轮回道。十二缘起对应的是流转,苦集对应轮回。流转是细相,苦集是粗相。比如,一汪水,一年后,到了大海,再过一年,又回到这里。这就是轮回。流转道就告诉我们,这水怎么跑那里去了,如:水是怎么蒸发的,变成云……要把这个过程描述得非常详细。无苦集,是菩萨在凡夫的轮回道中实证般若。
灭道,这是声闻乘的解脱道。上面是还灭,十二缘起要一个个去还灭,环环相扣。解脱道,讲道谛,怎么通过行道谛,最后得到灭的结果。这是个粗相,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还灭的时候,是怎么从流转的次序里还灭出来。无灭道,是菩萨在声闻乘的解脱道中实证般若。
(三)无智亦无得。
这里描述的是菩萨道。菩萨有一种能观的智,或者叫慧,是一种心所有法,一种能观的心体。得,是所得的境。无论是能观的智,还是所观的境,都要在这个里边去实证般若,这个就是“无智”和“无得”。把对智的执取和对得的执取破除,这就是在菩萨道中实证般若。
佛讲三乘法:声闻、缘觉、菩萨,最后汇归为一乘——佛乘。再细一点声闻乘前有凡夫,包括人乘和天乘,对应苦和集,无明至老死,菩萨则要广学一切乘,并在一切乘中实证般若,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四、能度诸苦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开宗明义时提到,最重要的是观,照见五蕴皆空。在诸法中实证般若的时候,也是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从这里开始到后面的内容,都是在“度一切苦厄”。这一段,是在度自己的一切苦厄。我自己的一切苦厄,我要度掉!一方面要去掉挂碍、恐怖,证得涅槃;一方面,要具足所有功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通过菩萨道这样的修持,一定能得到一个结果,就是佛果,菩提、涅槃两个圆满。这是通过自觉,达到自身境界的升华,属于深见。但自己度完还不够,所以后面还要度一切众生的苦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是在讲度一切众生的苦厄。菩萨自己圆满后,发现般若波罗蜜多有这么大的功效,就开始赞扬它,能除一切苦,所以发愿去度一切有情。这属于广行。
五、赞叹般若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揭谛:去。第一个是要自己下决定去,属于深见。
揭谛:去。第二个是要规劝大家一起去,属于广行。
波罗揭谛:“波罗”是“波罗蜜多”的缩写,就是“到彼岸”。“揭谛”是“去”。“波罗揭谛”,那就是下决心自己到彼岸,这是深见。
波罗僧揭谛:“僧”是“僧伽”的简称,意思是“众”。上面是自己到彼岸,这里是大家一起到彼岸去,属于广行。
菩提娑婆诃:“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娑婆诃”是“速速成就”的意思。大家共同决定到彼岸去,做了这样一个决定后,就能够深见广行无错缪,少力即脱生死城,因此速速成就菩提。
推荐文章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5:15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41:13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2024-06-09 10:37:41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30:34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7:30
心经略说2023-08-18 12:52:23
索达吉堪布:多读心经会有殊胜的加持2023-08-24 21:38:53
心经修习课 不烦恼的活法2023-08-13 21:34:00
心经到底在讲什么2023-08-23 10:30:23
心经略说2023-08-18 12:52:23
索达吉堪布:多读心经会有殊胜的加持2023-08-24 21:38:53
心经修习课 不烦恼的活法2023-08-13 21:34:00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