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核心
《金刚经》是成佛之经、功德之经、灭罪之经、降魔之经、超度之经、长寿之经……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连佛陀也赞叹不尽。下面是《金刚经》的核心,一起看一下吧。
【解】今经“容容虚空”,指圣众之心和同于虚空。虚空无边际,故自心无边际。虚空无一物,故自心亦无物。虚空以空无故,森罗万象十方剎土依空而生。虚空建立万物,故自心亦建立万物。“无一物”故不落有边;“容万物”则不落空边。无一物而容万物,双照空有;容万物而无一物,则空有俱泯,从容中道。故云 “适得其中”。
这段话妙绝了。诸位看了、听了,懂不懂?听懂了,恭喜你,你距离大乘不远;听不懂、看不懂,多读。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就把这一段,你一开始念上三百遍看看,的确有不少人三百遍、五百遍明白了,通了,为什么?那个三百遍、五百遍是“修定”。我把这段经文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字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念的当中不夹杂妄想、没有分别执着,老老实实念下去,一遍一遍,念上三五百遍,真的,自然就明白了。这个境界每一个讲经的人,出家、在家都有,都有这个经验。
经文遇到困难,怎么办?查注解,讲的不一样,让我们更难取舍。这时候怎么办?统统放下,一心专念。这就是说我不求用脑,我用“禅定”。不用脑就是我不用妄心;“禅定”接近真心,就是净极。净到极处,光通达,那就是悟处,开悟了、明白了。用这个方法。
初学,我们是凡夫,这两种方法互用。应当用思考,用思考;应当用禅定则用念经。念经是修“禅定”,“定”与“慧”等运,“平等”起作用,能帮助我们体会到。这段文说得好。
“圣众之心。”“圣众”两个字是指往生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为什么?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菩萨。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也是菩萨,虽然烦恼习气没断,但是他们的智慧、神通、道力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几乎跟阿弥陀佛差不多,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所以“心自和同”这四个字要记住,要把它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把它落实在学佛功夫上。
实在讲,佛法不难,特别是净宗。为什么净宗学得这么难?就是你的心跟一切万物“不和”、“不同”。原因就在此地。如果你真的“和”、真的“同”,你契入境界就不难。“和同”到什么程度?“和同”到痕迹都不着。“真和、真同”,像虚空一样,这就是“自然”,“中道自然”。
念老用“虚空”做比喻,“虚空”没有边际,我们自己起心动念,那个心没有边际、念也没有边际,“自心无边际”。
“虚空无一物,自性亦无一物”,我们从哪里看?从电视屏幕看。电视屏幕画面在我们面前,它有没有一物?不会看的人,着相了,有!这画面在动,有说有笑;看透了的人,频道一关,没有了。频道关的时候,色相没有了,音声没有了,屏幕是一片空白。
把屏幕比喻作“能生能现”,频道“所生所现”、“能所一如”,“能、所”都不可得。所以看电视的时候要能够看出屏幕跟频道融合在一起,虽融合在一起,各是各的。你看频道关掉了,不妨碍屏幕,它两个互相不妨碍。一个是如如不动;一个是一秒钟(就是说“秒”做单位),一秒钟一百次的生灭。这个画面一秒钟一百次,这个频率在波动。我们迷了,也没有在这里头看到如如不动,也没有在不动里面看到动。
能生“法相”的是“法性”,“法性”是屏幕,“法相”是频道,所以真的是“虚空无一物,自心亦无物”。要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二边不着,中道不存”,你真的回归自性了。
频道是妄心,屏幕是真心,真心不可得,妄心更不可得,所以世间这一切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佛法是屏幕,世间法是频道,真的,真的东西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妄的东西是百分之一秒波动产生的幻相,它存在的时间是百分之一秒。
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眼所见的、耳所闻的、六根所接触的,好像真的摆在我们面前,它存在的时间多长?不是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不是,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一弹指生灭多少次?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有人告诉我们可以弹七次,我相信可能。我一秒钟大概可以弹四次,有比我年轻体力壮的、弹得快的弹七次可能。三百二十兆乘七,就是一秒钟得出的数字——二千二百四十兆,单位不是“千”、不是“万”,是“兆”,一秒钟,概念都没有,它太快了,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相续相,一个一个接着相,那不是相同,“相续”是相同的,它不同,每一个画面都不一样,没有两个画面是相同的,所以告诉你:假相。
