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王昌龄从军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三篇)

时间:2023-08-23 09:24:49 文/孙小飞老师 文学学文网www.xuewenya.com

  王昌龄从军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本诗的技巧和特点以及勇于报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诗眼和意象及技巧。

  教学难点:以少胜多的构思。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分析意象,把握诗的主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二.诗的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三.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 “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四.赏析全诗:

  ㈠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最后抒怀)

  ㈡首联:

  1.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4.发端警竦

  ㈢颈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㈣颔联:

  1.作者是怎样做到“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的?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人描写战争的手法?

  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㈤尾联:

  颔联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五.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王昌龄从军行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1、结合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这四点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们学习生字,理解诗意。

  3、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同学们体会品悟诗情,并背诵古诗。

  一、教学的目标:

  1、学会本首诗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教学的重点:

  理解全文诗句的含义,准确全诗解释字义,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图景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的难点:

  感受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体会守边将士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的过程:

  (一)、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幅画,大家想看看吗?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画。

  2、看了这些画,同学们想知道画中讲了什么吗?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从军行》(板书课题),这首古诗讲的就是有关这几幅图的故事。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王昌龄,唐代诗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名。诗多描写边塞征战,既表现了将士弃家出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征人的悲惨遭遇。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

  这类诗写得气魄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他的诗气魄宏大,特别能鼓舞斗志。

  (三)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

  3、找出诗中的两个生字,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们学习两个生字。

  ①记住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

  ②理解字义,并组词。

  4、合作交流,理解重点字词(青海、雪山、玉门关、穿、金甲、楼兰)。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理解体会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景物:(青海长云雪山,师板书)师说诗意,生读诗句。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板书:环境恶劣)。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品读此句,读出沉重压抑之感。

  2、理解体会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二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孤城 遥望)师说诗要意,生读诗句。

  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板书:思念家乡)。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

  3、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4、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5、出示第三句图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短短的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品读第三句,读出低深、忧抑的语气。

  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我们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五)、体会意境,品悟诗情

  1、出示全景图,让同学们看图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音乐起,老师诵读古诗。记住了吗?

  3、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诵。

  4、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大声地朗读这首古诗吧!

  (六)、揭示主旨:这首古诗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六、教学结束:

  齐读古诗结束这节课。

  王昌龄从军行教学设计3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从军行》会读并能背诵。

  2、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学习目标,并给一分钟时间背诵。

  二、预习检测

  1、运用四声法读古诗。

  2、填空

  《从军行》是  代诗人  字  这是一首  诗。

  3、请背诵一首你学习过的边塞诗。

  4、解释词语

  青海  暗  雪山  穿  金甲

  5、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翻译古诗

  请运用我们学习过的翻译五字法翻译古诗

  1、小组合作翻译,组员汇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请交流合作讨论“暗”和“孤”有什么作用?

  3、小组合作翻译,组员汇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战地记者连线

  师生表演,战地记者采访边关战士。体会边关战士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5、翻译完整首古诗,你能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情怀么?

  指生回答。

  四、积累训练

  1、观看《唐之韵》短片,让学生了解王昌龄及边塞诗特点,并且出师《从军行》七首组诗。

  2、习题巩固

  《从军行》共有几首

  A、5首

  B、6首

  C、7首

  D、8首

  王昌龄被世人称为

  A、天家诗子王江宁

  B、诗仙

  C、七绝圣手

  D、诗圣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悲观厌世害怕战争

  B、不畏艰险建功立业

  C、抱怨艰苦不愿出力

  D、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五、小练笔

  出示关于战争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对边关战士所些什么,动手写一写。

推荐文章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33:56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30:34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7:30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2:43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19:32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16:44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赏析2023-08-12 17:54:47

王昌龄答武陵太守翻译赏析2023-08-28 00:29:42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2023-08-15 00:37:54

赏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2023-08-24 06:39:57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赏析2023-08-12 17:54:47

王昌龄答武陵太守翻译赏析2023-08-28 00:29:42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2023-08-15 00:37:54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