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说课稿 篇1
《出行的学问》一课是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中的第三课。这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让儿童们在生活中具备乘车坐船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并有相应的安全意识。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低年段向高年段过渡的时期,喜欢自己独立思考,探求发现,并尝试脱离父母自己出行。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让学生在生活中具备乘车坐船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并有相应的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不想去旅游,想去哪旅游,找不到地方,怎么办,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通过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其次,让同学们通过手中的路线图确定自己小组应该走的路线,并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出行时如何确定路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新知。
再次,我通过表演形式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骑自行车,不互相打闹,不并行攀谈;乘车时要注意文明乘车,主动买票等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同时,学生进行表演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表演技能,锻炼学生观察、说话和思维能力。
我还利用课件设计了 “欣赏”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稍稍放松一下,让他们畅游于绿色的海洋,花的世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更引发他们出行的兴趣,此时,创设小孩迷路的情景,并请同学表演该怎么办,同时注意强调问路时的礼貌和安全问题,衔接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知识、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最后的小结,我用笑脸、哭脸的方式测试同学的满意度,方式新颖,更清楚展示他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时我指出了出行的几个重点问题:路线、乘车、问路。直接明了地揭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利用课件、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兴致高昂地投身于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成功的创设了让学生全员参与的教育情境,在愉快中学习出行的相关知识。
师说说课稿 篇2
教学目的: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i 浴乎沂yi 舞雩yu 庖pao厨
B.马厩jiu 饿殍piao 老羸lei 沟壑he
C.谲jue诈 桴fu筏 经筵yan 商鞅yang
D.赠仪yi 篡chuan位 热忱chen 贵戚qi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失(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内容板书:
相同点相异点个性原因间接原因
孔子儒家圣人,形影相随,宗旨相配。生活态度轻松愉快对人性看法性恶来自先天对“礼”的看法重视闲雅热忱春秋时期,不至于完全失望
孟子凡事紧张人性本善不重视革命性战国时期,国君草菅人命
五.讨论:作者认为,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时期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特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不说标准看法,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难句理解:(可穿插于内容清理中)
1.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研究历史文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七.完成课后练习。
师说说课稿 篇3
一、学习课标析教材
由北师大编写的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主体单元的编排方式,从学生的认识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确定了十七个主题单元。《冬天是个魔术师》是第十六组中以“冬天”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作者揉情于景,借景抒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描写了冬天中动物冬眠、下雪、湖面结冰、人们穿上冬装等特点。文中充满儿童情趣,是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好教材。
(一)教学目标:
1.识记15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景物特点,感情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识记15个生字,并结合课文说出冬天里的景物特点。
二、把握课标议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读书为主线的原则,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一)情境教学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借助课件展示了一个迷人的冬景:雪中的野果更加红艳夺目、奇特瑰丽的哈尔滨冰雕、大雪覆盖着挺拔的红松、银装素裹的大地,人们在尽情地滑雪。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中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盎然。
(二)合作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
如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讨论:冬天这位魔术师会变什么?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并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三)扶放教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通过“扶”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放”中了解学情,做到“以学定教”。
如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有意让学生弄清学习方法:“反复读文——理解内容——启发谈话——感情朗读”。并用这个学法自学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学生运用第一自然段的学法,很容易读懂课文其他内容。这样做,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既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习能力,在“学会”的同时又“会学”。
三、培养能力谈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我借助知识载体,向学生传递方法、策略等信息。通过扎实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一)学会自主求知
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如学习课文时,我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互读、评读,最后举行挑战读、比赛读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求知欲强,自主参与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学会交流表达
师说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经久不衰的散文名篇《师说》的教学分析及其设计。高中语文的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据此,我从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教材:本课出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篇目。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古代的议论性散文。本课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力作,是唐宋散文中的名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这篇自读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唐宋散文的风貌,更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欣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
(二)关于学情: 虽然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针对以上情况,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
(一)根据新课标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和高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知识还在积累阶段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的诵读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通过自学,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有“师”“传”“从”“道”、虚词有“之”“其”“而”“乎”“所以”等。能够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现象,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3。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情境导入—朗读吟诵—质疑—文本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从师的意义和能者为师的道理,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在当今这个社会,学生更应该养成尊师重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文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 重点:1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2鉴赏分析本文的说理方式和方法
? 难点: 本文是议论散文,文中的对比论证方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值得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借鉴,因此,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本文的既定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法和学法上作出简单阐述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基础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二)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清代学者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因此,我将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质疑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学生向老师质疑。特别是课文字词的疏通翻译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④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得当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立了整体教学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强化记忆。