你真正搞明白、搞清楚了你才会放下,放下所有的负担,让自己回归到“无一物”。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什么?连佛法也放下,你真成佛了。你还执着于佛法,你还是凡夫,你成不了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入般涅槃的时候把自己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完全否认,说有人说是释迦牟尼佛你讲经说法,那叫谤佛,四十九年一个字也没说。我们现在对这句话有一点概念了。
“性、相”两边都不能执着、都不可以起心动念,自心亦“无一物”,这两边不落、双遮双照,真正明了、通达明了,说“有”、说“空”都没有说错,没有真正放下说“空”、说“有”都有问题。所以“中道”是菩萨,不落“有”边,也不落“空”边。这里说得好——“无一物”,不落“有”;“容万物”,不落“空”。“无一物而容万物,双照空有”,就是亦“空”、亦“有”。“容万物而无一物,则空有俱泯”,“空、有”都不存在,“从容中道,故云适得其中”。
佛菩萨“生心”同时“无住”;凡夫“生心”不同时“无住”
【解】“适”者指洽合;“得”者指契会;“中”者指中道。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生心”,“生心”即“无住”,“中道”义也。
这是什么人?菩萨,这是真明白了、真放下了。大乘佛法就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
“无住生心”,“无住”是心里头痕迹都没有;“生心”是起心动念。佛菩萨普度众生,他的本事就是“生心”同时有“无住”,这就是他高明处;我们凡夫“生心”不能“无住”,“无住”不能“生心”,心里头一定要“有住”。
那些人的功夫这讲到的菩萨的真功夫,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自性般若观照”。心里头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我们凡夫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阿赖耶,落印象。
阿赖耶里面就像一个仓库一样储藏室,这个印象就放在里头永远不会失去,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无量劫前、无量劫后都在其中。妄心,眼看、耳听都是收在里头存档了,遇到缘它就起现行,这个缘就是十法界。四圣法界善缘,成佛道、度众生;反面的是恶缘,恶缘就是十法界、六道轮回,它就现这个东西。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核心
我们今天是在它现六道里头的人道,佛对于十法界的人道特别赞叹,为什么?这一道的众生容易觉悟、容易教化;其他道的都难,为什么?执着特重。我们这儿有执着,比较轻,还有机会能够觉悟,其他道里头觉悟很难。天上人太快乐了,乐多苦少,把这个事情忘掉了,你叫他修行他觉得很受罪、很苦,他不愿意干;三恶道太苦了,都不容易接受;唯独人道,苦多乐少,容易觉悟。所以佛出现都在人道,天道他也去,三恶道他也去,度化众生,让众生真正有成就、能够超越,人道里头的机会最多。
所以《金刚经》我们要学的这两句话是它的中心、核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什么?“无住”跟“生心”同时,不像凡夫。凡夫“无住”不能“生心”、“生心”不能“无住”,就是他“有所住”他就会“生心”,凡夫。
菩萨这个本事了不起,也就是说他能放下,凡夫放不下,他彻底放下。“无住”就是放下,我们一般讲不落印象。凡夫落印象,记在心里,提起来知道;菩萨不放在心上,菩萨的心干净,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这是佛菩萨的心,我们要学。“清净”,不受染污;“平等”,没有分别。为什么?一体。一心,一体,有什么好分别?!所以他能够不落印象。我们凡夫见色落色的印象,闻声得闻声的印象,没有办法不落印象;他们的功夫就是不落印象,比阿罗汉、辟支佛高,阿罗汉、辟支佛做不到。
【解】“中表相应”。“中”者,内心也;“表”者,表现于外者也。菩萨心契中道,得于中而形于外。故表里一如,自然相应,不必安排造作,而“自然严整”也。
“自然”两个字意思很深、意思很广,人真正到了跟大自然融成一体,其乐无穷,为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我们没办法跟大自然融成一体就是有妄念。妄念舍掉,是从“根”放下。
拓展阅读:实修《金刚经》的感悟
偶然的机会来到论坛。随着时光流转,终于盲人遇明灯,照破心中暗!在论坛里一次次看着回家人师父的文章渐渐于佛法修行次第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
感恩大善知识慈悲!!
