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案例1
教学内容:第九册教科书 P10-11页。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3、经历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过程,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资源与准备:
平面图、方格纸、彩色笔、剪刀、学生每人采树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面积的意义,以及会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含有整格、半格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预习作业设计: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自己看书P10页,用铅笔在书上分一分、移一移并数一数。
3、准备两片树叶,带彩色笔和剪刀。
第一部分、学案设计:
一、自学质疑(5分钟)
1、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但日常生活中,好多物体的面或一些平面图形并不是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面积呢?预设:A、数格子,B、分一分,移一移,算一算
2、揭示课题。
第二部分、教案设计:
二、交流展示(5分钟)
1、出示书p10“分一分、数一数”的两幅图。
学生小组间交流“分一分、数一数”这部分的完成情况。
2、教师设问:指名小组代表在全班中展示汇报想法:
预设方法:数格子法。分割计算法。
3、师生小结:把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比较方便,形状变了,但是面积不变。
三、互动探究(10分钟)
1、出示: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2、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比较方法的优劣。(引导: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
小结:我们可以把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再计算面积。
3、这个图形的面积能不能分割成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那怎么办呢?
引导: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注意多种方法)
平移前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四、精讲点拨(5分钟)
教师课件在全班展示:不满整格的有大有小,都按半格算,最后得到的近似的结果,比较合理。
追问:a为什么分别涂不同颜色?b、不满整格,按半格算,合理吗?
第三部分、巩固案设计:
五、矫正反馈(7分钟)
1.出示“估一估、算一算”的要求,小组共同探究。
小组长取出采集的树叶,让组员分别估计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记在书上,再把树叶描在第126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它们的面积。
2、组织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对错题及时讲评,有错误的学生订正。
4、组长记录成绩。
最后的拓展题自愿写,如果写对加10分
六、迁移应用(8分钟)
1、认识下面这张树叶是什么树的树叶吗?(银杏)请你用刚才的方法来算一算这片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准备了树叶,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小小组活动。
听清楚要求:
⑴每个小小组的四张树叶都摆在桌上,注意排好顺序;
⑵请大家估计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记录在各自的自备本上;
⑶每人负责把自己的一张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它们的面积。写在树叶图的下面。
⑷两人交换检查计算得是否正确。
⑸比一比谁刚才估计的最接近计算结果,请他作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小组四张树叶的面积
评析:从 “分分移移”到“数数算算”再到“估估算算”,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是让学生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交流完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总结优化方法。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有充分的独立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也有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想出得一道题的许多解题方法,解决问题的许多策略,收获了成功的快乐,相信这对于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应该是有作用的!
2021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案例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021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案例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实验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引入
同学们,每年的中秋节你们都会吃什么呢?对了,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们中国传统风俗。去年的中秋节,易老师的邻居李奶奶家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大家想不想知道?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就张开小耳朵认真听。去年的中秋节呀,李奶奶家的孙儿小红、小明、小兵都来了,家里可热闹了。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她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对孙儿们说:“孩子们,奶奶给你们分月饼了。老大小红,奶奶分这块月饼的1/3给你,老二小明,奶奶分这块月饼的2/6给你,老三小兵,奶奶分这块月饼的3/9给你,(边讲边贴出名字和三个分数)你们同意吗?”奶奶的话刚讲完,小红就嘟着嘴叫了起来:“奶奶你不公平!分给小兵的多,分给我的少!”小明连忙叫着:“奶奶不公平,奶奶偏心!”只有小兵在偷着乐。
同学们,你们觉得奶奶公平吗?现在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讨论完了请举手。
生甲:“我觉得不公平,小红分得多。”
生乙:“我觉得小明分得多。”
生丙:“我觉得公平,他们三个分得一样多。”
师:“看样子我们班的同学也争论起来了,到底李奶奶的月饼分得公不公平,上完这一节课同学们就会明白了。”
二、新授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袋,看看袋子里有些什么呢?(圆片)有几张?(三张)”
请你们把这三张圆片叠起来,比一比大小,看看怎么样?
