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悲愤诗歌
导语:悲愤出诗人,没有激情只能是无病呻吟。杜诗的悲愤之情,贯穿杜甫一生,对后世颇有影响。抒情文学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他个人的独特之处思想情愁,但同时也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悲愤出诗,悲愤也出诗人。
悲愤一词出自《后汉书》:"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夫以怀王之死,楚人尚且悲愤不已,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语。"后有诗曰:"知我平生悲愤事,惟有当头明月。"更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岳飞《满江红》)鲁迅在《伪自由书・止哭文学》:"这实例,就如东三省的沦亡,上海的爆击,凡是活着的人们,毫无悲愤的怕是很少很少罢。"陈毅在被敌人包围又放火烧山时,他作好了牺牲准备后,激情澎湃,捉笔写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诗选》)可见,悲愤一词,自古文人墨客骨子里就嵌这这份情感,甚至伴随这份情感演绎可歌可泣人生。
悲愤出诗人。没有激情只能是无病呻吟。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悲,《说文》:痛也。惨者痛之深者也,痛之上胜者也。有声无泪曰悲。愤,懑也,从心,贲声。《中华大字典》:心气奋也。发也。愤于中则应于外。很显然,悲愤就是情感的充盈。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从屈原的"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到韩愈的"物不得其平则鸣"再到欧阳修的"诗必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诗亦如此。唐代有影响的诗人中,不少人一生坎坷。人生的磨难,成就了他们诗情迸发的火山口,从而使他们写出一篇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来。"诗圣"杜甫,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这说明,痛苦悲愤而出不朽诗篇,痛苦悲愤而造伟大诗人。只有诗人经历了痛苦的'人生遭遇生活磨砺,因之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心灵去拨动读者心弦。
杜诗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但一生潦倒,因受奸人作祟,屡举进士而不第。在长安度过了"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十年困居生涯。但此段挫折经历却使他一洗青年时的凌人盛气,开始关注起社会现实,,据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记载,杜甫四十余岁时,上书求官,说自己"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有"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他客居秦州时,"负薪拾橡栗自给"。"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同谷七歌》)宋代名相王安石有诗句总结杜甫的一生:"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抒情文学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他个人的独特之处思想情愁,但同时也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这些诗作,不仅杜诗中常见抒怀,其他文人也可见。更有甚者东汉杰出的女诗人蔡琰作《悲愤诗》一首,虽为叙事诗,但情系乎辞,情事相称,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悲愤不是一人之感,是众文人情感宣泄,愤世疾书的创作之源。
杜诗的悲愤之情,贯穿杜甫一生。幼年时度过了"读书破万卷"的求学生涯。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开始了战乱流离。但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杜诗的悲愤的情怀,始终如一,对后世颇有影响。"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有"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其一》)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等等。如此佳作,无不慷慨激昂,情感迸发,都是生活与艺术的集中体现。所以陆游在《澹斋居士诗序》中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问无言,始发而为诗。不然,无诗矣。"这是因为生活中的挫折与磨练,政治上的失意与逆境为诗人创造了诗作扎根于基层劳动人民,使他们较多的了解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较深的体会到遭受压抑的痛苦,从而给他们的诗歌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内容,时代强音,以及责任意识。如杜甫、陆游等。我们感受悲愤诗,更感受悲愤的诗人。
推荐文章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2024-06-09 08:27:13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23:58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2024-06-09 08:21:04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9 08:18:02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8:14:59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9 08:11:44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2023-08-19 05:51:01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2023-08-25 12:45:29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7篇)2023-08-14 17:05:28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2023-08-12 14:00:37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2023-08-19 05:51:01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2023-08-25 12:45:29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7篇)2023-08-14 17:05:28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5 10:16:0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18 08:17:21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5 2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