自己修习佛法经典是从金刚经开始的。就自己一些初上路的体会同各位师兄分享一下。佛恩浩荡,佛经不可思议。或许是宿世因缘自己对金刚经好象特别偏爱。还记的几年前书店的经历。那时偶然的在书架上发现了金刚经。随手翻开,可能因经中所述,诵此经的功德福报不可思议。由于当时贪心大起就与金刚经结缘了,好象把经背了下来。再以后就忘了。直到几年后于06年再遇佛法又选择了金刚经!一路走来诵了2700多部。
深信因果不空!每人都有自己的际遇经历。“得到的都是该得到的”我们应该珍惜得遇佛法的因缘,精进修行大菩萨行直到证悟。
自感福报的积累于修行是很重要的事!随着修行的深入,般若智慧的提高,各种法门和因缘随之而到。在这个过程里有可能适合自己的法门,名师等因缘自然到来。但前提是:你的`修行确实使你有了相当的但当和功德福报。
在修习金刚经的过程里感觉就好像在登高山!100部一个高度,500部一个高度,1000、2000部又一高度。每当停下回观,发现自己觉悟有渐次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如一滴滴水汇流一样潜移默化而形成。在回师的文章中可以发现“慢慢的”这个词用的绝妙!没有一嘴吃个胖子的!终于明白大德宗师的一朝悟道证果不知许世间进行了多少的修行!
在初读经的过程中不必思维义理!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更何况是大乘般若经典。大可以五千,一万部的读下去!其中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记的前两年重修金刚经时自己一人读经发现窗台上飞来几只鸟儿!当时感觉佛法太不可思议,它们就站在窗台上好像是在听经。感觉在初学时可以多看看持验感应录之类的书以增加信心。等修到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让你放下读经,你都不愿意!
在修行过程里最好持佛菩萨圣号,使自己24小时融入到经声圣号声中然后待人接物,工作学习慢慢的看住自己的“心”。所谓:静则一念不起,动则万善相随!一念邪起觉察转掉!慢慢的发现自己时时持圣号一段时间后心中就好像有一面镜子:慧光照耀,邪念消灭。
当然如果大的妄想来时可能还跟它走。所以以般若智慧为基础的修行显得非常非常重要!慢慢的才发现随着自己修行的累积才有可能逐步领悟到经中的偈语和祖师们言语的精妙绝伦!回想几月前面对的偈语和今时面对同样偈语感觉天壤之别。当自己般若功夫不到时就好像带着有色镜(无明)看宝珠(偈句等)根本不知所云为何或生不起坚定信心。再读几百部经后由于无明渐销方现宝珠之妙明真光!
推荐文章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50:34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45:40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08:41:46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2024-06-09 08:37:10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31:59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2024-06-09 08:27:13
金刚经与道德经异同2023-08-17 02:13:54
金刚经宗要释论2023-08-25 03:15:49
金刚经中金刚的涵义2023-08-26 18:28:24
持诵金刚经的灵验故事2023-08-26 19:28:43
金刚经与道德经异同2023-08-17 02:13:54
金刚经宗要释论2023-08-25 03:15:49
金刚经中金刚的涵义2023-08-26 18:28:24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