生:“三张圆片一样大。”
1.师: “ 下面我们就用三张一样大的圆片代替月饼,象李奶奶一样来分月饼了。”
首先,请在第一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1/3;
再在第二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2/6;
然后在第三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3/9。
好了,大家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2. 师:“分完了的请举手?
老师跟你们一样,也准备了三张同样大小的圆片。(边说边操作,同样大)
下面请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把第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
生:“把第二个圆片平均分成六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它的六分之二。”
师:“那九分之三又是怎么得到的呢?大家一起说。”
生:“把这块圆片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它的九分之三。 ”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分完后把圆片贴在黑板上。)
3.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圆的阴影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原来三个圆的阴影部分是同样大的。
师:“ 现在再来评判一下,奶奶分月饼公平吗?为什么?”(请几名学生回答)
生:“奶奶分月饼是公平的,因为他们三个分得的月饼一样多。”
师:“现在我们的意见都统一了,奶奶是非常公平的,他们三个人分的月饼一样多。那你觉得1/3、2/6、3/9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
生甲:“通过图上看起来,这三个分数应该是一样大的。”
生乙:“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刚才的试验证明,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板书,打上等号)
4. 研究分数的基本规律。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分数,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甲:“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了,大小没变。”
师:“那它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从左往右看。
第一个分数从左往右看,跟第二个分数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乙:“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了两倍。”
师:“跟第三个分数比,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回答)对了,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了三倍。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看,让学生自己说出其中的规律。(边讲边板书)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这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它们的大小却一样,那么,分子分母发生怎样变化的时候,它的大小不变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总结一下,好吗?”
学生发言
小结:像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板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
5. 深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就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学生讨论后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的书上也总结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现在请打开书看到10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是你说得好,还是书上说得好,为什么?
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用波浪线表出关键的词。
生甲:我觉得“零除外”这个词很重要。
生乙:我觉得“同时”“相同”这两个词很重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加上“零除外”?不加行不行?
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讨论,为什么加“零除外”。
教师小结:“以三分之一这个分数为例,它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零,行吗?不行,除数为零没意义。所以零要除外。同时乘以零呢?我们就会发现,分子分母都为零了,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里,分母又相当于除数,这样的话,除数又为零了,无意义。所以一定要加上零除外。”(边讲边板书。)
三、应用
1.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又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
2.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3.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4.按规律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四. 总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思路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试验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我先通过故事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去猜想、观察、试验、感悟,进而得出结论。当学生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之后,再结合商不变的性质深入理解,把知识融会贯通。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我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分月饼,发现三个人分得的月饼同样多,然后得出三个分数同样大,再来观察几组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在观察与分析中逐步感知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最后在概括与运用中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形成了清晰的认识。每一个活动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021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案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并理解求两个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实录:
一、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蜜蜂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其实在蜜蜂的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大家看,(课件出示)蜜蜂们每天白天都忙碌的采花粉酿花蜜,但是,由于这个蜜蜂王国的日益壮大,蜜蜂们越来越多,每次大家同时采完蜜回来往往非常拥挤,这可怎么办呢?于是蜂王就想了一个办法。
[点评: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密切联系有趣的生活实例,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使本课的数学知识赋予一定的价值]
二、新授
1.(1)师:蜂王把它们分成了2组,1组每30分钟回来一次,1组每40分钟回来一次。它想这样可就解决问题了。同学们,你们说蜂王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①:解决了。
生②:没有解决,过一段时间,它们会一起回来的。
师:有的同学认为这个办法可以,有的认为不行。请你们自己证明一下,在证明时,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①:用纸条证明,(学生在展台演示)每隔30分钟回来一次的,第四次回来要120分钟,每隔40分钟回来一次的,第三次回来也要120分钟,当120分钟时它们会同时回来,发生碰撞,所以不行。
师:这种方法形象直观,非常好,还有不同和方法吗?