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诵读以及理清思路掌握一些难懂实词虚词和句子
第二课时主要进一步了解文章结构层次,体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课时则主要学习文中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以及体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导入及解题 (5分钟)
我将以展示图片的方式导入,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者,学生齐读注释1,补充作者相关事迹以及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 (12分钟)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诵
(2)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
(3)学生自由朗读
(4)全班齐读
(5)理清全文思路 (板书)
3。分析理解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交流评议(21分钟)
(1) 教师范读
(2) 理解并归纳涉及的古今异义词语以及词语活用。
例如,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4总结 (5分钟)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5。布置作业 (2分钟)
抄写文中重要字词和句子
(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抽查背诵及检查翻译来复习上节课所学。(8分钟)
2、用第一课时一样的方法对第三四自然段进行学习(12分钟)
(1)找一名学生示范朗读,并讲解对本段的字词积累,疏通文意。
(2)由学生补充积累到的字词并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
(3)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
3、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13分钟)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拓展延伸 (9分钟)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5、作业布置 (3分钟)
让学生课外搜集名人从师的故事,当做作文素材
(四)第三课时设计
1、复习上课所学,检查作业完成情况(5分钟)
2、教师设问:(17分钟)
通过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正反对比论证以及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1)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
——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
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2)试谈论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3、交流评议(9分钟)
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是前面学过的《劝学》和今天学习的《师说》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论说文,说明古人很注重学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学者”与“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设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二是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4、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4分钟)
总结: 文章以“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中心论点,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 作业布置在精,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得到运用。因此,本课作业布置如下: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写一篇小论文
五。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是一堂课的精髓,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的解读本文,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师说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初中第二册第一章中的重要部分,是通过使用预设动画、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画效果,通过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使幻灯片之间的'切换像切换电影镜头一样,过渡自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围绕制作多媒体作品展开的,前面已经学习了创建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本节课是对前面两节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同时它也是为后面学习超级链接和给幻灯片添加多媒体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使用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确定的依据是因为“预设动画”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给幻灯片加上“动人”的效果,而自定义动画可以让用户在设置动画时有更多的选择,使动画效果更丰富、有个性;而切换效果的添加可以使幻灯片切换自然。它们是让幻灯片动起来的三个主要元素,所以我将它们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确定的依据是自定义动画涉及的对象一般比较多,设置也比较复杂,初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幻灯片的整体规划和合理运用的能力有限,往往会给幻灯片的各个对象设置很丰富的效果,结果造成整体效果杂乱无章,使人眼花瞭乱。所以我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知识和能力方面: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PowerPoint编辑环境,掌握了创建幻灯片、播放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的操作,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上手。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地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
生理和心理方面:初二的学生对于制作动画效果的兴趣比较浓厚,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使用预设动画给幻灯片中的文本或图片设置动画;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画对象的动态效果和动画顺序;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的切换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根据“学着做”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组协作设置有个性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大胆演示、展示作品,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通过对幻灯片动画效果的合理、灵活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我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导线,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将学生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解决问题。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我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评析它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在评价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采取适当的分层教学,并及时给予扬长性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3、课堂练习,巩固创新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5、知识的迁移
师说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 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 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 =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 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 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师说说课稿 篇7
【设计意图】
我以《胖厨师和小老鼠》这个故事作为贯穿活动的主线。故事中两个人物形象对比鲜明:一个体型很大、一个体型小;一个笨重、一个机灵;一个看似强势一个却看似弱势……在故事中,胖厨师听得到小老鼠的脚步声、想象得出东西被偷吃的情景却抓不到老鼠……对于一个音乐活动来说,光有故事作为背景还不够,还需有合适的音乐去表现胖厨师脚步的笨重、低沉和小老鼠脚步的灵巧、欢快。在活动中,音乐和人物角色相辅相成,音乐烘托出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又帮助幼儿去理解音乐中的元素。
【活动目标】
1.在故事中听辨和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
2.听辨小老鼠和胖厨师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乐器:沙球、三角铁、大鼓、刮胡
2.乐曲《胖厨师和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
胖厨师的家是一幢二层小楼,一天,胖厨师正在厨房里擦锅子(演奏沙球模仿擦洗锅子的声音),突然,楼上传来了奇怪的声音(手指快速敲击地并在地板上画圈)。胖厨师决定上楼去看一看。他走上楼梯(敲鼓模仿走路声),推开门(演奏刮胡长音模仿推门的声音),打开灯(演奏三角铁,同时做抬头看灯的动作)可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于是胖厨师关掉灯(做关灯的动作),关上门(演奏刮胡)走下楼(演奏鼓),回到厨房继续擦锅子。
二、学习区别音色和演奏简单的乐器
1.你们觉得楼上可能是谁?为什么胖厨师会看不到小老鼠?
