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配套练习答案
一、1.B
2. (1)咸 全、都 (2)缘 沿着
(3)寻 随即,不久 (4)规 计划
3.(1)“要”通“邀”邀请 (2)“止”通“只”只有。
4. C
5.(1)交通:古意为交错相通;今意为交通运输。
(2)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儿女;今意专指男人的配偶。
绝境:古意为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意为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如此:古意为像这样;今意为这样。
(4)无论:古意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意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6.(1)C(2)C(3)A(4)C
7. (1)问/所从来 (2)后/遂无/问津者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 B
9.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先世避秦时乱
二、(一)1.东晋陶渊明
2.(1)通“邀”邀请 (2)又 (3)做标记 (4)原来的,从前的
3.表现出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外面的人从来没到过桃源,桃源人对外面时代的变化、战乱的频繁也一无所知。
4.表现了那里美丽祥和,安宁和平。,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快乐。
5.可以从向往安宁和平的美好生活,厌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等方面回答。
(二)1.(1)春天收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2)荒草遮蔽了与外界的交通,鸡鸣狗吠互相唱和。
2.与“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3.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转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境。
附:《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注释]
⑴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
⑵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
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
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
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
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
⑺憩,休息。
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
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
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
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
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
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
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
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
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推荐文章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7:30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22:43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10:19:32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16:44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12:12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10:08:03
语文教案:桃花源记2023-08-20 00:54:00
新课程教案桃花源记2023-08-13 10:20:12
桃花源记的原文2023-08-12 06:42:21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2023-08-18 13:30:30
语文教案:桃花源记2023-08-20 00:54:00
新课程教案桃花源记2023-08-13 10:20:12
桃花源记的原文2023-08-12 06:42:21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