生②:用数轴证明。(学生在展台演示)
师: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简洁清楚。
师:有的小组用的是摆纸条的方法,有的小组用的是数轴表示的方法,都十分形象,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③:找倍数的方法证明。30的倍数有:30 60 90 120;40的倍数有:40 80 120 ,我发现它们有共同的倍数120,所以第120分钟它们会相撞。
板书:30的倍数:30 60 90 120
40的倍数:40 80 120
(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但都是先找出30和40的倍数,从而发现它们有公有的倍数120,看来是真的不行。
[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找法的多样性,并注意找法的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优化方法。]
2.师:咱们换一个数试试。一组60分钟回来一次,一组90分钟回来一次。请同学们再来证明一下。
学生验证
学生汇报。
生:60的倍数有:60 120 180;90的倍数有:90 180。所以在180分钟时它们会相遇。
师:恩,还是不行,我们发现60和90也有公倍数。
3.师:那是不是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例如17和18的公倍数就是它们两个数的乘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看出:任意两个数都有公有的倍数,也就是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
生: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他们的公倍数。
师:公倍数有多少个?
生:有无数个,找到两个数的一个公倍数,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我们发现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而且每组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那么三个数之间是否也有公倍数?四个数呢?五个数呢?
生①:举例:2、4和5的公倍数是20。
生②:无论几个数,只要相乘,它们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那你能找出的或最小的公倍数吗?
生:没有的,只有最小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公倍数。
[点评: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倍数、最小公数意义的理解,使表象更加清晰。由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
4.[出示]找最小公倍数
4和8 5和10 6和15 6和9 4和5
让学生找出每组数的公倍数。
师:4和8你们怎么找得这么快?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方法吗?
生:大数要是小数的倍数,大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你们还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生①: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也是它们的公倍数。
生②: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并不是它们的乘积。
生③:4和5两个数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师它们的乘积。
[点评:教师直接把找特殊情况下两个数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练习、让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却从不给出结论性的评价,而是始终鼓励他们大胆猜测验证,互相补充说明,学生真正投入探究学习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与练习,我们学会了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且发现了一些特殊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设计思路】
“公倍数”是一节概念课,学起来比较枯燥。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公因数以后进行教学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虽然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学习方法相似。本课设计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借鉴,让学生借鉴学习公因数的方法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一开课,我就通过情景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解决蜜蜂回巢的问题中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在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呈现出找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方法的优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然后变换情景中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多个实例发现其中的规律,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寻找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探索求特殊关系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评析】本节课虽是概念教学,但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学得生动有趣。
1. 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最小公倍数”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看似无多大联系,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补充调整,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信息,从而构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数学课堂。先以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物模型,让学生借助具体实例,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抽象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概念。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学习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与生活的特点。
2.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教师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如,在获取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征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景,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解决,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找法的多样性,并注意找法的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在初步获得所学知识后,教师又巧妙地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产生了深刻的体验,从中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数。
2021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案例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例9,“练一练”,第67~68页练习十二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2.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积累求近似值的经验,培养计算技能,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获得方法的心理满足,提高学习数学自信心。
教学重点:
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小黑板出示)
2.51x0.7 2.51x5 2.51x5.7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
二、新授。
1、教学例9。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
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4)练一练。
(5)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
2、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 40.32×403
完成后,学生交流。指一人板书。
3、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0.32×403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十二8~12题
学生小组完成,集体讲评
四、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3.18×1.6≈ ( )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关于初中政治备课组期末教学计划2023-08-16 03:41:01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教学计划五篇2023-08-26 10:51:43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最新例文2023-08-25 23:42:19
政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本五篇2023-08-19 04:38:40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最新例文2023-08-25 23:42:19
最新五年级数学练习题教案文案2023-08-23 20:55:2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范文2023-08-13 04:30:23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2023-08-12 05:23:58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2023-08-25 18:57:41
二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文案2023-08-22 19: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