2.将乐器分给几个幼儿,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情节和动作提示演奏乐器,没分到乐器的幼儿扮演小老鼠。
三、听辨不同乐曲, 表现人物形象。
1、侧重于脚步节拍表现和肢体表现两部分。加入脚步动作学习,即便于幼儿感知节奏,又降低了表演的难度。
2、分析两段音乐的特质。
哪段更象小老鼠? 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跑的? 跟着音乐用手来学一学小老鼠跑。 听音乐的末尾,小老鼠跑到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听音乐的开始,小老鼠什么时候出来?扮演小老鼠出来玩一玩。 欣赏胖厨师走路的音乐。 用拍手来学一学胖厨师走路。
四、完整表演音乐故事
通过孩子们自主选择角色,在乐器、音乐背景下运用肢体动作完整地演绎故事,达到活动的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活动
师说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摄影师》,欢迎各位给予指点,小摄影师说课稿。
首先我要说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力求育人功能的拓展
《小摄影师》写了高尔基欣然允许一个孩子给他拍照,最后孩子发明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实现,孩子哭着离开。最后,高尔基还是准备要接待那个少先队员。
我与文本对话时,感触到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也感想到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存在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两者均应教养。
对本课的目标设定,我想主要是力求凸现三维的融合
把本课目的预设为通过语言句子的朗诵以及有关情节的联想练习,感触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心爱惜跟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判断这个目标是合乎新课标对于目标“三维性”要求,jc.zxsflb.com,它蕴含有常识、情感、过程三方面要求,而且三者是彼此和谐地融会在一起的。
全体教养过程的预设,力求做到全员的互动
全课预设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对全文步感知、学会生字新词。在这样基础上学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整堂课的流程预设是这样的:先质疑;再交流初读课文时留给学生的人物印象;第三步,感悟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接着,体会小摄影师的品德;最后是通过联想续写,把两代人的品格更回升到一个新的品位。
具体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是质疑明起点,使得课堂显得切实、逼真
课开始就向学生提问“读了课文,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引诱学生说出读课文后的疑难点。
预计有学生会说“小摄影师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小摄影师为什么最后始终没再去找高尔基拍照呢?”、“高尔基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伟人为什么还要骗一个杂志社记者呢?”
质疑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把持学生真实出发点一个途径,教师的教要教在学生真正的不懂之处,这是课堂实在化、课堂以人为本的基本。
第二步,把学生初读的个性理解,通过交流使个性的学习内容形成大家的共识
在质疑后,老师向学生发问:“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电子烟品牌,你对文中的高尔基、小摄影师,有了什么印象呢?”
预计学生会交流:高尔基是关怀少年儿童的、工作十分繁忙的一个人等等;小摄影师是一个守信、很有办法、懂礼貌的人等等,教案《小摄影师说课稿》。
交换后,还向学生提出请求:
同学们交流的这些懂得,在课文中都有所体现,请大家再认认真真读多少遍课文,这些人物印象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请在这句子边上注上相应的体会词。
学生读了文章后,都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老师应该懂得学生的个性化浏览成果,因此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谈谈初读后对文中人物的印象。之后恳求学生利用边读边注的形式,使得起先学生的个性化懂得,就成为了全部学生的共性理解,对提高学生阅读才干很有好处。接下来要重点走进高尔基,品读感悟高尔基的人品
先生向学生提问: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你是从哪些句子领会到的呢?
预计学生会说是从以下三句话体会到的:句子投影,此略
三句中,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后面两句。
●对教学第二句的方式如下设计:
“请同学们读这句,要一遍又一遍地读,发现哪些词能说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呢?”
交流句子,抓住关键词“吩咐”跟“很久良久”。
阅读教学是工具与人文的结合,以上教学预设,完全是体现了两者的有机联合。捉住重点词,在揣摩用词、联想情节、谈话训练中,深深体味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体会第三句的教学措施:
本人读读第三句,谈谈“哪几个字的描述更能表白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预计学生会留心“很忙”与“一定”两词,再问同学:到底是“忙”仍是“不忙”?通过探讨,明白高尔基很忙,但不喜好媒体广告宣传;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满足少年儿童的愿望!
领导学生诵读,前一句要读得动摇,后一句要读得亲切。
以上一段教学,使学生对高尔基关怀少年儿童造成浓浓的气氛,在学生对词语的咀嚼与诵读中体会高尔基的感情是太爱少年儿童了,教师的每一句勾引语、点拨语,学生读的、感想的内容都围绕高尔基的关怀,完整做到语言句子与情绪熏陶合二为一。
感悟高尔基后,再来体会小摄影师的形象。
先生领导过渡:高尔基如此关怀少先队员,那么高尔基所爱的少先队员是怎么的一代儿童呢?
●首先读读纸条上的内容:
这张纸条短短多少句话,但写得很有水平,同窗们仔细品读,信的内容到底巧妙在哪儿呢?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办法,读出一个“尊敬、懂事”的一名好队员。
除了领导读好这句外,还点拨学生:“课文中的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写的,请大家再用心的读读全文,尤其要留神他们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默读这些对话。
让学生读全文,使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引起同学的关注,在真切朗读中感受文本价值,也使全课教学有了整体感。
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响应课刚开端时学生提出的疑难,并进行续写,更深档次地提升人物的形象。
在最后,回到学生课始提出的问题:“小摄影师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小摄影师哭了,是他懊悔吗?后悔什么呢?”
回答后,再让学生想想以下问题(投影句子:小摄影师最后会不会再呈现?如果浮现了高尔基会怎么?小摄影师想到了什么,才不去找高尔基的?假如始终没出现,高尔基又会怎样?)
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写一段话交流。
课文要求,感受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的文本价值,但适当地延伸感触小摄影师所特有的诚信、聪慧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全部学习进程中,从语言抒发用词中、从想像“哭”的起因中,去琢磨领悟,一个活灵灵的高尚的小摄影师就会树立在学生面前,对引领学生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是很有作用的。最后,通过写,把两代人的情感又回升了。
本课设计就是想努力实现情感目标的同时,让语言才能得到切实发展。如果语文课上只是心头冲动或只是习得工具,都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只有两者的融合,才是应当追求的。综观整堂课的教学预设过程,都强烈体现着这点,让无情的方块文字流露出浓浓的情感,在寻求情感氛围的过程中紧紧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由学生的质疑开始,从文本语言中去解疑,应用理解、闭会、联想与默读四种情势,学生对巨人高尔基、对同龄人小摄影师所具备的高尚品格,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推荐文章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7 05:35:34
吉林高考排名5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5:31: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2024-06-07 05:26:35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2024-06-07 05:21:59
辽宁高考排名402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5:17:12
考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湖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2024-06-07 05:13:14
九月的说说(通用50句)2023-08-11 07:54:57
立秋时节心情说说2023-08-17 04:04:09
关于人生哲理的说说大全2023-08-27 09:55:17
朋友圈心情说说汇总86句2023-08-18 12:57:25
九月的说说(通用50句)2023-08-11 07:54:57
立秋时节心情说说2023-08-17 04:04:09
关于人生哲理的说说大全2023-08-27 09:55:17
10月再见,11月你好温柔的说说(精选70句)2023-08-24 18:44:45
3月再见4月你好最新说说2023-08-25 12:26:20
有关光棍节表白简短说说2023-08-24 20:15:38